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宋词揭秘(文/秋叶丘)

宋词揭秘(一)

前言
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三大高峰之一,是一种音乐文学体裁,带有明显的歌词色彩。它是唐代广义格律诗的延续和改革,其节奏性更胜于格律诗,在格式上,更趋于完美化。宋词虽然始终没有得到科举内容的认可,但它确是文学瑰宝。目前,我们的词学理论很不成熟,也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包含一些根本性的错误。本讲座就是在全面调查和研究全宋词的基础上,科学理性地对其中的规律和方法进行一下总结和归纳,以加深对宋词的理解,并更细致准确地掌握填词方面的知识。

第一章 词调与句子的平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带有原则性的问题。
。需要重新认知,还其本来面目。
第一节 词调
一。定义
。指的是,某个词牌子下的乐曲规范。
。古声中只有五音:宫,商,角,徵,羽。
。对应现代音乐中:            6
。在唐代也叫作:   合,四。乙,尺,工。
。所以,词乐谱也叫工尺谱。
。例如【忆江南】,
。它规定了以下二个方面:
1.句式
。3+5+7+7+5.
2.句数:5个
3.韵位:2,4,5
4。韵位数:3个
5.押平声韵。
。再如【十六字令】
。句式为 1+7+3+5
。句数为 4个。
。韵位:1,2,4
。韵位数:3个。
。押平声韵。
二。词调与字数的关系
1.一般情况下
。配置有通常用字数值。
。【忆江南】:27字。
。【十六字令】:16字
。短令此数应照办。
。中令以上者,可变通。
2.衬字
。个别情况下允许加衬
。视内容需要而定。
。字数的变化会产生“同调异体”。
三。词调与字声
1.词调可以约束字声。
。作唱词用时
。用字要考虑轻重清浊
   以及发音部位。(唇,舌,口,鼻,喉)
   如开口音,闭口音,舌后音等。
2.不作唱词用时
。若达到高级填词水平,
。需注意,上去声的使用和搭配。
。阴平和阳平字的使用。
。例如李白的【忆秦娥】中的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入声韵字的选择。
3.对于初学者,则可不考虑。
第二节词调与句子的平仄
一。无约束关系。
1.例1【忆江南】起句
。江南好(白居易)平平仄
。春去也(刘禹锡)平仄仄
。落花尽(蔡伸)   仄平仄
。识破了(吴潜)   仄仄仄
------------------------
。只要尾字保持为仄,其余二个   位置平仄不拘。不影响歌唱。
2.例2【沁园春】第二句
。野店鸡号(苏轼)仄仄平平
。禁池开鈅(贺铸)仄平平仄
。金风荐冷(李刘)平平仄仄
--------------------------
。这里平仄的变动完全出自于前三句   组合类型,即使平仄都变了,也不   会影响歌唱。
结论:所谓“按调填词”或“按谱填词”都是不准确的。

