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煌经方医案研究》:五积散


《经方》杂志

第20160815期

医案系列:

痤疮伴疲乏 

S女士,29岁,2011年6月27日初诊

形貌:体格壮实、肤黄脸暗、散发痤疮,身高167 cm 体重64 kg。

病史:痤疮迁延伴乏力一年余。平素怕冷,晨起关节酸胀麻痛不适,情绪波动大,有偏头痛、耳鸣,餐后易腹胀。梦多睡不踏实、思睡赖床。大便稀溏。曾出现一次四肢肿伴尿少,西医未明确病因。月经正常。现额头及唇周痤疮,疮印暗红,口唇暗、舌苔厚腻,脚不肿。

处方:生麻黄10g 桂枝10g 甘草5g 姜半夏15 茯苓15g 陈皮15g 枳壳15g 厚朴15g 苍术15g 白芷10g 桔梗10g 当归10g 川芎15g 白芍15g 干姜10g ,15剂,水煎,每剂服两天。

2011年7月19日第二诊:

面色转红润,乏力思睡改善,痤疮减轻。大便稀。舌淡红胖、苔黄厚腻干。原方15剂,嘱本方可间隔服用3个月调理。

整理者按:患者为五积散体质,黄师常嘱咐避风寒、慎生冷。

 本案出自《黄煌经方医案》P 181页  

卵巢囊肿

C女士,46岁,2011年9月3日初诊

形貌:形中略丰、肤色淡黄,气色尚可,脸色淡黄略暗有少量色斑、大眼睛双眼皮、下眼脸略泡而黯。

病史:近来脸色欠佳,久坐后出现下腹坠胀不适感,B超提示右侧卵巢囊肿(40×35×52mm)。转身易头晕,纳食少,大便干,眠差易醒,醒后难寐。月经周期规整,经前有乳胀及周身关节酸痛,经期5天,经色暗。既往体健,有乳腺小叶增生史。

查体:舌尖红苔腻润,腹诊、腿诊无明显异常发现。

处方:生麻黄5g 肉桂10g 生甘草5g 姜半夏10g 陈皮10g茯苓10 g 苍术10g 厚朴10g 枳壳10g 当归10g 川芎10g 白芍10g 白芷10g 桔梗10g 干姜10g 制附片10g,7剂,每剂服2天。餐后服。

2011年9月17日第二诊:

服药后小腹坠胀不适缓解,脸色变靓,体力精神佳。咽中发干,大便仍干。原方去制附片,15剂。餐后服用。每剂服2天。

2011年11月26日第三诊:

11月14日复查B超示右侧卵巢囊肿消失,现工作压力大,失眠多梦,食欲可,二便调。舌质黯淡。守上方15剂,每三天服一剂。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整理者按:

1、“形丰、色斑、下眼脸略泡而黯”的46岁女性,结合卵巢囊肿、经前有周身关节酸痛及经色暗的病症表现,考虑为五积散体质。

2、五积散体质者“久坐后下腹坠胀不适感”,考虑为寒湿浸渍,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振奋腹盆部的松弛组织。与陈瑞春先生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子宫脱垂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案出自《黄煌经方医案》P 156页

医话系列:

作者/黄煌

夏话五积散

   一年没见,从迪拜回来的M女士瘦了不少,而且面色红润,原来严重的痤疮已经不见。她告诉我,月经周期也恢复正常。她是去年来开的方,我给她服用的是五积散。因为在国外看中医不方便,我请药房将五积散加工成20克一包的袋煎剂,让她带去,自己煎服。她说,每天一包,犹如泡咖啡,方便!药味并不浓烈,还有肉桂陈皮香,味道不错!     五积散是宋方,是当年和剂局的常用散剂。全方药味很多,但可以看做是麻黄汤、半夏厚朴汤、温胆汤、当归芍药散、平胃散等方的合方。不过,从药物组合看,麻黄汤没有杏仁、半夏厚朴汤没有紫苏,温胆汤没有竹茹,当归芍药散没有泽泻。另外,方中还有白芷与桔梗。     五积散是古代五积病的专方,以治气、血、痰、饮、食五积之意而名,有解表、温中、除湿、去痰、消痞、调经等功效,适用于以恶寒无汗、身痛、呕吐、腹胀以及月经不调为特征的疾病和寒湿体质调理。M女士其实就是一种寒湿体质。原本的她,体肥满,月经稀发,而且脸上的痤疮此起彼伏,令她十分苦恼。但服用五积散以后,她变了,变得好看了。

    寒湿,是对这种体质的一种通俗表述。寒,指出现一些人体在寒冷环境中出现的一些症状,如恶寒无汗、皮肤粗糙干燥;如关节疼痛,肌肉酸重;如头痛鼻塞;如月经逾期不至,难以怀孕等;湿,则是人处在潮湿环境中出现的一些症状,比如腹胀腹泻、浮肿、身体困重、面部黄褐斑等。有的时候,病人并没有生活在那种环境中,但由于疾病、饮食肥腻、或缺乏运动等生活因素,也可以出现这种寒湿体质。特别是女性中,这种体质还不少见。他们或体重陡升,赘肉缠身,满脸黄气;或月经不调、难以怀孕;或有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等;或头晕头痛、肩凝腰腿痛;或腹胀腹泻;或恶心不欲食;或咳嗽多痰……。对这种体质,五积散最为适合。若对证下药,会起到调月经、悦颜色、瘦身安神的效果。

  五积散不仅用于调理,还能治疗外感风寒,尤其是夏天的空调病、胃肠型感冒等。如恶寒无汗、身困体重时,煎一剂五积散,趁热喝一大碗,让周身汗出,一定让你顿感轻松。由于五积散外感风寒可除,内伤杂病可调,所以,此方适用面广,是一张家庭实用方。我国中原地域有俗话:“五积散,五积散,楼下不喊楼上喊”。可见百姓的欢迎程度。

    每年的夏秋季,五积散用得最多。原因是夏天酷热多汗,人体毛孔洞开,衣着单薄,多吃生饮冷,再加到处是空调,忽冷忽热,人最容易受寒,如果再加精神紧张,饮食不调,五积散证就容易形成了。时下虽已经立秋,但长江流域依然酷热难耐,说说五积散,说不定哪个网友能用上。参考原方用药比例,结合自己经验,推荐配方如下:生麻黄15克、肉桂10克、甘草10克、苍术40克、厚朴15克、陈皮15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枳壳15克、干姜10克、 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 白芷10克、桔梗20克。加工成散剂,每次用20-30克,生姜3片,葱白两根,煎汤,趁热食后服,每日2-3次。如用于调理体质,则每天服一次即可。不过,话也要说回来,这五积散毕竟是药,而且里面还有麻黄等发汗猛药,所以,体弱多病者、营养不良者、羸瘦干枯者,以及高龄老人、产妇幼儿等,此方是万万不能随意使用的!

2012/08/17


《经方》按:“五积散体质”(《黄煌经方医案》上篇):

形体胖壮,多面色黄暗,精神萎靡,身体困重,恶寒不易出汗,皮肤多干燥粗糙,关节肌肉常有疼痛,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易头昏目眩,妇女多伴有月经不调、闭经等。

易患疾病谱:胃肠病症、神经-肌肉-关节疼痛类病症、肥胖、月经后延或闭经类疾病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积散医案
夏话五积散|黄煌教授医话
人间四张方,轻松治痤疮
为医一副五积散,上午不喊下午喊 | 宋元以后的医家常用名方
黄煌教授经方医案随想(六)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皮肤病(急慢性荨麻疹)医案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