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易经开方》3

第35说 山水蒙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偶然的现象,弄清其中的道理,也可以促进对于医学的理解。

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在厨房里养了一盆螺蛳,清清的水里,一个个的螺蛳鲜活鲜活的。也是非常偶然,没事就喜欢抓点药材回来煎煎,研究药效的我,那天竟然煎了生黄芪。

在黄芪的气味溢满厨房之时,我无意间瞟了一眼养在盆里的螺蛳,顿时傻眼了,几乎在片刻之间,所有的螺蛳死了,就是片刻之间,所有的螺蛳竟然没有一只来得及本能地缩回壳里,仍维持着最后的鲜活时的姿势。

黄芪,竟然是螺蛳的克星。这其中的道理,当然要好好想想的。只是,想来想去,在研究《易经》之后才明白:黄芪属于艮土,螺蛳属于坎水。两者相遇,正应卦象山水蒙。黄芪之艮土之气,湮没了螺蛳之水的生命的气息,眨眼之间,螺蛳死亡。

第36说 水泽节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水泽之中所产物品大多有节,这大概是上坎下兑所构成的卦象名为水泽节的由来。这点,对于医学,也很有用。

上坎下兑,构成卦名水泽节。

“天地间合于六十四卦者,难尽言也。约略论之,如水泽为节,蒲生水中,其根九节;崔、苇、芦、荻、稻草,皆生于水泽中,故皆有节;竹虽不生水泽中,然实秉水泽之气,故竹多节。节有引水上升,引泽下降二用,故节卦下互震,上升之义也;上互艮,下降之义也。”(唐宗海《医易通说》)

水泽为节。

常用药中,鲜竹沥、芦苇根均秉水泽之气,与人体兑泽同气相求,且散兑泽郁火。故而通常的药性描述是其入肺,清热。

关于芦苇根,小女的肺炎可作为注解。

1999年,小女被医院诊断为喘息性肺炎,住院一个多月,无好转;后偶然间自服清开灵冲剂后得以好转而出院。

西医治疗难有疗效,于是不得不转向中医,并在2000年10月,小女的肺炎再次发作之时想到了新鲜的芦苇根这个药物。

第37说 杂谈泽火革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用八卦描述疾病的症状,然后,找出制约这卦的对应卦,也不失为临床寻找合适药物的一条途径。

人身各组织都处于各种力量的平衡之中,一旦某种力量出现太过或不及,导致人体的平衡被打破,那么疾病随即便会来临。

一日仔细推究某病,辨证为:泽太过。

如何削弱这“太过”之泽?——挨个审视六十四卦,寻找可能的线索。

突然注意到:泽火革!

上兑下离,组成泽火革。既然卦名为革,那么是否意味着,太过之泽用离火就可以将它削弱?

在颜色的八卦属性里,紫色,对应于离卦——也就是说,紫色的东西得离火之气。

我们来看紫色的药物与食物:

(1)山竹。山竹是南方市场上常见的水果,厚厚的紫色的皮,内部只有少许的白色的果肉。因为“职业”习惯,我自然在初次购买这种水果时就取一点它的皮尝尝。这一尝,永生难忘。涩!虽然只一点点的皮入口,可其涩却惊人。——山竹之皮为何如此之涩,当时无法理解。现在对照泽火革卦,则容易理解了。山竹之皮为紫色,生于南方,得南方后天离火之气,离火之气既盛,岂容“泽”的存在,于是其皮极涩,无一点润泽之气。

(2)芡实。芡实是中医亘古的补品,补肾健脾,涩精止遗。芡实如何健脾补肾,涩精止遗的呢?——我的家乡在东方。小时候,家乡的每条小河沟里都能见到芡实的影子,宽宽的叶子漂浮在水面上,上面是青色的,但贴着水面的那面却是紫色的;芡实俗称鸡头米,其满身是刺的果实恰很像鸡头,只是这“鸡头”的尖尖长嘴却不是真正的嘴,而是花。芡花开放时,你会发现是很美很美的紫色的花朵。紫色的花朵,紫色的叶片背面,芡实得东方先天离火之气。泽火革,得东方先天离火之气的芡实,如何能够容得丝许“润泽之气”的存在,所以芡实不管怎么煮,用普通锅加水炖很久或干脆用高压锅加水煮得它爆裂,终究入口感觉不到丝毫润泽,而总觉其燥燥的。胃为燥土,不喜润泽太多;脾虽为湿土,但若湿气太多,同样会为湿所困。芡实的东方先天离火之气恰能除润泽之气,所以如何不健脾补胃?——至于说它补肾,应该是它本就长于水中,自然得了水之气的,又是种子,自然入肾补肾。芡实既得东方先天离火之气,又得坎水之气,入肾补肾,所以可以固肾。至于说涩精止遗,当然肾气固摄之时,自然会有此功效。

(3)紫苏。紫苏是一味常见的药材,也是南方菜市场里常见的蔬菜之一。不用说入口,就是看到鲜活的紫苏,只用眼睛看就能感觉到其叶片的粗燥之感。紫苏也得后天南方离火之气,所以其“润泽之气”太少吧。

(4)紫茄子。这是一味非常常见的蔬菜。只是,如果没有大量的油,茄子的口感恐怕没有多少人喜欢吧,总感觉燥燥的。茄子既然其皮为紫色,肯定也得了离火之气,只是量少些罢了。

所有紫色的东西其润泽之气必然很少,所以尝起来总感觉涩或燥。这应该是因为“泽火革”的缘故,如果“火”多,必然不能容得“泽”的存在。

继续来看泽火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摘录如下:

紫草的妙用

一、银屑病

笔者近年来重用紫草90到120克治疗银屑病疗效显著,观察50例,病程最长为20年,最短为3个月,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1年未复发)39例,好转(治疗期间症状和体征消失,但停药半年后偶有复发)11例,服药最少3帖,最多为12帖。例:某男,32岁,1992年初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皮突发红疹,微痒,某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治疗数天病情不但未减轻,反而周身出现大量皮疹,上覆盖白屑,当地医院皮肤科诊断为银屑病,治疗3个月效果不显著,改投中医治疗。患者皮肤瘙痒,夜间为甚,心烦失眠,查皮疹色红,经抓搔剥离后见皮损基底色红,并有筛状出血点,舌红,苔薄腻,诊断为血热风盛,搏结肌肤,瘀而成痰,用紫草四妙勇安汤:紫草120克,金银花90克,玄参60克,当归30克,甘草30克,3剂后瘙痒大减,皮损明显减轻,再用10剂,皮损尽消,随访2年未复发。

原按:银屑病初期多为血热风盛,用紫草合四妙勇安汤;后期多血虚风盛,用紫草合荆防四物汤,其用量是取效的关键,活动期需要120克,静止期需要90克方妥当,不失为治疗银屑病的首选药。

第38说 火雷噬嗑与两个中风患者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用八卦的原理来分析疾病的成因,有时候,也能解决很麻烦的问题。这节,我们来看中风。

也许是巧合,在一家针灸病房我负责两个中风患者的针灸操作。一个患者39岁,生于:丁未年、壬寅月、癸丑日。2007年6月28日(丁亥年、丙午月、壬辰日)凌晨吹电风扇后出现头晕且左侧肢体乏力伴左侧半身麻木和言语不清。另一个患者53岁,出生于:癸巳年、甲寅月、庚戌日,2007年7月2日(丁亥年、丙午月、丁酉日)凌晨出现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清。

第一个患者属离卦,发病那天的天时属震卦。第二个患者属震卦,发病那天的天时属离卦。离卦和震卦可组合成火雷噬嗑卦。这个卦的象正仿佛炸弹爆炸的景象,雷声响动,火光冲天。然而爆炸过后,原本雷与火的本体只剩一些灰烬。对于人体而言,这个卦象在人体发生,意味着人体的离之气或震之气瞬间大量消耗,对于以上两个患者,直接意味着人体的个人属性卦所对应的脏腑严重被伤。——中风之所以难治疗,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这两个患者在医生的多种治疗之下,症状有所缓解后出院,不知道后来的恢复情况如何。但当初给这两位患者推算的结果,后来帮了我的大忙。

2007年的春节前夕,我爱人的大嫂突发中风:一侧肢体偏瘫,手和脚完全不能动弹。

老天,突然之间,怎么竟得这种疾病!“10%能够恢复学习和工作;40%能够有改善。”这是目前医学界对于中风治疗后的现状描述,这种描述事实上是说:目前对于中风没有好的办法,康复的希望相当渺茫。可是大嫂,才四十出头啊!

记起曾经给这两个中风患者推算过的中风的卦象:火雷噬嗑卦。大嫂虽是坤人,然而,她发病那天的时间和导致她发病的可能的原因,构成的卦象恰是此卦。

《用易经开方》 中篇 中国古代时间医学

地球上空的各种天体,对于地球上一切的一切,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说太阳光对于植物,那真是太重要了,太阳成就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加速了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发展。又比如说月亮对于植物,月亮直接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高低,农作物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导语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几乎我们每个人都熟悉时间,只是恐怕很少有人考虑过:时间,它究竟是什么?时间,它从哪里来?时间,对于我们一生的健康究竟有怎样的确切的影响?

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恐怕时间就是时间,就是日历上的那一页数字,它记录了一个人的孕育、出生、成长、成熟、衰老和死亡,仅仅是记录而已,而没有更多的意义。然而,时间的意义仅仅在于此么?

