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仓山老洋房之乐群路、爱国路




   乐群楼位于乐群路8号,是一座二层砖木结构的西式建筑,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1859年落成,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近代西式娱乐建筑。乐群楼是福州最早的洋人俱乐部,建造资金由位于仓前山的各国领事馆集资(英国领事馆承担了大部分),为各国领事及商人聚会娱乐的场所。乐群楼也称“万国俱乐部”,系有英文名称FoochowClub而来。由于内设弹子房游艺室,本地人也称其为“弹子房”。

   乐群路东起梅坞路,西接爱国路,全长约800米。乐群路的名称很显然来自乐群楼,但具体得名时间目前已难以确定了。乐群路作为仓前山上最早形成的道路之一,由于系自发形成,故曲折较多,但大致沿山脊延伸。乐群路沿途老建筑数量很多,且大多历史较长。

   咸丰四年(西元1854年),英国驻福州领事经地方政府批准,租用天安寺双江台空地建筑领事馆及官邸,同时修建的还有西式娱乐建筑乐群楼(FoochowClub),于咸丰九年(西元1859年)竣工。三座建筑虽略有参差,但总体上是沿山脊一字排列,其门前交通形成一条短短的道路。光绪三年(西元1877年)以后,闽海关、美以美教会等机构先后也在仓前山北坡租地建房,这些建筑沿山脊北坡一字排开,使得这条道路自然向西延伸并转变成为公共道路。同时在东部也围绕古烟墩山头形成一条通向梅坞路的连接路。到光绪十七年(西元1893年)出版的《Mapof Foochow》中,乐群路全线均已形成。


   乐群路10号,英国驻福州领事馆旧址,1970年代被福建省军区拆毁,改建高级干部住宅,尚存部分基础。英国驻福州领事馆于咸丰九年(西元1859年)建成,办公楼平面近似正方形,立面五间,进深五间,立面受券廓式建筑影响为拱券窗式,但窗间设扶壁柱贯穿两层,檐口有多种砖砌线脚,端开间为两小券窗并有部分花窗装饰,正立面正中开间向前突出,并在二层挑阳台,檐口做局部女儿墙。所有这些,都表明这是一栋经过认真设计的建筑,非早期殖民式之草率可比。领事馆办公楼建筑质量精良,1973年福建省军区将其拆除时竟需动用爆破才将之拆除。








    乐群路23号,法国驻福州领事馆旧址,原为美孚洋行。该建筑占地约三亩(约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58.35平方米。主楼为两层带地下室券廊式(殖民式)建筑,正面向南,面阔七间,进深六间。主开间立面上采用过梁与其他开间的拱券相区别。建筑平面为典型的殖民式平面,四面外廊,各大房间都砌有英式壁炉(其突出屋面的烟囱已毁);中央开间为厅堂,底层南、北向均有门廊,砖柱,平顶,上为露台,台阶做八字,现门廊已毁,台阶则保存完好。楼体砖砌,表面已被沙浆粉刷掩盖,立面肌理不可考,地下室石构。




   基督教卫理公会协和建筑部大楼,约建于1940年代,保存完好,现为福建神学院使用。协和建筑部是福州近代最大的设计机构,除房屋设计外兼及居留地市政的设计与施工承包,如自来水、闽江冲沙工程等。协和建筑部也承担各国领事馆与教堂、学校、医院、商行、别墅等工程的设计、营造,基本上保持各国的建筑风格和造型。由于福州近代政府建设缺乏,因之协和建筑部的工程在福州整个近代建筑史上占有很大比重,研究福州近代建筑史,协和建筑部是不可回避的。




   石厝教堂位于仓山区乐群路22号,为花岗石砌成的仿哥特式建筑,由蓝灰两色石块搭配砌成,上为木桁架屋顶,双层小青瓦通风屋面。教堂平面近似工字形,由教堂主厅、侧厅、门厅和圣坛等组成。主厅为长方形,双坡顶,东西两面为山墙,西山墙开三个哥特式尖券窗,山墙顶设有小型八角形钟塔,塔顶高耸,上有十字架,于“文革”期间被毁。东山墙外为突出半圆形圣坛。圣坛两侧为侧厅。门厅设在西南角侧厅位置,正门朝南,哥特式尖券门。









  爱国路2号,天祥洋行(暂定),此建筑究竟建于何时,始建功能为何,由何人创建,设计师是谁,由谁施工,目前都没有准确文献资料可考。在光绪十七年(西元1891年)英国在上海的出版商出版的《Mapof Foochow》中,本建筑被标注为天祥洋行(LateAdamson),疑是天祥洋行经理的住宅(天祥洋行在观音井另有行屋,一直保存至2006年)。这是目前所能找出的关于此建筑的最早记录。根据《美国驻中国福州领事馆领事报告(1849-1906)》(Despatchesfrom U.S. Consuls in Foochow, China,1849-1906)载,美国驻福州领事馆于光绪十七年(西元1891年)二月搬进此建筑,而此建筑是向英商怡和洋行(MassersJardine Matherson & Co.)租用的,说明此时本建筑的产权属于怡和洋行。

    本建筑位于仓前山朝北的山坡上,正面朝南,两层带地下室。建筑平面为典型的殖民式平面,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四面外廊,中央为过厅,左右各有四间房间,以内廊沟通。朝南正面突出一间单层门廊,上为露台。建筑立面揉合了殖民式、古典主义、巴洛克等多种手法,东西立面使用双柱,南北立面则仅有端柱略微扩大。一层立面为普通券廊做法,在柱上部直接发券,外廊也没有设置防护(现已被使用者以窗封闭,改为住房);二层则精致得多,不仅在柱顶发券之下有线脚装饰(已毁),券面也较柱子退后半砖,形成“过梁”形状;外廊端部开间还封闭改为矩形窗,看起来象是房间;其他开间也设置大窗遮风挡雨。“横梁”之上设置标准的希腊古典式檐口、托檐石(牛腿)等,与仓山常见的由本地工匠营造的红砖叠涩做法有明显区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保存完整的十大殖民建筑之福州——老仓山洋房
隐藏在福州的24栋老建筑,每一处,都美得惊心动魄!!
被遗忘的福州老建筑如何再此遇见你?
探寻老洋房 品味老仓山(上)
仓山旅游,这些打卡点,你来过了吗?
【诗和远方】寻味仓山|时光深处 且听风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