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青诗学院诗教点评第16期
诗 教
三 群

包德珍老师老师点评专辑

咏梅诗词唱和作品


1
原玉

咏梅二首

陈林洲

点点鹅黄抱雪枝,多情日影逗芳痴。

人间哪个倾城色,最喜天寒地冻时。

傲骨冰肌浸雪丝,香腮半蔽入心时。

春归大地真容隐,笑看千红展嫩姿。

德珍语:

梅的美是自然客观存在的,但不能孤立地自然而然就成为美了,而是需要懂得美的人,发现了它,体验了它,自然的美才彰显出来。这两首小绝,正是作者发现了它,在雪逗芳痴中,发现了梅,唤醒了她,描写了她。一个客体的价值,只有经过作者的主体的体验,变成自己的审美体现,这就是作者的创作与沟通。才有:“人间哪个倾城色,最喜天寒地冻时。”之绝美佳境一展读者前。第二首融典无痕:“傲骨冰肌浸雪丝,香腮半蔽入心时。春归大地真容隐,笑看千红展嫩姿。”首联正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第二联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化典自然而变成自己的东西抒发出去,十分得体,审美的艺术色彩很浓。


2
作品

和陈林洲老师

咏梅

周兴海

昨夜霜风未过期,晓闻飞鸟入林嬉。

推窗一望惊香冷,正值湖山雪漫时。 

德珍语:

不着“梅”一字,尽得风流,首联将听觉“闻飞鸟”感受转化视觉“入林嬉”显示出来,形成视觉兼触觉的印象。第三句转句有我之情致,听觉形象转化视觉形象,心想形状如此,然后表观出来,达到移情通感的目的,故委婉含蓄,使情绪寓于其中。


3
作品

依韵陈林洲先生 

咏梅二首

盛月富

赞梅

红梅绽放染晨曦,浮动暗香无尽时。

大地春回群鸟唱,深情化作柳杨姿。

效梅

少时常读咏梅诗,陆句毛吟两尽知。

曾梦凌寒丛里笑,何怜冬去隐东篱。

德珍语:

第一首,首句直接破题,开门见山式,从晨曦起笔,由近拓向远处:“大地春回群鸟唱,深情化作柳杨姿。”转句拉开了,非常有气势,气势虽然看不见,却给人以震撼。结句景语也是情语:“深情化作柳杨姿。”语言自然,情感融入其中。第二首引用名人之咏以达到了助兴。转句:“曾梦凌寒丛里笑”很有寓意,并格调突显出来了,结句:“何怜冬去隐东篱。”把个人情感自然融入景中,余味绵长。


4
作品

依韵陈林洲咏梅二首

姜晓玮

燕山报春梅

谁酿清香入我诗,寒天长夜惹相思。

风中雪裹苞红嫩,翘嘴分明春一枝。

赴粤东赏梅

一路清风一路思,罗浮嶂下蝶争枝。

遥闻远黛春弦闹,满目红黄有客痴。

德珍语:

以旅游观感,抓住了特点,触景生情,物我同心,诗中有我之境。细品诗中绘声绘色,纵横捭阖,第一首首句纯是神来之候,接着自然成章,意味明彻,收朿处回应相扣,真气回荡,点明题旨。


5
作品

依陈林洲院长韵

咏梅二首

清欢

缕缕幽香引雪痴,梅妻瑞叶舞仙姿。

世人把盏酬孤艳,风雨沧桑谁解知?

玉树琼花冷蕊枝,漫天飞雪入冰肌。

吾心不死唯争抗,傲骨癯仙魂最痴。

德珍语:

用典贴切以澄怀味象,虚以静待,故写出生机盎然而又令人尘心俱消的佳句来:“吾心不死唯争抗,傲骨癯仙魂最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也。唯第一首第四句可不用问号,语气自然而岀也。


6
作品

1步韵陈林州老师

咏梅

江杰

报得东风第一枝,新红雪润两厢痴。

暗香漫撒清幽处,开在春头岁尾时。

香苞素裹缀银丝,静待东风初入时。

追梦红尘迎玉雪,春回笑看百花姿。

 德珍语:

两首小绝写得别样风采,以东风领之,雪续之,用暗香牵出梅之形象,以花开季节表明存在价值,这是第一首特点。第二首重点在转结处:“追梦红尘迎玉雪,春回笑看百花姿。”写出梅的气骨,此处无声胜有声也。


