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在青虾高密度养殖技术都有哪些?
虾广泛分布于我国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的河虾,是优质的淡水虾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食品,颇得消费者青睐。多年来,青虾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畅销不衰,且价格不断上涨。大力发展青虾人工养殖,既是优化渔业结构,促进渔业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措施,同时也可为农(渔)民开辟一条致富的新途径。

 
青虾高密度养殖是什么?
青虾高密度养殖可夺取养殖高产,提高池塘效益。现介绍亩产青虾200公斤的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展开全部内容
一、池塘选择选择面积1000平方米、水深80~120厘米的池塘,要求水电供应方便,进排水口防逃、防敌害设施完备。药物清塘选用清塘净或生石灰等药物进行干池清塘。清塘后7~10天进水,进水时还要注意过滤,防止敌害进入。水草栽培虾塘栽培的水草以轮叶黑藻、眼子菜等沉水植物为宜。栽植密度要适中,以40%左右的水面能见池底为度,且水草种植要分散呈块状分布。若栽植水花生,则应严格控制繁殖量,防止过量覆盖。水草进池前均要用药物浸泡,以杀灭草中有害生物。
二、虾种放养亩放养规格为每公斤3000~4000尾的虾种20~25公斤。最好选择自繁自育虾种,同池规格力求整齐。放养时间在4月上旬或7月下旬。养殖80天左右即可上市,一年可养两茬。每亩可产规格在5厘米左右的成虾200公斤以上。饵料投饲青虾食量不大,生长速度快,饵料报酬很高。在保证水草充足的前提下每亩每天投饵量2~4公斤。饵料以自配混合饵料为宜。用豆饼粉、菜饼粉加麸皮和少量螺肉泥(带壳轧碎)或鱼粉(浆)混合而成。每天喂2次,早轻晚重,多点分散,定时投喂。水质管理整个饲养期内,要始终抓住增氧环节,切实加强水质管理。养殖池一定要配备足够功力(每亩1千瓦小时)的空压增氧设备,保证池水溶氧丰富。此外,要注意做好防病、防毒、防逃等日常管理工作。
青虾养殖技术详解有哪些?
池塘养殖双季青虾。池塘养殖双季青虾,一般是指从当年7月中下旬或8月初放虾苗至春节商品虾捕捞上市为一季,俗称夏秋季;第二年3月初放养2~3厘米幼虾至6月中下旬捕捞上市为一季,俗称冬春季。
水源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池塘条件。虾池为长方形,东西向,土质为壤土或黏土,池底平坦,淤泥小于15厘米;长宽比3∶1~4∶1,池埂内坡比为1∶3~1∶4,面积3~7亩,池可储水1.2~1.5米;进排水口设置60~80目网片做成的过滤拦网,架设水泵或增氧机一台。
清整消毒。虾池需在每年2~3月和6~7月分别干塘一次,加固池埂,堵塞渗漏,清除过多淤泥。并需晒到塘底发白、干硬开裂。若遇阴雨天气,要适当延长晒塘时间;清塘消毒选在晴朗天气进行,气温高,药效快,杀菌力强。加水15~20厘米清塘时,每亩用生石灰25~50千克,用水化开后趁热全池均匀泼洒。
种植水草。清塘消毒7~10天后,水草种(移)植面积占池塘的20~30%。水草品种宜选择沉水植物,如轮叶黑藻、菹草等。注水施肥。虾苗放养前5~10天,池塘注水50~80厘米,加水时用60目以上网片过滤;根据池塘水质浓度变化,采用堆肥法追施腐熟有机肥(即:将肥料堆放在池塘的四角浅水处),每亩用量50-100千克,以培育浮游生物,为幼虾提供丰富饵料。
苗种放养数量。虾苗放养采取一次放足的方法。夏秋季养殖,7月~8月上旬,亩均放养当年繁育的体长为1.5~2厘米的虾苗6~8万尾。选择晴好天气(夏天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时段)放养虾苗,放养前先取池水试养虾苗,试验池水对虾苗无不利时,才可放养虾苗,且温差小于±2℃,带水操作,动作要轻快,虾苗不宜在容器内堆压。
青虾养殖喂养技术有哪些?
