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医生的标准之我见(拙作,欢迎拍砖)



备受瞩目的《大众医学》全媒体平台《我心目中的好医生》活动持续进行中,《大众医学》海选好医生、网友推选好医生之外、编辑部更邀请好医生代表执笔,说说他们对“好医生”的理解和坚持。

应《大众医学》编辑部邀请,我浅谈了自己对好医生的理解。现将拙文附上,不妥之处,欢迎朋友们指正!

相关专题在7月《大众医学》杂志集结出版



“医术”和“仁心” “决断”和“担当”

——好医生的标准之我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吴哲褒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好”和“坏”来简单地评价所遇到的医生。这些年来,由各类媒体发起的“好医生”评选活动更是层出不穷,各种医生“红黑榜”也以燎原之势刷爆朋友圈,更是让患者们奉为“求医指南”。


怎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评价的标准很多,甚至早有人归纳了好医生的25条标准。但无论怎么归纳,我觉得,首先离不开两个关键词:“医术”和“仁心”。


扎牢医者之根本,才能缓解患者的痛苦

所谓医术,就是医疗的水平。我始终看重医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医者的根本,“治好病”是第一要务。因此,一个好医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要充分了解疾病的机制和病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同时,要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这一点,医疗行业显然比其他行业更为紧迫,每一个细微的技术进步,都可能大大缓解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临床医学本科毕业之后,我就不断行走在求学的路上,先后到神经外科的国内顶尖学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攻读硕士、博士,并拜中国工程院院士周良辅为导师,开展博士后工作。在此期间,我还多次前往美国、奥地利等世界一流的医疗机构访学,正是这些持之以恒的求学经历,成就了今天的我的小小成绩。如今,站在手术台上的我,已经可以从容面对许多高难度的挑战。


有颗仁爱之心,看病会成为温暖的享受

医术之外,是仁心。说实话,老百姓求医看病,除了希望解除生理上的疾痛外,更希望得到医生的情感关怀。医生虽不可能治愈所有疾病,但至少要有一颗仁慈的心,哪怕只是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真诚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就足以令人感动。每天都要面对大量患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说:“医生为患者开的第一个处方应该是关爱。”这句话一直深深烙刻在我心底。


我是从小山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每当有农村的患者不远千里来找我时,我总能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的疾苦,无论多么忙多么累,我都仔细耐心地对待我的患者们。父亲常常告诫我“行医如同行善,是一种使命而非仅仅是职业”,我非常认同。因此,我也尽全力为患者着想。


就在今年4月,我遇到一位患垂体瘤的江苏籍女孩杨某。18岁花季的她,本该和同学们一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学习,展开青春的翅膀去追逐梦想。然而,她只能脆弱地躺在病床上……疾病犹如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本已困顿的一家人。反复分析了她的病情之后,我从学术角度提出全新的垂体瘤药物治疗方案,让她免除了手术的巨大痛苦,同时我积极联系药物生产商,为这位不幸的女孩免费提供治疗所需药品。前段时间,女孩前来复查,我惊讶地发现,那张原本愁云密布、略微浮肿的脸,变得笑吟吟、绽放着光泽。


我充分理解“医者仁心”这个词。仁爱之心,其实就隐藏在医生的举手投足之间。有了它,看病就会成为一种温暖的享受。


不为医患矛盾延缓“决断”,不因伤医事件卸下“担当”

“医术”和“仁心”缺一不可。但从更高的要求看,我认为,一位真正的好医生还少不了“决断”和“担当”。


为什么要谈“决断”和“担当”?当下,医患关系如此紧张,让社会多少显得有些“病态”。最近刚刚发生在瑞金医院的一起伤医事件,把这一话题再度推上风口浪尖。原本应该相互理解的医患双方,突然变得剑拔弩张,让医者人人自危,让患者患得患失。


改变这种状况,重构和谐的医患关系,我觉得从医生的角度来说,必须要勇于担当。医生除了关心患者、钻研医术外,还必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患者及其家属真诚沟通,共同参与诊疗过程;要诊治患者的疾患,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灵;要换位思考,不仅“看好病”,还要主动帮助患者“算好账”,尽可能降低医疗费用……


医疗是一个专业性非常高的行业,所有的患者基本上都是“外行人”,医生的判断和选择,对患者往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抢救病患时,家属更是期待医生能够给予一个正确的意见和做法。因此,作为医生,决断和担当至关重要。不能因为伤医事件的层出不穷,就用一件硬硬的壳牢牢地护好自己,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甚至想着推辞和逃避,这样不仅会贻误那仅有的抢救时机,还会让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它是一种善良人性和友爱情感的表达。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医学求善。自古以来,行医都被称为仁术。所以,无论我们给出多少个视角,无论我们有多少个观点,其实归根结底,好医生的标准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病家谋幸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医精诚》读后感
医者仁心与医术市场
患者常有,而心医不常有
#医学科普 #医生 #科普 #医者仁心
以医者仁心呼唤“和谐医患”
一片丹心在悬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