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惠州诗评 || 陈幼荣诗词欣赏

第十一期

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

前言

      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创会会长陈幼荣主任是一位热衷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热爱古典诗词,并身体力行、笔耕不辍的老领导。文学及古诗词学养丰富,著述及主编大型诗词楹联集等十几部,可谓著作等身,佳作颇丰。特别是在退休后,做到一天一诗或一词,可谓优质高产诗人,为我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本期学会宣传评论部专题选取他新近诗词20首进行赏析评论,通过推广、借鉴,以期进一步提高学会创作诗词的整体水平。(李锡钦)

词作者简介

陈幼荣,1945年生,广东梅州平远人。1968年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曾任中共惠东县委书记、惠州市人大常委会第八、九届副主任。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创会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著作有古体诗词《屐痕诗草》(羊城晚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理论文集《凭远听涛》(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文史专著《八一起义中的叶挺将军》(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传记小说《廖仲恺与周恩来》(银河出版社出版)、报告文学《惠州人大代表风采》(内部发行)。先后主编大型诗词楹联集《古今诗人颂西湖》等五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接着又编辑出版《大亚湾风韵》、《惠城风韵》等大型诗词楹联集。曾荣获全国第二届和谐中国創作大赛金奖并被授予“重阳桂冠诗人”称号。

任改云点评

柳梢青·西湖春

      莺啭花洲。燕翔翠柳,嫩叶新抽。醉面东风,怡情好韵,不待春休。

      闲来驾叶扁舟。随水去、湖光尽收。春色明眸,尽兴缘有,胜日何求。

点评

      上片写景有声有色,让人沉醉其中。下片融入感情,驾扁舟一叶尽览湖光山色不能尽兴,诗当然也不能尽兴。

      作品脉络分明、欢快明媚,“莺啭、燕翔、嫩柳、东风,春天的美好尽在诗人眼里,尽在诗人的笔下,也滋长在读者的心里。

清平乐·西湖浅唱

      小舟横渡。风景迷烟渚。浅唱竹枝三两句。喧闹春声如故。

      孤岭玉塔斜阳。烟霞桥外风光。点翠洲心楼阁,聆听岁月华章。

点评

      西湖浅唱在于“小舟横渡”,在于“风景迷烟渚”;在于“玉塔斜阳”,在于“烟霞桥外风光”。诗人站在点翠洲心楼阁,聆听这喧闹春声,静享这岁月静好,多么悠然自得。春在西湖,春在诗人的心里。

      作品情感细腻,景色描色与环境描写相融合,让人沉醉在西湖的风光里,沉醉在西湖浅唱中。

李硕洪点评

渔家傲·西湖晚景

      胜日寻芳湖畔伫。秋风拂柳蒹葭舞。灰鹭浮波舟泊处。天已暮。西子披彩人无数。

      金菊花开香满圃。千红万紫金莲妒。熙往攘来前移步。尝新煮。举杯邀月填词谱。

点评

      这是一次秋日傍晚到月夜与友游览惠州西湖的小记。上片写景,那是一个多么好的环境:秋风拂柳,蒹葭风舞,灰鹭浮波,小舟新泊,尽管夕阳西下,仍游人如织。标题是《西湖晚景》,暗合作者“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晚景心情!

      下片“金菊花开香满圃。千红万紫金莲妒。熙往攘来前移步。”这使我想起王国维一句名言:“一切景语皆为情语。”这话外之音在告诉我们:作者新知旧雨,熙往攘来,他煮酒论英雄,纵横捭阖的生活。当然,举杯邀月,填词就谱,成为他晚景的日常。

      全篇视野开阔、心情愉悦,表达了陈幼荣先生“满目青山夕照明”和“夕阳犹有绚烂天”的胸襟!