饲料质量。青虾养殖过程中,对投喂饲料要求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且以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为佳,尤其夏秋季养殖更为重要。颗粒饲料粗蛋白32~40%,饲料加工工艺稳定,熟化、粒型均匀、粉状少,尽量使用一种全价颗粒饲料,不得频繁改变。投喂饲料粒型分别为:第一阶段虾苗体长2.5厘米以内,投喂粉状或微颗粒饲料;第二阶段虾苗体长2.5~4.0厘米,投喂小颗粒幼虾料;第三阶段,虾苗体长4.0厘米以上,投喂成虾料。
投喂方法。青虾饲料以均匀投喂在池塘四周离池边1~2.5米浅滩处为主,青虾生长旺季,日投1~2次,每天上午8~9点投喂一次,下午5~7点投喂一次,且上下午投喂量占日投量的1/3和2/3。青虾饲料投喂量应根据不同月份水温、天气、水质、青虾摄食活动情况适度增减,通常以投饲后4小时内吃完为宜(需每天清晨在投喂区域检查饲料剩余情况),养殖前期日投饲量通常控制在池虾总重量6~10%,养殖中后期日投饲量通常控制在池虾总重量的4~7%。
水质调节。青虾养殖过程中,冬春季养虾,水温不高,不易出现水质恶化,但要注意肥水,控制好透明度,防止生长青苔;夏秋季养殖,正遇高温季节,前期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30厘米,中后期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pH7.0~8.5。养殖中后期,由于虾排泄物、残饵积累,水中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硫化物等超标,影响虾类正常生长,及时更换新水及定期泼洒微生态制剂。早期保持水深0.5~0.7米,中期0.7~1.0米,后期1.0~1.2米。
肥度调节。 青虾养殖全过程池水透明度应符合上述要求,视水质肥瘦情况,适时加施追肥或加注新水。如池水透明度大,可追施腐熟有机肥,如水色太浓,可适当注入新水。每次追肥量视水质情况,一般为每亩施30~50千克。
底质调控。适量投饵可有效减少剩余残饵、粪便的沉淀,根据虾池水质变化具情况,每隔10~15天施EM菌、枯草芽胞杆菌或硝化细菌等有益微生态制剂一次,或使用底质改良剂(放过氧化钙、沸石)一次,或每20天使用一次生石灰,每次用量为5~10千克/亩,化成浆液后全池均匀泼洒,以起到增加水中钙质、改善池水、调节pH的作用。
青虾养殖日常管理
巡塘、记录。 每天清晨及傍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变化、虾活动情况、蜕壳数量、摄食情况;检查塘基有无渗漏,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每天做好塘口记录,主要包括:天气、气温、水温、水质、投饲、用药和青虾摄食等情况。
增氧。每天注意池塘溶氧状况,巡塘时最好用测氧仪检测底层溶氧,适时开增氧机,防止虾浮头,泛塘。根据天气、水色和青虾活动情况,进行浮头预测(特别是夏秋季节傍晚下雷阵雨,容易发生严重浮头),及时采取加水或开动增氧机等措施,提高池水溶氧。主养青虾塘口,一般每亩水面要配置0.5千瓦以上的增氧设备;在夏秋高温季节,每天后半夜至天亮要开机;晴天下午2~3时开机1次,每次1~2小时;天气闷热或雷雨天,容易发生严重缺氧,须随时开启增氧机或冲水增氧。
定期检查。 定期抽样检查是观察青虾生长,调整投饲量,加注新水和药物使用重要依据,一般每10~15天用虾笼取样(数量≥30尾),检查虾摄食、生长和青虾体表有无病灶等情况。
常见青虾病害防治。青虾抗病能力强,通常发病率较低,其主要发病期为9~10月。常见的虾病主要有固着类纤毛虫病、烂鳃病和红体病,预防为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湖1号”青虾养殖技术
这只虾养殖资金周转快、效益稳定,最高一斤虾卖到100多元
青虾高密度养殖六注意
优化河蟹青虾沙塘鳢混养模式,每亩效益能超一万二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连续16年养虾成功,来自基层一线的养虾能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