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由“象”入“境” 缘诗明情——浅谈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目前,不仅中小学开设了诗词课,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对诗词情有独钟,因此,诗词课成为老年大学常办不衰的课程。那么如何能够更好地鉴赏古诗词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前提是把握好意象,进而明确其与意境的关系。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所谓“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是指主观感情,“境”是指创设图景,主要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塑造出引人深思的艺术境界。其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古诗中的意象就是情与景的统一,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我们学习鉴赏古诗时,需要领悟意象之寓意,方能很好地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人情感,进而感悟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旨。

从古至今,因人们的审美习惯和约定俗成,很多意象被赋予相对固定的寓意。简单归纳为三类:一是自然意象类,如月亮、夕阳、流水、(东南西北)风、霜、雪等;二是植物意象类,如落花、杨柳、梅花、兰花、竹子、菊花等;三是动物意象类,如乌鸦、秋蝉、猿猴、游鱼、孤雁等。在这些传统的固定意象出现在诗词中时,读者需要重点把握上述意象,才能快速地进入诗人创设的意境,深入地体会其情感。

下面以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进行鉴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一篇悲秋的作品。作者选取了“藤”“树”“鸦”“桥”“水”“道”“风”“马”“阳”等景物,在这些景物之前分别加了一个修饰词“枯”“老”“昏”“小”“流”“古”“西”“瘦”“夕”,从而构成了一个个特殊的意象。就意象而言,藤是枯萎之藤,已然失去了生命;树是百年老树,瑟瑟西风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鸦是黄昏中的乌鸦,叫声悲戚,令人伤感,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道是荒凉的古道,偏僻无人,杂草丛生;风是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马则是体弱无力的瘦马,写马瘦更加衬托出人的贫苦;太阳则是将要落山的残阳,光线暗淡,画面昏暗,更加深了悲凉气氛;所绘之景萧瑟凄苦,给人以无限苍凉之感。而第二句写小桥、流水、人家,描绘出一幅安详、静谧、温馨之景;但这些却与匆匆过客的诗人“毫不相关”,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常年漂泊、羁旅天涯的人,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色,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现状、千里之外的故乡与亲人,无限的思念、牵挂与忧愁油然而生,怎能不“愁”断肠呢?

作者将这些简单的意象叠加,构成了“萧瑟凄凉”的意境。读者通过意象进入意境,不仅倍感其苦,更能够深感其情;千百年来,无数读者都为之潸然泪下。

因此,不同作品中选择的意象直接影响到其意境构成,最终表现作者的情感也完全不同。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雄浑壮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辽阔高远;“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意境清幽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境清新幽静;等等。可见,意象和意境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总之,意象在诗歌中可以起到渲染气氛、营造意境,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铺垫情感等作用。鉴赏诗词时,准确把握好意象,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深入意境,更好地体悟作者所抒之情以及创作意图,从而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丽世界里尽情遨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歌 鉴赏】2010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复习方案(转
充实素材库!语文诗歌鉴赏100个【意象】,带你读懂诗歌之美!
浅谈诗歌教学中的意境分析
【教师文苑】浅谈现代诗歌的教学与赏析 李国恩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浅谈古诗词赏析中的语法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