南乡子·游红花湖

      秀色甲循州。飘荡湖光伴我游。击棹敲开千迭浪,闲悠。环渺长湖一小舟。

      寻岸上层楼。极目桃源胜景收。喜赋轼词随夜色,堪留。举火吟哦两不休。

点评

      孔子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作者到“秀色甲循州”的红花湖一游,会撞出多少词的火花?让我们随作者步伐走向红花湖。这里,湖光飘荡,击棹千迭浪,再上层楼,桃源胜景收。

      而作者游完白天接夜晚,“举火吟哦两不休。”这是多么热爱红花湖呀!周总理曾说过:“爱家、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陈幼荣先生的词是一个最好的注脚。

      昔袁子才《谒岳王墓》诗云:”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所以,当作者写道:“喜赋轼词随夜色,堪留。”与读者心灵同频共振了!惠州西湖有幸!正是东坡而使惠州西湖有了熠熠生辉的存在。作者也就点出了热爱这里的文化基因。

清平乐·惠州东坡祠

      东坡祠好。两水春烟绕。隔代情缘谁欲吊。花影扶疏风俏。

      白鹤峰上犹鸣。依栏看取波生。可见扁舟横渡。阳光闪烁沧溟。

      [注]两水,指东江、西枝江。东坡祠位于两江汇处的白鹤峰上。

点评

      惠州东坡祠我们精神朝圣的地方。这首词呈现东坡祠清新画面给我们:两水春烟绕,花影扶疏风俏,阳光闪烁江上,扁舟横渡闹。作者站在白鹤峰上东坡祠,八面风来,一派生机收眼底,怎不心潮翻滚胜过江潮。

      我分明读出陈幼荣先生“阳光闪烁沧溟”的快意,分明读出“依栏看取波生”的豪情。

      很多朋友曾多次游览东坡祠后体会道:每次来拜谒这里,仿佛是来给自己精神充电,是来寻找人生之旅下一站的目标。作者何尝不是这样!

祁大忠点评

清平乐·合江楼

      扁舟横渡。风物人环顾。低唱竹枝三两句。鼓噪蝉声如故。

      文笔塔上斜阳。东新桥畔余香。合处两江楼阁,聆听岁月悠扬。

点评

      唐代《诗品·含蓄》有句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意味要凸显某个主题,却不直言其事,而是侧面烘托、曲线显之。这种表现手法在文艺创作领域常见。此作先着逸笔,再入本意,写东坡而不直言其事,通过“余香”“悠扬”等关键字眼展示主题,含蓄而隽永,滋生艺术张力。

满江红·丰湖书院

      风雨堂前,犹悦耳、书声未歇。似亲见、宋湘笠屐,授徒情切。书院解词诗韵远,浑身教化文风烈。永流芳、五别写蛮荒,芭蕉叶。

      千年事,虽久别。勋业在,何曾灭。看鹅岭毓秀,地灵人杰。耀古辉今西子甚,诗乡歌海真奇绝。任流连、俯首动吟魂,孤山月。

点评

      上阕述史,下阕抒怀;上阕言古,下阕赞今。丰湖书院之风雨沧桑、礼乐教化,皆融入其中。

      不虚谈,寻真迹,众多意境化用融合是此作一大亮点。千年古城之“蛮荒”涅槃,通过“芭蕉叶”“鹅岭”“孤山月”等意向衬托而出,自然而贴切,沁人心脾。

曾艳梅点评

虞美人·东坡酒

     佳酒美肴鹅城有。自酿东坡酒。浓香久藏一千年,不见苏公回首、月儿弯。

      坡仙已醉千年昼,未把初衷又。不辞长作岭南才,留教清香闻去、三杯来。

点评

      这是一首怀念苏东坡的词。作者用东坡酒作赞颂的点,生发开去。上片由酒而引出对坡公的缅怀。苏轼在惠州酿酒,据文史记载有:桂酒、真一酒、万户春酒等,又因他为惠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所以,惠州吏民都喜欢他。作为词,作者巧在借酒表达“浓香久藏一千年,不见苏公回首、月儿弯。”即至今过了近千年,惠州还对他的事迹永流芳。

      下片是情的抒发:坡公爱民初衷不变,留给人民岂止是东坡酒的“清香”,他的为人和诗词的“清香”,让人民长年都津津乐道。表面赞酒,实是赞苏东坡!

