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道平:AI作诗之浅论,是耶非耶?

AI作诗之浅论,是耶非耶?

刘道平

今之时代,科技昌隆,AI勃兴。其涉足诗词之域,众议纷纭。或曰:“AI乃高学历之低能者。”此言既出,引人沉思。

观夫AI之长,惊叹不已。知识储备,浩如沧海;上起《诗经》雅颂,下至近世新篇。典章名句,无所不包,腹笥甚广;检索之速,迅疾如电,人弗能及。论其格律,严谨若准绳;平仄对仗,精准而无误。五言成韵,百字合律。与人交流,热情洋溢;无论问难为何,皆能对答如流。析字词之精妙,论意境之幽微,恰似良师,诲人不倦。正如《文心雕龙》所云:“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凭其强大算力,借其海量数据,整合知识,反应敏捷,诚为创作交流之良朋益友。

然古语有云:“寸有所长,尺有所短。”AI亦不能免。论其情志,临如木石而无人间悲欢之感。试观ChatGPT,指令既下,成诗俄顷,然每遇现实复杂情愫,便显窘迫。安能如工部,经安史之乱,感家国之殇,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尽黍离之悲、苍生苦难?纵有神力运算,却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人间悲悯;道不出“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敬畏惊叹;更难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之傲岸情怀。生活阅历,乃创作之源;未涉尘世之AI,无“七情六欲”,便无风雨冷暖之体悟。安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沉郁顿挫?怎生“杨柳岸,晓风残月”之羁旅哀愁?即便AI能速成其诗,亦乃借前人之力,遣词造句,花里胡哨;情乏真实,意出陈旧。更无创新之驱力,依人之指令,按图索骥,难破陈规;辞藻堆砌,如旧瓶盛老酒,纵有陈香,却无新味。

AI既临,吾辈当作何态度?首当戒盲目拒斥,其非洪水猛兽,当用其利而防其弊,切勿固步自封;次应忌过度依赖,当创作自主,勿失自我,严防本末倒置;再则忌欺世盗名,若抱AI之华丽辞藻,必失作者之情思,辱创作之殿堂。古训云:诗为心声,亦应“为时为事而作”。抒真情实感,耻虚表之作。如此,纵非绝妙佳作,亦为吾心之诗。

吾辈虽已垂垂老矣,然不可落后于时代。与AI为友,向AI学习,开阔视野,健脑防痴,不失为养生之上策。当今创作者众多,又有AI助力,如何辨别诗作之真伪?愚以为:考其创作背景,若背景与诗意相悖,或为AI代笔;审其语言风格,若缺乏个人特质、前后不一,当疑为机器所为;品其作品意趣,若与作者个性相左,亦应存疑。欲从情感倾向、用词偏好、境遇气质诸多细节,详加斟酌,明辨真伪,或许煞费苦心,然捍卫诗词创作之纯粹,传承文化之精魂,使诗词之道世代绵延,亦乃编审者之乐事也。

诸君以为然否?不妨共议之。

《英子评诗》微刊第1211期

作者:刘道平;制作:英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AI对古诗词“生搬硬套”,内行一眼便能识别
AI写诗的能力水平比较和发展趋势|郭友琴
阎兆万:AI时代诗词的生命力
韵轩闲话(25025)诗人热议AI写诗,DeepSeek的回答精彩的让你难以置信
刘坡公学诗百法,作诗五戒之二,创作诗词如何戒谄谀
“吟”之我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