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路溪罗师傅潜心做酒饼30年 制作工艺三代相传

罗师傅在晒酒饼。

  本报讯 (记者黄宇翔 雷钦健 特约通讯员刘耀龙 黄伟光通讯员李秀颜)“罗叔,今天能给我们店送50斤酒饼吗?”在龙江镇路溪社区区前路一作坊里,制作酒饼的师傅罗应添正忙着和面,接到永汉镇某店铺的电话后,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儿,从瓦缸里取出酒饼装进纸箱,准备送到客户手中。

  罗师傅制作酒饼近30年了,主要销往龙江、平陵、永汉、县城等龙门地区以及博罗县公庄镇等地,也有来自深圳、东莞等地的客人来购买他的酒饼。“以前我家及县城杂货店的酒饼都从罗叔那里进货。据我所知,整个龙门会酒饼的人并不多。”在县城谷行街居住的50多岁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说起酿 造 黄酒,相信大部分龙门人对此并不陌生,但对发酵黄酒所用酵母(俗称“酒饼”)的生产工艺或许没多少人知晓。近日,记者走进了罗师傅的作坊。

  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尤为关键

  罗师傅的作坊就在他家二楼,有两间房子和一个露天晒场。罗师傅拿起一个圆圆的酒饼对记者说:“虽然这个酒饼已经成形,但还要经过三天三夜的发酵和三天的曝晒。”

  随后,罗师傅将记者领进了旁边的发酵房。一推开发酵房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房间的地上放着一堆有点点火星的木炭,用木头搭建的架子上,放满了用簸箕装着被麻包袋覆盖着的酒饼,架子最上方放着一支温度计,整个屋子的墙壁上都流着水珠。“发酵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尤为关键,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酒饼的质量。”罗师傅说。

  走出发酵房,则是露天晒场。晒场上摆满一簸箕一簸箕白花花的酒饼,角落里还放着一台打粉机。罗师傅说,制作酒饼的材料包括大米、酒饼叶和中药材等都要制成粉末,所以他专门买了台打粉机。罗师傅从簸箕上拿起一个白花花的酒饼说:“酒饼制作要讲究材料和工序。酒饼叶是山上采摘的纯天然的,大米、水要当地的无污染的。另外,和面、捏制等都是纯手工制作,这些都很耗时,需要极大的耐心。”

  打算让儿子继承祖传工艺

  记者发现,罗师傅有眼疾,其妻子甘阿姨则腿不方便。“如果不是身体不便,我们可能不会选择做酒饼。”

  罗师傅说,1斤大米能制出1斤酒饼,每斤酒饼的成本要3元多,而酒饼的批发价才每斤6元,他们一个月大概做500斤酒饼,算下来每个月收入1000多元,仅够日常开销。

  甘阿姨说,制酒饼的工艺是她外公传下来的。外公在10多岁时就学会了制作酒饼,后来将工艺传给了甘阿姨的父亲。“1983年我和丈夫结婚后,父亲就将技艺传给我丈夫了。”甘阿姨说。

  记者由作坊下到一楼,则看到3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满酿白酒用的器具和一坛坛白酒。甘阿姨说,由于丈夫耐心钻研酒饼制作工艺,他制作出来的酒饼比外公和父亲都好,无论是用来酿黄酒还是白酒,酿出来的酒都很好,所以酒饼从不滞销。“很多客人都反映,用我们的酒饼酿出的白酒入口甘醇,喝多了也不会头痛。”甘阿姨说,“我们尝试用自己做的酒饼酿白酒来卖,也很受欢迎。”

  罗师傅告诉记者,他打算让儿子回来帮忙制作酒饼,一来可以继承祖上传下来的技艺,二来也想将制作酒饼、酿制白酒的事业做大。

  本报记者黄宇翔 特约通讯员黄伟光 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白酒市场要变天,常喝酒的人一定要看看!
中国有6款白酒:“富人成箱拿,穷人瞧不上”是名副其实的粮食酒
十元一壶的白酒靠谱吗?100斤粮食能酿多少酒?揭露真实内幕
农村自酿酒甲醇真的超标?能不能喝
何谓“双蒸”“三蒸”及“玉冰烧”?
开耙酿酒有三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