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教学]一首词说文学及高中文学解读
楼主作者:野鹤无粮2010  发表日期:2012-7-19 21:21:01
一首词说文学及高中文学解读
-----以《虞美人》为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怎么带领高中学生解读文学作品?换言之,高中语文文本解读课怎么教,教学生什么,学生怎样才算读懂了一个文学作品,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能否自己去解读一个作品,从什么角度切入?这些问题应该是高中三年课堂上要去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先是让学生有了工具,譬如钓鱼的人先有了渔具,接着才有可能有获得鱼儿的愉悦。不用你约他去钓鱼了,他自己欲罢不能呢!
这不能不回到课文的四要素。对于一篇课文,它应该包含四个要素:世界、作者、文本、读者。
先来说说“世界”。任何文学作品,都是要写到现实“世界”的。譬如《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东风、雕阑玉砌、朱颜等,这些都是作者亲自感受过的事物或人物。然而,文学就仅仅是“世界”吗,如果真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看文学而不直接去看世界呢。很明显,文学里有“世界”本身没有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就是作者的介入。文学是作家生产出来的,里面就有作者的东西在。并非世界是怎样的,作家就写成怎样。这个世界会随着作者的彼时感情发生变形。譬如月亮,它并不理会世人的喜怒哀乐,每日东升西落,每月望明晦隐。但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呈现的面貌是不相同的,如李白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这月是令人喜悦的,是饱满的,我们仿佛看见万里无云的高空,一轮皓月从黛山之上冉冉升起。“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轮月亮,明则明矣,但却带着不堪回首物是人非的巨大哀痛。为什么会这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为什么相同的月亮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是这样的迥然不同呢?很明显,这是作者所处的心境不同罢了?李白写“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是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自然喜不自胜;而李煜写“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背景是国破家亡,作为违命侯被大宋囚禁。昔日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一国之君,沦落成了任人宰割的阶下囚,不但失去了帝王之尊,甚至丧失了作为普通人该有的自由、尊严和生命的安全感。于是这轮明月,包括美丽的春花,温柔的春风,多情的春水…….都染上了巨大的哀愁。如果说不同的作者因为个人的因素对“世界”的观照会是不同的,仿若俗语中所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们还可以列举一个更明显的例子:花是美好的,但在作者情绪处于低潮时,花也是悲伤的载体,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诗人写这首诗时,正因安史之乱流落天涯,与家人天各一方,再美的花此时在他眼中都没有美感;但正是此公,后来生活安定下来,也是感悟到花的美好的,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自寻花》)可见,“世界”在作者的眼里是会变形的,变形的依据就是作者所处的背景的介入。就像我们常人在大热天厌恶太阳,而在寒冷的冬日渴望日光一样。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必是要去体悟“世界”和作者的关系,“世界”只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载体。不说诗歌,我们来说说小说,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阿Q这位“世界”中存在的人物,我们看出作者对他的感情是复杂的,有痛恨,有同情,于是我们归纳出《阿Q正传》的主题,那就是对当时中国下层百姓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是我们教授解读文本的第一步,透过文本中的“世界”去观照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回到《虞美人》来,刚才我们说到这首词是一曲哀婉忧伤的亡国之音。但这首只是抒写个人国破家亡的诗作为什么得已流传并千百年来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共鸣呢?国亡也亡了,人也早已作古。很明显,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并不只在作者这里止步,一旦有读者参与进去,它就不仅仅属于作者了,而是成为了读者的一种体验。也就是说,作者写出来的东西与他想到的东西是一样的吗?也不是的,所谓“形象大于思想”,正如一个圆,饥饿的人可能想到的是饼,缺钱的人可能想象为一枚硬币,思念情人的男子可能觉得是女子的手镯……文学理论中有个形象的说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从文本诞生出来,不与读者见面则罢,一旦与读者相亲,就会发生变形,我们称之为文本到读者的变形。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喜欢李煜的这首《虞美人》。因为从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历史视野来看,词所写的悲哀,所表现出来的忧愤深广的忧患意识,是人类所共有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人生的短暂无常哪里只是李煜的感受,上至帝王,下至草芥,无不在受到它的折磨和播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既逼真地再现了词人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让读者从中取得某种心灵的呼应。所谓“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块垒”,就这样,《虞美人》自然成了广大读者(特别是那些有着各种不幸遭遇的人)钟情的爱物,当他读这首词时,想到的恐怕不是李煜的国破家亡,更多的是自己的不幸,从而获得一种寄托活解脱。唐代有个叫崔护的诗人,写过一首诗,堪与李煜的这首词媲美:“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物是人非的事谁不曾遇到呢?和上首词中“只是朱颜改”怕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吧!可以想象,一个故地重游的人,想象曾经这里的繁华,这里的多情,又会有多少唏嘘之叹,心中怎么不浮起“人面何处”“朱颜何在”诗句?
一个作品,只有到了这里,才完成了它的使命,当然,随着读者的阅历增加,情感的丰富,岁月的更替,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也会有着不同的感悟。和平年代,我们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觉必不太深,但国难当头之时,这句诗成了多少人走上不归之路的动力?
教文学作品,要理解这四个要素:世界、作者、文本、读者。要让学生知道一个作品的价值,在三个变形中:从世界到作者的变形,从作者到文本的变形,再从文本到读者的变形。教学中让学生完成了这三个变形,可以说学生就会懂了课文的。当然第三个变形有可能实现不了,因为和读者的年幼有关,但总有一天,他经历了,回首曾经学过的课文,会有恍然大悟的一天。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部分学生还是不懂,这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他的阅历还没到,自然悟性到不了,时间会给孩子一切的,只要他热爱语文!
2#作者:终究选择记忆  回复日期:2012-7-20 8:52:00
不错,提供了一条欣赏文学作品的可行路径。
谈谈自己的感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光念起来就觉得很美,念完了自然而然的就有自己的感觉了,相见恨晚的好词——那时不知在大学数学书上写了多少遍——可见现在语文课本真的改了,我初次结识它是《大学语文》,可是老师并没有讲,只是个人觉得很好。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大学军训时,初次听到,太好听了,唱歌不怎么样的我在后来工作那年唱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己和同事都觉得好。
去年夏天,在网上看到《宋词十家》的视频,是央视十套《子午书简》的一个专题,又一次欣赏到了配乐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楼主说得对,“时间会给孩子一切的,只要他热爱语文!”
再啰嗦点:
个人认为直接把文学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或者谈感受(因为有学生已经接触过了),感受有二,一个是联系读者自己的感受,学生谈了老师谈,大家都谈,有交流有讨论,更多的是分享;另一个是作品本身的,这个绝对需要老师的参与,主要是指导,这个现在我都没学会,属于底子薄呵呵。
再次坚信楼主说的“时间回给孩子一切的,只要他热爱语文!”
7#作者:类筱黎  回复日期:2012-7-20 9:51:00
亡国词写的好的还有宋徽和李清照
在北题壁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影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望断天南无雁飞。
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眼儿媚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
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遶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醉落魄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
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
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
一曲生命的悲歌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翻译及赏析
这首流传至今的千古名诗,却是作者的绝命词,背后的故事令人叹息
古琴《虞美人》| 君心空灵,方知明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