为了深入地探究时间,以及时间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我把自己设想成一个没有任何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原始人,在静悄悄的夜晚,抬头遥望头顶的星空;我研读了多本关于古代天文的书籍,试图寻找出我们遥远祖先的思维轨迹。我还简要翻阅了关于农业和气候的书籍。最终发现: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二十八宿等天上星球的运转导致了时间的产生;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时间是用于描述我们头顶上空这些星球的运转情况的。时间,它不仅仅是钟表和日历上的数字那么简单。

白天,我们的地球在阳光下;夜晚,我们的地球在星光下。天上的星球向地球上发射着各种各样我们的眼睛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光,对地球上的万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人,在地球上,像其他生物一样,直接受天上各种星球的影响;人以地球上的植物动物为生,也间接地受天上各种星球的影响。而时间,是用来描述天上星球的运转情况的,从而时间可以直接用于描述天上星球对于人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重要针灸流派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流派的理论认为,人体的穴位随着时间的改变而自动地“开”与“阖”,就像钱塘江的潮汐,随时间的变化而自动地涨潮和平息。深入研读古代的这些已有的时间医学理论,我们会发现,时间是导致人体患病与康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像天上星球的运转导致潮汐一样。人力,在这里能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我们也会发现,任何疾病都有它客观的时间特性,而任何中医使用的天然中药,也有它自身独特的时间特性。从而我们可以大大扩展古代的时间医学理论,用时间这个非常客观的特性来分析人所生的疾病,并借助时间这个特性,把人体经络穴位与具体的中药作以直接的联系,从而努力在中医的临床辨证与治疗方面,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更容易应用和更容易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本书将从时间的实质开始一步步引领你走入古代的时间医学理论领域,并一步步作出详细分析,从而最终完成以时间为客观特性的疾病辨证与取穴及药物应用。对于中医而言,这是个崭新的思路,也是中医客观化的开端。

第39说 天体运行与时间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时间是什么?时间,它不仅是我们通常所感觉的一天天,它是日月星辰在地球上空出现的位置。

太阳东升西落,一个白天过去了。

天黑了,星星出来了,天亮了,星星隐去了,一个夜晚也悄然过去。

月缺月圆,一个月挨着一个月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北方的天空,最为明亮的北斗星,随着斗柄旋转一圈,地球上的春夏秋冬,恰过了一年。

抛开所有现代教育给我们灌输的观念,从最原始的本能去考察,我们,作为人,对于时间的概念,来源于地球上空各种天体的运行。

换一个角度来描述,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天空中各种天体的运行直接形成了古人和现在人的时间概念。

地球上空的各种天体,对于地球上一切的一切,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说太阳光对于植物,那真是太重要了,太阳成就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加速了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发展。又比如说月亮对于植物,月亮直接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高低,农作物的生长、开花和结果。农民在耕作、种植时,是根据月亮的变化,按照一年中二十四节气而行事的。月亮对地球的引力,更使地球上的海洋产生巨大的潮汐。“荧惑守建星,三十日,色赤,大旱,赤地千里,民流满道。”荧惑星即现在说的火星,古人观察到它的异常导致地球上大旱以至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民不聊生。

第40说 古代对时间的巧妙描述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现在我们所熟悉的时间只是日历上按着顺序罗列的一个个数字,你很难把这数字与别的什么联系起来。可是你知道吗,中国古代用于记述时间的天干地支,不仅仅可以表述这一天一天,它刻画了时间的根本性质,从而也刻画了时间与地球万物的联系。

我们前面出现了许多表示年月日的“辛酉”、“丙午”之类的,现在的人听了就晕,而上溯几辈,我们的爷爷、外公们,他们要听到2008年5月6日23时,他们也会犯晕。是的,我们的祖先不是用数字来计时,而是以天干地支来纪年、月、日、时。天干也叫“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也叫“十二地支”:子、丑、寅、卯、晨、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说2007年11月7日下午14点57分,用天干地支法表示则是丁亥年、庚戌月、乙巳日、癸未时。

我一直非常奇怪,古人为何用天干地支法来表示时间。照理说,我们的祖先也应该早就发现了数的概念,可以用一年、二年、三年……二千年、二千零一年等这样简单的表示年、月、日的形式。他们为何舍简而求繁?他们怎么创造出这样独特的表示时间的天干地支法的?

我抬起头来,仰望星空,盘算着日月星辰的流转,想着如果是我在古代,我将怎样刻画它们的运转规律。

第41说 中国古代基于时间的医学理论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时间是大地万物的母亲,是人类的母亲,它与人体的疾病是如此密切相关,所以,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建立了基于时间的中医学理论。

由于日月星辰的运转与地球上的气候、农作物的生长等休戚相关,从而也与人的生命活动和健康休戚相关,古代的医家很早就建立了基于时间的中医学理论。

从总体上说,古代的时间医学理论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属于针灸学术流派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一是基于《素问》的五运六气学说。其中属于针灸学术流派的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一直在民间流传并被应用于临床,其实际应用多少还算成熟;但五运六气学说,虽然历代流传并受历史上众多名医推崇,但明确地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临床治病的纪录并不多。

前人的经验是后人的宝藏,接下来,我将和大家一起来研读古代的基于时间的医学理论,并且努力对其理论作出进一步分析以利于其发展,或者给出它们更明确的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步骤与方法。我们将从子午流注理论开始我们的行程。

子午流注理论

子午流注针法产生于宋、金之际。古代的针灸医家在临床中发现人体的穴位犹如自然界的潮汐,随时间的变化而定时地“开”和“阖”。于是他们总结了人体部分穴位的这种“开”“阖”规律,并且将其应用于针灸临床,指导针灸临床的选穴,并且取得了非同一般的临床疗效。由于不同的医家发现的随时间而“开”“阖”的穴位不同,从而子午流注针法也有多个不同的流派。我们逐个来看。

一、养子时刻注穴法

如果你读专门讲述养子时刻注穴法的书,你会发现它的理论看上去好像颇为复杂,其实那些看上去颇为复杂的叙述你完全可以直接跳过去。我们只要直接来看这理论的开穴表就行。

八法流注理论

所谓八法流注,主要关注的是人体穴位中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交会的八个交会穴(简称八会穴)随时间而“开”“阖”的情况。古代的某个著名医家说过:“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你看,八会穴在人身上的众多穴位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当然要好好研究一下它随时间而“开”“阖”的情况了,以方便在某些疾病中的应用。现在,我们先来看看八脉以及八会穴的简介。

八脉指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通常统称为奇经八脉。它们具有统帅和调整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在四肢部位,十二正经有八个穴位与奇经八脉相通,通常称之为八会穴,它们分别是:

后溪:位于小肠经之上,通于督脉。

列缺:位于肺经之上,通于任脉。

公孙:位于脾经之上,通于冲脉。

临泣:位于胆经之上,通于带脉。

照海:位于肾经之上,通于阴跷脉。

申脉:位于膀胱经之上,通于阳跷脉。

内关:位于心包经之上,通于阴维脉。

外关:位于三焦经之上,通于阳维脉。

为了推算出某个具体的时辰究竟是八会穴中的哪个穴位正处于“开”的情况,古代的医家发明了复杂的计算方法,并由此产生了一个单独的针灸流派:八法流注。

八法流注分为两种:灵龟八法与飞腾八法。这两种理论所关注的是人体穴位中的八会穴随时间“开”“阖”的情况。与子午流注的各个分支不同,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要知道现在这个时刻是八会穴中的哪一个“开”,得首先计算现在这个时刻的卦,再根据卦来定。我们逐个来看。

一、灵龟八法

我们按照下面的步骤来看灵龟八法:

1八法逐日干支代数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各有一个代数。

干支代数是根据五行生成数和干支顺序的阴阳定出的,它是演算灵龟八法穴位的基本数字。

口诀: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

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

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

我们把这口诀换成表格表示,应该更清楚些。

第42说 穴位“开”“阖”概念探讨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在上面一节,我们一再地提到穴位“开”,穴位“阖”。这“开”“阖”的概念在大家通常的感觉里似乎就是开和闭了,像开门关门一样。如果你这样理解,那么就得好好地看看这一节了,可不能一直错下去。

古代基于时间的针灸流派的子午流注和八法流注的理论上面作了介绍,这些理论,无论哪一个所讲述的都是:在某个具体的时辰,有哪个或者哪几个穴位正处于“开”的状态;或者,在某个具体的时辰,哪个特殊的穴位如八会穴正处于“开”的状态。这就仿佛我想知道,在某个具体的时辰,地球上哪条河流或哪条特殊的河流正处于涨潮的状态一样。

在读上述的各家理论之时,也许大家已经注意到我一再提到穴位的“开”“阖”的概念。它也是上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却并没有在最初对穴位“开”“阖”的概念作过介绍。那么穴位何以为“开”?何以为“阖”?

一个我们通常都很容易犯的错误是:以为穴位“开”“阖”像我们平时开门关门一样,“开”了,就与外界有联系,“阖”了就完全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躲进小楼成一统”。其实,穴位的“开”“阖”并非开门关门那样的。《子午流注针经》定义穴位“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阖”。真正的穴位“开”“阖”概念是与时间密切联系着的,得时为“开”,失时为“阖”。仍以潮汐作比喻,大家更容易理解些,对于一条河流,涨潮之时,相当于穴位的“开”,落潮之后,相当于穴位的“阖”。

河流中潮汐的涨和落一目了然,谁都知道的,是河流中的水在增多或减少;那么穴位呢?穴位只是一个位置,就仿佛河流的名称一样,它的“得时”“失时”是什么在发生改变?也就是穴位“开”“阖”之时,穴位中的什么发生着改变?

河流中流着的是水,穴位中流着的是气!

也许你已经留意过穴位的情形,有的穴位丰满有弹性,有的穴位却很空虚,穴位处的皮肤肌肉凹陷形成一个小小的凹坑;以一定的力度用手指去触穴位,有的没一点疼痛,有的却痛不可忍;有的穴位处皮色如同周围,有的却出现红色的点点等。如果你以前没有注意过穴位的这种种不同,那么给自己和周围的人检查一下身上的容易观察的穴位吧,你很容易就会发现,即使用肉眼观察,有很多穴位它们的差异是如此之大。

第43说 处理穴位而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针灸穴位在中医临床应用了几千年,可是,恐怕很少有人去研究过针灸穴位为什么起效的原理吧。我想过这个问题,并由此制得了穴位膏。

一、疾病与穴位的异常

相信大家不会对下面的结论提出异议:疾病通常会在相关的穴位上有所反映。这其实也是容易在临床上观察到的。一个十分健康的人,其身体的穴位通常都是相当丰满有弹性的;但一个健康状况欠佳的人,其穴位,尤其是与疾病有关的穴位情况则不免形形色色:有的穴位凹陷,穴位处肌肉纹理疏松;有的穴位触之即疼痛难忍;有的穴位用手指按压时指下明显触到小的硬结等。中医里有阿是穴的观念,所有按下去疼痛的部位都称作阿是穴。把阿是穴的概念再稍微推广一下,所有出现异常的部位也为阿是穴,那么现在流行的手诊、足诊、腹诊、某全息疗法等,正是利用疾病通常在相应穴位有相应表现这种特性来诊断的。

二、针灸等处理穴位的方法对穴位改变的观察

疾病往往在相应的穴位处有明显表现,表现为该穴位的异常状况。如果我们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穴位进行处理,使出现异常状况的穴位恢复正常,那么疾病也往往会随之消失。这是为什么针、灸、按摩、敲打穴位等能够治疗疾病的原因。

也许你也早已经注意到,当穴位异常之时,在穴位处下针、艾灸、按摩、敲打等,能够让异常的穴位恢复正常。现在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对穴位进行相关处理,异常的穴位就能够恢复正常?

