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诗的主题

浅谈诗的主题

我们写诗,首先要明确主题,只有明确主题,我们才能够好写诗、写好诗。一、什么是主题

在我国古代诗论中,是没有主题这个概念的,但和主题的意思很近的一个概念是“意”。所谓意,多指作品的思想内容。古人在写诗时多数人主张“一意到底”,不能“二意两出”。近代以来,在诗文评论中,人们才逐渐采用了“主题”(即中心意思)这个概念。

“主题”一词,最初是一个音乐术语,意谓乐曲中最具特征并处于优越地位的那一旋律——即“主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的音乐思想,是乐曲的核心。后来,这个术语逐渐广泛用于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中。

在诗词创作中,所谓“主题”,即诗人在记事表意、抒情言志、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部作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

二、主题的重要性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和“统帅”。所谓“灵魂”,是以人身做的一个比喻。古人云:“意者,一身之主也。”(黄子肃《诗法》)诗词的主旨、大意,是“一身之主”,整个生命的“主宰”。这是说的很警僻的。事实上,一首作品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作用的强弱,影响的好坏,主要的就是看它的“主题”如何: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思想意义强不强?指导作用大不大?别的东西,如材料,结构,语音,表达等等,虽然都很重要,各司其职,不可或缺,但都不能作为衡量一首作品高下、优劣的主要尺度。别的东西,都是为主题所制约,为主题表现而服务的。“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见《论语·为政》)主题就好比是北极星,它处在自己的位置上,所有的星星都环绕、拱卫着它。也就是说要围着它“转”,以它为中心。

作为传统文化、精神产品的诗词歌赋,作为言志、抒情、达意的工具,主题的“一身之主”的地位,是不可移动的。所谓“统帅”,是以用兵做的一个比喻。一首诗词,材料如何取舍,结构如何措置,语言如何遣用等,都要依据主题表现的需要来加以裁定。拿材料来说,你不根据主题的需要去选用,就会乱七八糟的无所适从。

苏东坡教人写诗作文时这样说过:“儋州虽数百家之居,州人之所需,取之市而足,然不可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钱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经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所谓一物者,意是也。”(葛立方《韵语阳秋》)这真是一个浅近、精妙的比喻!“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你没有钱,不能白拿人家的东西;同样,要写诗,“不得意,不可以用事”,你没有“主意”,也无法使用散在经史子集中的材料。主题是统摄材料的东西,这是写诗的要领。你看,东坡先生把“意”与“事”的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讲的是多么形象啊!

王夫之讲的也很透辟,他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船山遗书·夕堂永日绪论》)

王夫之认为,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是“以意为主”。“意”好比是“统帅”,没有统帅的军队,只能叫做乌合之众。李白、杜甫之所以被称为“大家”,那是因为他们的诗里没有意的,十篇里也找不到一、两篇。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什么材料都能写,“寓意则灵”,只要在其中寓含新“意”,它就会飞扬灵动,获得艺术的生命!结构布局的依据也是“主题”表现的需要。古人所谓“作文,以主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必由将军号令。”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转换开阖”,就是起、承、转、合这些诗文的安排、布局,这好像是行军布阵要听将军发令、指挥一样,他必须服从“主题”这个“将军”的“号令”。打仗要“兵随将转”,写作要“以意役法”。诗词的布局谋篇不能离开“主题”的统领而擅自行动。遣词选语也要听从“主题”的指挥。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说得好:“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这就是说,诗文是表情言志的工具,所以应当以“旨意”为主,以“文辞”去传达、表现这种“旨意”。如果不是这样,“苟意先不立,止以文采词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杜牧《樊川文集·答庄充书》)

杜牧认为,假如“意”不先立,光在那里搬弄词句,雕琢文采,那就会说得越“多”道理越“乱”。清代袁枚也说:“意似主人,辞如奴婢。主弱奴强,呼之不至。穿贯无绳,散钱委地。开千枝花,一本所系。”(《续诗品·崇意》)

袁枚的意思是说,主题像是“主人”,文辞只是“奴婢”。假如“主弱奴强”,那就会叫它不来,不听调遣。像是没有绳子穿那些铜钱,它会散落满地。应该像树木开花一样,(辞采)可以开千百朵花,但要系在一根共同的根干上——即要受“主题”的统领。