7
作品

步韵陈林洲院长

咏梅

拾遗君

暗香今又落寒枝,中有芳魂一点痴。

疏影横如高士卧,依稀见似去年时。

寒烟漫卷伴琼丝,雪野茫茫到几时。

冷蕊岩芽根独发,冲霄一笑绝尘姿。

德珍语:

两首诗都很含蓄委婉,不仅写形,侧重于写神。第一首的“暗香、芳魂、疏影”都是神态,铺垫足了结句落在:“依稀见似去年时”仍然是神态状。情调和协一致。第二首仍然是重在描写神状,一、二句从环境入笔写起,自然生成,转句独特在“根独发”上非常有力度,结句发散开来:“冲霄一笑绝尘姿”结的有气势,余味缭绕。


8
作品

读梅赞

孙胜权

自古梅花伴雪寒,鹅黄遍野觅踪难。

和风昨夜梳杨柳,细雨今朝洗画栏。

每叹东君摧傲骨,还嗔青帝护幽兰。

冰魂不与春争色,谁见娇姿共杏颜。

德珍语:

细品此手法以取其他物之象来衬托梅的个性,一、二联写大环境,三、四联以“兰与杏”托出。在情志为本的前提下,由因物兴感经立象尽意,再到境在象外构成一个特别的流程,形成所咏之物的特点。 


9
作品

和群主

咏梅二首

文励洪

凛凛寒冬绽老枝,凌风傲雪引诗痴。

何羞梨蕊三分白,却胜桃花占节时。

入画常能聚粉丝,清香沁肺独当时。

遥思墙角迎寒立,未见冰霜显雪姿。

德珍语:

“何羞梨蕊三分白,却胜桃花占节时。”“遥思墙角迎寒立,未见冰霜显雪姿。”用烘托手法,明写“梨蕊,桃花”以渲染烘托,更见情趣,妙夺化工。观察物象以诗人之眼观而察之。发自内心的感悟,作者心灵的飞跃,刹那间进入悟境,心与笔合,产生了绝妙佳境。


10
作品

咏梅诗唱和

天地寒冰

眠江玉镜知春韵,坐岭瑶台得月情。

自信白头归梦阔,谁云红粉客心惊。

谁云红粉客心惊,笔墨未动闻嗟声。

试问何事堪惆怅,来生何处再逢君。 

德珍语:

两首咏梅诗,句句不写梅字,用拟人手法,一抒情怀。结构很好语言流畅。第二首接第一首尾句,形成气脉顺势而下,达到了层层递进的审美效果。

11
作品

太行画事

墨边草(熊平)(湖北荆州)

未画先行买石滑,唯凭犬吠估人家。

山蒙水浅分飞白,难忘梅花与雪花。

德珍语:

太行画事墨边草(熊平)(湖北荆州)未画先行买石滑,唯凭犬吠估人家。山蒙水浅分飞白,难忘梅花与雪花。


12
作品

咏梅

冥王星

冷蕊横窗独自开,清香一缕悄然来。

寒侵雨打浑不顾,玉魄犹存春已回。

德珍语:

章法自然,气脉极畅。首句的“冷”与第三句“寒”意重了,首句的“冷蕊”可换一下,可否?这是炼字上,我们讲过炼字课件,可以细细品一下。


13
作品

咏梅

魏德福

冰雪苍崖数萼香,孤芳皓态影斜长。

清溪朗月天涯梦,幽谷寒烟古树霜。

谁把疏枝研笔墨,竞留硬骨动情肠。

忽如一夜春花放,便使精华瘦玉藏。

德珍语:

从高处落笔由远(上)至近(下)层次清晰,且别开生面,造意较新。转结即放欲收十分得体,“忽如一夜春花放,便使精华瘦玉藏。”有气势,收束得体。


14
作品

步韵陈林州院长同题诗

咏梅三首

宁宏 

片片绯红傍墨枝,芳随飞絮惹人痴。

百花难有其风韵,妩媚天寒地冻时。

红唇轻启吻斜枝,倩影浮香惹客痴,

莫道春花皆吐艳,唯其妖媚雪丰时。

雪中红娃枕青枝,倩影生香惹客痴,

无意春天招彩蝶,只骄冰结酷寒时。

德珍语:

第一首气路通畅已达意。唯结句与原作合意在用了原诗之字。一般为了避开重字,最好办法原作如以平起,和诗最好仄起,这样避开了重字之现象。知您写诗时间不长,但进步很快。很有灵气,再者看出您认真学习了课件,从结构上看,三首转句很得法,转出味道了。要细细体会开合动荡,首尾贯注。然而又不可拘泥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然变化其中。多熟习舍得老师课件,达到领会自然运笔就自如了。


