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阳利水法治疗损伤后期肿胀
骨折和伤筋后期,肢体肿胀不消极为多见。部位多发生在肘关节周围,下肢的小腿和足踝部。李明光运用温阳利水法治疗骨折和伤筋后期肿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以温阳利水中药内服为主,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化裁:炮附子、云苓、泽泻、猪苓、白芍、桂枝、白术、干姜、砂仁、山药,甘草。下肢加牛膝,气血亏损加黄芪、当归、鸡血藤。每日1剂,水煎温服。
中药熏洗为辅,用自拟方:透骨草20克,艾叶20克,川椒15克,伸筋草15克,五加皮20克,苏木30克。上肢加桂枝,下肢加牛膝。每El1剂,水煎熏洗2~3次,每次30~40分钟,熏洗范围要大,熏洗后立即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骨折和伤筋后期,瘀血残留,“形伤肿”,血瘀以外有肿形,故肿胀不消,此为邪实。肢体长期内、外固定,活动减少,气血运行不畅,日久损伤正气,耗气伤阳,疾病由实转虚,以虚为主。脾阳虚不能制水,则水湿滞留于肌肤;肾阳虚则气化不利而发水肿。治疗上,《景岳全书》云:“善治肿者,必先治水”。又云:“水肿证,以精血皆化为水,多属虚败,治宜温脾补肾,此正法也”。故拟温阳利水法,以炮附子、干姜温补肾阳以制寒水,辅以白术温脾燥湿,补土制水。云苓、猪苓、泽泻甘淡助阳,淡渗利水。桂枝通阳化气以利水。白芍敛阴和里,并制姜附之辛燥,使利水而不伤阴。山药健脾益胃以助运化。砂仁理气醒脾以助水行。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温阳化气利水之功。临床应用,既要重视局部的临床体征,又要树立整体观念,综合分析,辨证施治,还要随症加减,灵活运用。如下肢加牛膝补肝肾,引水下行;气血亏损加黄芪、当归、鸡血藤以补益气血;后期瘀血残留,酌加红花、泽兰、田七、丹参以活血祛瘀,取其血行水亦行之意。中药熏洗有活血化瘀、温通经络、通利关节、消肿止痛之功,以利于促进肢体关节功能恢复。
【典型病例】 高某,女,25岁,教师。1997年2月9日,步行时不慎跌伤,觉左髋部疼痛,站立和行走受限。伤后到我院门诊就诊检查,X光片:左股骨颈骨折,嵌插型骨折。住院后置左下肢外展30°,膝下垫薄枕使髋膝关节屈曲30°--40°,穿丁字鞋,保持中立稍内旋位固定。7周后,开始扶拐下床不负重活动。发现左小腿及左足明显肿胀,膝、踝关节屈伸不利。卧床休息4天后肿胀不消,反觉面色咣白,肢体困倦,惧寒肢冷,舌质淡胖,苔白,脉沉弱。中药内服拟温补脾肾,化气利水之法。处方:炮附子先煎6克,干姜10克,白术10克,云苓15克,泽兰10克,泽泻5克,山药12克,牛膝10克,砂仁后下6克,甘草3克。同时配合中药熏洗:透骨草20克,艾叶20克,川椒15克,伸筋草15克,五加皮20克,苏木30克,牛膝20克。3剂后明显好转,再5剂而愈。嘱继续功能锻炼,随访2个月,肿胀未发,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氏正骨分期辨证用药规律
一个通经络,解麻木的方子,两味中药泡水,舒筋通络,解除麻木
中医养生五忌
一味“补筋”的中药!止筋疼,治筋软,续筋断,专治腰腿筋伤
3味中药煮水喝,舒筋通络,理气活血,专克肢体麻木行动不利
肢体麻木 多是血不荣筋,2味中药煮水喝,活血通络,缓解风湿痹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