这个问题其实也容易解释的:人体是一个智能的系统,当人体局部受到外来干扰之时,为抵御外来物体的侵袭,人体系统会立即调集其他地方的“气”到受侵袭之处。我们在穴位处敲打、按摩、针刺、艾灸等,对穴位处人为地进行干扰,逼迫人体调动其他地方的气到被处理的穴位处,于是该穴位的气立即得到补充,倘若原本不足的,补充后则达到正常的数值,于是疾病同时缓解或痊愈;倘若原本有红点或硬结等邪气存在的,那么得到别处“正气”的补充后,可以使得穴位正常之气的力道大增,从而可以驱赶邪气外出,使得异常的穴位恢复正常。

现在大家想一想啊,利用敲打、按摩、针刺、艾灸等方法是迫使人体的智能系统调动别处之气到被处理的穴位处以使异常的穴位恢复正常,那么可不可以有另外的更好的办法让穴位之正气得到补充,从而也恢复正常呢?其实直接给穴位以外来的支援也是可以达到同样目的的,并不需要劳烦人体的智能系统。我在想明白这一点后,更深入思考了穴位之气可能的组成,选用了一些药物,制作成了穴位膏,直接给穴位供气,多次试用,效果很好。

有人可能要质疑了,照你这么说,针灸就不存在手法的问题了,谁处理穴位都一样,因为任何对穴位的刺激都会引起人体的智能系统作出反应从而给穴位处额外供气的。这个问题问得确实也有点道理。只是,给予穴位外来干扰刺激人体的智能系统作出相应反应正仿佛试图让某人生气,这也是需要技巧的。有人可能只说一句话,就能让这人暴跳如雷,有人可能说上一箩筐,他却也只是少许生气。所谓的针灸手法,正如同让人生气的技巧,高明的针灸医家在长期的摸索中得到了让人体的智能系统作出剧烈反应的刺激方法,这就是高明的针灸手法。不过,不明白针灸手法也不要紧,很多疾病就用普通的方法随便刺激穴位也能够促使人体智能系统作出反应,向穴位处供气,从而使异常穴位恢复正常的。我一向就这么随便地处理穴位,也常常见到不错的效果。当然用穴位膏,可以直接避免所谓手法的问题。

第44说 疾病的时间特性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很多疾病的发作与缓解都有明显的时间特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理是不是也该深入地探讨一下,看看能不能够找出点新东西呢。

古人发现了人体穴位随时间自然“开”“阖”的特性,并选择在穴位“开”时处理穴位,从而收到迅速的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如果我们对于穴位的这种随时间自然“开”“阖”的特性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任何疾病都有它的时间特性,如最初的发病时间、疾病自然加重或缓解的时间等。

稍微注意一下,你就会发现临床上的很多疾病具有非常明显的随时间自然加重或自然缓解的特性;也有些疾病总在每年的某个季节如期而来;对于总是那样,没有明显时间特性的疾病,其实细细分析起来,也同样可以说是有明显的时间特性的,就是:此疾病不随时间而变化。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疾病为何会随时间而出现自然地缓解或加重;或者有些疾病为何不随时间而变化?

有了穴位随时间而自然地“开”“阖”的概念,这个问题容易解答。为叙述方便和严谨起见,以下采用数学的术语。

现在假设:某个疾病A,与之相关的穴位是穴位a。

在人体健康之时,穴位a之气处在某个特定的范围之内,高于或低于这个正常的范围,人体表现为疾病。我们以g(a)来表示穴位a之气的数值,并认定g(a)的正常范围为:l<g(a)<h。

显然,当g(a)<l或者g(a)>h之时,人体表现为疾病。

在g(a)<l的情况下,当穴位“开”时,如果g(a)>l,而到达正常的范围,则疾病不表现出来,而表现为间歇期;当穴位“开”时,如果g(a)≈l,而没有到达l,那么疾病表现为定时的缓解;当穴位“开”时,如果仍然g(a)<l,那么疾病不表现为明显的时间特性。

第45说 古代时间医学理论使用范围拓展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在上一节中,我们知道了疾病都有时间特性且此特性与穴位的“开”“阖”密切相关;我们并且还可以从古人的时间医学基本理论中知道某个具体的时间有哪些穴位正处于“开”或“阖”的状态,结合这两点,我们可以创造出一种非常重要的针灸临床的取穴方法:按照疾病的时间特性选取穴位。

同一个疾病,选择不同的穴位去治疗,其效果有时有天壤之别。从人体众多的穴位中选择合适的穴位治疗相应的疾病是从古至今针灸临床医生所努力的目标。只是很可惜的是,由于疾病的复杂性,无论是古代还是目前,针灸的临床医生主要采用的取穴方法是经验,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经验,而往往不能根据疾病自身所呈现的特性去精确定穴。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知道,疾病所呈现的时间特性是由与之相关的穴位自然“开”“阖”而决定的,那么我们完全就可以利用疾病自身的这种时间特性去相对精确地选取穴位做治疗。比如说,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哮喘的孩子,其哮喘主要在半夜一点半开始发作。查阅古代的时间医学的基本理论,我发现此时正是荥穴开放的时间,于是选择肺经荥穴鱼际,疗效较好。

《用易经开方》 下篇 开方就是开时间

六气描述的是一年之中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的气候变化。在我们生活的大地上,一年之中,不仅仅气候的变化十分明显,而且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差别。比如说,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同时却也是多处地方发洪水的时候;再比如说,寒冷的冬天,大地一片寂静,没有地方发生洪水。

导语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应该说,在大前言中,我们详细讨论过,开方就是开时间。只是,那终究是“开方就是开时间”的原理的解说罢了,要把它真正地应用于临床,还得来看这一篇。

在本篇中,大家将会看到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五运六气学说的详细解读,并且如果你愿意仔细研读的话,那么你将会学到一种卓有疗效的临床辨证与处方用药的方法。比起传统的辨证论治来,这个方法好学也好用得多。

第46说 时间医学范畴的五运六气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总是听说五运六气学说,可是究竟什么是五运、什么是六气呢,大家来看这一节。基本的概念弄懂才能够深入地探索,所以,这概念性的东西非常重要。

子午流注和八法流注产生于金元时代,自产生起一直在民间以秘传方式代代传承,直到近代才被公开;五运六气学说也属于古代的时间医学范畴,它最迟也应该是产生于《内经》诞生的时代。在《素问》中,《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性大论篇第六十七》等都是论述运气学说的思想及内容的,因在《素问》中即有论述,所以历代著名医家,有很多关于运气学说的论述及著作,近现代关于运气学说的研究应该说也颇多。

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内经》里关于运气学说的论述非常地难懂。而历代及近现代的关于运气学说的一些著作,很少能用运气学说直接来指导临床选穴及处方用药,至少我没有见到过。

多年来,我一直在琢磨五运六气学说,并已经能够熟练用于临床,疗效屡经验证,所以这里介绍给大家。

我们先来熟悉一下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知识:

五运:金、木、水、火、土。

六气: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五运六气与时间的联系:

《内经》里记载: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内经》里还记载: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

古代某医家把《内经》里的上述两段话编成了两段歌诀,很方便记忆,这里也介绍一下:

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尽成林。丙辛具是三江水,戊癸南方火炎侵。子午少阴君火心,丑未太阴湿土临。寅申少阳相火位,卯酉阳明属燥金。辰戌太阳寒水是,巳亥厥阴风木寻。

需要进一步阐述的是:虽然“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但甲代表土运太过,简称为土太过;己代表土运不及,简称为土不及。其他依此类推,归纳如下:

甲:土太过己,土不及;乙:金不及庚,金太过;丁:木不及壬,木太过;丙:水太过辛,水不及;戊:火太过癸,火不及。

第47说 重温“六气”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在上篇中我们已经详细讨论了“六气”和六经的关系,这六气真的非常重要,要熟练地应用五运六气学说,必须首先对这六气的概念非常熟练才行,所以,我们要重温一下六气,加强理解。

“六气”是:

厥阴风木:从大寒到春分,厥阴风木主气;

少阴君火:从春分到小满,少阴君火主气;

少阳相火:从小满到大暑,少阳相火主气;

太阴湿土:从大暑到秋分,太阴湿土主气;

阳明燥金:从秋分到小雪,阳明燥金主气;

太阳寒水:从小雪到大寒,太阳寒水主气。

单独地看六气的名称,当然也看不懂,然而,上述六气名称后面的注解,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那么,这六气的名称,也许就好理解了。

从小雪到大寒,太阳寒水主气。

小雪、大寒,都是一年四季中的节气。在小雪这个节气的时候,天气很冷了,到大寒就更冷,它们描述的都是自然现象。所以,从小雪到大寒之间的太阳寒水主气说的肯定也是自然的现象。单看“太阳寒水”主气这几个字我们不懂,但这小雪到大寒之间的自然现象从古至今可是变化不大的,所以,我们可以从这名称所代表的自然现象入手来求解这几个字的真正含义。

从小雪到大寒,在自然界,此时正是冬天。冬天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便是干燥,土壤干燥,人的皮肤也感觉干燥。“天干物燥,注意防火”,因这干燥,冬天最容易燃起森林大火。

秋天也是干燥的,秋燥是很多疾病的重要原因。不仅仅有秋燥,在盛夏时节,阳光格外地炎热,像要把大地上的万物给烤干了一样,使人感觉干渴。不仅是人,动物与植物在烈日下应该也是一样的感觉。