15
作品

咏梅二首

海东方

数九冬梅傲骨悠,百花凋谢我风流。

寒霜冻雪披身挂,笑眺冰原屹岭头。

北极寒流起朔风,啼莺地鼠躲巢宫。

一川凋叶残花落,惟我冬梅傲雪红。

德珍语:

立意很好,语也畅。个别语再酌之,诗不厌百回改。第一句的“悠”字不准确,第二首结句写出梅之特点了,就是“我与冬梅”可用“我”字,冬梅可否用“风前”或者用“桥边”?供参考。


16
作品

步韵陈林洲《咏梅》二首

羊达琼

墙角先开放一枝,寻梅踏雪岂成痴。

占先南国生何感,每到春回正及时。

疏映横斜胜柳丝,为妻林逋动心时。

虽无绿叶真情在,雪压争春发嫩枝。

德珍语:

有新意,与原作拓开了,另辟蹊径。第一首的第一句:“墙角先开放一枝,”放字多余了,再酌一下换个字。

咏梅

羊达琼

墙角先开白玉姿,孤高挺秀最相思。

报春醒觉春来到,吟句才知句改宜。

疏映横斜留格在,暗香浮动畅生机。

红尘不染存高洁,愿享清贫有孰知。

德珍语:

第二联巧构见灵动。第一联第二句:“孤高挺秀最相思。”前四个字是写风采最相思不协调了,如果改“独秀”搭配相思是否好些?结句再细化一下,多少有点抽象语了。


175
作品

步陈林洲院长咏梅韵

咏梅二首

刘新颖

腊梅载韵露柔枝,骚客心欢唱和痴。 

抱雪凌寒凭傲骨,暗香含蕊唤春时。

独唱红梅竟粉丝,琼花雪缀正开时。

破寒吐艳谁能比,沉醉诗人颂雅姿。

德珍语:

两首绝句得绝句之法,两个转句因有“凭”“谁”产生了立体感,气脉流畅,如果在出新上,换位思考,就是更有特色了。


18
作品

咏梅(通韵)

段春廷

暖寒袭替亦从容,凛冽绽开霜绿红。

耻与百花争吐艳,无梅岂可谓呼冬。

德珍语:

咏梅(通韵)段春廷暖寒袭替亦从容,凛冽绽开霜绿红。耻与百花争吐艳,无梅岂可谓呼冬。


19
作品

步韵陈林洲老师原题诗一首

咏梅

海东方

傲立冬原蕾挂枝,冰身玉洁诱谁痴。

一川败草残花泣,恰是红梅醉我时。 

德珍语:

转结以客体托出梅之主题,一反一正写法。第一联写出环境。结融入个人情感。结句有味可品。


20
作品

红梅赞

方移军

一枝画笔抹红唇,飞絮为裙醉与婚。

天地才堪藏绝色,今朝销尽暗香魂。 

德珍语:

立意别致,第一句出彩,第二句“婚”字不稳可酌。如“醉”改“似与婚”呢?仅供参考。


21
作品

吟梅

高喜文(山西)

傲骨凌寒独一枝,魂勾玉絮惹相思。

不贪春色清香送,骚客多情欲赋诗。

德珍语:

气畅,如把首句“傲骨凌寒”再换一下(大家都这么写,可自已写出新意来)这首诗就是别致了。


22   
作品

咏梅步韵陈林洲

江南诗路

为唤百花先发枝,多情赢得雪花痴。

三更急雨窗敲破,正是花开得意时。

腊月垂杨未挂丝,雪中立起一芳姿。

天香国色入图画,越看精神越爽时。

德珍语:

自然景观不仅包括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实景,还包括耳目无法直接感知的虚境,自然界的变化运动有间歇停顿,事物间的位移也有距离,作者将这些有趣的结合起来:“为唤百花先发枝,多情赢得雪花痴。”涵泳万物,绸缪往来生成物与景境。不言梅而得梅之神采。第二首结句非常有力度,扣住其所咏之物的精神实质。


23
作品

咏梅

步陈林洲院长同题词诗词

方言

块块寒冰压曲枝,漫天白絮惹君痴。

百花哪里能争艳?独爱严冬傲雪时。

德珍语:

语言流畅,唯在求新上再琢磨一下,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感觉才更好。第三句问号可不用,因为语气已经有了。


