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才叫知己(看到流泪)

自古时代出英雄,而在这其中,能够被时代记住的女性必定是超凡脱俗,独树一帜的。

一代才子徐志摩,对才女林徽因的爱与痴曾惊艳了时代,至今仍被奉为一段佳话,足以见得林徽因的才情之卓越。

比起林徽因,有这样一位如今大家并不熟知的女性,她以自己的魅力与能力吸引着一批才子对之倾慕,包括徐志摩,闻一多,梁秋实,她就是当时名气远在林徽因之上的民国才女俞珊。

出身名门,大家闺秀

俞珊于清末时期出生,是民国时期最有名的表演艺术家。在那个男尊女卑思想浓烈的年代,俞珊硬是凭着对表演的热爱,在表演界取得非凡成就。

而余珊的如此身份,却与她的出身极其不符,她可是出身显赫的大家闺秀。

1908年,母亲跟随父亲在日本留学期间,生下了俞珊,由此,她的一生注定与学识有关。

而她优越的出生条件远远不仅于此。

当时著名的俞氏家族人人地位显赫,俞珊的祖父是前清翰林学士,更是鲁迅先生的恩师,祖母则是曾国藩的孙女。

到了父亲这一辈也毫不逊色,父亲俞大纯是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留学德国期间还曾与陈寅恪是同学,叔父是国府要员。

如此家世,让俞珊从小就知书达理。虽然父母常因父亲的工作调动搬迁,但是父母永远都会为俞珊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

1924年,天津南开女中成立第二年,父母便安排俞珊就读于此,毕业后进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读书。

平日里,知书达理,才貌双全的俞珊俨然是一位标准的大家闺秀,在校期间,就有不少男生追捧。

对此,俞珊从来不予理会,就算如此,她依然是学校的“风云人物”。

在这些男士眼中,俞珊这位大家闺秀,不同于以往印象中的大家闺秀。

由于俞珊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的洗礼,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又懂得一些西方乐器,平日里性格爽朗,不扭捏,乐于表现自己,又分寸得当。

总之,这位名门千金还在上学期间,就已经难掩其独特魅力。

一见话剧定终身

民国初期,社会风气逐渐开明,国内的文化形式开始变得多样,尤其是对于西方话剧的发展。

另外,还有一大批有识青年加入促进文化发展的行列,他们自发成立社团,共同致力于对国人的文化传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人才济济的南国社。

俞珊与南国社的缘分正在悄然而至。

此时的俞珊,在第一次接触戏剧之后,就深深地喜欢上戏剧,不久,得到机会可以以女性的角色身份上台演出,要知道,在此之前,话剧表演的舞台上从来没有女性演员,就算是女性角色也是由男演员反串完成。

第一次上台演出的经历,让俞珊更加坚定地喜欢话剧,自己则经常流连于学校的剧社,争取每次上台的机会。

1929年,著名剧作家田汉先生受邀于本校指导话剧《湖上的悲剧》的排练,一眼看中了长相清丽,气质突出的俞珊,她的气质与身段正好符合自己的下一部戏的女主角。

初次见面,田汉就对俞珊抛出橄榄枝,邀请她加入自己发起并领导的文艺团体——著名的南国社。

心里还在想这个女孩该不会害羞,不敢同意吧,毕竟当时并没有此类女演员。没想,俞珊直接一口同意,对于俞珊来说,这可是可以多次上台演出的机会。

就是在这个社团,俞珊认识了才子徐志摩,从此之后,徐志摩开始为倾慕于她的美貌与才华。

俞珊的加入,果然没有让田汉失望。

田汉将倾心打造的译自王尔德的成名作《莎乐美》,直接交由第一次合作的俞珊进行演出,此剧在南京的首次演出大获成功,俞珊也成为中国最早登上话剧舞台的首批女演员。

舞台上,俞珊大胆的表演风格,深动刻画了人物求爱不得,既痛苦又不舍的形象,俞珊在舞台上大放异彩,这样的成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她从小接受的西方教育。

很快,俞珊凭借《莎乐美》中出色的演技,声名大噪,不少观众慕名前来,三百人的场子常常容纳到四百人之多。

每当俞珊在舞台上纵情表演,徐志摩总在台下一个角落注视着她,尽管此时徐志摩已与陆小曼结婚,还是忍不住对俞珊着迷。

当时,徐志摩夫妇所住上海的书房墙上总是悬挂着一幅俞珊饰演《莎乐美》的剧照,旁边还有一件她在剧中的舞衣。

徐志摩常常一个人在书房面对俞珊的剧照深思与遐想。

1930年,俞珊又一部作品《卡门》问世,这次她化身热情,崇尚自由的吉普赛女郎,再次获得好成绩。

著名戏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曾毫不吝啬地坦言:“俞小姐的表演细腻动人,我不如也!”。