在一年之中,除了上述三个让人感觉干燥的时节,其他时间,人的感觉都是“湿”,冬天过去,春回大地的时候,大家知道的啦,因天气开始转暖,冰雪融化,水分蒸发,空气开始变湿。天气暖到一定程度,百草全都发芽、树木抽条开花的时候,梅雨季节就来了,天上地下,到处湿漉漉的,没个干爽的地方。天气更暖时,就到盛夏了,此时不感觉到湿了,但又被阳光烤干似的,燥渴难耐。“物极必反”,盛夏过后便是长夏时节了,雨露使得地球的万物又是湿乎乎的。然后是秋冬,再次天干物燥。

分析这一年的气候特征,我们说,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那么当然就是“燥”和“湿”最为准确了。

研究一下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大家自然会发现:

从大寒到春分,天气为“湿”;

从春分到小满,天气为“湿”;

从小满到大暑,天气为“燥”;

从大暑到秋分,天气为“湿”;

从秋分到小雪,天气为“燥”;

从小雪到大寒,天气为“燥”。

再重新来看一下六气的注解:

从大寒到春分,厥“阴”风木主气;

从春分到小满,少“阴”君火主气;

从小满到大暑,少“阳”相火主气;

从大暑到秋分,太“阴”湿土主气;

从秋分到小雪,“阳”明燥金主气;

从小雪到大寒,太“阳”寒水主气。

注意“阴”和“阳”,与上述的“湿”和“燥”的对比,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呢?——所有出现“湿”的地方,也都有“阴”;所有出现“燥”的地方,也都有“阳”,两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在中国的古代,喜欢用“阴”、“阳”这一对词来对事物进行分类,比如说,把明亮和黑暗相比较,古人就认为明亮属“阳”,黑暗属“阴”;把上升和下降作比较,古人就认为上升属“阳”,下降属“阴”;把大和小作比较,古人就认为大属“阳”,小属“阴”;把山和水作比较,古人就认为山属“阳”,水属“阴”。“阴”和“阳”只是一对表示属性的词,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误以为的“阳”就是热,就是让人暖和的气;“阴”就是冷,就是成形的实质性的东西等。“阴”和“阳”的概念从比较而生,而不能单纯地说某个东西属“阴”,某个东西属“阳”,更不能反了,认为“阴”是什么,“阳”是什么。

第48说 五运的由来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六气的概念我们反复探讨了,五运的概念当然也要好好研究的。如果能够深入地理解这些基本的概念,对五运六气学说我们可就已经掌握一半了。

六气描述的是一年之中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的气候变化。在我们生活的大地上,一年之中,不仅仅气候的变化十分明显,而且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差别。比如说,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同时却也是多处地方发洪水的时候;再比如说,寒冷的冬天,大地一片寂静,没有地方发生洪水。我们的老祖宗注意到一年四季这种不是发生在气候环境,而是发生在土壤之中的差别,用五运的概念来描述它。《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中写道: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如何?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相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上述的原文本是一段,引用时被我分成了两段。不为别的原因,而是容易让大家看清楚。引文的第一段,大家可以看到,它正是讲述一年的六气,夏天少阳相火主气,冬天太阳寒水主气等,在前面我们已经详细讲述。引文的第二段,则讲述了六气与五运的关系。“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指的是夏天少阳相火主气,这个时候,我们脚下的大地的表面水很多,容易发洪水,即使不发洪水,各个大小河沟也往往很满,土壤潮湿,比冬天的大地表面的水要多很多,所以认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其他依次类推。至于“君火之下,*承之”这句,大家可以想想少阴君火主气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那是从春分到小满,每年的梅雨季节正位于其中。这时候,我们脚下大地地表的土壤中没有夏天那么多的水,但却也是湿漉漉的。人为倮虫,在《易经》里是归为湿土的,所以湿土是人体之精。湿气属阴,所以此时可描述成“君火之下,*承之”。

第49说 论五行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在运用五运六气学说的时候,我们常常要用到五行理论的知识,可这五行,在很多人的眼里,几乎不是哲学就是迷信的,有很多人都不把它当作科学来看待。这恰恰是五行的悲哀。

图3五行生克图

五行的理论包括:

(1)五个基本元素:木、火、土、金、水。

(2)五个基本元素间的正常关系:相生和相克关系,分别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可以用一个图形形象地表示五行的这种相生相克关系。从下面的平面图中可以看出,正常的五行构成了一个非常平衡的图像。

(3)五个基本元素之间可能的异常关系:相乘和相侮关系、相生不及太过关系,分别为: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木乘土,土乘水;火侮水,金侮火,木侮金,土侮木,水侮土;相生太过:水生木太过,木生火太过,火生土太过,土生金太过,金生水太过;相生不及:水生木不及,木生火不及,火生土不及,土生金不及,金生水不及。

由于正常的五行关系是一个非常平衡的平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任何一方与另一方的正常关系失去正常,都会导致该平面图整体失去平衡。

五行的理论主要包括上面的三部分内容。下面来看:

一、关于五行之“行”

虽然关于五行的各种说法都有,但很少有人提及五行的“行”字。古人使用每个字几乎都有讲究,“行”在古代是一种动态的描述,故五行事实上描述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的运行的关系。

在介绍完金、木、水、火、土之后,我们再来详细讨论五行之“行”。

二、关于金、木、水、火、土

在讨论金、木、水、火、土之前,我们先来看集合A、B、C、D、E,并且我们首先做一些基本的规定:

A={x∣x让人心生柔软的感觉或者具有向上生长的气息}

B={x∣x让人觉得热,就像靠近火时那样的感觉}

C={x∣x让人感觉潮湿黏腻}

D={x∣x让人感觉像秋天的空气吹在身上,燥、凉}

E={x∣x让人产生见到清亮的水的感觉}

从上面A、B、C、D、E的基本规定可知,这几个集合是以人的感觉为基准,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进行分类,每一种物质都属于某一个集合。例如,鲜花开时,人们看到了往往会感到愉悦,心里有柔软的情愫在悄悄流动,于是鲜花∈集合A;再比如,月光洒向大地,月色如水,让人心生见到清凉之水的感觉,于是,月光∈集合E。

以人的感觉为基准,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进行分类,不管物种是如何之多,都必然属于上述某一个集合。

当见到不同的物体时,人怎么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呢?中医认为,那是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气。这种气息从物质的表面发散出来,使人体产生不同的感觉。物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证明不同的物质周围都存在着不同的场,如磁场等,中医把这种人能感觉到的物质周围的场统称为“气”。在现代尖端的物理学理论里,物质可以无限分解,从整体到分子到原子到夸克再到后来可分成量子,进一步则分成弦,是一个个弦的跳动构成了一个具体的物质。弦的跳动产生能量,故可以认为物质是能量的集合体(原子弹的道理也在于此)。中医用眼睛观察物体,观察一个物体的整体时是某种感觉,把这个物体断开成一小部分,仍是这个感觉,无限地把物体细分下去,只要在肉眼可观察的范围内,这个物体给人的感觉不会改变。故而中医认为,不仅物质周围存在气,物质的内部每一小部分也存在气,故认为每一种物质都有它的特殊的气,这种特殊的气给人以特殊的感觉。上面的五个集合是以人的感觉为基准进行分类的,因为每种气给人以每种气的特殊的感觉,故也可以认为,上述五个集合是以物质之气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把这五个集合等价地改写成如下的集合形式。

A={x∣x具有柔软或生长之气}

B={x∣x具有热和火气}

C={x∣x具有潮湿之气}

D={x∣x具有干燥之气}

E={x∣x具有水一样的气}

按照我们上述集合的规定,自然界的任何一种物质都肯定属于上述的某一集合。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成,上述五个集合描述了自然界的所有物质。

自然界的所有物质,不仅具有自身的特性,而且处于自然界之中,必然也会与其他物质产生一定的联系。

比如说,一枝含苞的鲜花,插在清凉的水里,会生机盎然,慢慢开放;同样的一枝花,插在余热未烬的炉子里,不仅不能生存,反而迅即枯萎甚至冒出火苗来。很显然,从气的角度来考察,这一现象说明一个问题:属于集合A的含苞的鲜花与属于集合E的水以及属于集合B的余热未烬的炉火之间的气具有一定的关系,水有助于鲜花,而火有害于鲜花。

考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并作出归纳,我们可以发现:上述所有属于集合A的物质与所有属于集合B的物质都具有某种关系,故我们可以简述为集合A与集合B具有此种关系。其他集合中的元素的关系与集合间的关系可作类似描述。

考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实际联系并分析上述集合,我们可以发现:集合E对集合A有益,就如同鲜花插水里能够继续生长一样,我们把这种关系描述成相生关系。当然,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这种关系。考察所有集合间的这种关系,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E→A,A→B,B→C,C→D,D→E

考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的实际联系并分析上述五个集合,我们还可以发现,在这些集合之间,存在着另一类不同于上述相生关系的关系,比如说,天气很冷时生一盆火,则人的寒冷的感觉很快就会消失,但不生火而是只冒烟,烟却没有这个效果。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作相克关系,仍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示。考察所有集合间的这种相克关系,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D↑A,A↑C,C↑E,E↑B,B↑D

上面我们研究的是自然界万物的集合划分和这些集合之间的关系,是从整体的角度着手的。下面我们来看自然界单独的个体,从个体的角度进行研究。对于一个具体的个体而言:

(1)必然属于上述某个集合。仍以一枝含苞的鲜花为例,它属于集合A。

第50说 研究五运六气的平面图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文字的描述终究不如图形的叙述直观,在研读《黄帝内经》中的五运相承时,从这个“承”字,我悟出了五运六气平面图。很好用哦。

在五行的理论里: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在五行的理论里: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文字的叙述不容易看明白,尤其情况复杂时,不容易用它们推演更多的东西,所以,我们把上述的理论简化成一张看上去一目了然的平面图,以方便使用。在平面图中,我们直接采用五运六气的名词。

图4五运六气平面图

在这张平面图中,我们需要看的是两个联系:一是纵向的五运之间的联系,采用五行相克的理论;二是六气与五运之间的联系,其实也属于五行相克的联系吧,如少阳相火太多,那么,由于水克火,则相应地,五运之中,水也太多。这相当于“相火之下,水气承之”的意思。

第51说 关于五运太过、不及的猜想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这一节只是猜想,大家随便看看吧。

盛夏时节,我们脚下大地的大河、小沟水都满满的,更不用说,洪水泛滥了。

寒冷的冬天,仍然是脚下大地的那些大河和小沟。大河的水位明显降了很多,小沟往往干得见了底。

夏天地表的那些水,去了哪里?

