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先生站桩答疑

 

  问:我站桩时经常前后摆动,松紧转换时更是如此。如何解决?谢谢!!

    答:站桩时,因为我们不但有相应的外形姿势,同时还有相应的意念活动,一般情况下,初学者在保持外形不动的前提下,再进一步进行意念活动的操持,就会出现自己的外形随意念活动而晃动出形,由于初练多是平步站立,所以更容易出现前后摆动的情况,这并没有什么,对于初学也属于比较正常的现象。但随着自己控制自身身体能力的提高,这种现象应该慢慢消除才对,我不知你已经站了多长时间,如果只是初练,问题不大,慢慢注意就是了,如果是已经练习有一定时间了,则就需要加以重视了,也就是已经形成了不好的习惯,得改正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比较好的办法就是,首先把自己的姿势摆正了,这是外形,这个好理解,一般人也都会做到的。其次,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精神假借这个层面的功夫做足一些,这里,我们还是以托抱式拉丝为例来加以说明。

    我们按托抱桩要领站好后,设想两手十指之间都有一根细丝相连,这实际上是没有的,是我们通过设想假借而来的,但这种假借而来的东西,我们也会切实地感受到,这时我们不要急于去完成后面的意念诱导过程,甚至根本就不要去想用手或身体拉什么丝,只需要把这时的意境设想得更真实一些,好好去用身体体会这种意境的感觉就可以了,让这种感觉保持住即可,因为没有了后面的用手或身体拉丝,身体也就不会随意念活动而随之出形摆动,通过一段时间这样的锻炼,你再设想用手或身体拉两手之间的细丝,进一步用身体体会拉丝后的感觉,如此反复,问题很快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解决,试试即知。

 

 问:我最近站平步撑抱桩,几分钟后就觉得两手譬和后背不自觉的紧起来了。还有感觉两譬慢慢越来越重。收桩后感觉双手臂比平时要沉。在站桩时有时候总感觉两肘不对称。如果两肘横撑,是否会耸肩。还有一问题就两手掌经常不自觉往下方坠。手老是扬不起。您看下应该怎么处理呢?

    意中人答:所谓的紧与不紧,不准确,应该叫僵与不僵比较好,既然你问紧,那么,这里我所说紧的问题,也就是僵的问题。紧与不紧暂且不要去管它,先得看两手还有没有感觉,如果还有感觉,这都不叫紧,也就是说这不叫僵,而是局部开始整的一种感觉,或者说表现。

    感觉两臂慢慢的越来越重,这是好现象,是因为你开始松了,才会有沉的感觉,只是你的支撑能力还不够,所以,你觉得自己撑不住,这个时候要注意,如果姿势保持不住了,就要适当加强一下支撑力,如果姿势没有什么问题,那就由它去。

    站的时候感觉两肘不对称,并不就是不对称,人在站桩初期对自身的感觉往往都是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是正的,其实,却是歪了,老师给你摆正了,你反倒觉得自己是歪的,这就是身体的不平衡感,每个人都有的。

    说到两肘横撑的问题,肘撑其实就是在拉开肩关节,所谓左右伸展,就离不得两肘横撑这个要紧处。

    两手掌经常不自觉下坠,是因为你腕部懈了,腕部要保持好是需要有一点挺力的,如果下坠了,就一定要注意加强一下这部分的支撑能力,这不叫用力,只要是为了保持好站桩的外形,这样的用力都不叫用力,而是维持站桩姿势所必须的支撑条件,如果这都不能保持住,那就不是什么松了,而是懈到家了。

 

问:按站桩一小时算,一般是站一个式还是多个式交替好?每个式的时间一般是多少适合?松、紧的搭配时间如何安排?用何意念容易入静?谢谢!

    意中人答:就绝大多数的练习者来说,如果站桩时间只有一个小时的话,则不用考虑,只站一个桩即可。已经到了相当相当高的境界或层次的人,确实是可以交替换桩进行锻炼,因为这样境界或层次的人站哪一个桩都是可以很快切入到站桩所要求的那种状态,而我们一般人,这个桩即使是站了十多分钟或更多时间,也还没有真正摸到那种感觉,或者说感觉体会得还并不稳定,如果这个时候再去换桩,根本无益处可言,或许就比不站强吧,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站了半小时以后才开始真正摸到一些这样的感觉。因此,对于很多站桩的朋友,我建议最好一次就好好站一个桩。一定要记住,王老确实讲过站桩不要死持一式,但那是对于有相当水平的人而言,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先就得死持一式,站上一段时间,真正是有了体会,再换其他的桩法,也是不迟,且效果更佳。诸位不妨问问自己:我究竟是在哪一个层次上?对了号,入了座,你再来讲,自己应该如何站桩。