总之,在一首诗中,能够贯通首尾,弥纶群言,统领全篇的只有主题。正因为主题是灵魂,是统帅,所以,古人才提出了文以意为主的正确主张。

三、主题的基本规律

一般来说,作品主题的获得和确立,都有一个思想“提炼”的过程。怎样提炼呢?我们不妨从“主题”的一些属性,亦即从“主题”自身的一些“规律”中,去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

1、主题的客观性

它是全部材料或题材“思想意义”的一个准确概括。要谈提炼主题,就不能离开材料。材料靠平时的积累,是从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得来。所谓提炼主题,就是从这些丰富、实际的“材料”中,“造出”或“引出”其中固有的正确结论的本领。也就是说,“主题”是潜藏、寓含在全部材料或题材之中的,作者的任务不过是理解它、消化它、捕捉它,把它准确地概括出来。“主题”决不是外在的、游离于材料之外的东西,决不是随心所欲、可以人为地“贴”上去的东西。材料是提炼主题的基础和依据。要做到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主题思想与全部材料相吻合。

2、主题的主观性

作者的思想、世界观对于主题的提炼起着一定的作用。作品的主题虽然源于现实生活,产生于全部材料或题材之中,但它的形成又自始至终地受着作者思想感情及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是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主题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形态,它虽然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在的反映,但这个反映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像镜子一样对于客观事物的纯然“复写”或“照像”,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和表现。

作者不同,思想相异,即使同一事物也会反映不一。比如以写蜜蜂来说吧:

不分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唐代罗隐这首诗有感慨,有寄托,隐含了对辛苦劳作而又不能尝受甘甜的“蜜蜂”们的无限同情。罗隐对“蜜蜂”(实际是像蜜蜂一样的人)的命运以诗相诔,表现了他思想进步的一面。我们再看:

衔脂窃粉笑蜂忙,只为微躯急聚粮。

念到蜜成无己份,何如花底剩余香!

这是《题画诗选》上的一首七绝《题蜂》。意思是说:可笑你“衔脂窃粉”终日忙,只为了填饱肚皮急聚粮。思念到酿成蜜后没有份,还不如少采多留剩花香!这是一种站在局外的对“蜜蜂”的嘲笑和奚落,全诗透漏着作者“利己主义”的立场和思想。立意大不如上首。

“艺术是思想的结晶”。(巴尔扎克《论艺术家》)所有的艺术技巧都是因“思想”的注入而获得生命,因“思想”的深刻而放射光辉的。

3、主题的观念性

主题亦即中心思想,是作者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由感性认识而通往理性认识的“飞跃”的产物。没有对事物内部规律的深刻的、完整的认识,就没有主题。所谓提炼主题,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达的话,那就是作者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的那一“飞跃”。准确地达到了对事物全体的、内部规律的、完整的“认识”了,也就是“提炼”出了“主题”。

提炼主题不能“浅尝辄止”,而应“惨淡经营”,深挖,再深挖一点。就像剥核桃一样,要剥去三层皮后,方得佳味。 现在一说起格律诗,大多数是谈诗的韵律,格式,很少谈内容方面的问题。其实任何一首好诗,首先就是内容好。诗中的思想感情健康,并特别有感染力,才会被人喜爱,才能成为好诗篇。比如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咏物以明志的诗,诗人以石灰为比喻,主题是说,为人要刚正不阿,要青青白白,要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那么一种执着而高尚的品格。作者于谦,是明朝正统年间的人,在蒙古的瓦刺军入侵北京,英宗皇帝被瓦刺人俘虏,很多大臣主张逃跑的时侯,他力挽狂澜,组织领导了北京保卫战,挽救了大明朝的江山。他英勇杀敌,战胜了瓦刺军,敌人败退时才把皇帝朱祁镇给放了回来。但后来,昏君朱祁镇却把于谦杀了,天下人无不为之惋惜。现在人们很喜欢他的这首诗,这首诗也是他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所以说好诗必须先有好的思想内容,这是第一位的。