第二章 宋人填词思维
第一节 无谱年代
。以【忆江南】为例。
一。首位填词者
。最早为唐代宰相李德裕为其亡姬谢秋娘所作。
。该词没找到去处。
。这样就只好以白居易为首位填词者了。
1.白氏填【忆江南】时,
   其实,就是按3+5+7+7+5结构,然后分别   用律格来充填。
。一共填了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仄              平   
   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仄   仄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平   
   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
。我们不得不思考,同一时间填的三首词,   为何平仄不完全相同呢?根据是什么?
。那就是律格的不变性,即律格的可平可仄处   并不受词调(音乐)的限制。
。在此词是这样,在其它词中也是这样。
。此后刘禹锡也填过此词。
二。第二位填词者
。刘禹锡是“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
   为句”填了一首。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凝举袂,(mei)
    仄                    
   丛兰衰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刘禹锡根据什么来改变起句的第二字的“平”呢?
。这就涉及“同尾换格法”,在后面要细讲。
上面的思维,也是所有古代词人的思维。只是进到当代,才被抛到九霄云外,而另开“新径”。
第二节 惯性模仿与变革
一。惯性模仿
。诗词惯性病
。这是前人(也包括今人)常患的一种文学病态。
例1:【青玉案】下片的第二句
。最先是贺铸的“彩笔空题断肠句”。
                      仄仄平平仄平仄(准律句)
。从此以后,此格被用得多如牛毛。
。估且不谈此格的好坏,但不顾内容的需要,   一味向此格靠拢,非明智之举。
。当然也有反潮流者,如赵长卿,刘辰翁等。
。恼乱愁肠成万缕(赵长卿)
。剩有老人星一个(刘辰翁)
。都回归到原始根律格:中仄中平平仄仄。
例2:【水调歌头】第一句
。自从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出现后,   仿效者比比皆是。其实苏格(拗格)是在   原先的律格 中仄平平仄 基础上改动的。
。何必一定要这么用呢?毛主席早年填的   “才饮长沙水”就是原格。
。盲目地追求,不加鉴别地运用,并非好事。
二。活学活用
1.有些词格并非“死格”
。例1.【诉衷情】第三句
。关河梦断何处(陆游)平平仄仄平仄
。五日凄凉心事(姜夔)仄仄平平平仄
。可惜半残秋紫(周邦彦)仄仄仄平平仄
----------------------------------
。此句至少有二种格可选。
。例2.【鹧鸪天】第一句
。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
  中仄平平仄仄平
。新晴水暖藕花红(赵长卿)
   中平中仄仄平平
。去年太岁田间上(刘辰翁)
。把首句改为非韵句,其目的是,
   和第二句形成对仗结构。
。上述这些都是合法的,不存在
   “出律”问题。
。这类例子实在太多,就不一一
   列举啦!以后还会看到。
二。正体和变体
。如,【洞仙歌】40体
        【河传】27体
        【水龙吟】25体
        【酒泉子】22体
。我们还是拿具体词牌为例吧,如【南乡子】
。【钦谱】共收录了9体。
1.正体。这个叫法并不确切合理,
。按理说,正体应指根谱,但在实用中,   存在一种常用谱,而两者有时并不一致。。我认为,无此必要,应如填词者去选。
2.同调异体
。为什么会产生?理由有:
。.参考词结构不理想。如句构,布韵,
     片数,韵种等。
例1.首句有四字和五字之分。
。如欧阳修,雨后斜阳,细细风来细细香。
              浅浅画双眉,取次梳妆也便宜。
例2.上,下片的起句字数不同。
。如韩世宗,上片:人有几何般。
                 下片:年迈衰残。
例3.五代单调,欧阳 
。嫩草如烟,石榴花开海南天。
。日暮江亭春影绿,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
。第四句的双字变三字。第三句变成韵句。
。一词中有二个韵种。
。第二句拗格,第五句仄尾。
。五代人喜好单调,如【忆江南】,【江城子】等。
   而宋人喜好重头双调。
2.同调异体的类型
。变字数。变句格,变韵脚,变韵类。等等。
。清代学者宋荦(落)提出:
。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
。这句话没有道理,是一种误导。

宋词揭秘(二)

 

