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晓芒:所谓的“文人气质”,只是一个贬义词!

作者简介:

邓晓芒,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主要研究德国哲学,亦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创立'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代表性著作《思辨的张力》、《文学与文化三论》、《新批判主义》、《实践唯物论新解》等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十分繁荣,诸子百家,各家争鸣,可以说是一派盛况。思想繁荣,各派优秀的文人也并不在少数,中国从古重文,哪一个不是饱读诗书,四书五经熟记于心的文人?但是有多少文人拥有着纯粹的文人精神呢?什么是文人精神?

即便是现代,也无法对文人进行准确的概括,对文人的看法也很难达到一个高度的共识,但是作为文人,除了要有学问上、思想上的前瞻性和研究性,还一定是一个充满批判精神的人。

其次,像孔子说的那样“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如脱履然。”,是一个不会因为外界环境而改变自己的原则的人,一个国家的文人是最能看出其国家和民族的傲骨。并且各家思想迸发,思想文化百家争鸣,这是被后世称道的,但是既然如此,那么为何邓晓芒又会发出:“中国文人的劣根性就表现在'百家争鸣’。”的感慨呢?

邓晓芒批判刘小枫

邓晓芒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刘小枫:“我所痛心的是,刘小枫身上那种中国文人的劣根性!”,邓晓芒为什么要对刘小枫发出这样的批评,其实邓晓芒对刘小枫两人虽然没有过多交往,但是一开始邓晓芒却是对刘小枫十分欣赏的,尤其是刘小枫敢于直接讽刺蒋庆的纯粹政治化的国学,并且一句话就可以骂到点子上,让人痛快。同时他也十分欣赏刘小枫的一些著作,比如《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

但到后来,邓晓芒发觉刘小枫朝着另一条路越走越远,逐渐的两人已经不是同一个战线上的了,无论是交情、学术还是思想,都开始走分岔路了。

刘小枫后来开始信仰基督教,这无可厚非,不论刘小枫是不是真心成为一个信教徒,邓晓芒始终觉得基督教的精神可以弥补中国文化上很多残缺的东西,所以并没有不赞同,令他不能赞同的是刘小枫用中国文人的心情去体会基督教的爱。

但还不是最严重的,最让邓晓芒不能容忍的是刘小枫的国父论,邓晓芒认为虽然刘小枫已经从廖平、康有为、卡尔施密特等人,尤其是卡尔施密特上着笔,进行了一场铺垫,但是这种完全政治化的,甚至是法西斯的东西。

只求分清谁是友军以及谁是敌人,全然不顾背后的是非黑白的思想,邓晓芒认为这不是一个学者应该去关注的,他认为刘小枫是走歪了,并且说刘小枫是有着“文人气质”的。

“文人气质”是个贬义词

邓晓芒说,文人气质在他这并不是一个褒义词,他认为中国人的劣根性质在这种所谓的“文人气质”了展露无遗,十分露骨和透彻,就是那种自作多情和自以为纯洁。

但是邓晓芒又说起初他可以接受刘小枫身上的文人气质,因为搞学问的,文人的那一面只能说或多或少,至少也是不可抹杀的。而一开始刘小枫总是可以凭借自己的感觉,就可以抓住西方和中国的特征,就比如他的那本书名《拯救与逍遥》,讲的就是西方的拯救和中国的逍遥,邓晓芒十分赞赏刘小枫。

但是邓晓芒无法接受刘小枫对鲁迅的批判,在邓晓芒眼里,鲁迅对文人的批判就像是一个标志,一个不再被中国文人所谓的情结所圈禁的标志。鲁迅不仅看不起文人,更从来不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文人,这让邓晓芒十分赞同。

但是邓晓芒依然觉得这只是不同的观点,依旧是可以讨论交流的,而国父论就必须被严肃对待了,邓晓芒花了十来天给刘小枫写了一封信,他承认刘小枫是有才气的,但是他也对刘小枫身上的这种转变感到十分痛心,他无法相信一个这么有才华、有独立思想的刘小枫竟然会维护那场中国历史上的十年动乱,他始终没有想到刘小枫会为文化大革命辩护。

