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湘绣∣位列四大名绣,美人何需叹迟暮,且看三丝五色巧夺天工
观潮听涛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它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精彩的浪花。以丝绸织品为例,早在上古时期,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进而以蚕取丝,编织出质轻柔软、精美绝伦、做工精湛的丝绸织品。具有优美特性的丝绸织品,很快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在后来的发展中开始大规模生产应用,并且广泛流传,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佐证。

湘绣—虎

伴随着丝绸的传播发展,中国的刺绣艺术也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丝绸织品中有这样一种刺绣织品: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相信不少读者朋友已经猜出来了,可以说这个极高的评价无疑是对它的最全面、最恰当的概括,它如同刺绣中的阳春白雪,是巧夺天工的神来之作。一针一线,绣出千年传奇、不朽瑰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美人”湘绣。

湘绣—山水

1,马王堆刺绣惊艳,湘绣名声大噪

(1)马王堆中出奇迹,湘绣耀眼夺目

时间倒回到1972年,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年。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郊区的马王堆乡,有一个惊世考古发现:在发掘的一号墓中,竟然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据史料考证,该女尸为西汉时期的长沙王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这一发现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保存如此完好的遗体,两千多年不腐,创造了一个奇迹!

马王堆出土的绣品

现在我们回到本文关注的重点。据报道,当时在辛追的身上裹覆着20层丝绸衣服,还有出土的40余件色彩惊艳、精致的刺绣衣物,以及大量的丝织品和衣物,包括绢、纱、罗、绮,刺绣品。这些纺织品无一不做工精美,比如有薄如蝉翼的素纱衣,重不到50克,堪称当时纺织的最高水准。这表明早在两千多前的湖南长沙地区,当时的纺织技术就已经炉火纯青。刺绣衣服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刺绣水平,最重要的是为湘绣的起源正名。

湘绣—樱花

我们知道艺术是讲究流派和传承的,后世也因此找到了湘绣发展的源头所在。以往人们认为湘绣的兴起是在清末,但马王堆出土刺绣织品的发现将湘绣的历史往前推了近两千年,一时间湘绣声名大噪,重回人们视野。

有中国工艺美术奠基人之称的田自秉教授在其所著的《中国染织史》中写道:

“湘绣的历史,过去一般都认为创始于清朝未年,最为晚出。但自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绢地长寿绣’、'绢地乘云绣’、'罗绮地信期绣’等精美汉代刺绣后,对于它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这样说:湘绣是在清代后期形成了独特风格的刺绣体系。”

湘绣—万紫千红

针对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精美刺绣,曾有人这样评价道:辉煌灿烂的楚绣与马王堆汉绣,不但是中国刺绣史上足够骄傲与自豪的一章,也是湘绣顺理成章的最初发展之源。这里的楚绣指的是1958年在长沙烈士公园的楚墓出土的两件龙凤图案绣品碎片,汉绣现在一般指的湖北荆州、荆门一带的刺绣,但在古时候同位于洞庭湖两畔的湖南湖北在受湘楚文化的熏陶下,某种意义上来说楚绣与汉绣均与湘绣有渊源,是一脉相承的。

(2)湖湘一方水土,培育传奇湘绣

至此,关于湘绣的起源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论:湘绣发展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么在这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中,湘绣的发展又经历怎样一个过程呢?这得从“湘”字与湖湘文化说起。

湘江、洞庭湖水系

我们知道,“湘”是湖南的简称,因境内有湘江自南向北贯穿,终流入洞庭湖,又因为位于洞庭湖之南,故得名湖南。历史上这一带实际上被认为是荒蛮之地,有崇山峻岭,瘴疠之气盛行,是封闭落后的地区,称为“荆楚之地”,而“荆”与“楚”当时指的就是一种带有钩刺荆棘的灌木。因此,古时的先民在这种极端的自然条件下,必然要找到一些寄托或图腾之类,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尊崇。