第三章 律格
第一节 长短句都有律格
。前面已介绍过五言和七言的律格。
。在这里再介绍一下三言,四言和   六言的律格。不过,它们当中,   只有三言有根律格和准律格分,   而四,六言无此之分。                                                 
一。三言律格(六种)
。它们分别取自五言律格的尾三位。
1.平尾格(二种)
。仄平平(根律格)中仄仄平平
。碧云天
。仄仄平(根律格)平平仄仄平
。暗断肠
。平仄平(准律格)仄平平仄平
。箫鼓喧
2.仄尾格(二种)
。平平仄(根)     中仄平平仄
。随君去
。平仄仄(根)     中平平仄仄
。黄叶地
。仄平仄(准)     平平仄平仄
。转朱阁
-----------------------------
二。四言律格(二种)
。它是取自七言律格的前四位。
1.中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水绕孤村
。秋色连波
2.中平中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仰天长啸
。征尘不断
-------------------------------
三。六言律格(二种)
。它是在四言律格的基础上加上合   理的前缀。
1.中平中仄平平。
。浪花淘尽英雄
2.中仄中平中仄。
。千里澄江似练
--------------------------------
第二节 律格的使用
一。根律格始终是原始谱格
1.仍以【忆江南】首句为例
。江南好(平平仄)
。春去也(平仄仄)
。落花尽(仄平仄)
。白,刘等人都很规矩,没有用拗格。
。但不等于不允许用拗格。
2.【沁园春】第三句
。旅枕梦残(苏轼)仄仄仄平
。远客初来(秦观)仄仄平平
。秦观共填三首,其中一首用苏格,   另二首用律格。
。拗格非先天的,它是对律格的改动   而形成的。即先律后拗。
二。律格的特点
1.它是最和谐的
2.平仄结构合理
3.可唱性强。
4.在诗词曲中具有不变性。   其平仄不受乐曲约束。
。这一点对词曲谱的标注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5.律格也可以用拗格来替换。
。如【忆江南】首句
。静地里(吴潜)仄仄仄
。如【水调歌头】首句
。明月几时有(苏轼)平仄仄平仄
。例子很多。
三。准律格也被常用
1.五言
。如【菩萨蛮】
。可怜无数山(辛弃疾)仄平平仄平
。午香吹暗尘(陈克)
2.七言
。如【青玉案】
。彩笔新题断肠句(贺铸)
3.三言
。如【唐多令】
。漫长是(吴文英)
四。带领字的律格
1.何为领字
。引领下文的字。
2.领字分类
。一字领
。有暗香盈绣(李清照)
   仄仄平平仄
。二字领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三字领
。看画船尽入西冷(周密)
。领字的平仄不拘。
3.格式(领字+律格)
(1)四言(1+3结构)
。花无人戴(黄公绍)
(2)五言(1+4结构)
。过春风十里(姜夔)
。尽荠麦青青
(3)六言(1+5)
。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
(4)七言
。1+6组合。
。自胡马窥江去后(姜夔)
。3+4组合
。看前例。
(5)八言(1+7)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
。当然,领字也可带拗格。

宋词揭秘(三)

 

第三章 拗格(非律格)
第一节 特点
一。词中为何要用拗格
1.一般来说,小令可以采取全律格。
。如【忆江南】,【虞美人】,【西江月】等。
2.对于长调(慢词)要适量地加些拗格。
。其目的是:
。改变音调的起伏度。
。造成一种高古的氛围。
二。拗格并不影响歌唱
1.乐曲与句子的平仄确定无关。
。所以无论小拗还是大拗都不会影响歌唱。
2.乐曲与句子的具体选字有关。
。南宋张炎的父亲张枢填了一首【惜花春】词,
。其中尾句为“锁窗深”三个字。
。请来歌者唱,说“深字不协。”
。为何不协呢?分析一下。
。“窗”和“深”都为阴平声,无起伏。
。尾字以浊音为好(声带颤动的音)。   而“深”为清音。
。当然,词去音乐化后,就没必要了。
第二节 常用拗格
一。三言(一种)
1.仄仄仄。(静地里)
二。四言(二种)
1.中仄仄平。(旅枕梦残)
2.中仄平仄。(骤雨初歇)
三。五言(四种)
1.中仄仄平仄。(明月几时有)
2.平平平仄平。(山深闻鹧鸪)
3.中仄平仄仄。(春意知几许)
4.仄平仄平平。(也曾念春前)
四。六言(二种)
1.中平中仄中仄。(关河梦断何处)
2.中平中平中仄。(谁怜旅情荏苒)
五。七言(一种)
。中仄平平平仄平。(柳外楼高空断魂)
第三节 如何使用拗格
一。内容需要时
1.【菩萨蛮】尾句(王安石)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此句的根格是: 平平仄仄平。
2.【桂枝香】第三句(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此句的根格应是:中平中仄。
二。换格方法---同尾换格
三。长调中拗格宜用量
。以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句数为好。
。当然也可不用。如岳飞【满江红】
请看周邦彦的【西河*金陵】
。佳丽地,                      律格
。南朝盛事谁记。              拗格
。山围故国绕清江,           
。髻鬟对起。                   
。怒涛寂寞打孤城,           
。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                      
。犹倒倚。                      
。莫愁艇子曾系。              
。空余旧踪郁苍苍,           
。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           
。赏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是,           
。想依稀,                      
。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              
。入寻常巷陌人家,           
。相对如说兴亡,              
。斜阳里。                      
。一共20句,有8句为拗格。多了些。
--------------------------------
作业:
。找出柳永【雨霖铃】词中的所有拗格。