      此词妙在借酒这个具象来表情,给人艺术的审美享受,也使情意有了形象地抒发,更有了艺术的张力。

浣溪沙·泛舟西湖

      水绕山环秀玉球,穿桥紫燕戏轻舟。苎萝西子亮吟眸。

      漫与杭湖称姊妹,尚留苏迹斗春秋。浪花洗尽古今愁。

点评

      这首词描绘的是作者泛舟惠州西湖,看到西湖就像一个美丽斐翠绿的玉球在山陆环绕之中,偶尔还有紫燕穿回于石桥和轻舟之间,美醉了!此时,作者不禁道出“苎萝西子亮吟眸”的感慨来。

      惠州知府吴骞写过一首诗最能清楚地反映杭州西湖与惠州西湖的不同,诗道:“西湖西子比相当,浓抹杭州惠淡妆。惠之芦萝村里质,杭教歌舞媚君王。”也就是说,杭湖是吴王宫中的西施,而惠湖却是当年还在芦萝村里不施粉黛的西施,更显纯净质朴,令人心动。苎萝西子,便成了惠州西湖的代名词。

      词的上阕重在写景,夸赞了惠州西湖的美,在无比纯净质朴之天然态。词的下阙重在抒情,说惠湖和杭湖是一对姊妹,因为两处还存有苏东坡先生的足迹、诗词和故事,近千年春秋经久不衰。惟有两处西湖中泛起的涟漪,可以洗尽天下古今的忧愁,直让读书人一声长叹!

刘新华点评

行香子·惠州西湖

      杨柳晴柔。莺鸟悠悠。过丰渚、画舫兰舟。吹飞杨絮,惹起轻愁。轼子无踪,行无迹,去无由。

      平湖风荷,逍遥元妙,隐书香、应在红楼。过来年月,人事沉浮。念那时柳,那时月,那时秋。

点评

      整首词婉约唯美,诗境韵味深远,构筑的图景栩栩如生,诗人融情入景,感慨岁月匆匆,惆怅之意油然而生。这也是诗人在历经人事沉浮后对人情世故的练达。

      上阙由杨柳依依,天光云影起笔,写出了惠州西湖夏日的妩媚。静景与动景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领字句“过”字,道出了西湖景点之一的丰渚园,湖面画舫漫游,水韵悠悠,一派风光无限。而诗人一个“惹”可谓极妙,这吹飞的柳絮,唤起内心的愁绪。忆起子瞻,却又找寻不到他的踪迹,他一生的仕途坎坷, 不由心生感慨,内心的所思所感由景呈现,由景而生情愫。

      下阙诗人展开联想,运用拟人的手法,风中的荷花摇曳,元妙观络驿不绝的香客串起西湖风光美,游人如织的画面。而眼前的一切于诗人而言,都是红楼中的一景点。世间不如意十之八九, 最让人割舍不了的是那个秋天,月挂天穹,柳叶弯弯的情景,这对于心灵才是真正的慰籍。

      整首词勾勒出诗人眼中柔柳之美、风之幽微、湖光潋滟、兰舟湖上、荷塘风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历经纷纷世情后,恬淡平和的心境。构思、章法与语句铺排也可谓用心至极,特别是上阙与下阙后三句鼎足对的运用,可见诗人的诗词韵侓工稳,技法纯熟。