    关于一个桩的时间,我个人的体会,最好不要低于一个小时,只要心跳不加速,呼吸不失常态,过后不觉疲劳,延长到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甚至更多,也是可以的。初期要注意循序渐进,第一次尽全力,试一试能站多长时间,然后以此为基础,逐渐延长时间,到一小时后,稳定一段时间,再试着继续延长即可,真能站过两个小时,就一定要注意提高站桩的内在质量,不要一味在时间上执著,要做到质量与数量上的统一,在质量提高后,再延长时间,如此反复,必有所成。

    松紧的问题,一般讲站桩时,松的时候多,紧的时候少,松是长时间的,紧是一瞬间的,这一瞬间当然是越短越好了,而松与紧的问题,根本上讲还是松紧转换的问题,首先是好好体会一次的松紧,好好体会这一次松紧后身上的感觉,有了一定的体认后,再是连续几次的松紧,也是一样要体会身上的感觉,至于这连续几次具体是多少次,就不好讲,我个人基本上是从站桩开始就在这样锻炼,所以,我一般站的时候不会太长,一小时以上即可,只要把这个连续的松紧转换,中间有调节的时间,也就是松的状态久一点,站桩的时间自然就会延长了。所以说,具体如何分配视个人情况而言,实无定论,根本要求还是看心跳如何,呼吸如何,体力如何。

    关于入静的问题,对于练功来说,入静当然很不错,但决不要为入静而入静,入静是追不得的,一追便执著。只要你真正按照精神高度集中,周身放松,呼吸自然的要求去站,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意念活动,入静那都是早晚的事情,而且这样的入静来得轻松而自然,可以说是无过也无不及,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问:看到您博客里有站两个小时和三个半小时的,是站的养生桩?一次站这么长时间吗?如身体许可,养生桩站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越好吗?

    意中人答:是的,他们都是按养生锻炼的要求站的,是一次站这样长的时间,当然这需要一下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实做到这一点也不难,关键是要有人好好指导,还有就是自己得有一定的毅力,意志力要强一点。

    如果条件许可,或者说自己主要是以养生为主要目的话,从理论上讲,养生桩是可以这样站的,时间越长越好,次数也是越多越好,但必须注意的是,一是锻炼之后的当天或者第二天起床后,没有疲劳感,也就是说不能过力,二是站的时候心跳不能加速,呼吸不失常态,这些都没有了问题,你只要有时间就可以站。

    实际上,真要想站那样长的时间,并不是你想强撑就能撑下去的,撑一定的时间可以,更长的时间是不行的,另外,光靠耗时间的站法也是根本不可取的,初期的时候是需要有一个耗的过程,也就是坚持的过程,但耗到一定阶段,就只有真正找到了一些感觉,或者说真正进入了一定的状态,时间对于你来说就已经不重要了,忘记了时间,是因为你站得太舒服了,太美了,才不愿意放下来,而不是非要耗那样长的时间,很多人知道站桩好,站的时间长了确实也是有好处的,就一味的耗很长时间,岂不谈其内在如何,很多的外形都已不成样子,只是徒费时日而已,习者切记。

    必须明白的是,站桩并不是完全依靠时间,还要靠质量,有了一定的数量,一定要提高质量,只要数量与质量的结合,外形与内在的统一,效果才是最好的。    问:相册中能不能发些养生桩正侧面照片(最好是夏天照的,能够看清您提到的脊柱挺直、溜臀、肩、背状态的)?

    意中人答:笑!这个问题可以考虑,提议不错,夏天照的话,要清楚可能只有光脊梁穿裤衩了,可能有点不太雅观哟!有点抹不开也!    问:我的视力不太好,近视,晶状体浑浊,那个外国人治好眼睛,具体针对眼睛的锻炼方法能否介绍一下?谢谢!

