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州千年“剑池”

    □东南快报记者齐榕通讯员张勇/文林良划/图

  讲述人

  省文史馆馆员、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原馆长 欧潭生

  福州文史研究专家齐上志

  国家工艺美术师、古建筑设计师王勇坚

  福州市鼓楼区文物办朱嘉希

  (排名不分先后,以讲述时间为序)

  山间老林中,大风吹来,火光熊熊,不停地传来锤子的敲打声。忽然间,青光四起,一柄长剑自炉中跃出,剑锋吹发可断。于是,名剑铸成,将军征战疆场,侠客仗剑江湖……

  这段故事流传了千年,故事中夹杂着刀光剑影,听起来颇具江湖武侠味,而故事的发生地,恰恰就位于福州冶山路旁原省财政厅大院内的欧冶池。

  这个欧冶池,是春秋时代冶炼名家欧冶子铸剑淬火的地方,又称“剑池”,距今已经有2400多年的历史。

  “这个池塘现在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是福州最古老的池塘,它的故事也和春秋战国的烽火有关联。”在不少读者推荐了福州冶山路的欧冶池后,记者近日走访了福州多位专家,还原了千古名园欧冶池的一段传奇。

  一段先秦剑池的历史福州冶金手工业的发源地

  “欧冶池的年纪可以说有2400多年了,当之无愧是省内最古老的城池。”省文史馆馆员、原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馆长欧潭生用一句带着时间的话,概括了欧冶池在历史上的地位。

  欧潭生说,欧冶池位于福州冶山路旁原省财政厅大院内,是春秋时期冶炼名家欧冶子铸剑淬火的地方,又称“剑池”,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也就是春秋战国时代。这一点,我们从古书上得到了印证。

  据《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枚,传数世无疆,国灭于楚,乃徙闽……或冶剑于山,淬剑于池,故皆以冶名。”

  “先秦时期的福州尚未经开发,人稀地广,山川险峻,原始森林资源丰富,树木是优良的冶炼燃料,然后因为当时的福州城还没有现在这么大,四周都是水,可以说是临海,海边有风,又是深山老林,选择这样的冶炼场所完全符合当时炼剑的环境。所以,在地理环境上,也能说明欧冶池就是当年欧冶子炼剑的地方。”欧潭生说。

  欧冶池究竟何时开始作为冶炼铸造兵器的场所?福州文史研究专家齐上志也认为是先秦时期。他说,当时史书上有记载,越王允常(公元前510-496)派欧冶子铸有五把名剑(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厥),说的就是这个年代的事。欧冶子应该是最先在福州冶山一带,后来才辗转到福建松溪、浙江龙泉一带的。

  “冶都、冶山,欧冶池、欧冶子,历史上地名与人名一致,又重复出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欧潭生说。

  朱嘉希则说,宋《三山志》说:唐时剑池院僧人惟干在为欧冶池清淤的时候,还打捞出一些铜刀、剑环等物送到武库收藏。同时还在冶山的竹林中发现了铸剑的冶灶。这些都可以证实,冶山、欧冶池确是古时的冶铸池。

  关于欧冶池,还流传着不少诗,宋代就有诗“人随梦电几回见,剑逐云雷何处寻?惟有越山池尚在,夜来明月古犹今”。明代的《欧冶池怀古》里也说“昔闻欧冶子,鼓铸凌飞翰。芙蓉吐精英,池上生严寒。千载委尘土,犹指斗牛看。神物终合并,一跃双龙蟠……”

  “这些诗句,说的就是当年炉火冲天,钢花飞舞,刀光剑芒,紧张而又热烈的壮观场景。”齐上志说。

  齐上志认为其是开拓福州古代冶金业的首功所在,后来福州西汉墓葬出土的各种兵器种类数量都很齐全,都可以说明古代冶金业的发达。

  欧冶池曾是福州胜景如今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

  “据说当时池的范围非常大,周围达数里场地。”朱嘉希说。

  “听说,最早的时候,欧冶池的水和西湖的水是相通的,池水清澈,以前王府的人还在池上戏水,整个场景非常美丽。”王勇坚说。“不过到了后来,只剩下半亩方塘。”

  从历史上来说,宋代的知州程师孟对现在的欧冶池功不可没。史书记载,宋熙宁元年(1068年),程师孟到福州当知州。在子城东北部,灌木杂丛中,发现已淤废的“欧冶池”。之后进行了疏浚,并在池边建了欧冶亭,这让当时的欧冶池成为福州胜景。

  这一点,可以从后来他写的《欧治亭序》中得到印证,“……于是亭阁其上,浮以画舫,可燕可游,州人士女,遂为胜概。”

  齐上志说,后来的诗人也用诗歌记载了当时的美丽,例如明代的诗“石径缘青嶂,朱筵敞翠微。采莲牵水荇,移舫乱云衣”,就说明了当时许多人在池中游览的胜景。"

  那么欧冶池到了现代,又为何夹在宿舍区内,现在欧冶池中的景观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齐上志说,后来元代的时候欧冶池景区又建了三皇庙、五龙堂。在欧冶池边,记者看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三皇庙五龙堂欧冶池官地”字样,几位专家都说,这块石碑是元代的时候立的。那个时候池畔还建有利泽庙、剑池院、欧冶亭等。

  朱嘉希则用《坊巷古今》里的文字来解释,现在保留在欧冶池边的“三皇庙五龙堂欧冶池官地”碑刻就有记载,元时,这里尚有三皇庙、五龙堂、凌云台等胜迹。后来由于历史的变迁,这些建筑均受到不同的损坏而消失。

  据介绍,欧冶池的败退是在明代,明成化十五年,欧冶亭被镇守太监卢胜移至欧冶池的西边,不久被毁。到明弘治年间,由于不断被附近民居侵蚀,且年久失修,欧冶池严重淤塞,仅剩下半亩大小的废池,而且被圈进福州贡院的范围。

  据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现在池塘的恢复是在清朝的时候建成的,清道光八年(1828年)官府购回民居,重新清浚,池面大大扩展。光绪十八年(1892年),立了“欧冶子铸剑古迹”碑。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的时候,再度修复欧冶亭、喜雨堂、剑池院等。如今,疏通水源,池内泉眼重涌,又在池岸砌石,在池上建八角剑光亭,池北建石舫、池心亭、喜雨轩等仿古建筑,轩前砌有月台,护池石栏杆,还有曲桥通剑光亭。于是就有了欧冶池如今的样子。

  “欧冶池遗址是福州先秦历史的一个重要例证,是福州先民与中原先进文明交流学习的例证,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朱嘉希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市博科普】寻古探源,藏在市中心的千年古池:欧冶池
鼓楼揽胜|欧冶池,隐于市中的千古名园
比越王剑名气大的十大神剑,但至今下落不明,出土必成国宝
历史故事慢慢讲94越剑吴钩(君王玩什么)
【郢都故事|楚文化探秘42】越王勾践剑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平阳欧氏源流新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