临江仙·朝京门

      晓月残星逝水,依稀楼影朦胧。宵凉吹瘦北山松。枕酣追旧梦,睡暖认归鸿。

      去日东纵烽火,而今不见英雄。消磨年月几朝风。从来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点评

      这首词上阙写景,承句点明题旨,虚实结合。先由晓月、残星、逝水组成的一幅天将破晓图。 “晓”“残”“逝”三字形象地勾画了秋意浓时,天将亮未亮的景象,诗人感叹滔滔的东江水一去不复返, “宵凉吹瘦北山松。枕酣追旧梦,睡暖认归鸿。”此三句可谓神来之笔,写出了朝京门城楼在西风中若隐若现,风带着凉意,北面山上的松树更清瘦了。 

      下阙抒情,引典论今,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也对东纵英雄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两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整首词一气呵成,气势磅礡。

      这首词是诗人在经历了诸多事物后,对处世的领悟及对后生的一种勉励。整首诗词,化典论今,旁证佐引,无不彰显诗人的悲悯情怀,引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诗人的境界之高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邱宇林点评

生查子·夜过西湖元妙观

      古观鉴苍桑,老木添新绿。甘霖涤心尘,坠落珠成玉。

      烟散几分香,水绕千竿竹。人过有禅音,人去凄凉独。

点评

      读《夜过西湖元妙观》一词的感觉正如元妙古观一致,无限沧桑和静默,却也无限生机和希望。上阕起句对仗,“老”与“新”、“沧桑”与“新绿”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绪起伏。

下阙的一组对仗,点染古观周边环境,用语甚妙,极具氛围感;“几分”、“千竿”等数词的使用明快利落。选取的意向耐人寻味,“烟”虽然“散”去,然而“香”故在,“人过有禅音”,人虽然远去了,但仍闻禅音。修禅贵入心,古观禅音,如沐甘霖,顽石也变珠玉。

潘新艳点评

浣溪沙·六如亭怀古

      一树榕阴探老枝。雨中瑟瑟诉当时。红荷怒放柳扬丝。

      不复轼公恩与爱,唯留孤岭冢和诗。忍听亭下滴相思。

点评

      浣溪沙是比较常见的双调小令, 这个词牌大多以抒情的婉约词风为主 。

上片描写眼前景:一树榕阴探老枝。而此景却是:雨中瑟瑟诉当时。情景相生,仿佛在告诉世人苏东坡与患难知己王朝云的爱情故事。可怜红颜薄命,当年的一切恩爱都不复存在了,如今这六如亭外只留下这孤冢和苏轼的诗。

      下片寄情于景,情感真挚,扣人心弦,煞尾“忍听亭下滴相思”呼应上片之雨景,更增添了凄美之感。佳作点赞!

鹧鸪天·谁共东坡唱惠城

      谁共东坡唱惠城。流光如水黯然生。报春梅蕊当窗发,漏夜山歌隔岸听。

      诗骨瘦,老心惊。黄花绽放盼天晴。远行商贾归来未?漫赏家乡月色清。

点评

      《鹧鸪天》双调,前后片各三平韵。全词像是由七绝两首合并而成,只是后阕改第一句为三字两句。 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表达离情别意。

      标题“谁共东坡唱惠城。”成了词脉,为整首词埋下了伏笔,这个人谁?是唱山歌者还是作者还是商贾,给读者无限的遐想。“诗骨瘦,老心惊。”对仗句呼应了上片的“流光如水黯然生。”表达作者对时光易老的伤感。“黄花绽放盼天晴。” 与“报春梅蕊当窗发”略感季节不一致。整阕词自然流畅,情景交融,为佳作点赞!