也许你要说,是不是变成了雪,覆盖在大地的表面。在北方,常年冰雪覆盖的地区,也许可以用这样的解释。然而,中国的大片土地上,多数地方的冬天,地表的水明显见少,可是雪却不见,雨更少见,天空中也不见云。那么,夏天地表那许多的水,究竟去了哪里?

最合理的解释,恐怕是,夏天地表的水,在冬天,去了深深的地底下,从而不为我们的肉眼所见。五运中的水气如此,其他的土气、金气、木气、火气恐怕都是如此吧,平时都呆在地底下,它们各自应该呆的区域,而在相应的季节,受相应天体引力的影响,而升一部分于地表的土壤之中,以供应万物的生长。

第52说 时间,更准确地刻画五运六气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在前面的举例中,我们提到的几乎都是夏天、冬天这样非常明显的季节。然而在夏天,仅仅只有少阳相火之气吗?在夏天,我们脚下的土壤仅仅只有水气吗?在夏天出现于我们头顶上空的星球,在冬天难道就不会出现,把它的星光洒向地球?

答案当然是:不。

我们之所以用夏天和冬天这样大的季节举例,是因为它们的特征更明显些而已,从而更容易理解些。事实上,夏天,主要是少阳相火主气,然而夏天的每一日,也均不相同,也可以分为一年的春夏秋冬;在冬天,每一日也不相同,也可以分为一年的春夏秋冬。这每日与每日的不同,甚至每个时辰与每个时辰的不同,均因我们头顶上空的天体的运行导致。

第53说 人一生的起点:出生日期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出生日期对于人体是如此之重要,把人体的出生日期和发病日期相结合作五运六气平面图,我们可以立即看出时间对于这个人的真正影响在于何处。

在正式开始我们的实例演示前,我们还需要交代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人的出生日期。

我们说,同样的天体引力的影响使得冬天来临,但北方的北京和南方的广州,气温仍是有着明显的差异。地域,有它各自的特性。人,也当然有着各自的本来的特性。五运六气加之于人从而对人最后造成的影响,需要考虑个人的这种特殊的特性。

人的特殊性可以用什么来近似地刻画呢?

出生日期!

人在母体内出来的那一刻,开始了自主的呼吸,从而在出生后开始呼吸的那一刻,与天地之地有了真正的相通。这时候出现在他(她)头顶上空的天体,赋予了最初的五运六气,使得他(她)的脏腑、经络初始即处于某个状态。因为初生,这种状态的影响尤为强大,从而能够影响他(她)的一生。这很有点像一个人后天在某种环境中长大,他(她)所生存的环境将对他(她)的一生有不可小觑的影响。所以人常说:各家的孩子像各家。

也许你会说,同一天出生的孩子是如此之多,难道他们都在同一时间健康或同一时间生病吗?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道理。

第54说 内生六气及其致病实例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因为时间的影响而导致人体内部的六气出现失常而生疾病,在本书中称为内生六气。我们来看实例演示。

随天体的运转,从小满到大暑,天气自然地变得炎热,空气中如同下火一样,于是少阳相火自动在地球上出现。

随天体的运转,人的体内,少阳的经络也自然地气盛,人体的少阳相火也自动地出现。

这种因为天体的影响而导致人体的相应经络中的经气旺盛,在本书中,称为内生六气。

对于地球,季节的流转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一般并不造成地球上生物的灾害。对于人体,六气依次旺盛,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也并不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损害。

然而,假如某个夏天,炎热几倍于往年呢?或者某个冬日,严寒几倍于往年呢?已经习惯于原有气候环境的植物、动物和人,要不适应了吧。对于人体,如果某个时候,某个六气几倍于往昔,那么人体内的六气的平衡将会被打破,人体的健康将会受损,疾病瞬间来临。

所以,太过的内生六气是人体一个常见的致病原因。

应该说,人体内六气的稍微偏颇并不容易导致人患病,但如果人从出生便被打上太偏的六气烙印,那么在其一生中,则免不了要经常与内生六气所导致的疾病打交道了。

下面,我们看几个由内生六气所导致的疾病实例。

实例一:

我出生于:辛亥年、癸巳月、辛巳日。

在我十多岁的某一天,我开始咳嗽。没有痰,不发热,就是咳嗽,一声连着一声,无休无止。最初的治疗照例循着常规,然而没见一丝效果。于是,父母便正方偏方一起下,医院的治疗继续,从民间打听的偏方也照做。我至今还能够清楚地记得当初自己一瓶又一瓶地吞下从医院买回的药片的情景。也能够清楚地记起那时冬天寒冷的夜晚,父母在铜勺里放上豆油、鸡蛋、白糖,在铜勺的底部包上湿纸,然后在下面点燃柴火,用这种繁琐的方法把鸡蛋煮来给我吃,为了治疗我的咳嗽。

整整拖延了两年,不知在哪天,我的咳嗽才突然消失。

还算运气,后来的若干年间,顽固的咳嗽未再起。然而,2006年的一天,从早晨到傍晚,我再度咳嗽,间隔不超过两分钟。

因为早已研究过我的生日:亥:厥阴风木;巳:厥阴风木;巳:厥阴风木。在我生日中的三个年、月、日的地支中,全部都宣示着厥阴风木。还能怎样呢?我这般偏性的体质,这般顽固的咳嗽,不用想也是肝气犯肺的缘故。普通的药物很难见到效果,只能自己去寻找吧。

厥阴风木太多,如何将它收敛?记起曾经在《本草纲目》里看到的一句话:桑为箕星之精。桑树,是属于风木的。桑葚子是桑树的果实,在春天结果。厥阴风木之气主升发,桑葚子作为果实,其气应是收的。桑葚子得桑木之风气而主收,也许它也能够收敛这过多的厥阴风木,从而解除咳嗽吧。

不知古人是否用过桑葚子治疗咳嗽,如果用过,那么我的分析应该没错。于是翻阅历代的本草书籍,却终究失望地发现,没有人,从古至今,没有关于桑葚治疗咳嗽的记载。至少,在我所翻阅的多本本草书籍中,没有见到。

失望归失望,这样顽固的咳嗽,普通的治疗,想想也会知道那可怜的疗效。桑葚子终究要试上一回的。更何况,桑葚子只不过是普通的水果而已,对于我,不会有伤害。于是买一斤干的桑葚子,抓上一大把,煮上浓浓的一碗水,喝下。

整整持续一天没有停歇的咳嗽,一碗桑葚水就让它消失得无影无踪,以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出现过。——药物选对,其疗效之迅速若此,也真是让人惊奇。

咳嗽痊愈,我的分析没有错,桑葚子,确是制约厥阴风木太过导致咳嗽的良药。

转年的春天,一个友人打电话向我咨询,说她的爱人咳嗽已经月余。其咳嗽起于某次与朋友小聚之后。那次小聚,有人正感冒,所以怀疑为传染。先是自己买药服用,无效之后去吊盐水,却还是无效。拖延将近1个月,问我有无好办法。问其出生日期后推算,恰恰也是厥阴风木太过之故,与那小聚的朋友的感冒无关。于是让其自购桑葚子服用。桑葚子乃寻常蔬果,岂能治此顽固咳嗽,友人相信,她的爱人却不信,不愿去买,选择某日,亲自找我切脉。此种情况何须切脉,得知他要来,早早准备桑葚子水一杯,见面即让他服下。他的持续一个月的咳嗽,就此霍然而愈。

第55说 外感六气及其致病实例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人在天地中,不仅仅受直接的时间的影响,同时也很容易不慎触冒寒暑,感染各种病毒等。这便是外感的六气了,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

由于天体的影响而导致的人体内六气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本书中称为内生六气致病。天体的运行也引起自然界气候的改变,而出现春、夏、秋、冬。人在自然界之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容易触冒寒暑而生疾患。此种因触冒寒暑等而导致的人体疾患,本书中称为外感六气致病。

在一定的季节和环境下,还会出现一定的瘟疫,人体容易感染这些瘟疫之邪而染病。在特定的季节出现的特定的瘟疫,必然也是得当时的气而生,从而具有当时的时气的性质,且其气尤为多,致病尤为厉害。对于这些瘟疫之邪,本书也一并归入外感六气的范畴。

2007年10月下旬,我的已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在学校上体育课后脱了外套而受凉,放学回家,便开始发烧。因为我远在几千里外的广州中医药大学读博士,她的情况全由我爱人描述。温度也只是385℃,于是便也认为是普通的感冒而已。用些驱寒的药物外贴,爱人同时给了她一包退热的甜倩,热度也退了。次日早晨有点咳嗽,于是仍让她去上学。当天放学回来,体温也还正常,但半夜,高烧又起,这回一下子就到了39℃。爱人在家,手忙脚乱,又是给她服退热药,又是煎汤药,又用生姜水泡脚,又用酒精给她擦拭。结果泡脚后半小时给她继续量体温,温度竟窜到40℃。

热度退而复起,且在发汗后热度稍退,不久又起,显然肯定不是普通的受凉感冒,而是流感,受凉仅仅是一个诱因而已。受凉后人一时抵抗力低,于是流感病毒乘虚而入。

正是秋天,阳明燥金主气的季节,此时活跃的病毒,应该禀赋了阳明燥金之气的,于是苦想针对此病毒之药。突然就想到羚羊角。羚羊产于西藏,西方之地,所产之生物克制阳明燥金之气的功效必强。家中恰备有三支羚羊角粉,爱人当时便给她冲服一支。半小时后热度退至℃,不久后热退。

热度虽退,咳嗽却仍未除。嘱咐家人每4小时给她服药一次,又请一朋友送来她家中备有的十多袋羚羊角粉。可惜家人大意,未能定时叮嘱女儿服药,于是夜晚,热度又起。虽经及时服用羚羊角粉使热退却,但前前后后,已近一周,咳嗽却仍未除尽。担忧她再发热,也担忧她的咳嗽,于是赶紧打张机票回家。

第56说 五运致病与六气对五运的影响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正如自然界中的现象,人体的“运”和“气”也常常不是单纯地起作用,而是互相地影响着。这种影响该怎样去分析呢,请看这一节。

