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患者教育与自我保健和护理

糖尿病患者教育与自我保健和护理

课前问答:
  糖尿病防治的全球性三级预防模式中的一级预防是指( )
  A 对已有糖尿病并发症者的治疗,以延缓和减轻并发症的发展和恶化,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B 进行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
  C 加强糖尿病病人的教育和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积极控制高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毛细血管血糖值较静脉血浆血糖值( )
  A 一样  B   C

糖尿病患者教育
  随着高科技和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社会老龄化,疾病谱和死因排位的变动,糖尿病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感染性疾病,其患病率正在逐渐增加。若不予积极防治,其致残和致死的危险性很高,必将加重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负担,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进度。
糖尿病防治的全球性三级预防模式:一级预防是进行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二级预防是加强糖尿病病人的教育和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积极控制高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三级预防是对已有糖尿病并发症者的治疗,以延缓和减轻并发症的发展和恶化,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是一个整体,在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糖尿病患者教育是保证与核心,没有糖尿病患者教育就不会有成功的防治。

  1.糖尿病教育的作用
  (1)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使其了解持久高血糖的危害性以及良好控制高血糖的可能性和重要性,加强自我监护和自我保健能力,使病人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与医务人员配合治疗,使生活方式合理化、科学化。
  (2)教育可帮助患者改善血糖、血脂和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3)教育可减少或防止低血糖及其危害。
  (4)糖尿病的严重性在于并发症,要教育医务人员,教育病员,共同重视,并防治并发症。
  (5)通过糖尿病教育可减少医疗开支。
  (6)正确的教育还可以使广大病员免受迷信、愚昧、伪科学和庸医之害。

  2.对糖尿病病人的宣传教育内容有: 图一
  (1)什么是糖尿病;
  (2)糖尿病的诊断;
  (3)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4)什么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预防;
  (5)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须知;
  (6)糖尿病病人运动治疗知识;
  (7)口服降糖药使用须知;
  (8)胰岛素治疗须知;
  (9)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监测;
  (10)糖尿病病人低血糖反应的防治;
  (11)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的防治;
  (12)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防治;
  (13)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防治;
  (14)糖尿病脚的防治:
  (15)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16)糖尿病孕妇保健知识;
  (17)糖尿病病人防治牙周须知。
  可以编写有关的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尽量少用医学术语,并宜配合图画解说,国外有许多这类资料可供参考。
教育对树立糖尿病治疗的信心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及成功的自我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应尽量为每一患者制定一份教育计划。控制糖尿病需要患者、家属和防治小组之间的密切合作,有计划地运用控制糖尿病的四大基本措施。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每一个患者无例外地需要面临的基本措施之一。
   1. 目的
   通过饮食治疗,可帮助病人恢复和维持正常的血糖、血脂水平和达到理想体重;减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 原则
  合理控制总热量,提高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限制脂肪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强调维持正常体重,肥胖者须减肥。
  饮食治疗强调个体化。要参考患者的饮食习惯,平时食量,病情等,并随病情的变化而修正。
  饮食治疗应长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医生,营养师,护士等与患者及家庭的配合非常重要。因而需对病人及家庭进行营养宣教,如何利用食品交换表,记饮食日记等。
   3. 方法
  合理控制总热量,提高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限制脂肪和总热量:按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劳动强度计算总热量,计算时须以理想体重为准。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0.9
   再按如下标准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成人休息者需1520kcal(62.883.7千焦)/kg(1千卡=4.184千焦,以下同)
   轻体力劳动者需30kcal/kg
   中体力劳动者需35kcal/kg
   重体力劳动者需40kcal/kg
   上述标准适用于标准体重患者,若系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者(较标准体重低10%以上)和伴有消耗性疾患者,可视病情和血糖控制情况,适当增加饮食热  量的摄入。肥胖成人(BMI>25或大于理想体重20%以上)可先给以1200kcal/d的低热量饮食,使体重逐渐下降,再按上述方法供给总热量。
  营养素的计算: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分配比分别为总热量的55%65%10%15%20%25%。消瘦者,总热量、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适当提高;肥胖者,相应减  少。, 图二
  食物比例选择以大米、小麦、绿色蔬菜和少含糖的鲜水果为较多比例;油脂类、糖和酒为最小比例;鱼、海产品、瘦肉、奶制品及坚果为中等比例。见表1
  限制饮酒。特别是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人。酒精可引起用磺酰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
  食盐量应限制在每日10g以内,伴高血压者要更严格。
  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和食糖,后者可用非营养性非热卡性甜味剂(为果糖或山梨醇等)代替。
  轻、中等度运动0.51小时,约可消耗80千卡热量(约20碳水化合物),运动量过大或过久需适当补充一定热量,以免发生低血糖。
   表1. 食物合理选择
   最多比例量摄入
   将这些食物作炒每餐的基础
   如:豆荚、小扁豆、蚕豆、小麦、大米、新鲜水果(不含糖)、蔬菜
   中等比例摄入
   少量供应含蛋白质食物
   如:鱼、海产品、蛋、瘦肉、无皮的鸡肉、坚果、低脂奶酪、酸乳酪、牛奶
   最少比例量摄入
   最少量摄入脂肪、糖和酒
   如:脂肪、黄油、油类

