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最高深的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看清”和“看透”是一种能力,“不说破”是一种智慧。

“看清”和“看透”能够让我们活得更理性、更透彻,不说破才能让我们活得更快乐、更平和!

一个人将这个世界的尔虞我诈、艰难险阻都看清楚、看透彻了,仍能对生活和未来充满热情与期待,充满积极的进取之心,可以说是修炼到了不说破的境界了。

我们不妨睁一只眼看世界,闭一只眼做智者。

智慧与聪明仅一步之遥,看清世态而不说破,才是智者所为。

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

出言有尺,戏谑有度。

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

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

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

凡事不必做尽,留些馀德。

口,不能随心,得有尺度;

欲,不能随性,得有节制。

尘世的喧嚣,皆因人心;

世间的浮躁,皆因人言。

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尺;

心是一杆秤,称人先称己。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做事要留有余地,

说话要留些口德。

恶语出口不足以丧身,

却足以丧德,

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

王阳明说:“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学问必须落实到自身实修上,如果只是责备别人,就会只看见别人的不对,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如果自身践履,会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哪有工夫去责备别人?

看人如看己,责人先问心。他人是己心的一面镜子,世人是自己的一个比照。

长于自检,短于责人。

凡事要留有余地,话不说绝,事不做绝 。

笑话别人之前,先检查自己,人人都有可笑之处。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有境界,能看远;

有肚量,能看宽;

有涵养,能自持;

有锋芒,能内敛。

多一些扪心自问,少一些争执指责。

多一些观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责。

与人为善,于己为善;

与人有路,于己有退。

他人有过不究,于人有恩莫念。

爱人先爱己,责人先问心。

洞见|离开位子你是谁(深度好文)

作者:琉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贵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得就是正确的认清自己的位置。

现实生活之中,我们常常对自己说的,不是“我太棒了”就是“我不行”。

殊不知,这些都是没有摆对自己位置的行为,一个人,只有放对位置才是人物,一旦放错位置就只能是废物。

所以,人还是要看清自己,不偏不倚,不骄傲,不自卑,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提升自己。

错把位子当成自己的高度,势必一事无成。

01、“你是谁”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一个无法认清自己的人,纵使他显赫的地位,成功的事业,也很难活得明明白白,享受简单的幸福。

因为他们内心的迷茫,所以导致他们只能依靠外在的物质和虚名来满足内在的空虚,这也就导致了他们永远只能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活着不难,难的是认清自己和世界后,还能自信的活着。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一日闲着无事,同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子玩耍谈天。

黄昏来临时,萧伯纳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说是萧伯纳先生和你玩了一下午。”

没想到小女孩子丝毫没有惊讶,马上就回敬了一句:“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玛丽和你玩了一下午。”

萧伯纳当时就羞愧万分。

后来,萧伯纳多次在正式场合讲起这个故事,说:“人,切不可把自己看得过重。”

人往往总是抓住了高处的一点,就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无人能敌。

却忘了,自己之所以可以抓到高处的东西,并不是因为自己长得高,而是本身已经站在了高处。

在你满身荣耀时的人脉和资源,有的时候就是一种假象,因为人走茶凉,没有真本事,没有人会永远帮你,真正能够帮到你的,只有你这个人。

所以,一个人只有认清自己的本心,摆正自己的位置,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02、做人,别太高估自己

眼高于顶,只会摔的很疼。

自己几斤几两,自己孰轻孰重,自己心里应该最清楚。

生活中很多人的输,多不是输在自己的能力上,而是性格上,习惯性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

不可否认,好的心态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好过头了,就不叫好的心态了,那叫过度自信。

有一只四处漂泊的老鼠在佛塔顶上安了家。

佛塔里的生活实在是幸福极了,每当善男信女们烧香叩头的时候,老鼠看着那令人陶醉的烟气慢慢升起,心中暗笑:

“可笑的人类,膝盖竟然这样柔软,说跪就跪下了!”

有一天,一只饿极了的野猫闯了进来,它一掌就将老鼠按住。

“你不能吃我!你应该向我跪拜!我代表着佛!”

这位高贵的俘虏抗议道。

人们向你跪拜,只是因为你所占的位置,不是因为你!

