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薄老微言】回忆针灸教育家王岱教授
userphoto

2018.03.31

关注

题记:

大师都活在心中,

影响远近各不同;

记入史册与传唱,

方为学科怀念人!


近年来,近代针灸界的一批大师与我们渐行渐远。由于缺乏对针灸学科的深度研究和关注,许多人都只是随着人们短时间的情感倾诉而慢慢淡去。

REC

2012年腹针国际大会颁给王老

“腹针发展四十年特别贡献奖”


其实,对于针灸界的前辈们不仅不公,而且,从学术传承的角度来看,了解近代针灸发展史,从中获得创新的启发与灵感,都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把近代针灸大师们还原到近代针灸史中,才能给大家一个公证的评价。让大家在针灸口述史中,得到永生!谨以此文纪念一位针灸界教育家、临床家、现代针灸学科构建的的推动者王岱先生,一位令人敬佩的大师与兄长道中的朋友!

大师类型各不同

舍己为人实难逢

突然传来王岱先生的幽讯,忍不住怅然泪下!又一位针灸界的大师驾鹤西去,使自己少了一位三十多年中医道中的知己!

在近代针灸界王岱教授是大家敬仰的一位大师。所以在当日便收到两位弟子转来的音讯,才知道王老走了,其实,对于王老身体健康状态不佳关心多年。

心系王老的健康,原来每年都是自己出面请几位针灸界的大师,一般都在春节后。互问安好!祝大家健康!同时也把针灸界的发展情况关心一下,交流思想。

大约三年前,王老已经无法出来赴宴。但自己总会抽时间登门探望,也经常有王老的弟子通过微信汇报他们师傅的情况。

去年春节后,在女儿的陪同下探望时,身体已经越来越差。随后一段时间只能隔段时间电话问安。按照惯例春节前女儿都会去给拜年,今年春节拜年时才知王老已经住广安门医院ICU有几个月了。看到的相片令人感伤,已经只靠液体补充能量……

(2005年聪雁陪同头针焦老和跳动穴王老及家眷在珠海)


看到大家对王岱老先生的追思,心中百感交集。既能了解到大家对王老学术造诣的肯定,但又觉得对王岱先生对针灸学术发展史上的贡献远远低估,不足以慰藉先生在天之灵。特把自己了解的一个时间片段,进行整理告诉大家。

王老是《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的推动者与组织者,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最早的领导者。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建立了一种新的模型,同时,他用自己的智慧与胸怀,使耳针界涌现出一批影响世界的名医。为针灸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和当时的一批耳穴界的名老中医们,共同推动了针灸学科的发展。其中,跳动穴的研究仅仅是他学术研讨的另一个侧面,并不能代表他对针灸学界的贡献。

从自己亲历者的角度总结:80年代针灸学科的发展,最活跃的专业领域是经络的研究与耳针推广与耳穴标准化的研究。二十一世纪初,国家中医局标准化研究的启动与《耳穴国际标准化》中国方案的成功,有密切相关性。如果,连续的、系统的对针灸学的发展进行观察,大家应当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结论。


应当客观地进行评价,王老是耳针发展的顶层设计构架师之一,是在他的领导与参与下,才有了现代针灸发展的总体思路。

至于许多人们所敬仰的针灸界大师,更多地属于流派的大师,或知识原创的大师各有不同的奉献。对于王老这样为了成就大家,愿意舍弃自己、以教育为本,把培养人才作为重中之重的人,为数不多。还有王老的人格魅力更让人敬重,作为几十年的朋友,为少了一位这样的大师深感惋惜!

