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精华〗诗精华第三辑(31~40期)

开水瓶

☆王惠玲

空怀知我否?自是水云深。

百度同携胆,相存滚烫心。

【荐评】

     王惠玲的诗,有其独特风格。常于疏阔中见清新,于清新中留瘦硬。风骨,尤为可贵。比如这首开水瓶的小诗就是如此。诗思可品可嚼,能见诗趣,禅趣,理趣。“百度”是水的沸点,“空”字尤见情怀,“胆”字双关,一笔两到,收束处境界拔高,有点睛之效。确不失为一首托物寄意的咏物佳作。

邱才扬

是铁是泥还是金?人间百味漫相侵。

贫家血泪豪门宴,谁个如君感触深!

【荐评】

   写咏物诗的手法,除了双向谋篇,以物写人,亦物亦人外,还有一种写法,就是只写物的。此诗就是属于只写物的情况。而伴随着只写物的作品的,往往是托物言志、托物寄情等。这首咏“碗”的诗,就属于咏物寄情的情况。诗人写“人间百味漫相侵”的碗,以“贫家血泪”和“豪门宴”的两相对比,得出结句,这是诗人发出的感慨!读此诗,可见诗人诗心,至于个中滋味,读者可以自己去慢慢体会。

咏太阳

杨发兴

通体亮晶晶,虚空走未停。

黄昏将落土,犹照半山明。

【荐评】

咏物言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即离即合,明白如话而不失风骨,思想积极向上,颇有余音,可以说是先生充满自信的人生写照,读来精神,耐人寻味。“黄昏将落土,犹照半山明”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有异曲同工之妙。

鹭岛海滨即景

山林野鹤

欲将诗意笔端留,也拟烟波独泛舟。

碧水碧空清入骨,白云白鹭两悠悠。

【荐评】

   闲情之诗,入味之境,不凡之笔。转结颇见神思。碧水、碧空,白云、白鹭本句对,对句也对,可谓之巧。全诗格律工稳,格调高昂,着色明丽,景皆入情,结有余味,出空灵一脉。诗人之心情,浑入笔底。

长白山天池

高志发

白山环抱自天成,远隔尘嚣别样清。

亘古一泓深寂寂,不随江海作潮声。

【荐评】

     此为吟咏长白山天池之作。起句写天池的地理位置,白山环抱,自然天成。承句写天池远离嚣尘,尤其逗出一个“清”字,和起句“白”双出,“白”、“清”皆无色,却显得颇有色彩。转句以寂写幽,以深衬寂。结句可谓点睛之笔,把诗歌意境拔高。“不随江海作潮声”,甘居一方,不同流的精神,倍显气节,颇有风骨。全诗格调高昂,落笔不俗,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可见性情,是为同题诗中佳者。

漓江

符瓦

有峰皆俊影,无洞不泉声。

能倾天下爱,全仰始终清。

【荐评】

 此诗题目为“漓江”,前二句“有峰皆俊影,无洞不泉声。”是对漓江山水的总体概括。准确经典,可谓吟咏漓江的佳句。以对仗入诗,为五言绝句首句不压韵最常见的写法,也有评家说此为五言诗正格。三四两句“能倾天下爱,全仰始终清。”融情入景,以情写景,亦情亦景,亦景亦情。分而不分,可谓妙笔。诗人著一流水对而转结,带着哲理,诗思主旨全在于此。全诗皆对,立意颇高,有情有景,情景相生,托物言志。是水之“清”,也是人之“清”。“清”字是此诗“诗眼”,也是此诗立意的关键所在。

纸鸢

朱芳森

怀梦高飞远,凌空恣意翔。

并非凭巧手,应是借风扬。

【荐评】

 纸鸢即为风筝。此诗意在借写风筝讽刺那些无才,靠关系身居高位之人。首句壮写风筝怀梦高飞,次句写风筝凌空飞翔的得意忘形。第三、四句始道出诗歌主旨。“并非凭巧手,应是借风扬”是此诗最为着力处。(郑万才)

☆诗渊

聚拢形如杖,撑开比月圆。

一朝能握柄,只手可遮天。

【荐评】

   此诗写伞而非伞,不是伞而又是伞。第一句写伞聚拢的形状——如杖,第二句写伞撑开的形状——比月圆。前半段诗人抓住了伞的典型特性,写伞在不同情况下的两种状态,意在写伞的变化,能直,也能圆。这样以平而起的诗,若在转结处不把诗的意境拔起,必然俗不可耐。诗人在转结处却没有再去写伞,而是写能“握柄”的人。“一朝能握柄,只手可遮天”,可见此伞之大,此伞之重要性。此伞,是权力之伞。有意思的是,此柄,能让人浮想联翩:此柄,是把柄,是保护伞的把柄,抓住了保护伞的把柄,“只手可遮天”;此柄,是权力之柄,抓住了此柄,“只手可遮天”。诗思构思巧妙,耐人寻味,颇见神思。

保温瓶

☆合昏尚知时 

生来一身胆,江海腹中吞。

莫道人情冷,余心岂不温?

【荐评】

    写咏物诗,下笔前必须先吃透所咏之物,只有吃透了所咏之物,下笔才能得心应手。诗人在此抓住了保温瓶的特性,以“温”立意,以问而结,尤在“温”字上做足文章。诗以拟人手法写成,物即是我,我即是物,即离即合,不离不合,双重谋篇,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起句写生来就一身胆识,巧妙地以保温瓶的胆,来写“余”的胆,也因为“一身胆”,才有吞江海于腹中的气魄。这是一种极度夸张的表现手法,初想似不合理,仔细想想也无不可。绝句的成功,往往还体现在第三句的转句,诗人在此并没有接着起承的“胆”去展开,而是以“莫道”二字串接,宕开一笔,以人情的冷暖,巧妙地结出落句的“温”。也因为世风日下,人情冷漠,更体现出“余心温”的可贵。在人情冷漠的当下,这样的作品能发挥诗的作用,传播正能量,也是此诗可贵之处。明白如话的短短四句,淡而不失至味,自然天成,可读可品,诗当如此方为最妙。

风 菊

☆李广慈

洗却铅华尽淡妆,月中风动影犹香。

教她不再依篱下,免被梅花笑断肠。

【荐评】

      转结出新而不失风骨,越品越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咏物诗
芳苑诗评(4)嘉宾选评《满庭芳苑》(641期)作品
归樵:一诗一得(881—890)
每日一诗127明·丘浚《咏荔枝》
托物言志
朱砂贴脐膏治疗婴幼儿绿便_陈长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