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振晔诊治肺癌用药解析(二)

肺癌用药解析



肺癌主要症状用药解析


1

咳嗽、咯痰   临床治疗咳嗽、咯痰时常肺脾肾同治。痰多色白或清淡,常用苍术、法半夏、天南星、化橘红,苍术为除邪气上品,治痰饮成窠囊、行痰极效,其中,法半夏、天南星、化橘红燥湿气、化痰浊,见黄痰者加黄芩、瓜蒌、芦根、桑白皮。因黄芩苦寒胜热,泻中焦实火,除脾家湿热,泻肺火,利胸中气,诚如李时珍所言“黄芩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瓜蒌润燥滑痰,为治嗽要药,能清上焦痰火,荡除郁热垢腻;取芦根中空之形,故入肺,甘寒降伏火,清上焦热,热解则肺之气化行;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此乃“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也”。无痰干咳者,阴虚为重,主治在肾。《景岳全书》云:“虚劳干咳,乃肺肾不交,气不生精,精不化气。”强调辨有火无火治之,若脏平无火,则考虑仅因肺虚,补气自能生精,药用生黄芪、党参或太子参、黄精、灵芝之类,若内热有火,兼潮热、手足心热、盗汗、心烦等,强调保真阴,壮水自能制火,药用生地黄、知母、山茱萸、女贞子等。《丹溪心法》中提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故常用苦杏仁以降逆气,陈皮以顺气,枇杷叶清肺和胃而降气、气下则火降痰消,枳壳与枳实皆破气、气行则痰行喘止,诚如张元素言“陈皮、枳壳,利其气而痰自下”。若气虚病久而喘嗽者,加用人参、五味子,五味子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退热敛汗、宁嗽定喘,体现了“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素问·藏气法时论》)的治则。


2

咯血   咯血现象不如咳嗽、咯痰常见,常用白茅根凉血止血,配伍仙鹤草收敛止血;茜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三七粉凉血、祛瘀、止血;或用“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的紫菀辛温润肺、苦温下气、补虚调中。


3

胸闷、气急、胸痛   因癌灶占据肺内,势必影响肺气肃降与运行,甚至瘀毒阻滞,不通则痛,因而表现胸闷、气急、胸痛等症状。采用瓜蒌皮、苦杏仁、紫苏子宽胸降气,生黄芪、紫石英、菟丝子纳气平喘,或当归、川芎、丹参行气活血。



肺癌常见伴随症状用药解析


1

癌因性疲劳   此与肿瘤或放化疗等治疗有关,患者表现出痛苦的、持续的、主观的,有关躯体、情感或认知方面的疲乏感或疲惫感,与近期的活动量不符,并且妨碍日常功能,临床表现为疲倦、乏力、懒动、少言等。常重用生黄芪及党参、白术、黄精、灵芝、淫羊藿等益气健脾、补肾填精中药治疗。


2

不寐  以入睡困难、易早醒或醒后难再眠、浅睡眠、梦多为主。《灵枢·邪客》云:“阴虚故目不瞑,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用酸枣仁、珍珠母与灯心草共同配伍,其中,酸枣仁酸而润,敛汗生津、宁心安神;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灯心草清心火、利小便;也常用夜交藤养心安神。


3

寒温失调   主要表现为潮热、烘热、畏寒怕冷或手足冰冷。徐振晔教授遵《难经》治损之法的同时,强调辨其阳虚阴亏的重要性。阳气为人一身之主,老年患者顾护阳气尤其重要。针对阳虚生外寒,症见畏寒怕冷、腰酸腿软、夜尿频而清澈等症患者,嘱其服用甘温益火之品人参。处方中常用淫羊藿、肉苁蓉、川续断等,补阳以配阴,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虚生内热,症见自汗盗汗、潮热或烘热、口干欲饮或少饮等,治以纯甘滋阴之品,滋阴以配阳,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若低热不退、骨蒸潮热者,加知母、黄柏、牡丹皮、地骨皮、鳖甲等泻血中伏火以除骨热。