24
作品

咏梅

刘良义(山西)

大千描傲骨,万里咏红妆。

与客同赏雪,随风伴月光。

注:大千即著名画家张大千,此处亦指大千世界;万里即宋代诗人杨万里,此处亦有广大之意。

德珍语:

巧用名人名字而代大千、万里,并且两联对仗,言简意赅。


25
作品

步陈林洲咏梅二首

王发群

预兆春回绽一枝,诗人乘兴敢云痴。

有缘认识林和靖,压倒群芳岂过时。

胜过随风弱柳丝,根深破腊透香时。

竹松为伴归何处,独立凌寒展嫩姿。

 梅花报春

此花长应住蓬莱,孰教尘寰冷处栽。

不为争春和雪比,幸逢盛世出墙开。

绽成五福民同乐,香透三中会遂怀。

特色江山齐点缀,先知人意报春来。

德珍语:

两首绝句写的很有特色:“有缘认识林和靖,压倒群芳岂过时。”引典十分贴切。第二首转与结写出生命的特定环境,十分得体。这首律其中有些用语俗了:“盛世、五福,三中”语抽象了,要细化一些用景语,移情于景比较好些。

律诗一首整体构思上存在用语上太抽象,“盛世、五福、三中”这些不是诗语,应以景致托出,移情于景或物,最好不用抽象语,抽象语没有内涵只是代词。诗讲究内在的东西,用咏物咏岀自己的真情来,诗中应该有我这样才扣人心弦。写岀个人情致,诗言情也。

步陈林州院长同题

咏梅

乔刚

琼花漫舞满花枝,闪耀红梅点墨痴。

送给人间多少爱,寒冬最美沁心时。

春风又绿画情丝,斗雪寒梅腊月时。

历练风霜冰澈骨,芳心暗许献新姿。

德珍语:

第一首第二句“红梅”两言可以节约下来,这样可以看一下炼字课件,用其他词语代替还会有更多寓意可品的。转句大好。第二首前后呼应很自然。

步长青诗院陈林洲老师《咏梅》

鲁祖标

蕊红寒影缀斜枝,冰骨狂吟竞发痴。

纵使骚人歌不尽,独怜飞雪漫天时。

德珍语:

融入个人情感:“蕊红寒影缀斜枝,冰骨狂吟竞发痴。”索物托情,也是情附物而起情,动情者。转句一个“纵使”立刻形成转折,触物而发情。结句“独怜飞雪漫天时。”物在心先,触物而动之因,形成自觉的刻画心理,使物与情完美结合。

雪梅

雨薇

绵绵冷絮缀群峰,漫舞轻飞下九重。

许是六花梅独爱,暗香如沁一枝浓。

苦侠语:

前联先果后因不大妥当。“缀”字不切。后联植入主体意识,写雪梅相生相爱,立意新颖。

咏梅

海洋

绽放梅花漫柔技,娇容丽质雪仙痴。

含情脉脉天姿色,墨客华章正是时。

苦侠语:

前三句切“梅”,“漫柔技”字错意不当。“雪仙痴”强扭勉强。“含情脉脉天姿色”熟而不切。尾句切“咏”不通。总体感觉题旧意不新。

咏梅

陈守生

淡雅清纯静挂枝,安身守份本心痴。

无闻墨客累篇颂,偏爱花开雪瑞时。

德珍语:

语言通畅,写梅诗中避开了梅字这很好。需要注意的第二句“安身守份”语抽象了,可细化一些,用景语表达好些。第三句孤平了:“平平仄仄仄平仄,对句,“雪”字如是平声可救。如果是这样句子允许:“仄仄平平仄平仄,”为自救句,要区分开。


31
作品

和陈林洲老师咏梅

马亚玲

凌寒一笑惹人痴,信手拈来谁可知?