野猫讥讽道。然后,它开始享受这顿美餐。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很多时候你的自吹自擂,在别人眼里也不过是跳梁小丑般的哗众取宠罢了。

而你如果一味地在虚荣心中盲目前行,就会陷入这个光怪陆离的陷阱之中,其中埋没的可能是自己前程似锦的人生。

所以,人这一辈子,最忌过度求满,在曲折中成长,在反省中改变,才能走的更远更顺。

03、永远别低估自己的潜力

妄自菲薄,永远难成大事。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所有带一些难度的问题,都会用“我不行”来拒绝。

是他们真的没有能力吗?其实也不全是。

如果一个人在过往受到不少打击与挫折,然后对自己完成某些事的能力产生了习惯性的自我怀疑,就会很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

但困难就像是个“纸老虎”,只要你强硬起来,他就不堪一击。

世界著名钢琴家米歇尔.贝楚齐亚尼是个侏儒,终身仅1米高,并患有“成骨不全症”。

为了练习钢琴,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

借助特殊器具,靠旁人抱着上下钢琴,每天连续练习8小时,几十年如一日。

有记者问他:“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说:“我把握住了命运的第二次机会。”

其实命运给的机会,人人都有,但却不是人人都可以把握的好。

它可能是一次磨砺,帮助你绝地翻盘,来一次漂亮反击。

当然它也可能是一次陷阱,等你得意忘形时,把你打入深渊。

一切都源于你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当你能把困难一力扛起,把心态变得强大时,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一切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所以,永远不要小瞧自己,及时调整好心态,做个不多想、不囿于吹嘘自己、也不随意消沉的实干派,成功就会向你招手。

知人者明,自知者智。

每一个对自我认知不准确的人,都是可悲的。

因为,旁人早已看穿了他们的小心思,选择置之不理,而他自己身在局中,却迷途不知返。

这样的结局,往往是让他们一步步远离自己的目标。

所以人生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既不沉迷于虚荣中,自我膨胀,也不在别人的光芒下,妄自菲薄。

毕竟,真能力,才是我们不变的底气。

哲学品读 

中国人必备阅读宝库,涵盖哲学美文、情感文学、职场智慧、教育经验,每日奉上有思想深度的营养套餐。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边寻。

心学宗主王阳明认为,影响人生成败的主要因素,不是外界的种种条件,而是自己的本心。一个人只有认清自己的本心,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走向成功。

1、人贵有自知之明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思是,认清别人是一种智慧,认清自己就称得上圣明了。

千百年来,能够真正认清自己、战胜自己的人并不多,王阳明正是其中的一个。

他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曾经带领精兵,在短短几个月内,荡平作乱数十年的匪患,却坦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正是因为时刻保持这种清醒的自我认识,才使他成为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大圣人。

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拎不清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而且容易被别人虚伪客套的赞美所迷惑。别人夸得越多,这种人的狂妄之心就越膨胀,直到觉得天底下容不下他了,自然而然也就走向了灭亡。

战国时,有个人名叫赵括。

赵括自幼熟读兵书,自认为在带兵理论上无所不知,并且因此而名声在外,备受世人称赞,他也就更加认定“老子打仗天下第一”。

他成为将军后,看不到自己在实战经验上的不足,也听不见手下将领的谏言,一板一眼照着兵书里讲的道理打仗,结果被秦国老将白起困于长平,而他带领的大军也被秦军全部坑杀。

可见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做事才能量力而行。

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传习录》

艰难困苦,是对心性最好的磨砺。

没有人能一开始就认清自己,大多数人都要在人生路上狠狠地跌几个跟头,才能逐渐找准自己的位置。

回顾年轻时奋斗的日子,你是否也曾这样想:

为什么每天都在为生活忙碌着,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成为自己期待的样子?

为什么那些看上去比你懒、能力比你差的人,日子却能过得顺风顺水?

要知道,这些肤浅的羡慕、无聊的攀比、笨拙的模仿,都无法使你超越别人。

说到底,与人攀比这种笨念头,本身就是笨人才会兴起的,智者向来只与自己做比较。

因为他们明白,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只有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方向,才能有所成就。

因为眼红别人的日子,而走别人有过的路,就算跑的再起劲儿,到头来也可能会一事无成。

人这一生,就是要在摸爬滚打中不断前进,才能看得清前路,记得住归途,抗得起责任,放得下虚名。不急不缓,不骄不躁,回归本心,砥砺前行。

3、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认清自己,既不能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能把自己看得太低。

生活中高估自己的人比比皆是,他们认为别人的成功只不过是碰到了好的机遇,又或是得到了伯乐的赏识,殊不知无论是运气还是赏识,都需要以实力为前提。

一个人最可怕的并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有能力却不相信自己。明明能够做好的事情,如果因不断地自我怀疑而失败放弃,岂不是格外可惜?尝试不一定能成功,但是不去尝试肯定不会成功。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足够了解自己,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少走弯路,勇攀高峰。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确自己的本心
认清自己,是顶级的智慧
离开位子你是谁
人际交往中:做到这几点,证明你是一个聪明人!
道家智慧—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老子最高深的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