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为泰山武当山题匾


他为泰山武当山题匾                       

文/本报记者 魏东平 图/本报记者 卢国忠




  ▲栾传益作品。


  ▲栾传益。

    他是著名的书法篆刻家。

  如果你游览莲花山寺、文圣寺、营城子民俗馆,或者漫步辽师校园,再或者登泰山、访武当,都可以看到他题字的楹联、匾额。

  字留名山精乎艺,书积腹内饱于学。而他却不为名利所累,多年来,辽宁师范大学教授、书法研究生导师栾传益潜心从事书法、篆刻的教学、研究与创作,在校园里独守着一份墨香。

  两度留字泰山

  进泰山山门,拾级而上,行至龙泉峰下,便是泰山最古老的道观之一——斗母宫。斗母宫是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院中有光绪二十五年泰安名士赵尔萃修建的“天然池”,内有两股泉水,每逢夏、秋之季双泉突涌。池上有环廊式楼阁,修建在深谷绝壁之上,廊中有亭,亭上有匾,名曰“蕴亭”,此二字每字约60厘米见方,笔力苍劲浑厚,如老槐虬枝,又如龙泉下溪。侧有行书落款“传益”,并钤印。

  栾传益1949年生于大连,字仓实,年少即酷爱书画,1968年毕业于旅大师范美术专业,后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知识的积淀,对其后来书法、篆刻功力不断提升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栾传益书法初学颜,转益多师,力追秦汉、魏晋遗风,对各种书体无不潜心研习。他成名很早,自1973年始,作品先后入选海内外多个书法大展,并在《书法》、《中国时代》、《中国书画报》、《辽宁书法》等期刊多有发表。

  1983年底,栾传益意外接到一封寄自泰山风景区管理局的来信,“那时我还在瓦房店做老师。”信是管理局副局长安廷山写来的,请求栾传益为蕴亭题匾。蕴亭是斗母宫一处佳境,旧时专供达官贵人饮茶赏月,抚琴对诗,1982年重建后,安廷山便一直在为它寻找着当代书家。

  那时,栾传益还没有去过泰山,他查阅了大量泰山的资料,在自己的小写字台上挥毫写了几幅,挑出一幅寄了出去。泰山风景区管理局领导收到信后非常兴奋,“字与景浑然天成”,而且在那个方格放大的时代,原大的题字可以尽可能保证不失真。

  第二年4月,匾刻好后,悬挂至今。时隔20年,2004年,栾传益应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邀请赴泰山举办个展,那次共展出了他的70幅作品:大到6米长的行草,小到12厘米见方的小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长至43米的手卷……个展引起轰动。泰山斗母宫的所长又盛情邀请栾传益为菩萨庙题写对联,栾传益以小篆书“化险为夷诞登到岸,济人利物功等慈航”,字如金石,众人无不赞叹。

  为武当山题字

  栾传益的书法,小字隽秀端庄,大字古朴浑厚、师承古法、庄重大气,也深受其他名山古刹、景点垂青。

  2008年春天,武当太乙铁松派十四代传人广清如约走进栾传益的家,邀请他为武当山太子洞题匾撰联,匾额高一米、长两米,栾传益捉斗笔,待气定神闲,“玄元福地”四个行楷大字一挥而就,并同时题写对联“聚太和传真宗玉虚师相,显妙相正本源龟蛇演真”。广清不禁拍手叫绝:“武当山极少请现代书家题字,当今能有如此功力的书家并不多见。”第二年9月,匾和门联刻好,武当山的道长们还特别举办了悬挂庆典,并给栾传益邮寄来一套宣纸拓片,以表感谢。

  雕刻“诗经”

  栾传益治印多年,师从刘占    ,上溯秦汉,力主平凡中蕴含奇伟,探求拙朴之印风。古语说“书画同源”,在栾传益看来,书画与篆刻也是同源,“好的印章构图就是一幅画面。” 