而湖湘文化所蕴含的精髓,就是一种“吃得苦、敢闯拼”的品格,近代以来,“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更是这种精神的写照。湘绣正是蕴含了这一文化精髓,如湘绣作品狮与虎,它们的毛纹刚健直竖,眼球有神,显示出一股威猛之气,几可乱真。

岳麓书院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湘绣自产生以来,由于受当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人们生活习俗的影响,或者是基于现有的史料有限,在长时间里湘绣的发展传播较为缓慢。甚至关于“湘绣”这一叫法都是近代才有,根据光绪三年(1877年)的《长沙县志》有关记载,认为在此之前是没有“湘绣”这个专门称谓。

直到清末年间,湖南长沙县开设了首家湘绣作坊,自绣自销,并名为“吴彩霞绣坊”。此绣坊的湘绣针法细腻,绣品风格突出,独具一格,一时间湖南湘绣名气传遍海内外,成为与苏绣、蜀绣、粤绣齐名的中国四大名绣。据《湘绣史话》中提到,末代皇帝溥仪大婚的礼服就是湘绣制品,是特意请当时名气颇大的湘绣来绣制。

湘绣—冬雪北国

综上可知,湘绣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显示出极高的技术和艺术价值,彰显了古人高超的艺术水准。在历史的发展、变迁中,湘绣的发展传播一直未曾中断过,近代以来,湘绣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鼎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了湖湘文化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2,三丝五色夺天工,品味湘绣之美韵

根据前面的叙述,我们可以对湘绣有这样一个总括: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浓郁湖湘文化特色的一类民间刺绣的总称。因此,湘绣实际上蕴含着湖湘文化,蕴含着当地的风土人情。近代以来的湘绣,实际上也吸收了苏绣、蜀绣、粤绣的精华发展而来。

湘绣—雄狮

据不完全考证,清代有个兰溪居士曾在《雄狮》一诗中大赞湘绣:西池借得麻姑爪,三丝五色夺天巧。停针罢绣看雄威,神采奕奕何牡佼。短短四句诗,借助刺绣的三丝五色将湘绣作品雄狮刻画的栩栩如生,英气威武,仿佛雄狮要从画面中跳出来一样,而绣狮虎也是湘绣的常见题材。下面我们一起品味千年湘绣的美韵。

湘绣刺绣

(1)针法细腻圆润,多变中凸显质感

四大名绣以及其他刺绣实际上都有自己最鲜明的特点。比如说作为四大名绣之首的苏绣,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清代以来,包括粤绣、蜀绣、湘绣无不受其影响,它是以针代笔,针法精巧细腻,突出“平、光、齐、匀、和、顺、细、密”八个字。再如未入四大名绣之列的顾绣,其在针法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绣画结合,绣中有画,画中蕴绣。

湘绣—年年有余

那么湘绣呢,集百家所长之后,它的针法上最大特点是什么?湘绣是以绘画为蓝本,但并不是简单的临摹,如果只是临摹,那这样的刺绣作品是没有生机的。湘绣是在绘画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改设计,再得益于“以针代笔”和“以线润色”,进行艺术再创造,这样一来整个刺绣就具备了立体感,绣品也就活灵活现起来了。

千变万化的针法和绚丽多彩的色线,这是刺绣的灵魂工具,有人说没有多变异彩的色线和针法,就没有湘绣高超的艺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湘绣的针法多达5大类72种,包括平面绣类32种,织绣类15种,网绣类11种,扭绣类8种,结绣类6种。

湘绣—牡丹

这里重点提一下清末李仪徽首创的掺针针法,即将丝线细分成头发般细,在遇到需要交换颜色和色级的地方,留出空隙,这时需要去补齐这个空隙。这些长短不齐的针脚,就可以将不同颜色和色级的丝线搭配,一针一线掺进去,这无疑给湘绣带来了第一次工艺革命,也为湘绣后来成为四大名绣奠定了基础。