不与群芳争秀色,暗香缕缕入新诗。

德珍语:

层层递进,非常顺畅,还可换些角度使之岀新上多琢磨。第二句不用标问号,语气已有了。

云峰雪霁月初芽三首(新韵)

徐嘉圣

寻梅

云峰雪霁月初芽,信步扶藜踏落花,

一段暗香来槛外,两三灯火近山家。

乡思

客舍乌啼风满树,云峰雪霁月初芽,

离人莫怨萧声咽,懒倚梅窗酒作茶。

戏雪

烟村犬吠板桥滑,竹马黄衫向暖霞。

晴壑风疏梅乍萼,云峰雪霁月初芽。

德珍语:

本诗就是平水韵,不用标新韵。写诗最好从平水韵学起,与古诗词接轨。这三首小绝是一句引伸三首,每首皆自然,并融入个人情感,非常得体。

次韵陈林洲院长《咏梅》诗

咏梅二首

王传金

红花几朵上丹枝,笑对漫天飞雪痴。

岁岁人间添贺礼,芬芳腊月大年时。

凝脂玉蕊结冰丝,妍丽幽香日暮时,

不待东风桃李艳,单陪雪舞秀芳姿。

德珍语:

能拓展岀新意,从周围景致入笔,放得开也能收束住。两个结有特色,梅诗自古以来,写的太多了,所以,独辟蹊径要难些,写诗就是要为自已加码,突破自己寻求新的天地。

和陈林洲老师咏梅二首

史桂娟

隆冬抱梦正酣时,却看梅花秀靓姿。

半树嫣红羞白雪,暗香几缕入春词。

独放寒山梅一枝,花红雪白两相痴。

犹闻紫气翩翩至,杨柳春风自可期。 

德珍语:

两首小绝语顺达意,转句也有特色:“半树嫣红羞白雪,”“犹闻紫气翩翩至,”第一转句“羞”字用的巧,托岀梅的风采了。

第二首“犹闻”二字用得好,使诗形成立体感,转句如拉弓,拉得有力,收束才有回味余地。另外,两首诗句中可以考虑将“梅”字节略去,因为主题已有了,节约用字会更凝练。

咏梅二首

另韵同题敬和陈林洲院长

陈秋红

雪抱寒枝不染尘,天生洁质素华匀。

移来一树栽庭院,疏影斜窗作比邻。

野陌疏林数点红,超然世外暗香融。

孤芳一抹消寒色,自在娇娆向碧穹。 

德珍语:

直接抒怀的两首咏物诗,把个人情感移于物上,“移来一树栽庭院,疏影斜窗作比邻。”物我同心也。非常灵动。第二首写得大气“野陌疏林数点红,超然世外暗香融。”形神兼备。咏物诗,形与神的有机结合是一条至关重要的法则。作者写诗时,最已注意到讲究兴会神到。只有形神兼备,方堪称得上品。大凡成功的咏物之作,都能做到形与神的完美结合与统一,做到物与我的浑融一体。可以说,作者在咏物诗词中所寻求的,绝不只是物象本身的描绘逼真,而是吟咏者本身的心灵感应。因为作者并非在观赏植物标本,而是已经在企求艺术上的共鸣了。

步韵陈林洲院长咏梅二首

党红婷

霜天又见咏梅枝,玉蕊冰肌别样痴。

千载孤山寻鹤处,纷纷车马月明时。

寒香漠漠动情丝,缀缀红梅照水时。

明月东风非是主,只宜冰雪领芳姿。

德珍语: 

这两首转、结都很别致。第一首转句含典十分贴切:“千载孤山寻鹤处,纷纷车马月明时。”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此词借此典融的得体,用典也是用事。

第二首特句也有特色:“明月东风非是主”由于转的得力,结句如截奔马:“只宜冰雪领芳姿“。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

步陈林洲院长

咏梅

海洋

红梅怒放数千枝,高雅疏香惹客痴。

神赐凡间奇妙画,骚人挥墨正当时。 

德珍语:

以画意来写梅,结有寄意。以奇妙处联想然而引起挥墨,如果奇妙不直接说,找出奇妙具象就会更生动了,用物态的动静、虚实,找岀物之生态美就不抽象了。首句“红梅”两字可以省去,绝句字少要精练,节药用字,就像一个单位不要有停薪留职的人员一样,这在诗学上叫炼字。

依陈林洲院长 “咏梅”韵

白糖

万朵一红姿,无关落雪痴。

闲人休笑我,香满入冬时。 

德珍语:

语言顺畅,立意已岀。就是五绝在诗词中最难写的,一般多用七绝好。五绝最好对仗,舍得老师说过:“要把诗歌的四要素“词、理、义、兴”,即语言、思想、情感和形象结合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浅近朴素的20个字,把明丽醒目的色彩,无音却震耳的涛声,身心可感的气势?”表现出来难度很大,五绝不是不可写,要特别凝练的,平时可从七绝练起。

咏梅(新韵)

宋长胜

白雪共红梅,腊来春日回。

不和她並秀,岁岁获诗魁。 

珍语:

