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建古时育才、选才机构:福州贡院

 在福州中山路北端与紧靠冶山路的福建商业大厦正南的福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清两代福建育才、选才之所——福州贡院。贡院南面与中山路接壤的一块空地,俗称贡院埕;贡院境内,俗称贡院里。它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地方,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贡院原为古之文场,自清代始为举行乡试、会试之场所。

 福州最早的贡院建于宋代元祐五年(1090年),是当时知州柯达所建。坐落在将军山(今冶山)东北。到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年),布政使薛大昉把它改建于城南谯楼(俗称鼓楼)之东。至成化七年(1471年),布政使朱英又把文场改建到现在这个地方。

 正德十一年(1516年),巡按御使胡文静因嫌文场前面太过逼近小巷,遂“令有司购民居八十区辟之,东西各八丈,南倍之,更为正门南出”。

 正德十四年(1519年),又重建了诸堂、寝、廨舍、楼台等建筑。万历五年(1577年)春,贡院毁于火。翌年重建,据史料记载,当时所用能工巧匠日达数千百人,“计诸什费,帑金七千缗有奇”。清代道光七年(1827年),因贡院木构部分渐趋腐烂而重建,简称至公堂。1902年后,国内外的改良派和不少驻外使节、地方督抚,纷纷要求清政府仿效外国实行君主立宪。

 1909年,福建与各省一样成立了谘议局。谘议局是过渡期间的议会,是为准备立宪而成立的。该局就设在贡院旧址。1912年4月20日,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莅榕,福建各界在至公堂举行欢迎大会,孙中山先生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来闽,1932年,至公堂改名为中山堂,中山堂南面的贡院埕大街改名为中山路。

 辛亥革命后,省议会就设在贡院埕,国民党统治时期亦设省党部于此。解放后,贡院埕改为省立商业学校,后省商业厅及省供销社均设在此。

 由于中山堂建筑古老,楼房残破,随时有倒塌危险,为此,民革福建省委会在省政协提出提案,得到中共福建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1998年省政府同意并拨款对中山堂进行修复,2002年竣工。而今修葺一新的中山堂又重放异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州的中山堂
福州中山纪念堂
【市博科普】福州古厝系列(49)福州中山纪念堂
【闽都风土】从贡院到中山堂
初秋.逛园
盛产学霸!福州这些书院全国闻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