归咎于中国文人的劣根性

于是这让邓晓芒思考其中的原因,最后他把结论归咎到了中国文人的劣根性。中国曾经有一句古话叫做“一为文人,便不足观”。所以邓晓芒说到:“自先秦就是'百家争宠’,中国文人的劣根性就表现在这里,百家争宠,不管你是什么观点,最终是为了争宠,以便获得权力。”

从古至今,读书就是为了入仕,这从制度到思想都把中国人给禁锢住了,所以中国的文人就是不管提出什么思想,很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社会上取得话语权,并且随着他们取得的话语权变得越大,他们就越渴望用文字的语言来获得更大的权力,这很容易形成一种歪风邪气。

文人不再单纯地搞文学,没有了纯粹的文人精神,那么原本坚守的原则的东西,也就很容易失去,这样的文人输出的东西,很容易变得去迎合什么东西,这样文字也就不纯粹了、不单纯了。

邓晓芒认为,文人就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眼光是要长远,但不是乱看,该做点扎实的学问。同时邓晓芒不否认自己身上也有文人的一面,但是他超出了文人的范畴,他用哲学超出了文人,但刘小枫还是在文人的范畴里的。

邓晓芒认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就应该专心搞学问,不应该去触碰政治哲学,况且要想说明白这些,同样需要非常强大的基础,否则只会心有力而力不足,最后说什么都变成四不像。

懂得自我批判尤为重要

邓晓芒信批判主义,尤其是自我批判。他认为每个中国文人,或者说范围再大一点,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具有自我批判的精神,不仅看到别人的错误要指出来,自己也要时刻批判自己,时刻看清镜子里的自己,也只有学会了自我批判,中国的知识分子才会进入更高的境界,中国的文化界才会更有出色。

退而求其次吧,如果没有自我的批判精神,那至少要学会自我反省,如果连自我反省都学不会,别说中国的文人或文化界了,就是中国文化都会没有了希望,只要希望的灯塔被灭了,那么一个国家离衰弱也不远了。

就像消失在历史当中的其他三座文明古国,中国绝对不能像那样变成历史,只能等待被人去掘开那些泥土,去考古,去挖掘,所以,现在中国的文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自我考古。

最后,很多人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自我批判就是否认自己,完全否定自己的思想,这并不准确,自己批判自己也并不意味着不做自己了,自己依旧是自己,依然是中国人,只不过要记住自己的身份,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想的思的,都是从中国生根出去的东西,不能忘本,更不能听过几句西方世界的美言,就飘到天上去了,文学变得不切实际了,这就是不好的事情了。

总的来说,自我批判就是发觉自己的错处,思想上或行动上的,及时把自己摆回正轨,同时清楚知道自己是文人的身份,但是却要努力摆脱“文人气质”,每个民族都会有所谓的劣根,就是要看谁有更强的自我批判精神,谁更擅长于自我反省,刨去坏死的根,让文化重新活起来,让文化界重新清白起来,也让中国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起来。


微课推荐

01

  20位哲学家醍醐灌顶的生命策略  

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这门哲学课程将围绕人生中有关孤独、爱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个“大问题”展开,每个“大问题”分为5讲,为你讲述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加缪、柏拉图、萨特等20位古今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策略。

02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学史的智慧课程  

这门课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直接扔给你,而是精心地把艰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讲述,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104堂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漫长的哲学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讲人会为你解析《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录》《会饮篇》等20本经典哲学著作的精华内容。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内容。

03

  100+部文艺作品的哲思与启示  

每堂课程开始,主讲人都会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一首乐曲切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从鲜活的感情经验和体悟出发,再上升到哲学性的疑问和反思,让听众更轻松地打开哲学思考大门。

另一方面,好的文艺作品除了娱乐的功能,背后还包含着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点 || 杜崇斌:走出神殿看鲁迅
「原创」中国文人山水画一一陈子庄(二)我的画必定会大放光辉
从没如此通透过,直到读了这本大师之作
另一个大概率事件
灵魂飞翔的状态
《艺术之家--数据库》之-刘大庆山水写生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