格律没有问题了,学习入门必须从平水韵开始与古诗接轨,孰悉入声字。有时间我把平水韵表,及入声字表发到群里,到时收存一下。

步韵陈林洲院长诗二首

咏梅

易耀军

百萎丛中独一枝,幽香缕缕摄人痴。

如何呈献骄妍美,瑞雪纷纷散落时。

凛冽寒风戏柳丝,破冰梅蕊盛开时。

冬藏万类休生息,独傲枯丛展玉姿。 

德珍语:

两首诗自然流畅,两首的转句得法,由于转的好结句显得合乎自然的收束了。然而在换些角度去思考,以极不一样的心情去挖,还会挖出不同于大众的写法,这样会更岀新。是一种突破,带有偶然性的心理飞跃,刹那间会进入悟境,这样心与物会,会别有风采的。


41
作品

咏梅

水静涵

纷飞白雪压千枝,透骨浓香惹众痴。

唤醒百花争怒放,高歌欢闹早春知。 

德珍语:

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好,首句形成大气氛,用以构建诗境,从大环境入笔,第二首从远拉近,以此寻幽探境,吟赏咀嚼,自得其乐。随之把情感投入三四句中,形成物我同心。除此,结句“高歌”可否改成“如歌”会更贴切些呢,仅供参考。

雪梅
易金声
北风阵阵催霜降,银屑琼花饰玉章。
不与群芳争艳日,凌寒独自发清香。 

德珍语:

首先是首句三平调了,三平调应避开,可以酌一下,首句还有特色,压住了阵脚,整体看有立体感,就是可以与众不同,独出新裁上,可换位思考以求其别样风采来。

步韵陈林洲老师

咏梅二首

曹秀兰

为报春风第一枝,凌寒吐蕊寄情痴。

东君重访初元日,正是红颜傲雪时。

疑是红云浴雪丝,花开梦绚岁寒时。

香风一缕随行远,更惜疏山别有姿。 

德珍语:

第二首立意较新,首句用了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显得十分灵活生动。因为:“疑是红云浴雪丝”这是用了明喻了,就是直接比喻,用“疑是”来词来连接本体与喻体,这句是喻体与本体并列岀现,比喻关系很明显的。两个结也贴切,恰到好处。

咏梅 
陈楚香
本是乖萌梅一枝,百花怒放却呆痴。
不和万卉争恩宠,独艳偏盯酷冷时。 

德珍语:

荫字是仄声字改成阴字可否?第二句却“呆痴”意思一样,如果用“痴痴”可能会更加重之痴了。转结写出特色了。还有想象空间,多发挥想像力,诗就灵动了。

步韵陈林洲院长  

咏梅

林长友

幽香傲雪艳纤枝,鹊鸟鸣音欢赏痴。

皎月一轮明宇宙,花姿媚影唤春时。

德珍语:

第一句写梅之特点,随之则从客观以鸟呜,月皎来托岀:“花姿媚影唤春时”,语顺意达。还可以换些角度去观察,也可换些思维去构思,尽量写别人没写之处,方为新颖。

咏梅
若水
娇红嫩蕊抱寒枝,映雪斜阳满眼痴。
此景只应仙境有,吟诗作画正当时。

德珍语:

首联摹状,用形态、颜色的词语来进行描述。转句示现,表示“此景只应仙境有”,就是把仙境来示此景,以想象构成引起兴趣:“吟诗作画正当时”操起笔来想吟诗作画。气畅,语言自然得体。

咏梅

贾真

一袭北风寒彻骨,君临剪雪立园中。

林逋独品孤山守,吴镇痴迷彩墨工。

还赖裁冰崇洁志,方行落笔点春红。

羞于弄巧无形似,却觉馨香与己融。

德珍语:

首联从环境入笔“一袭北风寒彻骨,君临剪雪立园中。”对句第二人称呼之,将梅比做君,想象很自然。第二联用典也是用事,林逋一个在孤山守,“守”字用得十分巧妙,对句回到身边,也很贴切。第三联写梅的精神,其中有作者情志融入:“还赖裁冰崇洁志,方行落笔点春红。”结联提升自己感悟了。结构可以。就是第二句“剪雪”与第五句“裁冰”未拓开,意重之嫌。可以酌下会更好。

长青诗社编委会

长青诗学院管理机构

   

长青诗学院编辑部

 本期制作:贾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句欣赏】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 梅 品 诗 迎 新 春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暗香有“雪”
霭郁幽幽
七言三首~咏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