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雪降了,也该归藏补肾了!


随着二十四节气中小雪节气的到来,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逐渐降到0℃以下,今天降雨改为降雪。微信朋友圈里都在刷2015年的第一场雪,多少人在欣赏,多少人在赞叹,多少人却堵在路上,多少人在围着火锅边吃边聊今年的第一场雪……夜深人静了,雪已降,冬已临,在此叮嘱朋友们雨雪天气谨慎慢行的同时,我也在想,此刻养生补肾正当时。

1、气宜下沉

秋季五行属金,金曰从革,意即金有清肃,收敛特性。秋季落叶归根,一方面是因为秋气肃杀沉降,气血当收,叶枯当降;另一方面,落叶归根是为了腐烂成料,养藏于根,以备来年春日生发。此间蕴含意义在于,秋气宜沉,冬气方可藏。对应五脏来讲,肺气宜沉,肾气方可藏。如果按照中医理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冬季补肾水当补肺金(肺金生肾水为之母),而肺主气司呼吸,肾主藏精纳气,补肺金之法当在顺应肺气沉降之势,纳入肾水之中,方为金水相生之法。所以说,冬季补肾首先应该顺应四时之法,气沉丹田方为上上之策。有人问丹田位置在哪里?其就在任脉关元穴,此处当为关藏人体元阴元阳之所,肾间动气之所在。因关元乃关藏元气之所,应冬藏之道,故冬季此处宜少灸火多纳气。

2、宜多饮水

水产于地面(地下),乃至阴之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五行之水与五脏之肾相配,对于冬季来讲,滋补肾阴之法,莫如从水来补了。中医认为水能补阴、养阴,是滋阴生津的第一天然食材,并将喝水视为人的第一养生法。我国宋代诗人陆游在颠簸流浪中活了80多岁,曾写下诗句:九转还丹太多事,服水可以追神仙。在他看来要健康长寿饮水比炼丹还要好。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更加重视水的作用和特性。

对于中老年人来讲,冬季多饮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可以保湿,预防皮肤干燥瘙痒等症;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抗御风寒邪气,预防感冒;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防止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由此而来的心脑血管疾病,这也是为什么秋冬季节为何脑血管疾病高发的缘故。

3、多食白物

有人说黑色入肾,冬季应多食黑色食物,不错,黑色乃水之本色,水曰润下,乃滋补肾阴之本脏,此处所言白色食物亦为顺时摄生之道。

白雪降至大地,为的是补给万物所需能源,以备来年丰收,盖在大地上的这条被子越厚,来年大地上万物复苏,生长旺盛,才能丰收硕果,正如俗话所说,瑞雪兆丰年。其实,从中医理论上来讲,白色入肺五行属金,黑色入肾五行属水,而金生水,遵照中医治疗大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故白雪入大地为水也是顺应金水相生之势,符合补肾水先补母脏肺气理论。所以,对于人来讲,此季节多食白色食物,也是顺应四时阴阳之道。比如,时令蔬菜萝卜、白菜、山药、莲藕、白薯、芋头、百合等色皆白属金,对于人体来讲,符合冬季白色入体补肾气之道。再者,此类食物皆为地下所结果实,亦为秋气沉降汇聚之精华,且地下属阴,所以诸果皆有滋阴养血之功,按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讲秋冬养阴理论,当以养肝肾之阴为主,冬季更宜多食。俗话说得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先生开药方,“冬令进补,三春打虎”,其间所蕴含的道理,我想只有中医理论才能解释。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理论更在于四时万物之道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没有秋冬的养阴补阴,就没有归藏与储存养料,就不会有来年的春生和夏长。同样,没有春夏的生和长,就没有秋冬的丰收和潜藏备用。所以,人类也要顺应四时阴阳之气,切勿因贪欲劳逸而逆其生长(诸如夏季贪凉冬季欲暖等),否则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后又言: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4、早卧晚起

早睡早起,锻炼身体,是许多老年人的习惯,不过到了冬季,还是调整一下为好。《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泻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冬季宜早睡晚起,早睡以养人体的阳气,保持身体温热,迟起以养阴气,待日出而作,可躲避严寒,求其温暖,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特别是阳气不足的人,当风起骤寒之时,尤宜早卧晚起。

5、却恐安心

恐则气下则伤肾,冬季当为补肾佳时,最忌惊恐。而应以善心、慈心行事,切勿急躁冲动,神志深藏于内,心安则气机升降正常,五脏功能平衡,五行阴阳平秘。

古人说:“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此时,万物生机收藏,阳气潜伏,草木凋零,昆虫蛰伏,大地冰封,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处于休眠状态,养精蓄锐,以待来年春天生机勃发。人与四时相应,人体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避寒就温,敛阳护阴,以合“养藏之道”。

总而言之,一个“”字了得!个人疏见,望多指正。


(本文书于2015年11月23日23: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笔记
四时调气从志
四气调神论二
《成方切用》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类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