宋词揭秘(四)

 

第四章 基本概念
第一节 词与近体格律诗的区别
一。与广义格律诗的区别
1.词的韵部更广阔。
。请看【词林正韵】
2.某些词可以中途换韵,使用不同韵部。
。如【虞美人】。【清平乐】等。
3.个别词允许重韵字。
。如白居易【长相思】,蒋捷【声声慢】等。
4.词允许三平尾。(但应力求避免)
。如贺铸的平韵格【忆秦娥】,
     李之仪【卜算子】等。
5.个别情况下允许三仄尾和孤平格。
6.允许衬字和添,减字。
。如李清照【武陵春】等。
。【添字采桑子】,【减字木兰花】等。
7.句子长短可以不一。
8.字数与词牌有关。
9.倚声(工尺谱)填词。先有曲后填词。
10.词更适合于作为唱词。
二。与狭义格律诗的区别
。包括上面七点。此外还有:
1.允许句间失粘。
2.允许孤平。
3.允许三仄尾。
4.允许对偶句。
5.允许纯仄声韵和入声韵。
--------------------------
第二节 音乐与词的关系
一。燕乐
1.外族音乐的侵入
。金人,辽人,高丽人,西域人,西夏人等
。波斯和东南亚各国的文化。
2.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歌体
3.曲段和节拍
。曲段的长短决定了词的单句的包容字数。
   通常有个合理值,但也允许伸缩量,一
   般在1--2字之间。
。如李清照【武陵春】尾句,正常为5字。
   李加了个字,变成6字,不影响歌唱。
。曲段的数量决定了词的句数。
。节拍决定了每个字的清浊轻重和五音,
   即唇,齿,喉,舌,鼻。
二。填词的参照物
1.倚声(曲)填词
。懂音律的,且大多是首次填此词牌者。
2.依照前人例词来填
。大部分词家都如此。
3.依谱填词
。晚清以后,尤其当代。
三。宫调与何无关
1.韵脚位置和个数。
2。句中每个字位的平和仄。
3.律格和拗格的选择。
四。同牌(调)异体
1.因总字数不同。
。如【酒泉子】就有
  40,41,42,43,44,45六种字数体。
2.因平仄韵位选择数不同。
。多发生在平仄混韵词中。
3.因句数不同。
。如出现些“合并句”的情况。
4.因韵种选择不同。
。如入声韵格【满江红】转平韵格。
第三节 词谱
一。应包含的内容
1。平仄完整的文字格式。
2.词牌子的别名。
3.总字数。
4.韵脚位标注。
5.可对仗(偶)句。
6.换韵标记。
7.通常选取的押韵韵种。
8。习惯句式变化。
二。不完整词谱种类
。产生的原因是:
。采取了单纯的例词比校法。
。可平可仄位欠缺。
1.毛坯谱
。无一处标注可平可仄。
。通常发生在孤调(只一个例词)上。
。如【钦定词谱】中的   【竹枝】,【渔父引】,【闲中好】等。   估计近百个还多。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闲中好】
。标红的都可平可仄。尾句谱格出错,应采用复式标法。
2.粗谱(比例很大)
。对可平可仄位没标全的词谱。
。通常发生在例词较少的情况下。
。如【纥那曲】
。中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中平中中仄,平仄仄平平。
。其中,第二,三句标注都有错。
3.错谱
。产生的原因有二:
。没有采用根格(基础格)标注法。
。过多地使用“可平可仄位标注”,而没有采取复式标注。
。如上例【纥那曲】即是。
三定谱思维
1.词谱应反映绝大多数宋词作品的实际。并对每个作品   都能给予合理的解释。
2.坚持以根律格为根谱格,兼顾其它变格。同时,   以律格的不变性来标注谱格。
3.以例词为辅助核实手段。
四。谱格标注
1.尽量全面细致。
2.不能都采用一格标注法,有些可采用复式标注。
3.避免因孤调而造成的“毛坯谱”现象。
4.纠正粗谱,错谱。
5.以新的定谱思维去标注。
第四节 词构浅说
一。词构分类
(一)按韵分类
1.单韵体(一韵到底)
。平韵体。如【忆江南】。
。仄韵体。如【渔家傲】。
。入韵体。如【雨霖铃】。
。平仄互叶体。如【西江月】。
2.多韵体(2-4种韵)
。分段置韵体
。分片:如【清平乐】。
。双句:如【虞美人】。
。离散置韵体
。如【荷叶杯】。
。一点露珠凝冷,波影,满池塘。
。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
(二)按句式分类
1.单句式
。五言体。如【生查子】。
。七言体。如【浣溪沙】。
2.多句式
。如【忆江南】,3种。
。如【临江仙】,3-4种。
。如【雨霖铃】,6种。
。如【荷叶杯】,4种。
二。选谱定韵
1.原则
。单韵好于变韵。
。平声韵好于仄声韵。
。平仄互叶为最好。
。仄韵小令以用入声韵为好。
。入韵体应注意选好韵字。
2.入手
。先填短令。
。中,长调需布局,难度较大。

