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这个时代的世界与文学|第四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颁发

微信ID:iwenxuebao

『 文学 点亮生活 』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四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评选结果于近日揭晓。投选出优秀评论奖6名,优秀评论新人奖2名。本报于今日举行颁奖礼及“我们这个时代的世界与文学”主题研讨会。三十几位著名作家、批评家主题发言请见下周本报。



点击
文章标题
回阅精彩获奖文章



获奖篇目

优秀评论奖:
杨 扬 《被媒体放大的声音》(新批评第77期)
江 枫 《谈艾米莉·狄金森诗歌汉译问题》(新批评第86期)
耿占春 《隐形书写(一)》(新批评第96期)
王彬彬 《高晓声的真实与虚假》(新批评第95期)
刘 琼 《〈瞻对〉:非虚构的尴尬和力量》(新批评第96期)
顾 骏 《赵本山:时代夹缝中的“小人物”》(新批评第89期)

优秀评论新人奖特别奖:

周明全 《鲁院第26届青年评论家专号》(新批评第97期)


优秀评论新人奖:

王恺文 《九州:夹缝中的精英奇幻》(新批评第96期)




八位获奖者就“批评的修为”话题谈论身为批评者,对立心、历新文艺批评之观念。



江枫:做辩论会主持者


《新批评》,像个合格的辩论会主持者,对正反双方一视同仁、一概开放,又并非骑墙折衷无所追求,这就值得高声赞扬!如果我们的刊物和所有言论空间都能像这块园地,既有费厄泼赖又有坚定方向,作为说话人,我就别无奢望。



杨扬:那些有待寻找和发现的批评


这些散布在阅读世界似繁星点点的批评文字,与今天的文学创作相对应,多彩多姿,悠然绽放。如果说,今天中国的文学创作有着自己顽强而旺盛的创作生命力的话,那么,文学批评何尝会跌落到同时代的创作水平之下呢?



王彬彬:文学批评是审美感受的表达


许多从事文学批评的人,或许从未想过文学批评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也未必认可文学批评就是批评者审美感受的表达,而许多人的文学批评实践,的确也不是审美感受的表达。许多人,在批评界活跃了十年、二十年,或许没有写出过一句真实的审美感受。



耿占春:而我又是谁呢?


如果你不再感受到疼痛,也就不再是一个真实的主体。
如果你失掉了自己的意愿,你就什么都不是。
一个文章的第一个句子藏在哪里呢?今天我知道,它藏在一种感激之情里。



刘琼:什么是理想中的文学批评


理想的文学批评告诉人们对于批评对象的真实感知,告诉人们什么是有价值的、可行的,在参与文学世界的构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一篇理想的文学批评文章至少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用学识看文学,一是面向自己的时代,一是远离低级趣味。



顾骏:批评的内在骨架


回归生活世界,卸下批评者和批评文字阅读者各自负载的“主义”,以“裸眼”看当下的世界,以“赤子之心”面对所批评的文学作品及其作者的生存状况,才有可能从中找到对各方都有意义的话题、分析和观点。此时,即便各方仍然未必赞同对方的意见,至少有了一个“是否符合生活实际”,也就是大家共同感知的世界作为批评能否站得住脚的基准。



周明全:让我们的文学鲜活起来


我看到当今文坛有这么一种现象,很多作家活得都很“装”,不装、不伪,就没有快感。大家都这么装下去,文学还有救吗?作家的装,是构成作家做人不精彩,做人不精彩导致了文学的不精彩;文学不精彩,作家的虚伪,又导致了当下批评的虚假无聊。



王恺文:情感动力与自身站位


作为一个“90后”新人,如果真的要说“批评的修为”,可能最先提到的还是驱使我去说话的动力。这种动力首先是情感性的,就如同我在观看话剧时内心剧烈的波动,不爽、恶心、愤怒,当然也有喜悦、感动、悲伤,当我走出剧场,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如果没有这种冲动,那么批评其实是一种机械的作业,可以随手找出一百种理论来解读文本,但其中未必有一种解释真的令人信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完整8篇文章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的文学批评为何不能让人满意
程德培评论家离世,享年72岁
写作是把黑暗的东西向爱转化
夷陵评论:湖北网络文学研讨会及网络作家座谈会
我理想中的文学批评———始于困惑,面向光与自由
张学昕 | 寻觅文学批评的“镜与灯”——读来颖燕的评论集《感受即命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