    意中人答:那你站桩的时候肯定是要流泪的了,如果不流可能就是你站得有问题了。不需要什么太特别的,站的时候可以找一个相对比较开阔的地方,满眼绿色最好,这样养眼,你站的时候注意两眼一定要平视远处一个固定目标,好象是看了,好象又没有看,能不能看清都不重要,总之有这样一个目标就可以了,而后好好站就是了,如感觉双眼有疲劳感,也可以轻轻闭合一会儿双眼,不可完全闭合,留一丝光亮为好,大概一两分钟即可,再睁开双眼接着锻炼,其他要求都不变。另外,每次站完桩后,如果自己的手心热了,就用自己的两手掌的劳宫穴的位置,对准自己的双眼,轻轻的敷在上面,双眼轻轻闭合着,似闭非闭也可以,待上那么一会儿,这对于眼睛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你可以此法试试,一定会有效果的。 

 一、网友“ZHUANZHUANG”问:1、站桩时将重心放到前脚掌后,会不自觉地回到脚后跟。2、站桩时重心时常随着呼吸前后摆动。以上问题是否正常?否则如何解决?谢谢!

    答:注意重心是在脚心位置或稍靠前脚掌,这个时候你可以体会一下十个脚趾微微抓地的感觉,即使是重心有的时候不自觉落在脚跟了,也没有关系,按上面的方法,自然就能调整回来,如果时时都能体会到,当然也就不会出现上面的情况。

    至于说到呼吸,还是那句老话,什么也别管,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意念活动手感觉上即可,呼吸最忌人为造作,最好的呼吸就是忘掉呼吸。

 

    二、网友“ZYPZYX”问:教程8平步浮按试力中,待双手抬起与胸一般高时,然后再向下按皮球。与光碟里崔师双手抬起与头一般高的示范动作不一样,应以哪个为准。请解释为啥教程与光碟动作不一样。

    答:这是一个大致的范围,高一点或低一点都没有关系,还有一点,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拍摄的角度也有关系的,你尽可放心去练,没有问题的。

 

    三、网友“ZHUANZHUANG”问:“拉了其实也就推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一拉即止,止后也就有推了。这样撑抱桩只想推、拔、扒,拉、载、合,自然就有了。谢谢!

     答:你很聪明!拉弓射箭

的道理。

 

    四、网友“ZHUANZHUANG”问:还是有点不明白,一拉即止,止后也就有推了。一拉即止,有了一个松紧转换。止后也就有推了,推是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那么这个推是不是就没有了松紧转换?见笑了,初学者,很幼稚的问题。谢谢!

    答:你确实是很聪明,一想就止,这一想就是一拉,而这一止自然就有一推,不是真的去推,一拉一松即是推,努力!

 问:何为似曲非直?

    答:哪一面都要有,哪一面都不要绝对就好。

   

    问:何为三夹、两顶和四盈松?

    答:一般来说,三夹指的是两膝、两腋、下颌这几个部位,好似夹有一球的感觉;两顶也有说是头上顶(我个人的体会,觉得说是头上领更为确切),膝前顶;四盈则应该是四梢节要充盈的意思,也就是意力要达四梢的意思。

 

    问:何为顶心按缩?怎样按缩呢?

    答:应该是暗缩二字,所谓头顶项竖,顶心暗缩,其意关键在于似顶非顶,讲的就是一个头领之意,打个比方,我们头上有细绳吊系,我们向上顶,但不能让这根细绳失去了吊系的作用,向下坐,但不能让这根细绳承受过大的张力,如此就是为了上下不丢。

 

    问:对于初学者,桩法中哪个要求是最重要,最关键的?

    答:怎么说呢?按理讲应该是缺什么补什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站什么桩,包括内容和形式,这里的形式指的是什么桩法,这里的内容指的是什么意念活动。就我个人体会来讲,对于大多数的初学者,都需要从平步的桩法入手,这样是最为稳妥,也最有效果,作为有心人,应该把所有的桩法都过一遍比较好,其实也不单指桩法,所有的练习都应该走一走才好,这样才有实际的体认。当我们已经有了相当的锻炼基础,以平步的桩法为例,我们可以多站一站平步的撑抱桩,这是一个基本桩,过去叫浑元桩,非常的重要,要经常站,如果一天是站桩的次数比较多,有两、三次,那平步撑抱桩是必须每天都要站,如果每天只站一次桩,那就以平步撑抱桩为主,根据需要,抽一段时间站站别的桩法,此外,平步的扶按桩也要多站,这里说的是我个人的体会,以供参考。

 问:我在练浑圆桩时双肩和后脖子的筋肉发僵,具体表现是双肩突然上耸,脖子根发硬,用手摸后脖子肌肉很紧,整个头面部发燥,象蒙了一层膜,很难受。练完后感觉还有,好长时间才能恢复,低头看书时都有感觉,影响工作学习,弄的我不得不中断锻炼。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我的肩部和颈部有病伤?我上初中时练器械练得很苦。可我上医院拍片检查没发现问题,我该怎么办?如果是肩颈部病患练养生桩能治疗吗?具体练什么式?