因此,湘绣在近代学者的著作中又有这样的说法:长沙光绪末叶,湘绣盛行,超越苏绣,已不沿用顾绣之名。法在改蓝本,染色丝,非复故步矣。

湘绣—孔雀

(2)以狮虎为主题材,灵动中传形神

前文中我们讲到刺绣的发展与当地的人文底蕴密切相关,刺绣作品的主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人情风俗。同样以四大名绣为例,如果单纯的从刺绣题材来区分的话,那么以下特征就是最好的甄别方法:传统刺绣中,苏绣以猫为题材,粤绣主要以龙凤,蜀绣以熊猫为主,而湘绣则是以狮虎为主。

苏绣猫、湘绣虎、粤绣凤凰、蜀绣熊猫

我们知道,狮虎乃凶猛之物,历来被人们当作勇气、勇敢的象征,结合荆楚一带的地理环境特征,形成的湖湘文化特色,这种文化中蕴含着当地人民刚烈、倔劲的个性。然而,自古以来这里又是受儒家思想熏陶之地。因此,在这两种文化的渗透下,荆楚之地的人们在刺绣作品题材上有这种文化的烙印。

要表现狮虎的这种威猛之气势,以及绣花、绣鸟、绣人如此得传神逼真,除了针法上的功夫到家之外,还离不开刺绣在用线上的技巧,三丝五色间显神韵。如果说画稿蓝本是湘绣的原型,针法是湘绣的关键之笔,那么线料与色彩则是湘绣的筋脉,联通起了一串串节点,让湘绣上的作品“活”起来了。

湘绣-虎

湘绣的用线有丝线、绒线、金银线,线的色彩丰富,据相关资料记载,共有9大类,88种原色,极大地满足了湘绣在用线色彩上的选择。在绣线的运用上,讲究粗细相间、色泽有别、适当夸张的原则,最终达到绣品既有质感,又有细腻感。在刺绣底料上的选择,以缎、锦、布、帛为主,近年来还扩展到现代纺织工业中的产品,如化纤、呢、绒,甚至还大胆采用了色泽暗淡、表面粗糙的少数民族土布。

湘绣虎刺绣

针法有了,绣线也有了,接下来就是湘绣用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湘绣的用线是极有特点的,用深色线刺绣后,紧接着绣浅色时,二者之间的衔接需要做到参差不齐,但又不能露痕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色彩和谐,同时,避免出现交接搭线过长,或者一线过长,一线过短。这样一来,湘绣的整个画面便有“平、齐、密、匀、细、短、亮、洁”之特点。

湘绣—小鸟

(3)伴湖湘文化而生,针线间显底蕴

一种文化是有时代、地域烙印的,湘绣源于湖湘之地,天生的就带有湖湘文化特色,蕴含着湖湘文化的精髓底蕴。在前文部分,我们已经叙述了湘绣的起源、发展过程,还讲到了湘绣的艺术特征之美韵。那么湘绣的文化价值又何在呢?我们不难发现,荆楚之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湖湘文化的丰富内涵,构成了湘绣文化的基础,也为湘绣的发展传承提供温床。

湘绣-牡丹

人们常说“见字如见人”,实际上就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字里间透露着人的个性特点,蕴含着人的品性,而这些是长期受熏陶的结果。刺绣也如此,一针一线间无一不凝聚着刺绣者的智慧和心血,而刺绣者的智慧、秉性又深受当地文化风俗的影响,这样一来,刺绣作品其实是当地文化最好的代言。

湘绣—虎母子

在这种文化背景熏陶下,湘绣作品往往强调写实,质朴优美、形象生动、风格豪放,色泽以深浅灰和黑白为主。没有苏绣那般精细素雅、简练突出,没有粤绣那般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也不像蜀绣那样构图简练、不加代笔。湘绣的这种特点,与湖湘人们表现出的勇敢、刚毅、质朴、豪放的特点是非常吻合的。因此,伴随着湖湘文化兴盛发展的湘绣,一针一线之间蕴含着湖湘文化的底蕴也就好理解。