针灸学科水火中

一代名医均献身

如果不了解近代针灸发展史,让针灸在世界上带来长期的影响,引领世界针灸学未来的发展,完全是空谈和白日做梦。是一批献身于近代针灸学补充完善与传承创新的大师们,才使针灸逃出了几近灭绝的命运。

百年历史沧桑,其实针灸学科在最底层。受到的伤害难以言说。直至90年代末期仍然流行着这样的顺口溜:“西医瞧不起中医,中医瞧不起针灸,针灸瞧不起按摩,按摩瞧不起气功”!而其中,按摩属于劳动部培养的技师,根本与西医、中医和针灸不在同一起跑线。中国的政策导向是:“理、工、农、医”。医学类院校已经属于第四类学科,而把属于非医学类别的按摩与气功和针灸攀比,可见其地位。在医学领域中,针灸属于医学类型的最低社会地位职业。

(此图来自王老朋友圈)


看病一次四元钱,希望改变几十年;这便是针灸医生的中国人文生态。尽管尼克松访华使针灸走向世界,代表中医文化替代乒乓球外交影响了世界,但针灸学科本身的发展起步艰难。

国家投入大量的经费进行经络的研究,使一批科学家进入针灸基础研究的领域。而临床经验积累与知识的传播,除了原生态老先生们,还有一大批西学中医生的参与,使针灸学科人才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使针灸学界的教育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王老便是其中之一,使针灸医生的人数从很微少的数量慢慢崛起。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是在世界医学界对针灸医学的大量需求下催生,而王岱先生便是八十年代筹建时的副院长,在早年望京区,参观了望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的建设。八十年代末期《首届耳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京东宾馆召开时,组织参观兴建中的学院时感觉到针灸学科能有自己的学院,当时王老亲自给大家介绍宏伟蓝图真是莫大的欣慰。因为,只有完善的针灸大学教育,才能使人才得到源源不断的培养,使针灸学科振兴。现代针灸学科的标记,应当以针灸学科的大学教育为起点。

所以,无论针灸历史有多么悠久,但现代针灸学应当形成于80年代中期,第一届的针灸专业本科生多毕业于1986年至1987年,几十年过去,所以如果大家早期毕业于那个年代,应当都是现代针灸元老;应当有所担当了!

王老是最早的针灸现代教育的组织者之一,也是其中的参与者。献身于针灸学的现代教育家,是现代针灸教育受益者的青年医生们应当敬重的前辈。

所以,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家把学院派与临床派进行学术特点的区分,那些仅仅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训。也只有经过比较,才能真正地从过去的失误中走出,奔向光明。而王老是一位清醒的大师,在抓院校教育的同时,及时地了解临床医学对针灸学科的重要性,所以有许多的名医都是他的朋友,也得到他的肯定与支持。腹针便是一个例子,同时也进行着自己临床经验积累与总结,把调动穴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承给大家。

(收徒时王老作为我和弟子的见证人)


心胸宽广厚待人

学术包容后提升

针灸学科在近代史上的发展,虽然在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在“一根针、一把草”的六二六指示下。显得轰轰烈烈,培养了一大批赤脚医生。但是,对针灸学科的整体水平提高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帮助。随着时间推移,少数人经过长期不懈努力进入中医领域。但更多的人由于行业逐渐实现规范化管理,游离于中医体系之外慢慢地自生自灭。

随着70年代末,80年代初医疗水平的提高逐渐被边缘化。B超的出现,使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提高,许多过去以胃病疼痛治疗无效的胆道疾病引起人们的关注。

(腹针人的家宴总是会邀请王老和焦老前来一聚)


1982年河南省邮电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郭英峰先生发明的《耳部信息诊断仪》,为中医诊断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诊断工具。南京大学校医院的王荣臣、董少荣医师发明耳针和耳压王不留行籽治疗胆结石病,提供了一种非手术方法。使人们找到了可以避免手术的针灸新技术,使针灸再度受到人们的喜好,推动了耳针的普及。带来针灸临床的小高潮。

但是,当年流传的《耳穴图》种类繁多,各种方法使用的《耳穴图》很少雷同,给学术交流带来极大的困难。在此前提下,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地区建议进行耳穴国际标准化的研究。于1987年夏季在安徽巢湖召开了《耳穴国际标准化论证会》同时,全国耳穴研究组成立,当时由王岱院长任组长、陈巩荪教授任副组长、王忠老先生和许平东先生任顾问、许瑞征教授和周立群硕士任秘书等人组成的耳针学术组成立。

(2007年收第三批弟子王老是见证人)


在王岱院长的领导和大家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天激烈的讨论形成了中国的《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后来成为以中国方案为共识的《国际标准化耳穴图》。从那时起耳针的传播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交流也越来越高效。