4

津液亏损   主要表现为口干、多汗(盗汗或动则汗出)。尤其是化疗后患者持续性口干欲饮,采用北沙参、麦冬、玄参、天花粉、知母、玉竹等养阴生津之品,清心润肺、益水之上源、补五脏之阴。汗证是肺癌患者的常见伴随症状,自汗多由阳虚不能卫外而固密也,治以补气以卫外,药用生黄芪、党参、太子参、炙甘草等,固卫则表实而腠理不疏;盗汗多由阴虚不能内营而敛藏也,治以补阴以营内,药用白芍、碧桃干、熟地黄等,填营则里真固而阴液不泄。


5

脾胃运化失调   主要表现为纳呆、脘腹胀满、痞塞。针对肺癌肺气不降兼脾虚所致脘腹胀满者,故选用佛手、枳壳、厚朴等散结除满、化食厚肠。正如叶天士治疗肠痹,必开降肺胃。食后作胀,大便完谷不化者,加山药、白扁豆、陈皮调脾暖胃、通利三焦、降浊升清;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姜竹茹温中化痰、降逆止呕;若嗳气、吞酸者,用木香、黄连、吴茱萸。胃主纳,脾主运,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木香等辛烈之性燥湿健脾、升阳辟恶、理中宫之气滞。


6

大便失常   主要表现为便溏、不成形或欠实、大便不畅或大便干结,常用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苍术等,体现了“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医学正传》)的学术观点。大便溏且肢冷者加山药、补骨脂、葫芦巴、菟丝子温补脾肾阳气;肺气不降,便秘者,选用瓜蒌子、苦杏仁、桃仁、枳实配伍辛润开降,体现了“凡仁皆润”的选药思路。其中,瓜蒌子既清上焦之火,使痰气下降,为治嗽要药,又能荡涤胸中郁热垢腻,生津止渴、清咽利肠,通大便;苦杏仁泻肺解肌,除风散寒,降气行痰,润燥消积;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枳实导下通便;芦荟泻下通便。



肺癌变证用药解析


1

胸水   肺癌所致胸水,严重者表现为憋闷、气促等。沿用张仲景葶苈大枣泻肺汤之意,以“肺中水气膹急者,非此不能除”的葶苈子先泻肺中之水气、行膀胱水,佐大枣补土制水、护脾通津,乃泻肺而不伤脾之法;同时,重用猫人参、椒目、生白术、泽泻以增强疏通水道、泄水消胀、燥湿利水之功。


2

转移性头痛、骨痛   远处骨骼转移是肺癌的特性之一,因不同于传统中医风寒湿邪致病因素引起的疼痛,而是癌毒扩散传播与转移所致,治疗上采用“以毒攻毒”的思路,选用制川乌、制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甚者加炙蜈蚣熄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佐以骨碎补、淫羊藿等补肾强骨。


3

肢体麻木   主要表现为手足末梢或肩臂麻木甚至疼痛。根据“气不至则麻,血不通则木”的原则,采用行气、活血、通络之法,善用川芎、桂枝、全蝎等。《玉机微义》曰:“川芎,血中之气药也,通肝经。”《药品化义》曰:“桂枝,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医学衷中参西录》曰:“蝎子,善入肝经,搜风发汗;其性虽毒,转善解毒,治周身麻痹,为蜈蚣之伍药,其力相得益彰。”


文| 源自《新中医》;2020年 5 月第 52 卷第 10 期;《徐振晔诊治肺癌核心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探析》节选;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关注-我们

微公众号号 : 新中医杂志

官网:http://xzy.ijournal.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章永红诊治肺癌骨转移经验总结,肿瘤学论文---学术堂
有关小儿慢性咳嗽的中医诊治体会-1
肺癌经验分享
朱丹溪治咳嗽20种用药经验总结之一:外感咳嗽篇
手太阴肺经用药赋
谈谈中医对肺结节的辩证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