湘绣—孔雀

3,美人迟暮盼新生,湘绣锦前程尤可期

自从清末长沙“吴彩霞绣坊”开张,正式迈开湘绣商业化道路的那步起,湘绣在短短的十几年中脱颖而出,斩获不少荣誉。1911年湘绣在意大利都灵博览会上获最优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一等奖,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主题为“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世界博览会上,湘绣作品《罗斯福绣像》摘获“誉满全球”金匾,享誉海内外。近现代以来湘绣旗袍成为一种时尚,湘绣旗袍的优美和高贵、气质不凡,深得社会名流喜爱。

湘绣—罗斯福绣像

把湘绣比如成一位美人,是非常恰当的。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兴起,传统的手工刺绣行业受到了极大冲击,不仅是湘绣,四大名绣的发展均遇到了瓶颈。湘绣美人也曾有“佳人已是黄昏逝,花容美颜曾几时”的感叹。不由得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与思考,湘绣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获得了重生。

(1)美人何需叹迟暮,现代管理亮出奇招

传统湘绣的发展是手工作坊为主,以往一副湘绣作品的完成往往包含了制稿、临稿、选料、印版、配色、饰绷、绣制、拆绷,以及刺绣完成之后后续的整烫、饰裱,经过上述步骤,一副精美的湘绣作品便呈现在人们眼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湘绣的刺绣技艺流程是复杂的、费时的,通过人工来完成,往往需要刺绣者具备细心、耐心、恒心。但是,这样的技艺流程又往往是比较固定的,因而,在现代科技工具的辅助下,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湘绣的生产、发展便成为了可能。

电脑刺绣画稿

这里举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一是在画稿的制作上,以电脑绘制代替人工手绘。早在2003年,就有报道湖南民营湘绣企业创造性地将电脑技术与湘绣融为一体,打破了传统湘绣的设计理念,绘稿的时间大大缩短,效率与质量可兼得。二是运用企业生产全流程管控模式,精准管理。现代社会讲究质量先行、效率优先,以往给出一个任务后,往往是由一位湘绣技艺者完成任务。遇有不便之事时,往往接手者与前者的技艺水平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这样一来一副刺绣必然是伴生有两种情感认同的作品。如若两人技艺水平匹配得好,可以相得益彰;匹配不好,则事倍功半。

湘绣—荷花

因此,湘绣的生产从独立的制作模式变成市场化的批量发放生产模式是必然趋势。美人无需迟暮,湘绣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势头喜人!

(2)锦绣前程尤可期,精巧人才可夺天工

刺绣是一门精细活,对刺绣者艺人的很高,而目前阻碍湘绣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湘绣人才的缺乏。这种局面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作为传统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劣势,又有各方面的不重视。一批绣艺超群、底蕴深厚的老刺绣艺术家们正在离去,而新的后备人才又没有完全成长起来,时不我待!为此,唯有加大对湘绣技艺人才的培育,方可重夺天工之美。

湘绣—山水

如成立专门湘绣研究所,汇聚智力,集中湘绣科研人员开展湘绣历史、湘绣技艺创新研究、湘绣发展研究。还有政府出资成立湘绣产业园,统一规划湘绣广场、绣品街,通过用财政“小资金”撬动了湘绣“大市场”的成长,形成了很好的集聚效应。再如,成立技术学校、职业学院,开设湘绣设计与湘绣工艺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就可以面向社会。这些人懂理论、有实践、上手快、思路活,无疑是助推湘绣发展的难得人才。所谓巧心巧手绘巧绣!

湘绣—上官婉儿

如今,曾经有“夕阳产业”的湘绣,在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湘绣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可以说,美人湘绣已无需叹迟暮,而是重现青春焕发、光彩夺目,湘绣前程可期。

总结与感悟

湘绣作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湖湘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两千多年来,尽管湘绣的发展筚路蓝缕,但是湘绣记载着中国璀璨夺目的古老文明,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应用研究价值历千年而不衰。在新时代,湘绣必将以新的婀娜姿态伴随着中华儿女生生不息,铸就不朽的湖湘文化之魂、中华文化之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四大名绣是指,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中国刺绣艺术
中国苏、湘、蜀、粤四大名绣
中国四大名绣 苏绣
“苏蜀粤湘”中国四大名绣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数说中国之文化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