赵淑伟点评

南乡子·西湖泛舟

      极目碧生烟。芳棹秋风绿柳前。湖上忽而疏雨过,浑圆。飞破清波一角天。

      依梦听鸣蝉。耳侧传来旧管弦。忆说当年游兴好,悠然。隔水看残八月莲。

点评

      本词上片写诗人极目所见之景,尤喜第二句“芳棹秋风绿柳前”,船桨行进,秋风迎面,绿柳便到了眼前,将风和日丽的西湖用镜头推进、代入感极强。后句诗人没有继续沿着前面视线构图,而是跳出常规思维设置了一场雨,不知是诗人泛舟时真的遇到了这场雨,还是诗人意象里的雨,总之这场雨设置得巧妙。作者对这场雨也进行了工笔细描,这虽是是场小雨,却是急雨,而且雨滴的形态“混圆”,至于雨的气势,作者有意做结句,“飞破清波一角天。”雨景放大,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下阕进入虚写,曾经的蝉鸣入耳,残荷照水,管弦频传,好一幅秋光图。作者用今惜景物对照,增加时空距离感、年代感、以及沧桑感,使诗作的层次渐深,情感基调渐厚。整首诗的结构安排,意蕴推敲无不体现出诗人的别具匠心。

柳梢青·西湖春

      莺啭花洲。燕翔翠柳,嫩叶新抽。醉面东风,怡情好韵,不待春休。

      闲来驾叶扁舟。随水去、湖光尽收。春色明眸,尽兴缘有,胜日何求。

点评

      诗人从西湖盛景之百花洲起笔,描写西湖初春的状貌。以写景诗惯用手法构图,莺啼燕影、碧柳新芽体现春的生机勃勃。接着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对西湖春色的喜爱。

      下片诗人由景及人,由人到己,进而从自己感受来写西湖春景,泛舟西湖,将自己融入湖光山色之中,心中怎么不感叹?有这等风光,这等闲情逸致夫复何求呢?

 这首词,风格轻快明丽,词句简洁自然,如扑面春风,一股清新之气油然而生。如果结尾总结句不用“春色明眸”或许更妙。

华慧娟点评

一剪梅·西湖清晨

     五镜连湖晨鸟声。山色盈盈,水色盈盈。横斜疏影白云轻。人自娉婷,梦自娉婷。

      漫步苏堤心向晴。草亦多情,树亦多情。怕逢苏轼问功名。湖也青青,景也青青。

点评

      这首词阅之养目,品之赏心,诵之悦耳。同是写惠州西湖,明代徐勃写到:“十里湖山碧树齐,遥闻钟磬出招提。万家暮霭鹅城北,一抹残阳鹫岭西”(《惠州西湖次韵黄养吾韵》),有一种旷世寥落感,而这首一剪梅词开篇“五镜连湖晨鸟声,山色盈盈,水色盈盈”,一下就把人们的视线带进一个绝美、空灵的自然环境中,让人沉醉其中。正像晋·郭璞《江赋》中有妙不可言之语。接着,应景而生慨,“人自娉婷,梦自娉婷”,人的心理活动隐约可见,借梦的生发,使之不言而喻地托出对自然,对理想生活的无限憧憬,热爱和向往,思想感情到此得以表达。

     下片更是将笔向纵深推进,“漫步苏堤”,“怕逢苏轼问功名”,将九百多年前苏东坡谪居惠州,在惠州留下了大量的诗篇的历史事实和盘托出,作者用一句“怕问功名”将内心对苏轼的敬仰和悉心投入诗词写作的心理活动展露无遗。也许正是惠州西湖有苏东坡的足迹书迹,才激发了作者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笔耕不辍,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古体诗词吧。

河传·苎萝西子

      秋雨。烟树。雾笼梢。何处风生暮潮。闲引江声入寂寥。长宵。惠城灯火遥。

      忆得当年西子月。花如雪。往事沉香屑。四时歌。丰渚波。消磨。榜山闻雁过。

点评

      这首《河传·苎萝西子》,以秋景铺排,创设了一种辽远、空旷、寂寥的秋天景象,唯美而婉约。上片以景引入,渲染氛围。下片以忆拓开,想到许多年前,看到中宵西子月,这里的西子月暗指一种如月般皎洁的美女,或者说就是作者心目中那个梦中情人,如雪般纯洁,如花般娇羞,是那样的美好,往事一幕幕拉开,这就奠定了这首词是以忆往昔为主调,以周边的景物烘托来完成思想感情的渗入、丰盈、展露的。虽不直写情感的缠绵悱恻,但通过“沉香屑”“四时歌”“闻雁过”这些蒙太奇镜头的转换,足以表达那种缱绻动人的情感纠葛,令人动容。结拍以景代情,留白、含蓄,给读者创造了想象的空间,不失为妙笔生花。