对于自然界,六气描述的是气候的环境;对于人体,无论内生六气还是外感六气,影响的也是人体的相当于自然界的气候环境。六气致人疾患,常常也只是这种相当于气候的环境出错。然而,五运,则没这么简单。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介绍过五运。夏日的大河、小沟水都满满的,那是水运太过。一般的太过还属于正常的范围,可是,假如同时有几个水太过呢?恐怕就是洪水泛滥成灾了。所以五运致病,首先可能导致的疾患是自身的太过或不及远超过正常的范围,从而导致类似于自然界的洪水暴发或火山喷发等。

单纯某个“运”的太过、不及只是五运致人疾患的一个方面,对于五运而言,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由于某个或某几个“运”的太过、不及而使得五运相克的关系出现整体的失衡。比如说,某人的出生日期赋予他的体质为木不及,恰又逢土太过且金太过,这时不及的木运受太过的土运与金运的双重挤压,从而十分容易导致人体疾患。对于患有现代医学诊断为恶性疾患的患者,算算他们的出生日期与发病年份,你会发现很多都是由于五运失常导致的。

第57说 合穴,五运致病的关键之穴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在用《易经》解决临床疾病的时候,我们介绍了一个重要的穴位:原穴。在用五运六气解决临床疾病的时候,我们最常用的是另一个重要的穴位:合穴。合穴如何有效调整“运气”的失衡,我们看这一节。

在人体的五输穴井、荥、输、经、合里,提到合穴。虽然五输穴为历代针灸临床医家所重视,但很少有人专门关注过合穴。

在研读天文类和其他有关植物的书籍时,我注意到,太阳、月亮等处于某个特殊的位置时,称之为“合”,而此时,正是它们的引力共同作用于地球的时候,造成地球上的潮汐尤其壮观,当然,可能给地球上带来的暴风雨也尤其猛烈。我们说,天体的运行变化引起地球上五运的交替呈现,这种天体处于“合”的状态时,对于地球上五运的影响尤其大。那么我们无法不把天体的这种“合”与人体经络的这种“合穴”建立起联想。是否,人体经络上的合穴,正是五运之间的关键之处呢?

第58说 五运致病实例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这一节,我们通过几个实例来演示五运所致疾病的分析与治疗,也许你会领略其中的机趣。

实例一:左腿痛与腰痛

某男,出生于:癸丑年、己未月、甲子日。

2007年6月17日来诊,自述左腿痛几日,早晨严重,左小腿不能伸直,强行活动时疼痛,膝盖内有响声,阳陵泉、阴陵泉部位也明显疼痛。

不知道准确的发病日期,我们可以大致地推算。用患者的生日和发病的大致日期,作前面所提到的五运六气平面图。

图5癸丑年、己未月、甲子日五运六气平面图

在上面的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水太过、火不及。从而五运之中,水与火的关系严重失衡,导致水乘火。五运中的水乘火能够导致左腿痛吗?我不知道,以前的书籍里没有记载过。然而,人体的经络四通八达,要多复杂有多复杂,纵使以往的书籍中没有记载,然而,谁又敢断言,水乘火就一定不会导致左腿痛?

按照上述的原则,要纠正水乘火,我们其实可以取两个穴位:左阴谷和右少海。左侧阴谷穴用于纠正水太过的情况,右侧少海穴用于弥补火不及的情况。然而,这个患者,看起来情况并不严重,只是左腿痛而已,其失衡更多地表现在火不及上,也许只要纠正火不及,水运与火运的关系就能自然地恢复平衡,从而使他的左腿痛消失呢。于是只取穴位:右少海穴。

在患者的右少海穴下针,且只下这一针,十多分钟后,让患者活动左腿,询问效果,答曰疼痛已经消失,腿恢复平时的灵活。

给患者以饮食的指导,这个患者只针这一次,后来左腿痛未发,直至现在几个月过去仍很好。

瞧,右少海穴在手少阴心经上,用其治疗左腿痛,采用传统的针灸临床取穴的思路,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它的效果,却确实堪称神奇。所以,人体,远不像我们平时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用右少海穴不仅治疗过左腿痛,我还用它治疗过数次腰痛,次次堪称奇迹,我们继续来看实例演示。

某女,出生于:辛亥年、丁酉月、甲寅日。

来诊原因:腰痛1年。

2006年7~8月间出现腰痛,持续约1年,服用过中药,做过针灸(在腰腿上取穴),无疗效。

发病日期也不很清楚,我们取个大概时间。查万年历,2006年7月下旬靠近8月的时候,是丙戌年、丙申月。

利用她的出生日期和发病日期,我们也作个五运六气的平面图。图6辛亥年、丁酉月、甲寅日五运六气平面图

在上图中,其五运的失常可能有两处,一是土太过而木不及,有可能造成土反侮木;二是其有两个水太过一个水不及,算起来水仍然太过;同时,在六气中,其少阳相火有两个,为太多,根据我们前面讲的折算原则,它对五运的影响也仍然是使水运太过,这一来对于水运而言,就相当于三个太过,一个不及。显然最终的结果是水运太过。在水运太过之时,即使火运平常,也同样会造成水乘火的情况。

在可能土反侮木与水乘火都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优先选择哪个来试呢?大家想啊,正常而言,木克土,就是木的力量弱了点,土的力量强了点,但想要反侮,恐怕没那么容易吧。而水克火,即使火的力量尚正常,但水的力量稍微强大,那么去乘水却是很容易的事。所以在这两个可能的病因中间,优先选择水乘火来试验,可能把握更大些。

第59说 药物功效的五运六气描述探索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用五运六气学说来分析由五运六气所导致的疾病,那么,如果能对药物也进行五运六气的描述,则使用起来不免更为方便。本节对此也做一点探索。

前面在内生六气与外感六气的实例演示中,写了一点遇到六气的疾病时,寻找药物的思路。

前面在有关五运致病的文章中,详细介绍了合穴在纠正五运失常中的作用。

我们说,既然五运六气可能是疾病产生的原因。那么,要用药物来纠正的话,必然要研究用五运六气所描述的药物的功效。

一个药物,尤其是中医传统使用较多的植物药,必然在某个环境中长大,那么,它所生长的气候环境与土壤环境的六气与五运,必然对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它必然携带了其生长环境的六气与五运的,判断一个植物的生长环境,我们便可以得到它用六气与五运所描述的功效。因而,在临床上,可以用相应的药物来纠正六气与五运之偏。

所以,根据一个药物的生长环境,我们就能够得到它的用五运六气所描述的功效。

有的药物的生长经年累月,它经历了多个六气与五运区间,其虽然有多种药效,那么什么是最主要的呢?这可以结合药物的形质来辅助判断。比如说,葛根,在南方的菜市场上,新鲜的葛根也是当作一味寻常的蔬菜出售的。葛根,看上去给人的感觉便是“木木的”,很有木的特性,它的生长,从五运的角度而言,恐怕是得了土壤中较多的木运。所以,应该可以对于五运中的木不及进行纠偏。今年属于丁亥年,丁:木不及;亥:厥阴风木;把厥阴风木这个六气折算成五运,恰是金运太过。五行正常关系中,金克木,金太过而木不及,很容易造成金乘木,所以今年的年份,自身就颇为偏颇,从而木不及这个“运”,可能是很多人生病的原因。有两次,我的女儿和爱人,先后出现口腔溃疡,虽然很小的毛病,然而毕竟不舒服的,推算之下,发现也有今年的“运气”因素在内的,于是,想到葛根,继而想到中医使用的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白芍、甘草。觉得此方也许可行,便让他们服用。效果良好,服药两剂,他们的口腔溃疡,便消失不见。

又比如黄土汤,如果用五运六气来解释这个处方的配伍,那么它的作用可以被进一步地开拓。在分析06年的“运气”之时,我突然注意到这个处方。

黄土汤是《金匮要略》中的名方。在《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篇中:

十五、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第60说 五运六气联合致病实例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本节我们来看五运六气联合致病的分析与治疗,从实例中进一步揣摩五运六气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

某女,出生于:壬寅年、戊申月、甲戌日。

2006年下半年,患带状疱疹,西医治疗多日未见任何疗效。

2006年为丙戌年,其发病的准确日期不知,只能大致考察是否为五运六气导致。作其五运六气平面图如下:

图8壬寅年、戊申月、甲戌日五运六气平面图

从平面图中可以知道,2006年的年份,能很容易导致她的体质失衡。如果查万年历,逐个看2006年的月份,你会发现2006年的7、8月间,对她的影响尤大。事实上,她正是在那时候生病,而且生了比较严重的疾病,不得不去住院。出院之后,也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治疗。可是,到后来,原有的疾病未见太大的改善,却又有带状疱疹出现。带状疱疹不比其他病,一天到晚持续疼痛,很让人闹心。医院常规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在她身上未能起好效果,于是,她向我咨询。

分析她的疾病原因可能为“运气”导致,而带状疱疹,在中医的角度,应该属于火热为患。在上面的五运六气平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恰是火太过、少阳相火过多。也许,正是这火太过且少阳相火太多导致了她的疱疹。

百合的生长区间经过炎热的夏天,那时六气为少阳相火,五运为水太过。水太过当然可以制约火太过之气,同时,百合在历代医籍里,均作为清火的药物使用,于她刚好合适。

麦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忌连作,需隔3~4年才能再种。忌连作,说明在它的一个生长期间,吸收了较多的适宜于它的五运之气,麦冬历来也是被当作泻火滋阴的药物使用的,对于她,用了也应该有好处。

第61说 关于五运六气的特别说明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五运六气学说只是用来处理与时间有关的疾病的,导致疾病的因素不仅仅是时间,所以,并不能说学习中医只要掌握五运六气学说就够了。

前面演示了五运六气在临床上的实际运用。可能有人要说,哇,真神啊。应该说,用对了确实很神。然而,必须强调的是:

五运六气只是疾病的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而并不是全部。

五运六气致病,正仿佛某个城市陷入困境是因为自然界的环境变化导致的一样,如狂风、暴雨、洪水或干旱。在导致疾病的众多原因中,相比起其他原因,正如同环境的灾难与清洁工人*对某个城市的影响一样,无疑,五运六气致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更大些。