后来的多年里,参加了许多次全国和国际耳针学术研讨会,促进了针灸学界的国内外推广与普及。应当说针灸的标准化,耳穴国际标准化是一个节点,对针灸学科与中医发展的影响深远。

(海外腹针弟子向王老请教)


王岱先生其中起到了积极的组织者作用,贡献巨大。和他与大家长期的和睦相处,宽厚待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团结大家勇于担当有极大的关系。

一个学科的发展,不仅需要临床大师,更需要纵观全局的宏观设计者。即使只是做好其中的一个小的系统构建,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奉献。注重末节而失全局是针灸几十年来的发展之痛,而王老是难得的补漏者。

(王老与作者合影)


通过耳针国际标准化论证会与王老相识、相交并和耳针界的专家们成为几十年的朋友。而腹针的穴位标准化、处方标准化,都是受耳针国际标准化的启发。操作规范化,则是为了保证标准化的实施深入进行的研究;而辩证条理化则完全是受中医经典《伤寒论》的启发,来源于经典的中医思维。

2001年国家中医管理局启动《百项诊疗技术的规范化研究》,应当也是受《耳穴国际标准化》的影响。而后来所意识到,现在还在进行的《中医国际标准化研究》应当都与当时的《耳穴国际标准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王岱先生长期团结一批专家在耳针引领针灸与时俱进的80年代,推动针灸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意义深远值得大家永远铭记!

推心置腹三十年

 与君聚散江湖间

尽管早在80年代中期,自己已经活跃在全国耳针界。参与了多起省级的耳针培训班的讲学。但参加《耳穴国际标准化论证会》时,仍然属于最年轻的专家之一。与时任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副院长的王老相比,相差还有几个级别。

但大家相交于江湖,学识无大小,学养叙尊卑。人们看重的是学术水平和治学的态度。并不以年资论高低的学氛围,使自己的许多学术观点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赞赏“以学会友”很快大家成为彼此之间相互尊重的朋友们。从那时起,王老便成为自己朋友中的一位,慢慢成为推心置腹的知己。



(王老也是海外弟子王永洲的拜师见证人)

耳针界的所有全国、国际会议,几乎自己全部参加。而且,也为耳针的发展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推广。同时,自己也参与经络的研究,这些也使自己在研究腹针中受益,使腹部穴位的研究,如同耳穴一样精细。

自己的治学精神,受到耳针界前辈陈巩荪教授、许瑞征教授、王岱教授及王忠院长的较多影响。他们都是西学中针灸领域的专家,思维敏捷、胸怀坦荡,所以能够深度交流。大家彼此之间了解各自的想法,开展研究时可以避开大家的选题,另做选择。有别于常的研究,也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后来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腹针,十余年的交往使许多耳针界朋友们对自己充满期待与信任、给予支持和肯定。


在近代针灸发展史上,王老领导的耳针学组是非常难得的学术团体。聚合了全国各地耳针界的著名专家,成为一座历史丰碑。多年后一直怀念,对自己的研究带来了参考的坐标。

1992年腹针研究完成,开始了自己新的事业。山西针灸界的一位老友乔正中教授开始承担耳针的推广工作,乔老也是西医外科医师学习针灸的全国著名专家、四十多年的朋友。同时,自己和乔兄默契配合多年,进行耳针和耳穴经络电冲击疗法的推广。把今年80高龄的乔老介绍给耳针界,大家都成为好友,使山西针灸界与全国耳针界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许多人成为几十年关系密切的朋友。曾经到许多省市讲学,都会有当地的耳针界名老和自己相聚,他们都为针灸学科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腹针疗法挂图

1996年成为北漂一族,开始了腹针的艰难之旅。许多朋友尽管都是北京针灸界的名家,自己从来不会因为生计去打扰大家。为了谋生用口碑慢慢地扣开北京和全国疑难病患者的大门,使人们能够接受一种新的疗法。

北京不是缺医少药的地区,任何领域的专家都在全国赫赫有名。不与同行争高下,是自己从医几十年来的原则。大家谋生不易,如果仅盯着几种疾病和有限的患者资源,难免会伤害朋友之间的感情。所到之处无争斗,疑难病里作文章;才能在人才济济的首都找到一碗饭吃。