李锡钦点评

清平乐·西湖泗洲塔感怀

      微澜塔戏。点皱西湖水。轼子朝云强忍泪,尝尽三生滋味。

      湖岸灯影深藏。绿荷护了鸳鸯。夜赏不成杨柳,丝丝牵动柔肠。

点评

      一首借古抒怀词。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宋时常用,也为曲牌名。作者采用李白体。泗洲塔为惠州西湖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建于唐、名于宋,历朝多有兴废,至今傲然屹立于西山之巅。

      上阙诗人不从正面描写,而以“微澜塔戏、点皱西湖水。”塔影开端,更能彰显塔的高大、巍峨。昔东坡有“玉塔卧微澜”名句,作者活用而创新,微澜塔戏对于碧波荡漾的西湖,更显得生动形象,玉塔在斜阳、朗月的映照下,高大的塔影横卧在湖波上,摇曳生姿,似与微澜相戏,而湖水本身是微风吹皱的,诗人却展现神奇的想象力,喻为玉塔巨影点皱了湖水,词意与画境融为一体,得于升华。古人有“倒景入湖塔影长、培光袅袅动斜阳”句,而塔侧孤山,则是东坡纪念馆与朝云墓所在地,生离死合处。

      下阙则以塔下景致点染收场,湖藏灯影,荷盖鸳鸯,杨柳丝丝动柔肠。由于有上阙“坡云之恋”铺垫,借古塔萦人物抒怀变得顺理成章。

采桑子·惠州西湖

      西湖四月时方好,碧水濛濛。莺啭桃红。岸柳情丝弄晚空。

      情人漫步依依去,身带轻风。风过芳丛。摇落春歌暮色中。

点评

      《采桑子》为常用词牌名,此调词气和缓;用韵较密,而又使音节浏亮。宜于抒情与写景,既可表现婉约风格,又可表现旷达与刚健的风格。作者采用和凝体。

      上片由景转情,景起情结。西湖四月时方好,碧水濛濛。正是人间四月天,杂花生树、草长莺飞季,西湖桃红柳绿,堤岸垂柳依依,似情丝千万缕,装点着澄湖的夜空。古往今来,以柳喻情,以黄昏、夜色拟景入词描情为多。而作者以柳丝喻情丝更为形象贴切!

      下片由情入景、情起景结,紧扣主题,延续情景交融:情人漫步依依去,身带轻风。如此美景如此夜,就连如胶似漆的情人也依依不舍,踏着轻盈的步伐,身带轻风,在暮色中摇落一地春歌缓缓而去。

      在西湖万千景象中,作者抓住最美四月天的惠州西湖这一特定时点,以莺啭桃红、岸柳情丝为背景,以情人依依为特写镜头,以人带轻风过芳丛,摇落一地春歌为压轴。作者以其驾轻就熟、信手拈来、不着痕迹的遣词措意技巧,向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西湖暮春晚空图。

本期编辑

收稿:李锡钦

制作:王   蔚

初审:李锡钦

二审:李硕洪

终审:牟国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我为春天写首诗】陈幼荣 || 春意盎,雀鸟尽喧哗。万里河山添秀色,千家园苑绽新花。能不召诗家。
【英子评诗】第56辑·云帆丁酉诗词选评:赏评熊东遨、周燕婷诗两首
惠州导游词
苏东坡与王朝云
端午节,彩线轻缠红玉臂,最后一句表白最感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