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论《伤寒论》之药学服务理念

《伤寒论》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撰。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笔者所研读的《伤寒论》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之一,是由晋王叔和撰次,由钱超尘和郝万山整理的。本书以明赵开美刻本为底本编纂。全书共10卷,22篇,398法。卷一为平脉、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关于《伤寒论》,前辈名家已经总结许多。这里,笔者以一名药师的身份,对《伤寒论》当中所涉及药学服务方面,进行以下初步的总结。

对“伤寒”的理解

《伤寒论》约于东汉末年(公元200—210年)成书。由于科技不发达,生产力低下,特别是战争连年不断,导致疾疫广泛流行,民不聊生。据该书序言记载:“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那时百姓的大部分疾病主要还是由于外界环境所引起,四季不同气温的变化,生活生产设施的简陋,人体不适应,都会受到邪气(寒)的伤害。因此,《伤寒论》的“伤寒”指的是“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

这个伤寒的概念是广义的[1],不仅是指一般热病,而且包括机体失去安定时所招致的一切疾病。这也体现了《伤寒论》的成书,是服务于最多数患病人群的理念。

对中药的理解

中药品种数

《伤寒论》当中所用的中药品种并不算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85种中药,涵盖根、根茎、果实、种子等各个药用部位,有些中药多次使用。其中甘草、桂枝、大枣、生姜、人参、附子、芍药、干姜使用频次20次以上,黄芩、麻黄、黄连、大黄的使用频次也有10次以上(见表1)。现代中药房常用饮片有400~500种,2008版的《上海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收载个965中药饮片品种。之所以有一定差距,分析原因可能是,东汉距今已经有2,000年了,当时人们认识的中药种类尚没有那么多,而且东汉时期地域范围小于现在中国,新疆、西藏、东北地区都是后来并入中国版图的,尽量使用方便、价廉的药物资源,才能更好地为普罗大众服务。

中药基源

《伤寒论》由于成书时间久远,那时使用的一些中药其实已经与现代使用的同名中药的基源有所不同。笔者初步总结了下文献考证[2-6],比如:《伤寒论》中的牡丹为紫金牛根,桂枝为肉桂,半夏为旱半夏,人参为上党人参,柴胡为竹叶柴胡,薤白为百合科薤,枳实为枳壳,通草为木通,芍药为赤芍,竹叶为苦竹叶,胡麻为黑芝麻,山茱萸为山茱萸全果,连轺为藤黄科金丝桃属黄海棠全草,连翘为木樨科连翘,紫荆皮为木兰科南五味子根皮,矾石为绿矾(硫酸亚铁),等等。所以,在现代应用时,应该注意其差异,此物非彼物。

药物炮制

《伤寒论》中很多药物,尤其是毒性中药都经过前期处理。比如:巴豆需“去皮心,熬黑,研如脂”,半夏要“洗”;大枣、栀子需“擘”;附子“生,去皮,破八片”;甘草、枳实“炙”;桂枝、猪苓需“去皮”;海藻“洗去咸”;麻黄“去节”;麦门冬、天门冬“去心”;牡蛎、葶苈子、水蛭、芫花“熬”;浓朴“炙,去皮”;石膏、禹余粮“碎,绵裹”,蜀漆“暖水洗去腥”;桃仁、杏仁“去皮尖”;生姜“切”;等等。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意识到药物经过处理后,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有了炮制概念的雏形。

对方剂的理解

组方规律

《伤寒论》使用的方剂的种类并不多,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本书根据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处方,而且有几个核心处方,随证加减使用[7-8]。

此外,还有些处方可以用于多种病脉。例如:调胃承气汤、抵当汤、栀子豉汤既可以用于太阳病脉证,又可以用于阳明病脉证;瓜蒂散可以用于太阳病脉证、厥阴病脉证;茯苓甘草汤可以用于太阳病脉证、厥阴病脉证;大承气汤可以用于太阳病脉证、阳明病脉证及少阴病脉证;五苓散可以用于太阳病脉证、阳明病脉证、霍乱病脉证;桂枝汤可以用于太阳病脉证、阳明病脉证、太阴病脉证、厥阴病脉及霍乱病脉证;四逆汤可以用于太阳病脉证、阳明病脉证、少阴病脉证、厥阴病脉证及霍乱病脉证;猪苓汤可以用于阳明病脉证、少阴病脉证;吴茱萸汤可以用于阳明病脉证、少阴病脉证及厥阴病脉证;通脉四逆汤可以用于少阴病脉证、厥阴病脉证;理中丸可以用于霍乱病脉证、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等等。这说明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也可以采用相同的处方。这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个体化给药的精髓。