王岱老当年已经到退休年龄,不从事临床工作,作为针灸界的领导。自己可以心无疑虑地上门求教,了解北京针灸界的名人轶事,使自己慢慢地融入新的环境中。“学术靠自己,朋友做媒人”。在同道中只要能够公证地进行客观地评价,把自己的学术特点与人品介绍给更多的人,便是自己的贵人与知己。王老便是知人、识人,乐于助人的贵人。所以,并非自己到北京后,慕名而来拜访,是老友重逢。所以彼此之间连接无缝隙,成为莫逆之交也在情理之中。

由于把腹针疗法的特点与优势向王老经常进行介绍、汇报,亲眼目睹;使王老对腹针有了更深的了解。与腹针的发展相伴,跨过了二十多个年头。见证了腹针的艰难,参与了腹针的教学与学术团体的构建。介绍自己的朋友与同事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李维衡教授,亲自考察腹针的临床疗效。与患者交流与学生探讨,成为腹针的热情支持与推广者。

腹针在王岱老、李维衡会长和其他针灸界前辈的热情支持下,成立:《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王岱老先生便担任顾问。伴随着腹针慢慢长大,见证了腹针发展的全过程。不仅是每次《腹针国际研讨会》的特邀嘉宾,而且是两次大型《腹针传承拜师会》许多弟子们的见证人。


(王老参加我第四批弟子的拜师礼)


王老经常和大家聚首,给大家介绍临床经验。使大家在润物细无声中,慢慢地在交流中受益。尽管年事已高,但还在自己的推荐下,由女儿陪伴,和头针发明人焦顺发老先生。共同到广东省中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传经送宝。

王老弟子遍天下,许多人在各地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传播中医文化,于2013年王老又相约共同到四川省隆昌县的佛庙为佛教信众进行中医针灸养生之道的文化传播。

尽管当时王老的身体已经欠佳,但还是坚持着完成了《佛学禅修营》学生们学习的愿望,使一百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们聆听到了大师的教诲!

人生是一种历练,有缘与王岱先生在针灸学科的振兴过程中,走过老人家最后的一段历程,也是一件幸事。把自己从事的事业,力所能及地进行弘扬,是王老的精神追求,也是给后来者寄予的期盼。王岱先生的心事我知道,三十多年的交往,大家从来没有时间过问其他事。心系针灸,时代未来!也是近代针灸界名家们共同的心愿!

(作者参加王老支持的《佛学禅修营》讲学活动)

寄语

近代大师渐凋零,

青年担当在当今;

中医绝非仅碎片,

抛骨抽筋难重生!

针灸学科的传承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是一条完整、延续的知识链。大学教材教育大家:中医是宏观的、整体的、辩证的、个性化的医学。但在临床中,却有一些人告诉大家针灸是一天便能掌握的一门技术。

所以把针灸作为一种快餐文化去陈列,不仅背离了医学的精神,与医学是最难掌握的科学特征不符。引起百姓,到学术界对针灸的普遍误解。同时也为没有医学知识背景的人进入针灸学科进行浑水摸鱼带来口实。针灸成为中医界的道德洼地,成为蚕食中医的切口。

抽去中国的“人文精神”和“医乃仁术”的道德教育,仅仅把针灸领域的一些简单治疗技术代表针灸,完全是一种误导。只有在中西医知识和针灸学科系统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全方位、整体性、系统知识的学习,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和针灸专家。

(王老参加腹针第一批出师与第三批拜师)


针灸教育家、临床家、学科构建推动者王岱先生走了,一生致力于针灸教育和学科振兴的大师离开了我们。希望针灸界的青年一代能够沿着前辈们的足迹,完整地重建针灸的知识链。让针灸的学科成为真正傲立于临床的世界医学。

使中华民族文化与智慧在青年一代针灸名医的努力下,让针灸在未来世界医学的构建中闪光!

针灸大师王岱先生千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美容之耳针法
中医亲验第三十一节针灸课
王岱:如何提高耳穴诊治的水平
追忆针灸大师王居易
最近5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的概况--相关文章
针灸治疗急症的随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