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天生的大词人:性情仁厚的李璟

天生的大词人:性情仁厚的李璟

礼乐文华腾讯儒学徐晋如2015-06-05 10:59
1

本文摘自知名学者、诗人徐晋如所著《唐宋词与人生》之四《词家千古数南唐——说南唐二主》,由作者授权腾讯儒学独家连载。

李璟性情非常仁厚。陆游《南唐书》称:

元宗多才艺,好读书,便骑善射,在位几二十年,慈仁恭俭,礼贤睦族,爱民字孤,裕然有人君之度。

南唐元宗李璟(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他天性恬淡,对权力并不热中,度其初志,本来是要做庐山中的隐士,诗酒风流,只是身承大统,不得不继位罢了。既为李唐苗裔,又负担着恢复祖业的责任,先灭闽国,旋却被吴越夺去大块地盘,先有楚地,又不能禁楚人之叛,两番军事失利,促使李璟复其本心,调整国家战略为自保谦守,不再用兵事了。当时有一位大臣,向他进谏说,希望皇上十数年中不要再用兵了,李璟的回答意味深长,他道:“兵可终生不用。何数十年之有?”

时有歌者王感化,为李璟唱歌,唱来唱去就一句“南朝天子爱风流”,他听后非常感慨,说如果当初陈后主能得人如此进谏,又何至于受“衔璧之辱”呢?古时国君投降,须肉袒自缚,把象征国家政权的玉璧衔在嘴里,所以叫“衔璧之辱”。陈后主在隋兵攻入景阳宫时,准备逃进胭脂井里藏身,谁知身躯太过胖大,卡在井口,上不得,下不得,被隋兵捉住,那可比“衔璧之辱”丢脸多了。李璟非不知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只是他天性仁慈恬退,不希望人民陷入战争的苦难之中,与陈后主之荒淫无道,迥非同流。这种性情当然不适合做政治家,但却使得他没有悬念地成为一位大词人。

浣溪沙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听(tìng)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这首词抒写的是春色将阑伤春之绪,上片写春云低重,被风吹着仿佛贴着水面飞动,经过一场春雨,园林池馆都透出晴天的气息,燕子在争着衔泥垒巢。可是韶光将尽,词人就像那瘦损腰围的南朝诗人沈约,多愁多病,身子很虚弱,连身上衣服的重量都难以承受。一个“压”字,一个“争”字,写出的是自然界的不和谐,而这种不和谐,正是作者内心的矛盾苦闷的象征。李璟是可爱的,他没有把自己当成君主,而是把自己比成一位古代的读书人,这与鞭秦皇、挞汉武的霸主心态,完全异趣。

过片两句“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鸿雁信”用苏武之典,当年苏武使匈奴,被流放北海,不辱汉节,一十九年不得归国,汉朝使者知苏武未死,向匈奴讨人,诡言大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雁足上系有苏武的书信。用这个典故当然并不表示他真的在盼望远人的书信,而是隐指对国家前途命运的焦灼等待。对于未来,他无比忧惧,却只能在竹林中听着鹧鸪的鸣叫。结句“此情惟有落花知”情感十分沉重,春尽花落,九十韶光一去不复返,自己的心事,也像落花一样无奈而哀婉吧。所谓的“惟有落花知”,是指只有落花是自己的知己,也只有落花才能明瞭自己的心事。

鹤冲天

晓月坠,宿云披银烛,锦屏帏。建章钟动玉绳低。宫漏出花迟。

这首小令咏秋宵宫中景象。“建章钟动玉绳低”一句,化自古诗“玉绳低建章”。玉绳是天上星名,秋天最明亮可观,建章是汉代宫殿名。秋天的午夜,玉绳自西北冉冉低转,近拂晓时最低,故全词是写夜色将阑的景象。身为人主,其词本不该写得这样婉约,这样低沉,但李璟的人生郁结着一种愁苦,所以即使是描写宫中气象,也是低沉宛转的,你找不到“万国衣冠拜冕旒”、“百啭流莺绕建章”的盛唐气象。

归国谣

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明朝便是关山隔。

《江表志》载:

元宗割江南之后,金陵对岸即为敌境,因迁都豫章,舟车之盛,旌旗络绎,凡数千里。百司仪卫,洎禁校,帑藏不绝者近一载。上每北顾。忽忽不乐。澄心堂承旨秦裕岁征多引屏风障之。尝吟御制诗云:“灵槎思浩渺,老鹤忆崆峒。”

这首《归国谣》表面上是写送客潇湘,实寓对江北失地的惋惜之情。词用入声韵,在声情上自饶一种和劲之美。

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顦顇,不堪看(kān)。细雨梦回鸡塞逺,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琐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sì)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此二首是李璟的名作。《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算是《浣溪沙》的变格。词的音乐部分有时候会作一些调整,分出添声、歇拍、摊破、减字等变格,《摊破浣溪沙》始自李璟,故又名《南唐浣溪沙》。《摊破浣溪沙》是把《浣溪沙》的上下片的第三句,由和婉的七言句法,变作一个七言句和一个三言句,三言句字少语精,表现力就比《浣溪沙》要强很多。

二首名作,自字面意思看,前首悲秋,第二首伤春,这本是千古文人热衷的题材,只是李璟在低徊宛转中不失悲壮,故为难能。

试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开笔即已苍茫正大,绿波无垠,枯荷狼藉,而愁心正如这无垠的绿波,漫无涯际。人与韶光一同憔悴,已是伤心不忍言,就像是书法中的提笔,再加以“不堪看”三字,譬如书法中的顿笔,一提一顿,自然真气流行。过片“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由哀怨转为凄婉,是化实为虚之笔,把实在的浓愁,转化为凄婉的虚景,这就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算是作诗填词的一个重要技巧。到结二句则用重拙之笔,反以直露为美。不过直露之笔,设非情感极其浓挚,是很难动人的。

第二首伤春之作,很见天赋,倒不仅是创作技巧的高明。开笔“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琐重楼”就是天才的杰构。意谓能挂起珍珠帘,却挂不住郁结在心的春恨,堪称兴中有比。兴,是欲说甲事,偏先说乙事,比,即以甲事喻乙事,二句欲说春恨难遣,先说手卷真珠,又暗以真珠上玉钩喻春恨锁重楼,故意味尤其绵长。“风里落花谁是主”,此句显示词人的无意识。非不知谁是东君之主,实是词人中心摇摇无主,不知国家的前途命运何在。“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也是名句,青鸟本为西王母的使者,后喻指爱情之使,丁香开花细小,但繁茂非常,以青鸟、丁香的纤微,映照云外、雨中的苍茫浩瀚,喻指人在难测的命运面前,是何等之渺小,即使生为帝王,又如何能摆脱命运的摆布?一结“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以三峡之水,喻浓愁不断,有一种浩荡奔流的气势,婀娜中见出刚劲,这才是大作家的手段。

王国维特赏“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二句,以为 “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龙榆生先生不同意他的观点,以为中主实有无限感伤,非仅流连光景之作,他说正因中主忍辱含垢,委曲求全,所以才有百折千廻之词心。王国维对这两句的解释偏于形而上,是哲学化的理解,相对而言,龙榆生先生的见解更具说服力。

作者小传:

徐晋如

徐晋如为古典文献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国学院教务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著有文言诗文集《忏慧堂集》,学术专著《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缀石轩论诗杂著》、《唐宋词与人生》等,是当代儒家诗教的首倡者。

腾讯儒学特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
江南雨讲课笔录6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赏析
徐晋如 | 问君能有几多愁——说南唐二主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五代: 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