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叶嘉莹说冯延巳:千回百转诉哀愁

叶嘉莹说冯延巳:千回百转诉哀愁

中华诗词人物—冯延巳|叶嘉莹 讲 萧丽 书

题辞|刘征

我嗜茶,请以茶喻。饮绿茶,必取西湖上好明前龙井,泡以名泉之水,盛以青花瓷盖碗或玲珑剔透之玻璃杯。诸美俱备,徐徐饮之,始能品其真味,得其真趣。

《中华诗词人物系列》所选皆古大家之名作,请当今大诗词家讲解,并请著名书家为之染翰。诸美俱备,徐徐品之,始能会其深长之底蕴,听其弦外之音,心旷神飞,回肠荡气。“人生有味是清欢”。

葉嘉瑩先生

冯延巳《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叶嘉莹:我的朋友肖丽,听过我一些讲词的讲话,她很喜欢我讲的关于冯延巳冯正中的几首词,所以她今天要我来把这几首词再讲一下,我们应该先把它读一遍。先说这个词的牌调,词都有一个牌调,因为所谓词本来是歌词的词,就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所以我们叫它作词,跟叫诗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诗是言志的,词就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所以每个歌词的前边都有一个名称,那个不是题目,那个就是音乐的乐曲的牌调,那么这两首都是属于《鹊踏枝》的一个牌调,所以《鹊踏枝》是音乐的牌调,不是题目。但是这个鹊踏枝的音乐的牌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同一个曲调,它叫《鹊踏枝》,也叫《蝶恋花》,是同样的一个曲调。

温庭筠也写了很多首词,晚唐五代的《花间集》中最早的一个词人,那么从温庭筠发展下来,经过韦庄到冯延巳。王国维说:词到了冯延巳是“堂庑特大”,就是说好像它是一个建筑,它有大堂,有两廊的厢房,它的规模是很大的,不像是温庭筠、韦庄的小词,温庭筠、韦庄的小词比较简单,温庭筠就写一个女子化妆,韦庄写她自己战乱之中的流离的一种悲哀,亡国的悲哀。所以他们的一些小词,像韦庄的小词,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说:“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她主观的感情非常强,而且她所说的那个感情都有具体的情事。到了冯延巳有一个开拓,非常奇妙的一点,就是他不是像温庭筠只写一个女子的外表,“懒起画峨眉”,也不像韦庄是写的一个很具体的感情。他所写的,我们就把它念一遍。

萧丽书 《冯延巳 鹊踏枝》

他说:“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他是写什么故事他没有说明,他说:“谁道闲情抛掷久”,他说的是“闲情”啊,他没有说我是破国亡家,我是怀念故乡,都没有说。他说的是一种闲情,什么叫做闲情呢,就是你生活上一有空闲就有一种情绪涌到你内心里来,就是闲情。你无缘无故的内心有一种惆怅或者悲哀的感觉,不是为了某一件具体的人或者事情,他说我觉得我应该把这个闲情抛弃,所以我就尝试,我就努力,我把闲情抛掷,我不要每天无缘无故就伤感,这何必呢。所以我就把闲情抛掷,我努力了很久,“闲情抛掷久”,可是他两个字就都打回来了,是“谁道闲情抛掷久”,我曾经努力我要抛掷我的闲情,结果我发现我没有抛掷掉,“谁道闲情抛掷久”,为什么知道我没有抛弃掉,因为我“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每一年只要春天一来,我内心就有一种惆怅的感觉,所以他用的字都是很模糊影响的,什么是闲情,是离别吗?他都没有说,什么是惆怅?惆怅他也没有说,为什么惆怅?也没有说,就是你内心之中,无缘无故的好像有所追求,又好像有所失落,又好像总是抓不到一个东西,所以我尝试努力要抛弃我的闲情,是“谁道闲情抛掷久”,因为“每到春来”,我的那种感伤的感觉“惆怅还依旧”,它就又回来了,惆怅就是好像有所失落,又好像有所追寻,说不出什么,“惆怅还依旧。”

