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二战中最大的撤退奇迹,敦刻尔克大撤退到底是如何成功的?

战争是最能创造奇迹的领域,战争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正常情况下很难理解的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希特勒占领波兰后,立刻调转枪头攻向法国。法国人原以为马奇诺防线是一道天堑,但没想到德国人利用机动部队,绕过比利时,从阿登森林南下。

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进攻下,英、法和比利时军队的三十多万人被围困到敦刻尔克,当时全欧洲都以为这三十多万人已经成为纳粹的囊中之物,可是就在短短十天的时间里,这三十多万人竟然能跳出纳粹军队的包围圈,横渡英吉利海峡,安全撤往英国。

这样的结果不仅让希特勒和戈林等人大为恼火,也让美日等国十分惊叹,这场惊天大逃亡也被称为"敦刻尔克奇迹"。

一、魔鬼也大意?

促成"敦刻尔克奇迹"的因素很多,其中,希特勒的一道错误命令却是"帮助"对手创造"奇迹"的关键因素。

1940年5月10日,德军开始发动对西欧的入侵。德军装甲部队一马当先,率先穿越阿登山区,出其不意地割裂了法国的防线,从北方形成了对法国的包围。这让英、法联军和比利时等国的军队溃不成军,将近四十多万大军被压缩到法国北部港口敦刻尔克附近的狭窄地带,三面被围,一面环海,处境十分危险。可就在此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当时希特勒正在A集团军群司令部视察。5月24日,当德军先头装甲部队进至距敦刻尔克只有12千米的时候,希特勒突然通过龙德斯泰特向部队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就是这道命令帮了英、法军队的大忙,使他们得到宝贵的喘息时间,迅速组织撤退。

当时的德国军队几乎是眼看着这些英法联军从沙滩上逃出生天,自己却迫于军令而不能继续前进。德军装甲部队指挥官古德里安事后长叹道:"敦刻尔克已经在望,我们却被命令停止前进!我们眼睁睁看着由各种大小船只组成的舰队在把英法军队撤走。"

二、希特勒的顺水人情

那么,希特勒为什么会在此关键时刻突然裹足不前呢?战后,战史专家和当年的纳粹将领们对此有过种种解释。一种解释说,希特勒有意保存装甲部队的实力,因为联军已被围困在一个狭窄的海滩上,如果德军收缩包围圈,势必迫使其背水一战,最终挣个鱼死网破,这将影响到德军尔后的作战。

另一种解释说,希特勒听信了戈林的保证,相信只用空军就能完成消灭被围之敌的任务,用不着使用装甲部队在这最后的短兵相接中作无谓牺牲。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希特勒感到兵力不足,后勤供应跟不上,害怕把部队全部用于围歼敦刻尔克之敌,侧后会遭到突袭。

最后一种解释认为,希特勒出于同英国媾和的政治战略需要,有意对英军网开一面,他想通过手下留情和拱手让英军撤回英伦三岛的办法来博得英国上下的一致好感,增加与英国和谈的砝码,从而达到日后与其媾和的目的。

究竟是何种原因促使希特勒作出停止进攻的决定,这已成为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之谜。但不管怎样,德军在关键时刻停止进攻两天,英法联军利用这两天时间一面组织部队在敦刻尔克周围构筑工事,准备抵抗德军的继续进攻,一面征集船只,做好撤退准备。到5月27日,德军恢复进攻时,联军已征集到大量船只,开始了有组织的撤退,希特勒再想消灭英法联军已不可能。

希特勒的一道错误命令在客观上"帮助"英法联军创造了"敦刻尔克奇迹"。但这种"帮助"只是提供了一种机会,能否抓住这一机会,创造出真正的"奇迹",还有赖于联军自己的努力。

三、发电机计划

在战争中,实施战略撤退是常有的军事行动。战略撤退从某种意义上说,星河退不比战略进攻容易,一旦组织不好,就会变成大溃退,甚至出现溃不成军的现象,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英法联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创造的"敦刻尔克撤退奇迹",除了得益于希特勒的一道错误命令提供的机会外,与其成功的撤退组织也是分不开的。1940年5月中旬,眼见德军装甲部队锐不可当,闪电般席卷西欧,英国匆忙制定了一个代号为"发电机"的作战计划,其最初目的是把远征军从法国北部运送到南部,继续与德军作战。

但随着战局的发展,这一转移兵力的计划被用作撤退行动,而为此征集的大量船只在撤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月26日下午,英国当局意识到已无力在西欧大陆继续抵抗德军的入侵,远征军再不撤退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于是下令"发电机"计划开始实施。此时,大约有40万英法联军和比利时军队聚集在敦刻尔克周围。

敦刻尔克是法国第三大港口,如果设施完好,撤退工作会进行得很快。但此时,由于德军的轰炸,港口大部分设施都已毁坏,码头被夷为硝烟弥漫的废墟,只有一条1400米长的混凝土防波堤可供救援船只停靠,大部分救援工作只能在沙滩上进行。撤退开始时,征召来的850多艘各种类型、各种动力的大小船只,从巡洋舰、驱逐舰到帆船和荷兰小船都集中在海岸附近,秩序十分混乱,加之大型舰船无法靠岸,用来转运的小船不够,因而最初的撤退工作进展十分缓慢。

为此,英国海军部下达了紧急动员令,丘吉尔出面亲自做了电视讲话,号召每个拥有合适船只的公民都来参加救援工作。于是,一时间数以千计的水手,驾着他们的轻舟驶出英格兰的江河溪流,加入到这场闻所未闻的救援舰队中。无数的船只往返于英吉利海峡两岸,他们在海滩边来回穿梭,把人员运送到军舰和大船上,使得撤退的速度大大加快。可以说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也离不开这些普通英国民众的努力。

四、结语

敦刻尔克撤退是世界海运史上最复杂、最危险的海上作业,在整个撤退过程中,德军轰炸机不停地在海滩上空轰炸着。但松软的沙滩使德军炸弹的杀伤力大大降低,从而减少了撤退中的伤亡。大海也帮了大忙,在撤退的几天中,海面上一直风平浪静。因此,不适于大海航行的小船也能发挥作用。加之外围的法军英勇作战,顽强地抵挡了德军对包围圈的压缩,保障了撤退工作的进行。

从5月27日到6月4日,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有33.8万余人通过英吉利海峡,撤往英国。尽管在撤退期间,英法军队也损失了10 余万人,重装备几乎全部丢弃,但毕竟保存住了主力,这些保存下来的部队在以后的对德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人们把敦刻尔克撤退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奇迹。

战史专家评论说:"这是战争史,上一次英勇而成功的撤退。就规模和结果而言,很难找到一个战役可与之媲美。"

参考资料:《世界近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敦刻尔克大撤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希特勒为什么会命令装甲部队停止进攻敦刻尔克长达一天?
诺兰《敦刻尔克》高尚与卑鄙并存,国难当头,有人牺牲有人偷生
战云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始末(20)“敦刻尔克奇迹”
胡子宏生命日记(415) 敦刻尔克:我承认失败,但要体面而从容,更要战斗到底
敦刻尔克大撤退奇迹,希特勒放跑33万英法联军,是有意为之?
不要低估希特勒——量子历史学分析敦刻尔克大撤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