《伤寒论》中处方使用的药味数也并不多,最少的1味(如猪肤汤),最多的14味(麻黄升麻汤),大多为4~8味,一张处方的平均剂量为4.7味药物。体现了用药少而精的特点。

用药剂量

成书年代的剂量与现今有很大的区别,换算方式不一样。我们根据文献[9-14],总结了换算关系(见表2)。折合成现在剂量,我们可以看出伤寒论虽然每个方剂使用的药物品种不多,但是总方子的剂量还是不小的。

剂      型

在《伤寒论》虽然成书比较早,但是却体现了药物制备的过程,是药物制剂学的雏形。112方涉及到了3种剂型[15]:丸剂、散剂和汤剂。其中大部分是直接煎煮的汤剂,分先煎剂、后下剂,采用的水根据情况可以由麻沸水、甘烂水、清浆水、潦水;散剂又分为直接捣筛和分别捣筛;丸剂直接制丸、需要加入辅料蜜制丸以及药物需要提取后加入辅料蜜制丸(见表3)。由此可知,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意识到根据疾病的需要,采用不同制备方法的必要性。

服用方法

《伤寒论》对药物的服用方法,也有详细的论述。如白虎汤“温服一升,日三服”;白散方“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小承气汤“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甘草附子汤“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桂枝汤“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等等。不仅准确指出了用法用量、服用时的注意事项,而且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服药后的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充分体现了个体化的给药理念以及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理念。

结    语

自古以来,医药不分家,古代医师不仅会看病,同时也会识药、制药。通过研读《伤寒论》,我们可知它不仅是一部医书,更是一部药书,在遣方用药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根据个人不同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开具适当的药物,而且也重视药的炮制、制备及服用方法,处处体现了药学服务的理念,其目的是达到最好的临床疗效。

古人尚且如此,可近代随着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中医院校的培养体系却逐渐把医药割裂开来,导致中医师不识药,甚至不会煎药,中药专业学生也不懂中药的临床应用,只知道做化学分析。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故此,近年来,有识之士大力推动临床药学发展,医院药房的工作重心已经“从以药品为中心”逐渐转向“以患者为中心”。西药方面的临床药学已经在欧美发展比较成熟,国内医院也纷纷效仿。然而,中医临床药师却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分析原因在于,人员培训体系和在职人员素质都制约了中医临床药学的发展。“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我们应该汲取古代经典的思想精髓,将中医学和中药学有机结合,培养合格人才,促进祖国医学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王兴华,王光耀.《伤寒论》书名含义与伤寒疾病概念诠释[J].世界中医药,2007,2(4):235,237.

[2] 祝之友,牟克祥.《伤寒论》汤方药物古今变异研究Ⅰ-木通与通草品种及入药部位历史变异[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2):109-110.

[3] 祝之友,牟克祥.《伤寒论》汤方药物古今变异研究Ⅱ-芍药的本草源流及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3):185.

[4] 祝安丽,牟克祥,祝之友,等.《伤寒论》汤方药物古今变异研究(Ⅲ)[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6):358-360.

[5] 郭伟,杜鑫.《伤寒论》之芍药考[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1):22-24.

[6] 王永吉,颜雪琴.王世民《伤寒论》部分药物的古今演变[J].山西中医,2009,25(4):43.

[7] 杨学,彭文博,岳小强.《伤寒论》太阳病篇证治规律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2):171-174.

[8] 姜建国.论《伤寒论》的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2):83-86.

[9] 王笑青,林大勇,时红磊,等.《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折算[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3):591-592.

[10] 渠敬文.《伤寒论》方药剂量古今折算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2):104-106.

[11] 陈少芳.关于《伤寒论》经方用量问题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0):2223-2225.

[12] 仝小林,穆兰澄,姬航宇,等.《伤寒论》药物剂量考[J].中医杂志,2009,50(4):368-372.

[13] 刘起华,文谨,陈弘东,等.从《伤寒论》煎煮法探讨经方剂量的合理使用[J].中医杂志,2016,57(13):1081-1085.

[14] 王笑青,林大勇,时红磊,等.《伤寒论》中药物剂量的折算[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3):591-592.

[15] 杜茂波,刘淑芝.《伤寒论》制剂工艺初探[J].中医杂志,2015,56(24):2133-2316.


引用本文献标准格式:
周昕,谢瑞芳.论《伤寒论》之药学服务理念[J].中医药导报,2018,24(10):36-39.
作者:周昕,谢瑞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剂白术白芍治疗“阴结”便秘
【新提醒】附子类经方条文及常用时方(汤方辨证)汇析
曾定伦临证录(1)塞因塞用通阴结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总结(No.273-280)
徐志尧老师学术思想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