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喜欢过年,年味变淡和什么有关?你知道吗?

饭饭妈妈育儿

每到过年之前,我的脑海中总是会回想起小时候过年的那种快乐回忆。还记得当时离过年还有月余的时候,我就开始激动了,不断的期盼着春节的到来,因为过年的时候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压岁钱等等,似乎所有的美好都集中在了过年的这段时间。

但是,现如今过年的时候,却没有了以往的那种激动心情,甚至有时候还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不少的年轻人都会产生“又要过年了,唉”这种思想,觉得过年似乎是一种负担,一种麻烦。

阿强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外地工作,到了过年的时候,公司按照规定放假了,而当一些年龄较大的员工在喜盈盈的准备回家过年的时候,却看到阿强似乎兴致并不高。

“都要回家过年了,你咋看起来不高兴呢?”阿强的一位同事问道。

“唉,过年有啥意思,本来想着过年的时候能够放个长假好好休息一下,结果回家之后也休息不了,得开始大扫除、准备年货、洗洗涮涮,整天累得要命不说,忙前忙后的还要花不少钱,并且还得走那些平时根本不联系甚至不认识的亲戚,还得给小孩子压岁钱……”阿强抱怨道。

听到阿强的话,那位同事愣了一下:“你咋能这么想呢?过年是全家团聚的时候,还能够趁这个时候好好的犒劳一下自己,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也能够在这个时候毫无心理负担的体验一把,并且还能够和平时没时间、没机会联系的亲朋好友联络感情,给家里的孩子们送去祝福……”

在年龄较大的同事眼中,对待过年的看法和年轻的阿强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阿强与同事的年龄差较大,所以才会对过年这件事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而阿强的思维,也折射出了很多当代年轻人的想法,但也正是这种思维,让热闹的年味逐渐失去,现在过年的时候再也不如以往那么热闹、开心和幸福了。

年味失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过年的气氛是需要大家一起烘托出来的,而作为年轻人要是对过年失去了期望,那么年味自然会减淡不少。而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过年,或是不重视过年了呢?

1)对待过年的看法不同

过年这件事,在老一辈的人看来,是一件大事,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它承载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希望,它作为文化信仰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对于自身心理、精神的稳定与支撑,同时也是人们互通有无、联络感情的机会,并且也是人们心安理得的好好休息的一个节日。

在这个日子里,人们喜气洋洋,将所有的压力、烦心事都抛诸脑后,几乎是一年中最快乐、最幸福、最放松、最美满的日子,所以,老辈的人对于过年都是非常期盼的。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就不同了。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过年的期盼性不强,和年轻人对于过年的看法有关。

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接受了很多年的文化知识教育,理性思维偏重,所以就会以较为“唯物”的眼光来看待过年这件事,从而忽视了过年给人们能够带来的精神影响。

在片面的思维影响下,他们会认为过年是一件“劳民伤财”、“费时耗力”、“麻烦”的事情,将过年期间的所有的传统习俗行为当作了一种负担,一种“道德桎梏”,所以就会不喜欢过年。

2)生活条件的普遍提升

以前的人喜欢过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过年的时候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穿上新的衣服等等,在以前那个物资匮乏的时期,只有过年的时候自己才能够获得这样的美好生活,人们自然是很期盼过年的。

但是,现在的人不同了,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在物资充裕的环境中长大的,想吃什么,在平时就可以吃到,想穿什么,在平时就可以买到,想玩什么,在平时也能够玩到。

可以说,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很少会有物资上的渴望,过年的时候吃的、穿的、玩的,和平时相差不大,所以过年对于他们也就没有吸引力了。

3)传统文化的教育缺失

文化传承的缺失,也是导致年味儿逐渐变淡的原因之一。我们能够发现,其实很多老辈家长在过年的时候都是自己操办过年需要的各种事务。

比如打扫卫生、采购过年的物资、制作过年的食物、准备对联等等,而他们的孩子往往在过年的时候就只是“局外人”,老辈家长不懂得让孩子传承文化。

而孩子自然也就无法继承过年的文化,到现在,孩子已经长成了年轻人,却因为没有人教传统文化,所以一直都不理解、不明白、不知道过年的习俗、传统、文化等,也就对过年不产生多大的兴趣了。而对于不感兴趣的事情,年轻人自然不会太过注重。

写在最后

人生需要仪式感,仪式感让我们变得更有希望、更有激情、更加自信,也更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所以,我们要注意恢复过年的仪式感,注重过年的仪式感,强化自身的文化传承,主动的带孩子了解过年的点点滴滴,让年味儿重新回归,让过年充满仪式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传统 还有多少人知道咱们老辈的东西,传承民间文化我是认真的
中外嘉宾谈年俗:节庆世俗化严重 但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继续传承
农村年轻人过年回家,为什么都是抽“好烟”,挣钱了还是为面子?
失传已久的西北鞭杆,年轻人都不学了,老辈们传下来的,不能忘,我今天把它发出来,(留念)
集五福,是年味变淡,还是换种方式陪伴?
商业模式或衰弱矣,文化情怀可复兴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