    答:我是这样看的,如果你没有颈椎方面的毛病,那一定是你在站桩中有问题,脖颈部位在站桩中是非常重要的,出现你所说的这一类问题,肯定是自己用力了,或者说是过于执着了。头是要注意向上领,但不是用力去领,更不是用力去顶,简单的做法就是,下颏似含有一球,也就是常说的的注意收一收下颏的意思,这样做脖颈部位再自然不过。另外,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注意意念活动,检查站桩肩部和颈部是不是发僵,也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注意站桩时双手的感觉,一般人都会有,我想你也应该有,因为从一开始站桩我们就讲要从双手开始体会,如果在站桩过程中,双手还有和平时站桩一样的感觉,就不会是发僵的表现,如果没有了感觉,就要注意是不是因为这些部位发紧所致,如果时有时无,就要注意用意念活动加以调节,以舒缓轻柔为主。    如果通过检查,你的颈椎部位确实有问题,我建议你最好多站一站养生桩,可以站平步提插式,意念活动设想自己双手指尖似能慢慢接触到地面,也就是直插入地的意思,而身体则似有微向上之意,只可意想,不可用力,意念活动轻缓一下。也可站平步扶按式,意念活动设想自己站在齐腰深的水里,水面有一块木板,你双手搭在木板上,然后设想双手轻轻下按木板,身体似有向上之意,一按即可,也是只可意想,不可用力,如此坚持锻炼,必有良效。


问:意中人你好,我站养生桩时发现意念很难把握,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你一下

    1、比如刚开始时候,我意念全身从上到下逐渐的放松,好像结果更让心静不下来,也放松不下来,是不是意念太重了呢,所说的似有似无是怎样把握呢?好像最近晚上睡的不好,是不是于睡觉前老意念放松也有关,睡前用什么意念比较好呢?

    2、我现在的练法是不去特意的体会是否放松,是否入静,一开始是意念双手抱球,抱紧了球破,抱轻了球走,我觉得这种松才是真正的松,不知道对不对?不过,这样抱久了我又会执着上面,弄得手臂发酸,这时候应该怎么处理呢?

    3、我发觉意拳的很多概念都很抽象,比如意念的似有似无,该怎么做到呢,能举个具体的例子吗?

    答:意拳里所谓的“静”,我个人认为,就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意思,所以,意拳锻炼里有一念代万念的说法。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想着是在练功,更不要去想着什么入静,练意拳最怕就是去追,只需要按具体的要求去练,体会身上的感觉就好了,至于是不是已经放松了,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去管他,关键是有没有感觉,有就行,其他不必在意。

    你对第二个问题的认识是不错的,不过意念里不是抱破了,而是抱瘪了,这一点要注意。另外,抱球的目的主要是体会自己抱球时所产生的感觉,有那么一点意思就行,姚老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松紧控制”,非常贴切。进一步讲,抱球也是分不同的阶段进行练习的,所以在松紧控制的基础上还必须有松紧转换的锻炼。至于手臂发酸,初练时都是这样的,很正常,不要因此认为这就是紧了,或者没有得到放松,其实这是因为我们为了保持住站桩这个姿势所产生的一种感觉,并不是你真的就用力了,练习既久,自然会慢慢消失。

    关于第三个问题,怎么说呢?就象我们前面讲的抱球,这个球有没有,得分怎么说,客观上讲,这个球是没有的,确实也没有,但主观上我们可以设想就有这么个球,而且我们通过精神假借和意念诱导,就会真有了一种抱球的感觉,这样的情况也可以说就是似有似无的具体表现,如果我们真的抱着一个球在练,那就相去甚远,不是什么意拳了,因为真的抱着球练,我们对神经系统支配能够的锻炼就不是这样一回事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我们没有设想有这个球,没有精神假借,也没有意念诱导,那么也就没有了意拳。所以,我们讲意拳首先练的是神经,而且是最高级的神经运动,是在抽象中求具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站养生桩十要领
站桩精微之探析
【大成拳】站桩百日(二)
站桩松紧转换的训练
武国忠:站养生桩要脚趾抓地、足跟踩蚂蚁、上拽百会、下拉会阴
抱元桩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