萧丽书 《冯延巳 鹊踏枝》

那么在这种惆怅的闲情之中,他:“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温庭筠说的好,“日日花前常病酒”,每当花开的时候,我在花前就饮酒,我饮酒饮到什么程度呢,饮到病酒,就是我不但是喝到沉醉,而且有了一种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可是我仍然每天在花前饮酒,“日日花前常病酒”,这个其实我可以引杜甫的两句诗,杜甫有两句写伤春的诗,他说春花已经落了,他说酒,我因为花落所以我才饮酒,而因为今天还有花开,所以我要为这个花而饮酒,是日日花前常病酒,因为我不忍心看到这么美丽的花就落了,说:“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这是杜甫说的。古代诗人用字用得好,他说“且看”,你明天可能就没有花开了,今天还有这几朵花,你就暂且多看它一眼吧,所以我暂且看什么样的花,欲尽,马上就要落下去的花,今夜我亲眼就看见它一片一片的飘零,你难道不为花伤感吗?所以“且看欲尽花经眼”,你怎么能够忍受这种悲哀和惆怅,所以我“莫厌伤多酒入唇”,所以我不要厌倦,不要推辞,我还是喝酒入唇。“伤多”,尽管我酒已经喝的伤了,已经喝得太多了,我不推辞,只怨花落得太快了。所以冯延巳就跟杜甫的感情很接近,所以“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不辞镜里朱颜瘦”,也是很妙的一种感觉。说花前是常病久,因为花不常在,我不看它,我不饮酒,它就落了,我为了伤春,为了病酒,我的朱颜憔悴了,我消瘦了,我不是不知道我的消瘦,我对着镜子清清楚楚看到我是憔悴消瘦了,我不辞,我不推辞。

萧丽书 《冯延巳 鹊踏枝》

有的人,比如说是多喝酒不好,或者多抽烟不好,劝他,他觉得对身体不好我就停止了,停止了喝酒,停止了抽烟,他说我知道,我镜里朱颜瘦,我是病酒,我是为了酒伤害了身体,但是我不辞,我宁可伤害身体,我一定要面对着将落的花为它饮一杯酒,“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这就是冯延巳的一个绝大的不同,他没有具体说出他的感情,但是他的感情千回百转的在那里,在他内心盘旋,这是冯延巳最大的好处。那么是什么“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春来什么事情使你惆怅还依旧呢?所以下边一首他就接着说了,“河畔青芜堤上柳”,你看那河水边,岸上的青草,一片的青草,又绿起来了,像欧阳修说的:“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你看那个青草,一片一片的绿到天边,那远行的人再也没回来,“河畔青芜堤上柳”,柳条冬天的时候憔悴了,柳枝断了,春天的时候,九九河开,九九沿河看柳,那你就马上感觉到柳条柔软了,它不像冬天那么僵硬了。不但是柔软了,你虽然看不到它的叶子,像现在我们隐约之间可以看到有一片绿色了,春天来了,你看到河畔的青草,你看到堤上的柳条,就是当青草生的时候,等柳条绿的时候,当春天来的时候,我的忧伤,我的惆怅就回来了,所以:“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你去年有过的愁今年又回来了,所以是新愁。为什么年年的春天都会引起你一片的忧愁呢?“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我就带着我满心的惆怅,那种闲愁,我一个人站在桥上,人在应该是在屋子里边居住,桥是给人家过路的,桥不是给人停留的,桥是给人经过的,但是我一个人就站在那个小桥。独立小桥,任凭那个桥的四围,桥不是房间,所以它没有遮拦,四面的寒风都吹到我的身上。古人宽袍大袖,风吹得我的满袖子寒风,我“独立小桥风满袖”。我站了多久在小桥上,站了很久,直到“平林新月”,远远的一排树林,树林上月亮慢慢升起来了,路边桥上所有的人都回家了,我一个人还站在这里,“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这是冯延巳的感情,千回百转的,缠绵悱恻的,是什么,他没有说,是为了离别?为了一个女子?都不是,这就是我内心的惆怅和哀伤。

萧丽书 《冯延巳 抛球乐》

冯延巳为什么他内心有这种摆脱不掉的,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和哀伤呢?因为冯延巳是一个非常不幸的词人,如果我说有一个人,从他一出生,就注定了他悲剧的命运,天下有这样不幸的人吗?从一出生就注定你是悲剧的命运了,有这样的人吗?冯延巳就是出生下来就注定是个悲剧人物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我这样说呢?因为冯延巳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人,所以我们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所以我们要欣赏一个作家,你要对这个作家的时代背景都有所了解。冯延巳生来就是不幸的人,为什么?因为他生在晚唐五代不说,他的父亲叫冯令覠,晚唐五代为五代十国嘛,他生在南唐,南唐是一个小国,南唐开国的君主李昪,任用了冯延巳的父亲。是他最重要的一个大臣。冯延巳生下来就跟南唐前主李昪的儿子李璟,那就是南唐的中主,他们从小就是在一起交游,他生在一个必亡的国家,跟必亡的国君结合了这么密切的关系,他跟中主从小就是很好的朋友,中主做了皇帝,他就做了宰相。南唐走向灭亡,你作为一个宰相你有能力把南唐的危亡挽救回来吗?你没有这个能力而你生在这个国家,所有朝廷上的人,有主战有主和的,所有的箭头都指在你身上,所有的责任都担在你身上,他无可告诉,无可推托,无可言说,所以他才会写出这样的词来,这是我们讲的第一首词。