演《卡门》那段时间,俞珊经常登门向徐志摩夫妇就舞台表演技巧,揣摩人物心理进行探讨,徐志摩心花怒放,但是作为妻子的陆小曼却看在眼里,醋意大发。

俞珊走后,陆小曼警告徐志摩要安分守己,因此徐志摩只好把欣赏俞珊的心收回,全心投身在《新月》杂志的编务上。

那段时间,俞珊的名字红遍街头巷尾,不少人慕名从全国各地赶来一睹芳容,其中不乏出身名门的仰慕者。

她被称为“新女性代表人物”,名气更是远在林徽因,陆小曼,孟小冬之上,一时风头无两。

明星之路受阻

大家闺秀竟然抛头露面,出落风尘,这在普通人家里都不允许发生的事,竟然发生在名门世家。

当父亲俞大纯得知自己的女儿在外竟然是登台表演,声名大噪的戏子时,顿时气的扬言要登报,与俞珊解除父女关系。

鉴于父亲的施压与全家人的反对,俞珊每日郁郁寡欢,这期间,常与有过数面之缘的梁实秋书信来往,吐露内心不悦与郁闷,梁实秋不久后,便借职务之便,安排俞珊在国立青岛大学当图书管理员。

家里的危机解除,俞珊再也不能登台表演,红极一时的女星被迫戛然而止,而她的仰慕者非但没有间断,甚至越来越多。

只因俞珊的魅力并没有因离开舞台而消失,回归生活的俞珊,反而更具诱惑力,现实生活中的故事远比舞台上精彩。

说起梁实秋与俞珊的相识,离不开徐志摩的“宣传”,早前,徐志摩在与好友梁实秋交谈时,常常情不自禁地提起俞珊是多么的迷人,梁实秋不免也对俞珊产生好奇,并请求徐志摩牵线认识。

果然,认识俞珊之后,才知道徐志摩所言非虚。

此次,俞珊的到来,很快搅乱了青岛大学的一池春水。

沈从文为了与俞珊见面,自动推迟了见未婚妻的时间,关于他对俞珊的倾慕之情,在其著名小说《八骏图》中有生动刻画。

闻一多为了更方便接触俞珊,早早打发妻子携儿女回到乡下老家,但是闻一多对俞珊的痴迷程度,很快惊动了远在乡下的妻子,妻子闻讯便火速赶往,收回了闻一多的心思。

拜倒在俞珊魅力之下的文人雅士不尽其数,其中不免有对俞珊展开追求的人,他们的心思俞珊都能察觉一二,但是,俞珊从不为他们所动。

说来也奇怪,那些所谓的倾慕者,都是要么有妻儿,要么快结婚的,并且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总是不能长期坚持。

就在所有人都好奇这样一位“奇女子”到底会选择谁来共度余生之时,俞珊做了一个决定,出乎所有人意料。

委身下嫁,出人意料

美女的心思总是难猜,俞珊最终决定,与相差19岁,平日里不苟言笑,稍显木讷的文学院教授赵太侔结婚。

最初原因有二,其一,俞珊的到来,让平日里沉默寡言的赵太侔突然变得主动起来,这位沉稳的教授竟然开始向俞珊献殷勤,不同于别人,赵太侔从未放弃对俞珊的追求,坚持到最后。

尽管赵太侔当时已有妻儿,但是他为了俞珊,果断与发妻离婚,恢复自由身,此举确实感动到了俞珊,俞珊也因此对赵太侔另眼相看。

其二,赵太侔在留学美国期间,曾经主修戏剧专业,在这一点上,他有着别人无法相较的优势。

有人说俞珊得以下嫁,是因为赵太侔的“逼婚”,其实此说法言过其实,真正促成俞珊下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赵太侔真心为俞珊做了一些事,而这些事足够令俞珊感动。

当初俞珊的弟弟因为政治倾向问题,被政府拘捕并下令执行死刑,赵太侔用尽所有人脉,几经波折,才将弟弟安全救出。

经此一事,俞珊果断决定嫁给赵太侔。

婚后,俞珊为赵太侔生育了两个女儿,婚后生活和睦。

但是,感情基础薄弱的婚姻,终究难逃离婚的噩运,二人于新中国建国前夕离婚。

美人迟暮,1968年,俞珊去世,就在同一年,前夫赵太侔选择投海自尽。

一代才女,惊艳了时代,惊艳了众人,她已离去,但她的传奇人生至今仍广为人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才女俞姗:在1968年悲愤而死,她的追求者也很少有人得善终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俞珊:中国第一位话剧女明星
她曾被徐志摩 梁实秋爱慕 被闻一多苦恋 为何嫁给一不说话的怪人
俞珊:被徐志摩爱慕,被闻一多苦恋,为何嫁给一“寡言笑”的怪人
俏俞珊卖身救弟,闻一多悲愤写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