自然界的灾难并不经常发生,五运六气造成的人体疾病却很容易发生。

人体生病,有的时候可能是多个原因同时在起作用,比如说五运六气、过劳、过于悲伤等。“运气”在这时只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不是全部的原因。治疗上,需要多管齐下。

怎么样判断疾病是由五运六气导致还是其他原因导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询问患者的出生日期和发病时间、疾病加重或缓解的时间等,利用前面所介绍的方法,作出推算,如果发现有“运气”的偏颇,那么首先需要考虑“运气”的影响,然后是其他。很多时候,常常纠正了“运气”的偏颇,人体就会恢复健康。如果在患者的五运六气平面图上,未发现太大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需要详细询问患者,设法寻找出疾病的原因,根据病因下药。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需要强调:

在我前面所讲的五运六气示例中,仿佛只要找到五运六气出问题的地方所在,就能够一下子纠正“运气”的失衡,把疾病除去。这其实很容易给大家造成误解。

正如你所知道的,本书一直反复使用自然界的炎热、严寒、洪水等比喻人体内的五运六气。对于自然界的环境的稍微的异常,比如说,气温从我们一直习惯的0℃,突然降到了-10℃,那么多加两件衣裳就可以了。可是,如果气温突然降到-100℃呢?你还有办法么?五运六气在于人身也是如此,如果疾病的表现不那么糟糕,只是寻常人的少许失衡而已,那么,治疗是容易的,有针对性地处理穴位或用药,都可以很容易地纠正这种失衡。然而,如果患者表现的疾病症状很严重,而又是“运气”导致,那么,我的看法是这不是人力所能为的。比如说,某个患了西医所说的恶性疾患的人的情况是:金太过、水太过、木太过、土太过、火不及外加少阳相火(六气折算成五运推算),可怜的火运受其他运的挤压,根本不可能呆在它该呆的地方。这时候,如果用自然环境来比喻,就如同受天体的影响,某个地方的火山突然爆发了。这时候,你以为,人力还能起多大的作用么?谁能够阻止一个地方的火山突然地喷发?我曾数次为重病的患者推算,也曾留心过一些被媒体报道向社会求助的重大疾病患者,留心他们的生日,为他们做了推算,没有哪个没有这种严重的运气的失衡因素在内的。此种情形,我们只能说,人生由命罢了,所有的努力都如同飞蛾扑火,终究会成空。

第62说 再论处理穴位、经络起作用的机理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多数人都喜欢具体的治疗方法,却不太喜欢深入钻研这些方法起作用的机理。这真是本末倒置了。

医贵明理。

在前面我曾经提到,用针、灸、按压、敲打等方法,在穴位处形成局部的外来刺激,使得人体为应付这种刺激,把别的地方的气调集到穴位处,从而使得穴位处的气得到补充,于是相应的疾患也得以解除。记得我还提过,正是弄明白了这种穴位起作用的机理,所以我创制了穴位膏,直接给穴位供气,效果颇好。

现在,在读了关于五运六气的内容之后,我们进一步地来讨论处理穴位、经络起作用的机理。我们知道刺激穴位后,可以促使人体向穴位调气。现在的问题是:人体一般按照怎样的原则向穴位调气呢?

当然,首先从受刺激穴位所在经络的其他地方调气,这是最直接的选择。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纠正五运的太过不及时,我们所作的选择是:不及,取右侧合穴;太过,取左侧合穴。很显然,同名的穴位是相通的。我曾不止一次注意到,当我们在一侧的穴位针灸,使得该侧穴位气多些时,那么另一侧原本气还多的穴位,会减少一些。很显然,同名穴位必是相通的,而且离得最近,所以人体在调配气时,优先选择从同名穴位调气。

不久前,看到一个治疗四肢部位受伤后肿痛的治疗方法。如果在一侧受伤,那么在其另一侧相对应的位置下针,可以快速地消除受伤后的肿痛。此法正是应用了上述原理。大家知道,受伤后的肿痛,正是人体的应激反应所导致,在受伤之时,人体本能地把大量的其他地方的气调集到受伤的部位,壅集于受伤的部位,致生肿痛。在人体为应付受伤,调气之时,受伤部位的对侧穴位之气,首先被抽调了过去。所以,受伤之后,在受伤部位的对侧扎针,在其对侧造成人为的外来的刺激,使得人体紧急再把受伤部位的气调回健侧,当然可以疏散受伤部位壅集的气血,从而使得受伤部位的肿痛能够快速地消除。受伤如此,其他情况也类似。我的一个友人,某日抓蜜蜂为人做蜂疗时却不小心自己被蜜蜂蜇了一下,疼痛剧烈。蜂蜇也为外来的刺激,于是按其蜂蜇之处的对侧,结果也很快止疼。

第63说 论人体无药库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现在流行人体药库说,认为敲敲经络把这药库中的药给释放出来就能治病了。医不明正理,竟迷惑于这种歪理,实在误人。

所谓人体自有药库的观念,不知道最初从哪里来。也许,看到针灸等处理穴位能够治疗疾病,相当于临床上使用药物的效果,有人据此就认定,人体也有药库吧,针灸可以把药库中的药释放出来,用于治疗疾病。

这真是大错而特措,很容易引起人的误解。

上一节我们讲过,处理穴位、经络的真正原理,是模拟外来的刺激,促使人体的智能系统改变人体的气在人体的分配。与其说人体有药库,不如说人体迫于外来的压力,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最后不得已时,动用储备的老底。对于某个穴位而言,也可以形容为向人体别的穴位、经络借债吧。在人体的老底实在太少之时,人体干脆就会对外来的刺激不作出反应,无论你给予穴位怎样的刺激,它仍是原来的样子,而疾病也当然没有改善。

有人可能要说,若处理穴位是拆东墙补西墙或者是向别的穴位借债,是不是就不能够应用了?那倒也未必。当风雨自西墙袭来,让人如同在雨地里生活,无处可呆,而此时,东墙尚还可以,那么赶紧拆点东墙的砖补上西墙救救急,让人勉强有个安身之处,还是有点必要的。所以,病急之时,尤其是身体尚可以的情况下,采用处理穴位的方法经常很有必要。至于借债,那就如同现在的人,自己有一定的积蓄以后,去贷款买房。先买房子住上,然后再慢慢地挣钱还款,这样可以改善生活的质量。人在身体还可以,但又不够健康的情况下,采用合适的处理穴位的方法,也可以形容为贷款买房,动用身体的老底,让身体暂时的外在表现健康些,从而更好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等,最后还回老底,并顺便多补些,得以真正地找回健康。然而,大家知道的,贷款一定是要在自己已有一定积蓄而且收入还不错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对于一个十足的穷人,如果去贷款,妄想靠贷款改善生活,那么银行的催款会使他的生活质量比以往更糟。同样的道理,身体健康状况很差的患者,选择处理穴位的方法,也会使自己的情况更加恶化。

第64说 论经络、穴位不可乱敲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导读:如今流行敲经络、穴位的保健方法,不明医理,不知自身体质,胡乱敲来,真正有效的有多少呢,还有多少是没病找病生。

有人说,敲某某经络就可以保健和治病,提倡大家都来敲经络,敲穴位。此种言论实在大谬。

在前面五运六气的文章里,大家也许会有这样的印象:人体内的气遵循一定的规律运行着,并保持一定的平衡。如果体内五运六气的平衡关系出现问题使人体发生疾病,为纠正这种失衡,取穴需相当的精确,假如“运”太过取左侧合穴;假如“运”不及,则要取右侧合穴。不小心弄反了,是会导致疾病加重的。所以,在不明白体内五运六气平衡关系的情况下,而让大家都来敲某某经络,灸某某穴位,是很容易导致人由没病变为有病,由小病变为大病的。就比如说,敲胆经吧,如果一个人,太阳寒水太多,敲敲胆经,多引些少阳相火出来温温人体,当然会有点好处。但是,如果本来就是少阳相火太多的人呢,乱敲胆经岂不是没病找病?

买两本经络的书,看看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再加上认认常用的几百个穴位,你也许会误以为这就是针灸的全部了,对照着用就是,有什么困难的。粗粗地看上去,针灸还真的没什么困难的。拔罐,尤其是现在的真空罐就更简单了,一个几岁的孩子都能学会。

如果大家要这样地理解中医的针灸等穴位处理方法,当然没什么不可以,但如果你希望用这样的方法来治疗疾病,那么就慢慢地等吧,就看你有没有那个运气了,偏巧找到了刚好适合你的穴位。

无论下针、艾灸、放血、拔罐等,中医用于处理穴位的方法还真的没有太困难(当然想要很高明例外),大家都能够学会。可是,要选准最适合疾病的穴位,则远非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某人患慢性咽炎3年,主要症状就是咳嗽,想来没少求过医,某日在某论坛上向我咨询。推算他的生日,我让他敲右尺泽穴。敲后效果很好,他于是询问,是否因为尺泽穴治疗咳嗽,那么整条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都能够治疗咳嗽的,是否都敲会更好——瞧,我为他精心算计的穴位在这里竟然沦落到这样不值一提的地步了。然而还得耐心回答他不能乱敲。大多数人都错误地以为,书上写着的某穴治疗某病,所以咳嗽我就去书上找治疗咳嗽的穴位就可以了。却不知道,这样盲目地选穴很有点像大海捞针呢,全凭运气。

某个小师妹某日请客,饭后问我,她最近一段时间总是犯困,不知为何。伸手便去切她的脉象,发现左、右寸脉重按均隐匿不现。于是立即去查看她的左侧阴陵泉穴,结果稍微触及她便觉此处疼痛无比。在此穴下针,她的犯困立即消失,头脑转为清醒。全身几百个穴位之中,我为何独独选择此穴,自有诀窍在里边。

传统中医针灸临床医生的取穴方法,大概有下面的几种:

(1)经验。前人的经验永远是后人的宝藏。古人也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古人大量的针灸临床医案,在遇到极其相似的患者时,显然可以照着做的,也容易见到效果。这也是历代针灸临床医生最常采用的方法。

(2)切脉。经验固然有用,但实在太多,人的精力和记忆力都有限。同时,也不容易找到与要解决的疾病完全相同的案例。所以,单纯采用前人虽然繁多但也毕竟有限的经验应对临床无穷的疾病有点太累人。所以,可以采取切脉的方法,自己推算穴位。如上面的例子,左寸重按应心,右寸重按应肺。五行之中,心属火,肺属金。心、肺脉象出错,意味着火、金出问题。火生土,土生金,火、金同时出问题,症结在于土。所以选取足太阴脾经左侧合穴阴陵泉,一穴一针,立即解决患者的问题,岂不简洁。

附录 传统时间针灸流派理论临床应用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在本书的前面,我们介绍了时间针灸流派的基本理论,简要概括就是:某个穴在某时开;或者说,某时有哪个穴位开。这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传统的时间流派的针灸临床医生,利用人体的这一自然生理现象,选择在穴位开时给患者针灸,从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某个时刻,是哪个穴位处于开的状态,是由地球上空天体的运行导致的,并不是我们人力所能决定的。一个穴位,也只能治疗部分的疾病,就比如说吧,钱塘江的水,只能灌溉它附近的土地,而不能灌溉到陕西那里的黄土高坡。所以,在某个时刻,这个开的穴位只能治疗一些与之相关的疾病,而不能治疗全部的疾病。然而,那个时刻,来就诊的病人的疾病却可能是各种各样的,那么,作为一个医生而言,该怎么办呢?