运动疗法
  1.运动治疗的重要性
  运动治疗也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之一,是指在医师的指导下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经常有规律的运动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还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血脂控制,减低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还可矫治肥胖。
  2. 运动方案的设计
  应先由医师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如年龄、BMI和健康等状况,定出适当的运动量和强度。

  运动类型和方式:见图2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两类。原则上应先从低强度运动开始,再逐步进入中等强度的运动。运动强度要求可按最大脉率计算,即运动时脉率=170-年龄,例如一位55岁的中年人在运动过程中的脉率每分钟应为:170-55=115次。
  运动持续时间:掌握运动持续时间是保证运动安全的关键。实施运动计划开始时,持续时间一般以510分钟为宜,以后若病人自我感觉良好再逐渐延长。一般中等强度的运动以2030分钟为宜,低强度的运动可延长至4560分钟。
  运动的频率: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运动45次。正在接受胰岛素或口服抗糖尿病药治疗者最好每日规定时间进行运动,以利于血糖控制及调整药物用量。
  3. 运动的注意事项
  避免由于运动所引起的低血糖的发生。
  防止外伤、扭伤和感冒,特别注意脚的防护。
  运动前后宜做几分钟预备和收尾活动。

自我监测血糖和尿糖
  1. 血糖的自我监测(见表34 图三
  测试血糖不受肾糖阈变化及肾脏疾患的影响,远较尿糖监测可靠。目前采用静脉血浆和毛细管全血测试。
  对于血糖控制良好的病人每周测12日,测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糖,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应增加每日监测次数,并隔日甚而每日多次监测,包括睡前血糖,直至达到理想水平。
  在伴发其他疾病时要增加测定次数,血糖>17mmol/L时,要测尿酮
  2. 尿糖的自我监测
  是最简单的也是无损伤的检查。常用尿糖试纸测定,但其结果常因受肾糖阈的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如老年或妊娠,故不像血糖测定精准。尿糖监测仅作血糖控制情况的参考。
  在不能测血糖时可测尿糖。


  随机毛细血管全血血糖值较静脉血浆血糖高1.0mmol/L

糖尿病足的护理
  注意穿着合脚而宽松的鞋袜,以免因过紧的鞋袜使足造成不必要的磨擦,而产生水泡。
  防止皮肤干燥引起的皲裂,尤其是足跟周围,可用湿敷及浴后涂糊膏或油膏来预防、避免双脚在肥皂水中浸泡时间过长。
  趾甲过长易引起甲沟损伤,从而产生感染,应勤剪趾甲,保持其长度与脚趾等缘。
  鸡眼、胼胝应修剪或用化学方法去除,谨防损伤。
  切不要赤脚走路,每日检查鞋内有无锐利物,防止损伤。
  洗脚时,注意防止烫伤,水温宜事先调试。
思考
   糖尿病防治的全球性三级预防模式是什么?

糖尿病防治的全球性三级预防模式是什么?

一级预防树立正确的进食观,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糖尿病虽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关键是生活因素和环境因素。热量过度摄入、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原因。热量摄入适当,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维生素充足,是最佳的饮食配伍。
  二级预防定期测量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入中老年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一次正常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蛛丝马迹可寻者,如有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和仔细鉴别,以期尽早诊断,争得早期治疗的可贵时间。
  三级预防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患者多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而到了晚期,疗效往往不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联合国糖尿日,关于糖尿病一、二、三级预防措施须知道!
糖尿病者如何饮食?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值得收藏
2型糖尿病基础知识 - 2型糖尿病 - 糖尿病康复论坛
糖尿病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糖尿病(四)
糖尿病的社区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