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纸刊备选)姊归兮,姊归|叶飘零(湖南)

文学时代微刊·总第5782期


欢迎关注·文学时代微刊·

姊归兮,姊归

文/叶飘零(湖南)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芈姓屈氏,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人,楚武王熊通之子熊瑕的后代。屈原一生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楚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对于屈公,我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因为我来自龙舟的故乡——屈原怀沙沉江之地——汨罗江畔。7月4日,我有幸来到了屈原故里——秭归。秭归今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商朝时期为归国所在地,西周朝为夔子国,战国后期称归乡,汉朝置秭归县。

在中国名目众多的字典中,“秭”都只用于“秭归县”这个地名。“秭”作何解释,“秭归”为何意,说法不一。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

一是《水经注·江水注》引袁山松说:“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姊归。” “姊归”后演变成“秭归”。

二是楚子熊绎封嫡嗣熊挚为“夔子”,居“夔子国”,即今秭归以西到四川奉节一带,为楚的附庸国,后因夔子不祀奉楚的先祖,楚成王熊恽把夔子国灭掉了。“楚人灭夔,以夔子归。”今天的秭归即“子归”之意。

三是与一个传说故事有关,相传屈原冤沉汨罗,消息传回家乡后,屈原的姐姐(亦说妹妹),天天登上家乡的山顶向南方呼喊:“姊归兮——姊归——!”最后抑郁而终。

就屈原的悲剧人生,我更认同第三个说法。

虽然我来自屈原怀沙沉江的汨罗江畔,但因了种种缘由,一直没有朝拜过汨罗屈子祠,到了屈原故里,屈原祠是不得不去的地方。

屈原祠又名屈原庙,最早修建于屈原的诞生地——秭归县屈原镇乐平里,名曰屈原庙。位于古归州(旧秭归县)东五里屈原沱岸边的山坡上,坐坡朝江,面对楚台山。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15年(公元820年)。公元1080年,宋神宗尊封屈原为“清烈公”,将屈原祠修缮并更名为“清烈公祠”。山门正中额题“清烈公祠”四字,两侧榜题“孤忠”“流芳”四字。南宋陆游路过此地曾描述:“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涛声似旧时。”历代王侯、知州对屈原祠多次维修,直到清末,屈原祠仍保存完好。清末至民国的数十年间,由于水土流失,灾荒、匪患、兵乱,加之日本飞机的轰炸,进出川江路人的寄宿,使屈原祠面目全非、秃废不堪。

新中国成立后,曾维修过两次。屈原祠依山面江,景色秀美。由此地南眺,长江南岸诸峰历历在目。每逢端午佳节,如我的故乡一样,这里都举办龙舟竞渡。届时,江上彩舟如梭,岸上游人如织,热闹异常。

1976年,长江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江水升高,清烈公祠迁往距旧秭归县县城3公里的向家坪,工程于1982年完成,并更名为“屈原祠”。屈原祠包括山门、大殿和左右配殿等建筑物。山门为四柱三楼式碑坊,高14米,正中额题“清烈公祠”四字,两侧榜题“孤忠”“流芳”四字。大殿系钢盘混凝土结构,有明清风格,翠瓦飞檐。高耸于崇台之上,益显宏伟壮丽。大殿后的屈原墓,乃人们营建的衣冠冢。屈原祠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由于三峡工程,屈原祠再次搬迁到古归州下游36公里的秭归新县城茅坪的凤凰山上。新屈原祠气势宏伟壮观,与三峡大坝不足千米,仿古建筑与现代化的大坝遥遥相对,建筑群由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组成,除了屈原墓、名人石刻等是由原屈原祠搬往新址的,其余建筑均系仿古新建而成。2010年端午节正式对外开放。


屈原的一生是充满悲剧的一生。一生两次遭遇流放。

初次流放: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屈原流浪汉北。秦楚复合,与屈原谋划相反,而奸人必有谗言害之,避地汉北,当有不得已之情在,故《抽思》有欲归不得之意。

二次流放:周赧王十九年(公元前296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绝交。屈原于周赧王十九年年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放逐江南。他从郢都出发,先到鄂渚,然后入洞庭。

屈原的伟大表现在政治和文学两个方面的成就。

政治成就的表现是:

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造为宪令:“明于治乱”的屈原深知:要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必须像当时各国的改革者们那样,革新政治,推行法制大一统:“屈原的理想是使楚国在战国七雄逐鹿中原的战争中,不致失力,并通过努力获得全胜,最后统一中国;使楚国国君功追三皇,步武尧舜,取法禹汤,赛过文武,建立一个统一的集权的封建国家。这就是一般评论家所说的“大一统”思想。

变法改革: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


文学成就的表现是:

《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怀沙汨罗江,魂归故里。

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秦国再次攻楚,占领郢都,楚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消息传来,屈原重返郢都的希望彻底破灭,于是作诗篇《怀沙》,再次抒发忠贞爱国的情怀和“受命不迁”的崇高志节,倾诉了郁积于心头的苦闷,然后投汩罗江而死。终年62岁。

屈原到了江边,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身体干瘦。渔夫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浑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夫说:“圣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浑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小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尚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然后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而死。传他自沉汨罗江后,一条金色神鱼先将其尸体吞下,游至香溪河口再吐出来。香溪河口在屈原故里附近,屈原之姊便将其弟尸体安葬于此。

完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华龙城大酒店贵宾楼3403房

版权和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刊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部分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即删除。


特约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叶飘零,常居平江县向家镇望湖村。年轻时做过副食品推销员、点钞员、办公室文员、国库会计员,统计分析员,再后来做纪检监察员;也做过舞厅歌手,电台嘉宾,近些年还参与了《因为遇见你》《三代支付情》等金融主题宣传电视片的演出工作。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半个多世纪的“员”上“员”下,到头来一事无成。闲来聊写几个文字,打发寂寥的时光。

【友情提醒】

纸刊《天赋文学》报第二期现已出刊。全国各地文友,如有需要纸刊者,只需加主编微信提出申领、提供详细收货地址和收货人及联系电话、支付邮资,即可在三日内免费领到纸刊两份。



          
          
【温馨提示(投稿指南)】

本刊纸刊所用稿件均从天赋文学社旗下四个公众平台(文学时代微刊、作家新时代、天赋文学、金道文学)所刊发作品中选用。关于稿费及本刊微刊和纸刊用稿的说明请点击并阅读下面内容:2020年最新投稿指南和稿酬规定 (最新)纸刊《天赋文学》报创刊号大揭秘


  
          

《文学时代微刊》编辑部

主编:郑清风

执行编辑:早春丽日

编辑:花想容兮 尚斌 鲁捷 师法自然

文学时代微刊公众平台微信号:wxsdwk


          
          

【往期回顾】


扫码关注 文学时代微刊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影+游记】秭归屈原祠
屈原故里,千年归州的最后记忆!
梦游古三峡:访昭君村,驻“葫芦城”,谒屈原祠
屈子归来
跟着苏轼去旅行(二十六)-秭归拜谒诗祖屈原-今日头条
汉江视界:秭归🚣🏻屈子魂归屈原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