  2010年,由海天印社挑选八位国内当代著名篆刻家,选取青田石和肖山红等名贵石材,为雷州八景治印,栾传益受邀雕刻“雷岗纵异”,为景区永久收藏。

  1989年,栾传益开始构思并着手创作主题性篆刻集:“那时候,我从事书法篆刻教学、创作已有30年了,有了些名气,但随着创作的深入,遗憾也不时产生,觉得应该力争使篆刻作品增加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给人以更广阔的联想空间。”这是一项艰苦而枯燥的创作,每篇都要考其主旨,选取最有代表性的诗句,镌刻一印,边款则由印章释文、印文出处、诗旨三部分组成。那些年,栾传益的桌上到处摆满石料、刻刀,《诗经》三百零五首,印章三百零五方,“反复斟酌,数易其稿。本打算四五年完成,没想到一干就是12年。”2001年《诗经印谱》一经出版,惊艳海内:印章风格多样,笔力朴拙遒劲,跌宕有致,于细微之处激情涌动,彰显个性,展示了栾传益教授对古典文学和古文字学的深厚积淀和修养。于植元在为该书撰写的跋中称赞“十年辛苦不寻常”。

  完成《隶字异形考辨》

  栾传益又用了6年半时间,完成了另一部学术著作《隶字异形考辨》。“在隶书中,一个字往往有几个到几十个不同的写法。在教学中,常会碰到学生拿着字帖问:这是什么字,为什么这么写?”栾传益查阅了大量资料,从文字学发展的角度考辨隶书异体字的渊源,对历代字书勘误,提出自己的见解。

  研究是繁复的,“对异体字的考辨,有时候就像解一道道几何题。”譬如“丘”这个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字里说它小篆“从北从一”,古文“从北从土”,对此二字,栾传益经过对甲骨、金文、小篆及隶书中“丘”的形体研究,阐述了新的观点:“许书对丘字所释有误。”

  栾传益治学极为严谨,曾因一个字所依据的史料难于定论,便使该书的出版计划一拖再拖。2011年,他编著的《隶字异形考辨》一书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收例字489个,每个字均从形、义进行详尽的考评,对隶书异形字的正误进行辨析,该书一经出版,就受到学术界的好评。

  名气越来越大,近年来,栾传益的国际书法篆刻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2002年,栾传益与张齐岩开始与韩国的书法界接触,成功主办或协办中韩、韩中近十届书法展。为表彰栾传益的贡献,去年5月,韩国牙山国际书画协会在第三届国际大展中将第一个国际艺术大奖授予栾传益,并聘请他为韩国牙山国际书画协会名誉会长。

  栾传益自己却说:“我自知愚笨,唯恐用功不足,遗缺学界,影响后生,宁可多添白发,多耗生命,换得个心如水净。”

  心静不下来又如何治学?栾传益醉心于这份冷寂,不逐时尚。栾传益终身从教,深谙其中的清苦和乐趣。他在大连师专任教时,组建了音乐和美术两个专业,后到辽宁师范大学任教,与同道共同创办了成人教育的书法专业,并成为书法方向硕士生导师。在先生的书房里,悬挂着王    骋先生早年为他题写的“简远庐”斋名,作家单泽润在《学者型书法家栾传益先生访谈录》一文中评价说:“人生要安于简,目标越远越要求简,否则难以成行,繁则多携累赘,必为名利所扰,终难行远。唯'简远’,方能'仓实’。”栾传益就是这样一个求简务实的人。

  有专家评论说:“栾先生的书法深得三昧,八法精妙,楷行草隶篆诸体之中,精义神采……而篆隶金文更是语不能言其妙,如玉晶莹、质而入微,百态千异、各有气象,悦目而动心,格在逸中也。”历年来,栾传益的作品在海内外多有展出、发表、获奖,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收藏或碑刻,在国外及港台地区多有流传。1990年,国内第一部书法家辞典问世,大连仅有七人入典,栾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年特别推荐·西泠学者栾传益:一心探求汉字之美
唐代《纪太山铭》隶书摩崖高清欣赏
顾苓隶书书法欣赏
邓石如隶书书法
篆刻欣赏
怎样临习《纪泰山铭》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