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格律诗友们如何看待AI?

AI彻底火了,deepseek的出现或许真的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今年两会上也红得不得了。作为格律诗爱好者,在AI技术深度介入诗词创作的时代,我们既要拥抱技术进步带来的创作便利,更要坚守诗词艺术的本质内核。今天结合当前AI技术特点与诗词创作规律,谈几点思考:

一、正确认识AI的创作定位

AI生成的诗词虽能精准符合格律规范,但其本质是数据驱动的文字重组,缺乏真实生命体验与情感张力。正如实验显示,AI更倾向使用’直接明了’的语言风格,而人类创作中隐忍、矛盾等复杂情感层次常被误判为’不连贯’。建议将AI定位为’创作助手’,用于快速生成初稿、提供意象联想等辅助功能。

二、善用AI提升创作能力

1. 格律学习:利用AI的平仄/押韵检测功能,快速掌握《平水韵》《中华通韵》等复杂规则。例如输入’春夜’,AI可即时生成20种合规韵脚组合。

2. 意象拓展:输入’孤舟’等传统意象,AI可关联出’航天器’’量子纠缠’等现代科技意象,帮助实现古今交融。

3. 风格模仿:通过分析李白、杜甫等大家的创作模式,AI可生成特定风格的试笔作品,作为学习参考。

三、坚守诗词创作的核心价值

1. 情感真实性:警惕AI堆砌’明月’’乡愁’等高频意象,避免陷入’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创作陷阱。可建立个人情感素材库,记录生活感悟作为创作源泉。

2. 文化创新性:在遵循《平水韵》的同时,尝试将’5G基站’’区块链’等现代元素融入诗中,如’数据洪流淘古韵,量子纠缠证诗心’。

3. 艺术独创性:避免机械模仿AI生成的’塑料感’诗句,注重通过’通感’’悖论’等手法创造独特意境,如’键盘敲碎落霞光,代码编织银河浪’。

四、探索人机协同创作新模式

1. 创作流程重构:采用’AI生成骨架+人工重构意象’模式,如先让AI生成’孤灯照影夜微凉,独对屏幕思故乡’,再融入个人经历修改为’量子屏映鬓边霜,代码载愁到玉衡’。

2. 交互式创作:利用VR/AR技术,在三维空间中实时生成诗句,通过肢体动作触发不同续写版本,创造沉浸式创作体验。

3. 学术研究辅助:借助AI分析百万首诗词的用典规律、情感分布等数据,为创作提供理论支撑。

五、构建诗词传承新生态

1. 教育革新:开发AI诗词创作教学系统,通过即时反馈帮助初学者掌握’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等口诀。

2. 传播创新:利用AI生成多语言版本诗词,配合音乐、动画等媒介扩大传播,如将《静夜思》转化为’月光粒子流’的视觉诗。

3. 评价体系完善:建立’技术合规度+情感深度+文化价值’三维评价模型,防止’为格律而格律’的形式主义倾向。

两会也有人直言:机器人品不了红酒,也读不懂乡愁。事实上,AI可以写出符合格律的句子,但写不出’众鸟高飞尽’的苍茫。面对技术变革,我们既要善用AI突破创作瓶颈,更要守护’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创作初心。当算法能精准分析平仄,我们更需在文化传承中寻找诗心,在数字洪流里守护诗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阎兆万:AI时代诗词的生命力
AI作诗词与人类创作的诗词优劣比较
如何一眼看出机器写的诗
小白学近体诗的基础三要素:平仄、对仗、意象
《论诗词创作之形象思维与格律思维》
五者说诗:诗词联格律与创作(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