现在想想看,如果是你,那么你会怎么办吧:

(1)如果患者所生疾病,刚好是这个时刻的这个穴位所管辖的范围,那么当然太好了,我现在就取此穴给患者治疗。

(2)如果患者所生疾病,与这个时候的这个穴位无关,而与今天或者明天某个时刻某个开的穴位有关,那么,当然,你可以让患者等等,到那个穴位开的时候,再给患者治疗;可是,有的患者愿意等,有的患者却不愿意等的,这可如何是好呢?只好再想想了,现在这个时候或者今天其他时候,所开的穴位是否与患者的疾病有点联系。比如说,患者的疾病需要针肝经的穴位,但偏偏今天没肝经的穴位开,那么退而求之,看看心包经的穴位有没有今天开的。毕竟心包经与肝经同为厥阴经,其气相通吗,心包经的气旺时,我针心包经,让其气更旺,同时再针肝经,把心包经很旺的气给调一些到肝经来,岂非起效也快。

看看上面的第二条,你就知道传统时间针灸流派的众多临床应用理论如纳子法、纳甲法、合日互用、补母泻子等方法从哪里来的吧,找到它们的来源,事实上,你看看这些已有的方法参考一下就可以了,千万不可被书里那些绕来绕去的大堆名词给绕晕了,钻了进去却出不来。

下面我们来看仔细点。

养子时刻注穴法

此种注穴方法列出的每天所开的穴位较多,所以应用起来就比较容易啦。比如说吧,一个胃病的患者在某个甲日的上午10点来诊,如果他很着急,想立即得到治疗呢,那么,先看看当时所开的穴位:肾经的太溪与脾经的太白穴。再分析一下患者的胃病,是与肾有关呢,还是与脾有关。如果与肾有关,取太溪,配合胃经的穴位;如果与脾有关,则取太白,配合胃经的有关穴位。如果患者的胃病辨证下来与肾、脾都无关系,不要紧,那么看看与肝、心有没有关系,等一下这两经的穴位就开了,如果有关的话,正可以用;倘若这个胃病与肝、心还没关系,那么继续分析,与其他脏腑是否有联系,因为接下来大肠经、膀胱经、胆经、小肠经将依次有穴位开。这个胃病与上述经络也没关系,好啦,胃经的足三里将在下午13∶00的时候开,等3小时扎针总不算太长的时间吧。胃病如此,其他疾病自然类似啦,反正一天开的穴位如此之多,通过五脏六腑的经络均能找到相关的开的穴位。

这便是养子时刻注穴法在临床上的使用方法了。因为其列出的每天开的穴位多,所以用起来要容易些。

后记 谈中医的科学性和继承发展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15:47 新浪读书

目前社会上关于中医的争论恐怕都为大家所熟悉吧。

有人说:中医是不科学的。因为没有随机、双盲对照等。

有人说:中医是科学的,实践才是检验中医的唯一标准,中医治好了我的什么什么病,怎么就不科学了?

有人更奇怪,相信中医,却非常气愤别人为中医科学所做的辩护,认为中医向来属于哲学的范畴,确实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强行把中医纳入科学的范畴,会害了中医。

唉,关于中医,各说各的理,何其热闹。

中医是否属于哲学,而不属于科学呢?

中医没有随机、双盲对照,是否确实就不科学了呢?

我没有兴趣去研究所谓科学的定义,就用我们通常的思路问大家一句:伴随计算机而发展起来的近现代的一个数学分支——离散数学是否是科学的呢?

对于数学,恐怕没有哪个人会认为数学不科学的吧;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离散数学更是计算机领域基础中的基础,就如同计算机这座大厦的深厚的地基。这样的一门学科,在计算机的发展中诞生,并成功地指导了计算机领域的辉煌发展。没有哪个人敢断言:离散数学是不科学的。

然而,离散数学是研究什么的呢?

离散数学研究的对象是那些看上去似乎没有太多联系的离离散散的东西,就比如说,它竟然用一套数学模型完整地刻画了我们平时随意说一段话的推理过程;随意写出一系列看似没多大关联的数字或随意在白纸上点上若干的点,离散数学都能够用一套数学模型建立起这些随意写下的数字或画下的点之间的某种联系。

注意:离散数学能够研究我们通常说话的语言间的逻辑联系;能够找出那些看上去互不相干的点或数据间的联系。

医学所研究的是人体疾病的治疗方案。一个原本健康的人生病以后,往往有若干不舒服的症状,比如说:头痛、腰酸、胃口不好、眼睛发花、容易生气等,这些症状看上去没有联系,但恰恰共同组成了某个人的某个疾病。从离散数学的角度看,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症状既然共同组成了一个人的疾病,那么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密切的联系,我们可以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把这联系给揭示出来,并与药物、食物的特性也建立起联系,从而能够得到更为确切的治疗与养生保健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其实是离散数学的一个实际应用领域。

用怎样的数学模型才能把人体患病时出现的所有的症状给联系起来,并找出它们最关键的症结所在?用怎样的数学模型才能把人体患病的症状跟自然界的万物建立起确切的联系,从而能够去寻找药物?

现在,在读这里的文字时,你已经看过前面所讲述的五运六气的详细内容了吧。五运六气恰是这样合适的一个为人体疾病定做的数学模型。其实,《易经》的相关用于医学的理论也是,关于《易经》在医学上的应用,请看本书《上篇:不知易无以为大医》。

我曾经有整整十四年与数学打交道的经历,前四年研究怎么把连续的量离散化,从而能够在计算机上表示它们;后十年研究怎么把离散的量给连续化,从而为它们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找出这些离散量之间的本质的联系,从而也便于用计算机更好地刻画和处理它们。

因为这整整十四年的与近现代最科学的数学打交道的经历,在我看到组成人的某个疾病的各种各样的仿佛互不相干的症状时,几乎是本能地,我更希望找出一个漂亮的数学模型来揭示这些症状之间的最本质的联系,从而找出疾病的症结所在,也找出治疗的关键所在。历代医家的治病经验固然让我赞叹,然而能够揭示所有疾病的本质性的数学模型更为我所渴望。所以,比起《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这些中医的经典来,我更关注《黄帝内经》、《易经》,尤其更为关注《黄帝内经》中关于五运六气的讲述。我试图努力还原这些理论的最初由来,并更努力地试图把它们用于临床。研究离散数学的经历告诉我:五运六气是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为中医所建立的数学模型。

我应该说,我很高兴。我对于五运六气所做的努力探索,在临床上与之相关的疾病上每一次都得到了确切的验证。五运六气,确实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已经建立好的数学模型。《易经》更是我们的祖先为研究大自然所建立的一套通用的数学模型,《黄帝内经》中的许多结论,都来源于《易经》的推演。

建立在一个近现代的最先进的数学基础上的古老的中医学,辨证与治疗上精确到个人的中医学,你还认为它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吗?你还认为不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去使用它吗?

五运六气由遥远的我们的老祖宗发明,我这里说它建立在近现代的离散数学基础之上,可能会让所有的人大吃一惊,以为我在胡言乱语。其实,离散数学是近现代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已,并不说明,古代就没有离散数学的存在。用离散数学的标准去衡量,五运六气恰是属于离散数学的,或者说,它是离散数学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合适的数学模型。所以,在上面,我才说,古老的中医学,建立在近现代最先进的数学基础之上。

至于说,西医所采用的随机、双盲等现代统计学的知识,看上去仿佛有理,然而一切都是近似的。真正的科学在处理近似的数据时,必须要采用误差的分析,每一个步骤都需要采用,然后在所有的步骤都完成之后,需要统计所有的误差的累积,以判断经过若干的误差累积之后,这些结果是否能够真正被采用。在我与数学打交道的前四年中,我被现代真正的科学一再教导:要考虑误差,不能忽略数据的误差和误差的累积。然而,在所谓的随机、双盲对照的实验中,从最开始选择实验的动物、实验的方法等开始,成百上千的实验工序之中,有谁给出过每一个步骤的误差估计,更不必谈最后总体的误差累积分析。没有误差的分析,完全违背了真正的科学的精神,其结果如何能够验证它的科学性?更何况,医学,应该是精确到个人的科学学问,而按照所谓随机、双盲对照的结果,你敢精确到个人吗?你敢对患者说,这个药物对你就一定有用或者一定没用?没有人敢这样说吧。然而,古老的中医学为疾病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却是能够精确到个人的学问。我曾经不止一次为人计算,告诉患者,不用药其疾病在某天能够自然好转;或者告诉患者,用某种药物食物必然能够有效或吃某药必然有害,不能去试验;有些时候,也不得不很无奈地告诉患者,某个时间段,怎么治疗都不能缓解,其疾病超出人力所能为的范围。这种精确到个人的中医学,比起所谓随机、对照的医学,究竟谁更符合科学的原理、科学的精神,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栾加芹:论人体无药库?论经络、穴位不可乱敲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的用穴思考
今年秋季为何牙疼的人特别多?
台座灸和艾条灸一样吗?该选择那个呢?
人体身上调节72种疾病的常见针灸穴位
中医“五运六气”蕴藏人体健康密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