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哲学思考 作者:何新著》
编辑推荐
“辩证逻辑”是什么?讲讲道理比较容易,具体运用就不那么容易了,用不好会犯错误,原因是没有形成规律。作为思维科学基础的辩证思维理论如何进一步规律化,也是抽象思维学的一项艰巨研究任务。在本书中,尝试描述和研究人类思维中一种特殊的概念系统——“历史概念类集”。这种概念系统(黑格尔称之为“理念”系统),作为系统化的历史概念集合,是在观察和描述某一事物连续的形态演化——即历史形态演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
内容简介
本书所涉足的是逻辑学中一个崭新而独特,且至关重要的新领域。书中尝试描述和研究人类思维中一种超越了古典形式逻辑和现代数理逻辑所知领域的特殊的概念系统——“历史概念类集”,并且收入了何新关于哲学、宗教领域的一批论文,以及何新思考哲学问题、研读哲学著作时所做的札记,全面地反映了何新的哲学方法和哲学、宗教观点。内容包括方法与哲学、札记、哲学史讨论、逻辑学研究、思考与札记、读书札记、经典重译、思考哲学的历程、附录等九个部分。
作者简介
何新,系中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国际知名政论家、战略问题评论家;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教师,1980年以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现任职于全国政协,从事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译著50余种,60多卷册。他涉研领域宽广、学境立意高远、观点坦豁新锐、见解独到达观。
目  录
目录
上卷
卷一 关于我的逻辑学研究
第1 章 新“唯实论”的概念观
我的第一篇逻辑论文
《哲学笔记》引我走入哲学之门
上书毛泽东谈哲学
《矛盾论》的一个错误
从语根找哲学
人间最强大的力量是智慧
两种对立与两种矛盾
黑格尔逻辑学的来源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逻辑理性主义更见深刻
一种新的逻辑理念
唯名论与唯实论
分类是大自然作出的
概念具有实体性基础
思辨逻辑是形式逻辑的基础
关于“何新树”
揭示思维之谜
钱学森的第二封信
探索新逻辑之路
第2 章 “逻辑斯蒂”与数理哲学
新黑格尔主义不懂黑格尔
关于因果律的佯谬
因果规律与人类实践
西方运用诺贝尔奖建树意识形态偶像
罗素与逻辑斯蒂
罗素哲学十分浅薄
现代数学哲学中的不可知论
关于哥德尔定理
先验的抽象时空并不存在
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
1+1= ?
数理哲学
数学崇拜没有根据
现代数学是虚拟的逻辑系统
第3 章 关于逻辑学中的悖论问题
逻辑中的悖论佯谬
悖论源于人类语言的有限性
悖论的三种类型
黑格尔论“说谎者悖论”
悖论源于客体本体内在的矛盾
现代西方哲学中没有巨人
第4 章 自然主义的科学哲学
宇宙秩序与科学哲学
自然神论与自然哲学
爱因斯坦的自然神论
大自然的普遍进化
广义进化论
关于“第一原动力”
所谓“恶劣的无限性”
圆圈式发展模型
宇宙自身就是生命体
新的发展总是走向更高的综合
自我与无限
第5 章 何新:关于“逻辑”的论争
第6 章 钱学森:思维科学中的基础科学
卷二 思考与评论
第7 章 “哲学”释名
第8 章 关于意识形态、学术、科学、伪科学和真理
第9 章 谈“玄”(一)
第10 章 谈“玄”(二)—— 关于芝诺、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札记
第11 章 谈“玄”(三)——关于康德的札记
第12 章 论黑格尔哲学的历史渊源(之一)
第13 章 论黑格尔哲学的历史渊源(之二)
第14 章 论黑格尔哲学的历史渊源(之三)
卷三 读书札记
第15 章 读《纯粹理性批判》的笔记
第16 章 读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札记
第17 章 读黑格尔《宗教哲学讲演录》札记
第18 章 读黑格尔《小逻辑》摘录
第19 章 西方哲学家评维也纳学派
第20 章 关于现代数学的札记
第21 章 关于拓扑学的哲学札记
第22 章 早期哲学数学思考札记
第23 章 非经济学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理论
第24 章 柏拉图传记(何新编译)
卷四 经典重译与新论
第25 章 何新译《公孙龙子》三篇
《四库全书总目》公孙龙子提要
白马非马论
指物论(论指号与事物)
迹府(上篇)
迹府(下篇)
第26 章 何新:老学三论
(一)论“有”与“无”
(二)论无为
(三)“道德”诂义
第27 章 《肇论·物不迁论》标点及引读
物不迁论
卷五 我思考哲学的历程
第28 章 哲学的本质
哲学是什么?
