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折叠 编辑本段 基本介绍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简称同位素电池(Nuclear battery 或Atomic battery),又被叫做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或核电池,这种电池是由一些性能优异的半导体材料(如碲化铋、碲化铅、锗硅合金和硒族化合物等)串联起来组成的。另外还得有一个合适的热源和换能器,在热源和换能器之间形成温差才可发电。

折叠 编辑本段 原理简介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热源是放射性同位素。它们在蜕变过程中会不断以具有热能的射线的形式,向外放出比一般物质大得多的能量。

这种很大的能量有两个特点。一是蜕变时放出的能量大小、速度,不受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化学反应、压力、电磁场的影响,因此,核电池以抗干扰性强和工作准确可靠而著称。另一个特点是蜕变时间很长,这决定了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可长期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电池采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来主要有-90(Sr-90,半衰期为28年)、-238(Pu-238,半衰期89.6年)、-210(Po-210半衰期为138.4天)等长半衰期的同位素。将它制成圆柱形电池。燃料放在电池中心,周围用热电元件包覆,放射性同位素发射高能量的α射线,在热电元件中将热量转化成电流。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核心是换能器,常用的换能器叫静态热电换能器,它利用热电偶的原理在不同的金属中产生电位差,从而发电。在外形上,放射性同位素电池虽有多种形状,但最外部分都由合金制成,起保护电池和散热的作用;次外层是辐射屏蔽层,防止辐射线泄漏出来;第三层就是换能器了,在这里热能被转换成电能;最后是电池的心脏部分,放射性同位素原子在这里不断地发生蜕变并放出热量。

折叠 编辑本段 种类划分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大致分成两种类,分别是热转换型核电池及非热转换型电池。

折叠 热转换型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热转换型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是运用会放出大量热能的同位素,(如钚238,244及锔242等)透过热电效应光电效应(吸收被自行加热之同位素的红外线)来生产电力。 由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能转换为电能的机制有十几种,如“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Radioisotopethermoelectricgenerator,简称RTG)、“辐射伏特效应”、“衰变耦合磁共振”、“往复式震荡悬臂梁”、“热离子发射”、“衰变能-光能-电能”等。

热转换型核电池的能量效率是0.1~5%,

折叠 非热转换型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而非热转换型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则使用同位素衰变时放出的β粒子,也就是直接用电子来发电,中间不涉及使用热力来产生电力,所以称为非热转换型的核电池。

非热转换型核电池则有6~8%。

折叠 编辑本段 基本特点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过程释放的热能,通过热电偶转换成电能,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靠、工作寿命长、环境耐受性好等特点,能为空间及各种特殊、恶劣环境条件下的高空、地面、海上和海底的自动观察站或信号站等提供能源。

折叠 编辑本段 发展史

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是在1959年1月16日由美国人制成的,它重1800克,在280天内可发出11.6度电。在此之后,核电池的发展颇快。

1961年美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上面的无线电发报机就是由核电池供电的。1976年,美国的“海盗1号”、“海盗2号”两艘宇宙飞船先后在火星上着陆,在短短5个月中得到的火星情况,比以往人类历史上所积累的全部情况还要多,它们的工作电源也是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因为火星表面温度的昼夜差超过100℃,如此巨大的温差,一般化学电池是无法工作的。

折叠 中国第一个钚-238同位素电池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中国第一个钚-238同位素电池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诞生的,同位素电池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在核电源系统研究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04年,原子能院同位素所承担了“百毫瓦级钚-238同位素电池研制”任务,在两年时间里要完成总体设计和一系列相关工艺研究,研制出样品。

同位素所和协作单位并按制定的研究方案开展了大量的模拟实验、示踪实验、热实验等工作。最终检测表明电池性能完全达到了技术指标要求,辐射防护检测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安全要求。中国第一个钚-238同位素电池诞生了。

中国将于2013年发射“嫦娥三号”卫星对月球进行软着陆探测,针对月球上长达半个月时间,且气温达到零下180摄氏度的寒冷月夜,科研人员专门研制了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来帮助月球车进行“冬眠”,等到太阳再次在月亮上升起时,电池自动重启,月球车开始进入工作状态,而这样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能持续工作30年。

折叠 编辑本段 应用介绍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在美、俄等国已实际应用,用于航天器的能源供应、海事活动及医学等。

折叠 海事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在深海里,太阳能电池根本派不上用场,燃料电池和其他化学电池的使用寿命又太短,所以只能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电池。例如,现在已用它作海底潜艇导航信标,能保证航标每隔几秒钟闪光一次,几十年内可以不换电池。人们还将核电池用作水下监听器的电源,用来监听敌方潜水艇的活动。还有的将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用作海底电缆的中继站电源,它既能耐五六千米深海的高压,又少花费成本。

折叠 医学应用

在医学上,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已用于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它们的能源要求精细可靠,以便能放入患者胸腔内长期使用。植入人体内的微型放射性同位素电池以合金作外壳,内装150毫克钚238,整个电池只有160克重,体积仅18立方毫米。它可以连续使用10年以上。

折叠 航天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运用在飞船上

1969 年7月21日,在使人类第一次成功地登上月球阿波罗11号飞船上,安装了两个放射性同位素装置,其热功率为15瓦,用的燃料为 -238。该装置叫做ALRH(Apolo Lunar RI Heater)装置,意思是阿波罗在月球上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发热器。

在后来发射的用于探索月面的阿波罗宇宙飞船 上,安装的放射性同位素装置全是SNAP-27A装置。它用的燃料是钚-238,设计的电输出功率为63.5瓦,整个装置重量为31千克,设计寿命为一年。

与此同时,处于背阳的月面,其温度会急剧下降好几百度,从酷热一下变成了严寒的世界。为了使卫星上的地震仪 、磁场仪以及其它机械能正常工作,必须利用余热进行保温。

在阿波罗12号飞船上首次装载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SNAP-27A装置,其寿命远远超过设计时考虑的一年,并能连续供给70瓦以上的电力 。由于这一实验获得成功,后来在1970年发射的阿波罗14号以及随后的阿彼罗15号、16号、17号等飞船上都相继安装了SNAP-27A装置。

2012年8月6日,降落火星的美国好奇号火星车就使用了这种“核电池”,他可以为好奇号持续供电14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月球上衰变能利用:从“暖宝宝”到同位素电源
微型核电池可以让手机不充电使用5000年
核电池:上天入海显神通
中国核动力电池:将怎样颠覆我们的日常生活状态
辐导员 | 核电池在航天器上的运用
国产火星车安装四块太阳能电池板,背后是核能与太阳能的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