4、主题的当代性

任何一个思想或观念都渗透着那个特定时代、特定时期人们对社会生活及客观事物具有的那种特定评价,反映着强烈的特定精神。比如说“松树”吧,千百年来,名篇迭出,但其“主题”却是各不相同,都表现了各自的“当代”精神的。

《论语》里孔子颂赞松树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严冬,万木都凋零了,这才显出松柏的坚贞。它的不畏严寒。这恐怕是孔夫子生于乱世,到处碰钉子而不改其“志”,不随波逐流的那种思想情绪的一个反映。 陶渊明也赞美松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资,卓为霜下杰。(《和郭主薄二首》);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饮酒二十首》)

陶渊明强调的是松树怀有“贞秀”的姿质,但是它被“众草”淹没了,只有等到寒冷时节,才能见出它的“卓然不群”来。这里主要表现的是陶渊明孤芳自赏的志向,“卓然不群”的傲骨,它和魏晋时代那种名士作风、归隐习气是密切相关的。

陈毅同志的《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首诗写于1960年底,严峻、险恶的国际环境和外部压力,它表达了顶住“压力”、坚持“马列”的新颖主题。

要求主题的“当代性”,并不是说历史题材不能写。只是要求作者在认识、处理这些历史“题材”时,应渗透、体现出鲜明的“当代精神”,表现出“当代人”对这种题材的一种新鲜、有益的当代评价。从“当代人”位置上去认识、评价生活,去理解、把握事物,准确地传达出“当代人”的思想、情绪、愿望、呼喊,反映出“当代人”的思索、判断、发现、突破,使自己作品的主题具有前所未有的、不可重复的“当代精神”。

所谓“不创前未有,焉传后无穷?”(赵翼《瓯北集·读杜诗》)缺乏新的创造,就是缺乏“当代性”。而新的创造,主要就体现在主题的新颖上。文章随世运,无日不争新。作者应当站在时代的前列,敏锐感应时代的气息,紧紧按着时代的脉搏,正视现实,探索人生,及时而准确地提出并回答“当代”人们普遍关心的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以鼓舞人们前进的斗志,奋发的希望。

“向后看”没有出息,“超时代”纯属逃避。“总而言之,有天才的人们全是历史纪念碑。”(巴尔扎克)无数事实都反复验证这样一条真理,越是具有鲜明“当代性”的作品,越是具有它的独特的历史价值。

四、主题提炼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意在笔先。意在笔先就是作诗填词时,先要确定好中心思想再动笔,不要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我们知道,我们每次写诗词,都是有其明确的目的后才去写诗,在你提笔写诗之前,脑子里就必须首先确立一个中心,弄明白自己在这首诗里,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什么观点,什么思想。简单地说,立意就是当你确定了写诗的意图以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痛快点说,立意就是你的中心思想,你要确立的主题。

清朝刘熙载说过:“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小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于手忙脚乱。”可见立意是写好诗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再从诗的过程来看,诗的构思、选材、布局、谋篇都是靠立意来统帅全诗的句子、词语。谋篇不可按死板教条的章法程序硬套,立意不同,章法自然有所变化。意在笔先,情在笔端。立意主要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2、意多诗乱。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位画家,爱画山水画。朋友请他画一幅青松图,他画了一棵挺拔的青松,色彩鲜明,主题突出。后来他想:松树和柏树是同科植物,如果画上柏树就更好了。于是又画上柏树。又一想:再画上竹和梅,不就成了“岁寒三友”吗?于是又挥笔画上了竹和梅!画着画着,他又想:有松需有山,有山必有石……当他把这幅画送给朋友时,朋友怎么也看不出这幅画要表现什么。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作品只能有一个中心,如果这也想表现,那也想表现,结果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

要突出主题,诗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要围绕主题写。有一位诗友写诗赞扬三农政策好,他除了赞扬免农税,发补贴,农民喜得实惠外,诗中还写了一句,“干部的包包都填满了”。问他为啥要写这一句?他说,我既赞扬党的政策好,但也要讽刺一下官太贪。听了他的回答,知道他这首诗就加了一个讽刺贪官的内容。

