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一方】第63期 • 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之清瘟败毒饮

Oct 18

每周一方

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方第63期,今天图图带大家了解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的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组成】生石膏大剂六两至八两(180~240g);中剂二两至四两(60~120g);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24~36g);小生地大剂六钱至一两(18~30g);中剂三钱至五钱(9~15g);小剂二钱至四钱(6~12g);乌犀角(水牛角代)大剂六钱至八钱(18~24g);中剂三钱至四钱(9~12g);小剂二钱至四钱(6~12g);真川连大剂四钱至六钱(18~24g);中剂二钱至四钱(6~12g);小剂一钱至钱半(3~4.5g);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连翘、竹叶、甘草、丹皮(各6g)(以上十味,原著本方无用量)。

【用法】先煮石膏数十沸,后下诸药,犀角(水牛角代)磨汁和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方歌】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

犀角玄翘知芍桔,瘟邪泻毒亦滋阴。

【主治】温疫热毒,气血两燔证。大热渴饮,头痛如劈,干呕狂躁,谵语神昏;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四肢或抽搐,或厥逆;舌绛唇焦,脉沉细而数,或沉数,或浮大而数。

【证治机理】本证系由温疫热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所致。由于热毒化火,火盛伤津,故见大热烦渴、舌绛唇焦;热毒上攻清窍,内扰神明,乃致头痛如劈、干呕狂躁、谵语神昏;热燔营血,故有发斑、吐衄;热深厥深,发为肢厥。脉沉细而数,或沉数,或浮大而数,分别示病情重、中、轻之不同。此乃温疫热毒、气血两燔之证,法当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方解】方中重用石膏配知母、甘草,取法白虎汤,意在清气分之热而保津,正如《疫疹一得》云:“此皆大寒解表之剂,故重用石膏,先平甚者,而诸经之火,自无不安矣。”黄连、黄芩、栀子共用,仿黄连解毒汤之意,以通泻三焦火热;犀角(现用水牛角代)生地黄、赤芍、丹皮相配,即犀角地黄汤,是为清热解毒、凉血散瘀而设。再配连翘、竹叶以助清气分之热;玄参以助清热凉血;火性炎上,桔梗则可“载药上行”。诸药合用,共奏气血两清、清瘟败毒之功。

【配伍特点】法取白虎汤、黄连解毒汤和犀角地黄汤三方之义,气血两清,泻火解毒,以辛寒大清气分为主。

【运用】本方为治疗热毒充斥,气血两燔之代表方。以大热渴饮,头痛如劈,干呕狂躁,谵语神昏,或吐衄发斑,舌绛唇焦,脉数为辨证要点。原著强调临证应根据疫毒轻重,斟酌药物用量,若“六脉沉细而数,即用大剂;沉而数者,用中剂;浮大而数者,用小剂”;另“如斑一出,即用大青叶,量加升麻四五分,引毒外透,此内化外解,浊降清升之法”。

【附方】

化斑汤(《温病条辨》):石膏一两(30g),知母四钱(12g),生甘草三钱(9g),玄参三钱(9g),犀角二钱(6g),白粳米一合(9g),水八杯,煮三杯,日三服,渣再煮一盅,夜一服。

功用:清气凉血。

主治:温病热入气血之证。症见发热烦躁,外透斑疹,色赤,口渴或不渴,脉数。

01

清瘟败毒饮的功用是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01

清瘟败毒饮的主治是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温疫热毒,气血两燔证。

01

该方取自哪三方之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白虎汤,黄连解毒汤以及犀角地黄汤。

01

该方运用了桔梗的什么功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桔梗火性炎上,“载药上行”。

01

[判断题]该方煎煮时石膏需要先煎。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了,同学们是不是对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我们下期再见吧!
图图有话说

<END>

编    辑 | 杨梦琴

校    对 | 杨梦琴

主    编 | 杨梦琴

总    编 | 曹   越

(参考书目:选自李冀、连建伟主编《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饮方释,临床运用及名家经验
中医治疗白血病
中医外科辨证与常用方剂:一、疖 1、热...
清热方之清温败毒饮
【养殖手册】清瘟败毒饮在畜禽养殖上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