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赋法

赋,本来指古代散文和所有韵文,这就知道它的容纳性注定是强大的。会写散文就明白,散文无所不包,创作方式多种多样,不仅仅可以写故事、写情感,还可以发议论,甚至通篇皆可,也就不一定要把比和兴放在第一位。

散文是以陈述性抒发为主要特点的,情是一条必有的主线,强弱因而制之,主旨和道理是另外两条线,或有所侧重,或相互衬映,或举一而为,最终这两条线都或明或暗地联 系起来,与贯穿的情凝聚一切而贡献于主旨。

主旨即中心思想,是指创作的主要意图,核心意思和主要目的。因为情和理也是要通过意思来呈现的,所以三者概括成一个字就是,分说就是情、意、理。

散文的特点决定它最逃不掉的一种陈述方式,是直抒胸臆,哪怕再含蓄委婉,也离不开这个方式。散文不像诗可以通过大量比兴,来迂回着说话,如果通篇都迂回,除了给人云山雾罩之感便是无法想象的。

不过,写诗也好,写散文也罢,文字使用是相通的,不可能有绝对的差异,不然文字也无法约定俗成地成为通用的语言。

像先秦《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诗《十五从军征》中,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从这样的诗句里就可以发现,写诗不仅仅有比法,兴法,还有直抒胸臆的赋法。这也是古人说诗有六义赋、比、兴的原因。

赋对于写诗的好处,是可以绕过比和兴的委婉过程,而直抵要表达的要害,也就是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直接说出来,一点不绕弯子。这种表达方法,通常无法雕琢,也没有像比和兴那样有雕琢的机会,往往给人以一种劈空而来的冲击力,也就最显得痛快淋漓。

又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大江东去 ,浪淘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等。

赋法不是与比和兴对立的关系,而是协调运用和怎么运用的关系。赋法既可以用于起,而与兴联 系起来,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后接千古风流人物,后跟这一联想就是兴,也可以和比联 系起来,如难于上青天,这句是赋,其中青天也是喻体。

同样,赋法也可独立或相对独立使用,如说到的《弹歌》和《十五从军征》。明显看出,这有利于让写诗用最直接和最少的语言来以叙事为主,尤显干净利落。

很多人不太情愿,甚至反感使用赋法,以为赋法的色彩少,不仅不善用比兴,且其它手法也很少用,故以为要么给人以平铺直叙索然无味印象,要么给人以大话连篇直呼口号的感受。其实,这也是错觉。

什么事都怕过,所谓过犹不及,与写感性诗过分雕琢一样,用赋法也怕过。赋法不怕平铺直叙,也不怕喊口号,怕的是没有实际内容和真情实感,以及缺乏基本的写作能力。

如果有内容,就不缺语言的内在力量,有真情实感,就不缺语言的实际存在价值和内容的跌宕起伏,有写作能力,就不缺对内容和语言的适当安排。

体会一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这首词总体以平铺直叙为主,但这首词为什么不觉空泛,不觉没有感情,不觉没有跌宕,反而让人不觉得平铺直叙了呢?

再体会一下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前两句显然是口号,后两句也是平铺直叙,为什么这首诗反而是千古不朽的?

由此可知,写诗不在于是否用了比兴,也不在于能不能用赋法,而在于怎么运用这些东西。这是个哪个用得好就有价值,哪个用不好就没有价值的问题。

赋法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使通篇形成议论。又如上面说到的主席的四句诗,还有可以观察一下陆游《示子遹》。

议论诗分哲理和说理两种情形,前者称哲理诗,后者有议论诗,说理诗,政论诗等多种称谓。哲理诗和论理诗的特点是集中于抽象性。

哲理诗,是通过感性迂回用比和兴的方法,直接或间接揭示出一定理性道理,重点在道理的抽象性。如王之涣《登鹳雀楼》,苏轼《题西林壁》。

这两首诗,都通过前两句营造意境,来蕴含某种寓意,为后两句揭示道理创造铺垫,而这两句本身除了具有一定暗示或提示意义,并不具有对后两句的论证功能,充其量是个比方,所以这两句就是迂回。

论证功能是论证过程的体现,举例本身只是论证过程的一个因子,没有过程就称不上论证,故这两首诗后两句所揭示的道理,是从迂回中抽象出来的,也因此这两首诗才是哲理诗。

,是思辨智慧的意思。哲理,就是通过思辨智慧得出的道理。是指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客观存在的各种关系和联 系的揭示、解释和阐述,最终体现为对一定规律的发现和遵循。其中,智慧是对各种理进行抽象的本领体现,也是这样的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巩最经典的一首诗,通篇不仅很抒情,同时还充满了深刻的哲理
杜荀鹤这首经典的七绝《泾溪》,写得曲折离奇,通篇哲理很透彻
【文苑★散文】奇之又奇的《蜀道难》
【25首哲理诗,每一首都包含一个道理】这...
25首哲理诗,
25首哲理诗,一首一个道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