哲学的地位
我不赞同机械唯物论
自然秩序就是客观理性
自然过程的目的性
天籁:无声的音乐
新物理学突破了旧哲学
现代物理学提示了新的宇宙观念
时空的本质
如何理解时空的多维性
时间为何不可逆?
现代科学认识论具有思辨性质
列宁后期重新评价唯心论
唯理主义有认识论根源
绝对之物是什么?
宇宙具有生命的过程
“理念”(Idea)就是“信息”
普遍性与必然性的客观根源
毛泽东并不赞同绝对物质论
青年马克思的唯心论
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的哲学原因
东西方哲学的比较
西方哲学范式不适用于中国
第29 章 中国古典哲学之我见
哲学的科学地位
中国科学何以落后于西方
哲学是求智之学
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是理性主义
阴阳观念的实质
“五行”论的真义
太极一元论
道就是逻格斯
儒家的流变
儒名的由来
“儒”的功能
孔子为何伟大?
孔子以“述”为“作”
论“仁”与“耻”
儒家价值观的现代性
第30 章 我信仰理性主义的宗教
关于宗教与邪教
佛教与中国文化
中国佛学的理性主义
破除“我相”达到“无我”
佛教的济世情怀
说缘
佛教哲学博大精深
佛教的中国化
下卷
卷六 方法与哲学
泛演化逻辑引论
第31 章 论泛演化逻辑的方法论意义
“历史概念类集”及其特殊的种属关系
概念自我演化的基本规律
泛演化逻辑对于科学认识的意义
第32 章 论逻辑思维的本体论基础
第33 章 张世英教授对何新论文的审评意见
第34 章 论“历史概念类集”
讨论与回应
第35 章 对“历史概念集合”的几点补充性意见(卢新文)
第36 章 历史概念类集符合于“演序”及“链”关系(李晓)
第37 章 对“历史概念集合”的初步研究(张莱)
第38 章 一位数学家给何新先生的一个建议(刘勃)
第39 章 进化分类学的逻辑结构
引言
生物分类理论的两个阶段
生物物种的演进史
进化分类学蕴涵的特殊概念关系
物种历史概念类集的规律
第40 章 钱学森教授关于泛演逻辑及“何新树”的三封信
卷七 札记
第41 章 逻辑笔记(一)
第42 章 逻辑笔记(二)
第43 章 逻辑笔记(三)
第44 章 逻辑与哲学问题(一)
第45 章 逻辑与哲学问题(二)
第46 章 关于语言与思维
第47 章 关于概念、判断及三段论
第48 章 关于演绎三段论的“格”
第49 章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札记
第50 章 古希腊哲学中的“辩证法”
第51 章 关于“否定”之“否定”:澄清一个由来已久的误解
第52 章 《资本论》第一章的演绎方法与黑格尔的逻辑三段式
卷八 哲学史讨论
第53 章 古希腊辩证思想简史
第54 章 逻辑悖论的研究
第55 章 关于悖论
第56 章 关于逻辑的四种类型
第57 章 辩证法与归谬法
第58 章 黑格尔逻辑的来源
第59 章 黑格尔《逻辑学》释义
第60 章 论黑格尔逻辑学的三重涵义
第61 章 关于“逻辑”的唯名论与唯实论
第62 章 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语源及本来语义
“辩证法”的本来涵义
形而上学的本来涵义
第63 章 朱光潜教授的一封信
附录
附录一 关于罗素悖论
附录二 悖论的现代逻辑分析,兼论何新的新逻辑理念(李奇)
引言
关于“说谎者悖论”
说谎者悖论的变形(明信片/ 方框悖论)
形形色色的悖论
悖论是否能得到统一的解?