冯延巳《鹊踏枝》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萧丽书 《冯延巳 鹊踏枝》

他写了好多首《鹊踏枝》,现在我们看他另外一首,也是《鹊踏枝》的词。我们还是先读一遍:“梅落繁枝千万片”,这个不是吟诵,这只是读,读的时候,你要把词的情调、感情,把它的声音的美,跟感情的曲折从你一读就把它读出来,先不要说吟诵,“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这是冯延巳的感情,千回百转的、婉转曲折的,这是他的特色,他说梅花落了,梅花落了就是落了嘛?他说梅落,从那最繁茂的枝头,千万片飘落了。梅落,那真是悲剧,你眼看这么繁枝的千万片的梅花,一片一片的坠落下来,“梅落繁枝千万片”,可是他更进一步的说,因为梅花的花片很小,它不像木兰花瓣,好大的一片,嘣一下就掉在地上了。梅花那么细碎的小花片,所以它在空中会舞动,所以“梅落繁枝千万片”,它虽然落了,好像它仍然是多情的,它在风中随着风,还要舞动出一个美妙的姿态,所以“学雪随风转”。像雪花一样在风里面旋转飘扬,在将落以前舞动出一个姿态。

萧丽书 《冯延巳 鹊踏枝》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他说笙歌,听歌、看舞、饮酒,这种欢乐是非常短暂的,笙歌会过去的,晚间的宴会也会过去的,所以昨夜笙歌转眼就消失散去了,“昨夜笙歌容易散”。笙歌没有了,酒也没有了,朋友都散去了,“酒醒添得愁无限”,当我喝酒喝醉了,酒醒过来,人去楼空,歌舞都没有了,我酒醒的时候,添得愁无限。我满心都是悲哀,都是忧伤,都是愁苦,“酒醒添得愁无限”。那我在房间里边,人去楼空,我这样痛苦,所以我就出去,到楼外看一看,看到“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我到了楼上,举目四望,“楼上春山寒四面”。四面都是春山,而在早春的季节,你觉得那山色是如此的寒冷,而且四围山色把我这个小楼包围在中间,所以他说“楼上春山寒四面”。我一个人是孤独的,我一个人是寂寞的,我在想:人间,我可以找到一个伴侣吗,我可以得到一个消息吗,所以:“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我们古人说鸿雁可以传书,征鸿正在远行。从这个南方向北飞的,春天嘛,从南向北飞的这个大雁,所以过尽征鸿,一片一片的雁阵,一队一队的雁阵,所有的鸿雁都飞过了,当鸿雁都飞走了的时候,你所等待的音讯没有来,而苍然暮色,自远而至,那黄昏就来了,暮色就来了,你看那远山已经落入到一片迷蒙的烟霭之中了,所以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远处你看不清楚,那烟就像是深一点,近处比较清楚,烟就是浅一点,但是不管是远景、近景,都没入到一片烟霭之中了,我所期待的人没有来。

萧丽书 《冯延巳 抛球乐》

“一晌凭栏人不见”,这个“一晌”在词句里面有两种可能,有的说的是短暂,“一晌”就是很短。有的说“一晌”很长,这里是长的意思。“凭栏”,我靠在栏杆上,靠在栏杆因为我有所期待。“一晌凭栏”,我在这里凭栏,期待了很久,已经征鸿都过尽了,已经暮烟都笼罩了,一晌凭栏,我凭栏这么久,我所期待的人没有来,“一晌凭栏人不见”。所以:“鲛绡掩泪思量遍”,我就用我那个美丽的“鲛绡”,“绡”是很薄的丝织品,那么“鲛绡”是中国一个传说。说海底有“鲛人”,像鱼一样的鲛人,说鲛人的眼泪,鲛人泣泪可以成珠,而且鲛人说他会织布,他可以织出鲛绡,就是最薄的,最美丽的,一片像丝织品一样。他说我就拿这种泪点织成的丝织的手帕,掩泪,不是说总擦,掩泪是摁一摁,摁一摁,就鲛绡掩泪,我等待的人没有来,我用“鲛绡掩泪”思量遍,我千思万想的盼望,人没有到来。

萧丽书 《冯延巳 抛球乐》

我们讲了两首冯延巳的《鹊踏枝》。冯延巳的《鹊踏枝》是非常有名的词,因为他的感情真的是千回百转,而且没有明白的直说,那么我们现在既然讲了两首《鹊踏枝》,我们就把刚讲过的这一首吟诵一遍吧,我就不再读了,就吟诵:“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可以把它重复几次,就有余音不绝的感觉。

萧丽书 《冯延巳 抛球乐》
葉嘉瑩先生与萧丽女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四讲 冯延巳(上)
一词丨五代·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冯延巳
冯延巳《鹊踏枝》: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春来又断肠
冯正中《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 《蝶恋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