没有主题不行,但把两个主题放在一首诗里也不行,会互相干扰,影响诗的效果。唐诗中那首最长的《秦妇吟》,1666个字,他也只有一个主题。不要把互不相干的内容往一首诗里装。诗中也不要写与主题无关的话,那会冲淡主题。更不要写与主题相矛盾的内容。

俗话说,“船老大多了要翻船”,写诗也是这样。一首诗词只能立一个“意”,表现一个主题,否则,意多势必诗乱。

3、意需深挖。材料好比是大地,主题是埋藏在地下的金矿和石油,只有向下挖掘,才能找到金矿,打出石油。材料开掘得越深,主题就越明确,诗也就越有意义。所谓“意需深挖”就是要深入开掘材料的思想含义,也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深刻的思想。

宋代有一个李秀才,他的女儿能读会写,远近闻名。一次,有人在路上拾到一枚破铜钱,铜钱上依稀刻着“开元”二字。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这枚铜钱当然就是唐代的了。恰巧这时,李秀才的女儿经过这里,拾钱人对她说:“请用破钱为题作一首诗吧。”女孩儿接过铜钱,沉思了一会儿,吟诵道:

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

想得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围观的人先是一愣,随即齐声喝彩,连连夸赞小女孩儿才思敏捷,诗歌意义深远。一枚破铜钱,在别人看来,不管怎样观察,也不容易写出好诗来,这个女孩儿却运用联想,表现了一个深刻的中心。诗的头两句写实,后两句写虚。作者通过描述一个破铜钱,揭露了不合理社会的金钱万能的本质。

所以,我们在开掘主题时,要在一个材料面前,多问几个为什么,反复分析研究,并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深掘它的涵义,然后用最有力、最简洁的方法表现出来。

4、意贵创新。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曾有一句诗:“领异标新二月花。”意思是文章应像二月的春花一样,标新立异。英国文学家王尔德也曾说过:“第一个把女子比做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那简直是蠢才了。”由此可见,诗贵新,立意更应该有所创新,不能老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

立意怎样才算有独创性?好诗的立意应该是“从意中所有,从语中所无”。也就是说,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大家未能表达出来,让你给写出来了,这就是新颖,这就是独创。

立意的独创性并非凭空而来,也不可随意杜撰,它是从生活中来的。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的生活,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认识到新的东西,领略到新的涵义,诗词就能出新意。

5、意尽则止。唐朝诗人祖咏在参加科举考试中作了一首《终南望余雪》的诗,诗是这样写的: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首诗是从“望”的角度来安排结构的。诗人从长安向终南山望去,看见终南山的一些景色。通过景物描写,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处在饥寒交迫中的老百姓的同情和关切,这就是这首诗的“意”。

唐朝录用人才,选拔官员,所进行的考试科目只有一个,就是作诗,并且在诗的结构上有严格的规定,即五言律诗。要求考生作诗必须写八句,每句五个字,如果不按规定写,就不录取。而祖咏在审清题目,确定立意后,就挥笔写了以上四句诗。此诗因不符合规定而落选了。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多写几句呢?”他干脆利落地回答:“意尽!”这就是说,根据中心的需要,四句诗就表达得很充分了,如果多写就是画蛇添足。只要意尽,何必再硬凑下去呢?虽然祖咏因考试不合规定而落选,影响了他的前程,但这首诗却成为唐诗中的佳作,一直流传至今。

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诗的结构是根据“意”(即主题)来安排的,只要“意”充分表达出来了,诗就应该马上结束。一句也不啰嗦,否则,反而会影响原来的中心。

总之,提炼主题是写诗的最重要的准备之一。不管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也好,还是反复琢磨,分析综合,从事实中“引出”正确结论也好,它都是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出发于寻找“精神美”、“哲理美”,立足于“最佳角度”,以“人取我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神,写出人人胸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新颖、独到的主题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创作如何确定主题
写作基础:怎样写现代诗歌
【秋水诗话】如何写好诗词?连载(一)
【诗海浪花】佛子:写诗的四个步骤
格律诗知识讲座(四)——云中飞龙(第二十八期)
ql3.七律第三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