关于历史概念类集——何新的新逻辑工具探索
附录三 对何新T.S. 座标的一个应用模型(陈朝晖)
—— 论“方框”悖论(p ∧ p)
在方框悖论中,“□”是什么?
一个基于语义三角的语言层次模型
在方框悖论中,“□”就是思维的时空域
[网络原文的一些跟帖]
附录四 悖论与数学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
附录五 关于时间概念的哲学讨论(胡升)
时间的观念
量子力学的“普适性”
附录六 哥德尔定理简介(蓝迅)
附录七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浅释
附录八 关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附录九 人工智能能制造出意识吗?
附录十 埃舍尔的悖谬画作
附录十一 何新著作编年(方堃 / 整理)
显示部分信息
前  言
新 版 序
此次新版,修订旧版若干字误,主要内容基本仍旧。
唯须特别说明的是,本书中论述的所谓“古希腊哲学”,根据我近年研究,实际乃是一个积非成是的谬称。
诸多所谓“古希腊哲学家”如泰勒斯、巴门尼德、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等,以及常被尊为古希腊文明之祖的荷马——都并非爱琴海西岸的希腊半岛人,而乃是地中海东岸亚洲一侧的小亚细亚(故称安纳托利亚或爱奥尼亚或伊奥尼亚)地区人。常被认为是希腊哲学起源的“爱奥尼亚(伊奥尼亚)学派”,实际是起源自东方亚洲的小亚细亚地区。
希腊半岛本土哲学是雅典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二人。但有资料认为苏格拉底似乎也是外来族人。
至于被认为是希腊哲学最伟大综合者的亚里士多德,其著作并非出于一人之手,其本人也不是雅典人。亚里士多德是马其顿人。马其顿人与希腊人非同族同种。亚里士多德的弟子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乃是雅典及希腊的征服者。此外还必须指出,所谓“希腊哲学”的内容是伟大、深刻的,但其来源、产生年代以及谁是真实的作者,则多是可疑的,有待重新研究的。
这些著作没有最初保留的原始文献,其年代多不可考,真实作者难详——若以中国疑古文人的审考标准几乎全部可定为伪书——包括荷马史诗。所谓希腊哲学的大部分文件都来自欧洲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对于君士坦丁堡罗马(东方罗马帝国首都)的一场大劫掠。
其实,所谓文艺复兴运动就是意大利诸金融城邦(以威尼斯、佛罗伦萨为首)雇佣学者解读、篡改(包括伪造)和吸纳劫掠于君士坦丁堡的这批伟大东方历史文献的过程。这批文献也不是来自什么西方所谓“阿拉伯文献”,而是君士坦丁堡罗马(即东罗马帝国,近代被西方改名为“拜占庭帝国”)所继承于小亚细亚历史文化的东方智慧的宝库。
但是对于近代西方兴起进程中这关键性的一个文化改造阶段——迄今中国学界几乎还一无所知。
有关问题,读者可以参阅笔者2012 年出版的《希腊伪史考》一书以及年内将出版的一部续编。
我近年关于哲学及逻辑问题也还有一些新的思考及认知,尚须俟时日加以整理,另行出版。
特此说明。
——何新  2013 年7 月记于  北戴河
显示部分信息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思考[2010年何新所著图书]
爱智人生 | “悖论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黑格尔的哲学史 I
到底什么是辩证法?从古希腊到黑格尔的哲学之路
猫头鹰与诗人: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批判(2)
辩证法和逻辑的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