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隐形的新冠病毒对峙 医护如何避免被偷袭?

人世间最恐怖的事情,不是张牙舞爪一脸凶相的恶魔站在自己对面,而是明知身置险地,拔剑四顾却找不到敌人。我们的医护人员,目前就是在与这样一群隐形的凶残敌人——新冠病毒对峙。避免被这类敌人袭击,别无他法,只有八字心法“防护到位,慎之又慎”。当然,根据身处环境危险的程度,防护的级别有所不同。

 

一、高度危险者:与病毒短兵相接的一线抗疫人员

 

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如在发热门诊、呼吸科门诊、感染性疾病科和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与病毒短兵相接,如果防护不到位,后果不堪设想。

防护原则:防护到牙齿。最顶尖的防御装备,要悉数备齐。

日常诊疗活动和查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工作帽、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1]

图:1穿隔离衣的步骤(来自《常用护理技术》)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可能受到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防渗隔离衣。

为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实施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气管切开,心肺复苏,插管前手动通气和支气管镜检查等时:1、采取空气隔离措施;2、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进行密闭性能检测;3、眼部防护(如护目镜或面罩);4、穿防体液渗入的长袖隔离衣,戴手套;5、操作应当在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进行;6、房间中人数限制在患者所需护理和支持的最低数量。

 

禁止穿着个人防护装备离开污染区,避免各个分区交叉感染。严格按照穿脱流程穿脱装备。

 

(后续将推出“医护防护小贴士(1)—穿脱防护用品流程;医护防护小贴士(2)—穿脱隔离衣”,敬请期待)。

 

俗语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只要我们足够谨慎,就能杜绝大部分的风险。

 

二、中度危险者:难免与隐形的“病毒携带者”亲密接触的内科医生

 

很多医生虽未去防疫一线,仍需坚守岗位,要么门诊坐诊,要么查房和讨论诊疗计划。前来就诊的患者,说不定就是隐形的“病毒携带者”。

防护原则:虽不用防护到牙齿,但需较常日升级。

1、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定期更换;(后续将推出“医护防护小贴士(3)—口罩、帽子的使用)。

 

图2:戴口罩(来自《常用护理技术》)

 

2、与病人交流,给患者及陪同家属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保持一米开外。

3、诊室多通风。

 

三、低风险者: 与隐形的“病毒携带者”小概率邂逅的生活场景中的医生

 

1、勤洗手

咳嗽、打喷嚏后;

制备食品前、期间及之后;

饭前/便后;

从公共场所返回后、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

 

图3:洗手步骤(来自《常用护理技术》)

 

(后续将推出“医护防护小贴士(4)——手的清洁和消毒)

 

2、上下班途中——戴口罩、远离人、少触摸

佩戴医用口罩。

尽量步行、骑行或自驾出行。

与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减少触摸公共物品。

避免触摸口鼻、揉眼睛等。

勤洗手,可自备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等产品。

 

2、进餐时——吃“独”食,不生食

错峰就餐,避免人群密集。避免进餐时交谈。

避免生食肉类,拒食野生动物)。建议营养配餐。

 

3、下班后——不要带病毒回家

严格洗手后,佩戴口罩后,尽快回家。

楼层不高,走楼梯。

进家门后,先摘口罩后洗手,最好是洗个热水澡

外衣脱下悬挂于通风处。

手机、钥匙及常用物品,用含75%酒精湿巾温柔擦拭消毒。

居家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规律作息,充分睡眠。

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状态。

 

总之,新冠病毒狡猾凶险,应对秘诀唯有谨慎!

最终祝愿每位医护都百毒不侵,平安顺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口罩余量不足? 试试这几招增加防护用品利用率
澳洲“口罩无用论”盛行:有华人护士戴口罩去趟厕所,然后就收到警告
世卫组织:全球陷入口罩荒,需首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各厂商7x24全马力投入生产
核酸检测医护患热射病,体感温度达64℃,防护服还能穿吗?
口罩一夜脱销?别急!先知道这些再下单
哪种口罩防病毒效果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