宋词揭秘(五)

 

第五章 同尾换格法

第一节 概述
     这是有词以来最常用的一种填词变换方法,它赋与填词者很大的自由空间,也充分体现了词的宽容性。从另一角度来看,它把“死格”概念变为“活格”,从而增大了灵活性。先举个大家熟悉的,毛主席的【十六字令】: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大家注意尾句,正谱应为 中仄仄平平,即所谓的常用格式。是不是不按此格填就算“出律”了呢?答案是:否。它可以换格。主席在这里即采用了同尾换格。他用了一个常用拗格 平平平仄平。以拗格替换律格,可行。注意,它们的第五字(尾字)都是平,这就是同尾原理。所以此处无“出律”之说。在词中是不谈出律的。
    一般同尾换格有三种情况。
1.根律格与根律格互换。
2.根律格与准律格互换。
3.根律格与拗格互换。
毛主席采用的是第三种。
   对此,大家就自然会联想到一些问题,如
1.此方法适用哪些场合?
2.是不是一首词里所有句子都可以换?
原则上,词中的每句都可以换,但是那样会造成混乱。为避免混乱现象发生,通常只有词意特别需要的情况
下,对某句进行换格。一般不宜过多,小令和中调常限在一句,长调以不超三分之一为限。
第二节 根律格与根律格互换
以【忆江南】起句为例。
其根谱(原始谱)应为全律句谱。起句通常用律句。
如:江南好(平平仄)此格最常用。
但它也可用另一律格 平仄仄。如 春去也。
白居易和刘禹锡都曾用过,要知道,那时是无词谱的,绝非独出心裁,是有根据的。当然,起句还可以换成其它格,如
落花尽(仄平仄)------准律格。
静地里(仄仄仄)------拗   格。
这些都是合法的正常的。
这就使我们想到一个问题,那【忆江南】的词谱也不对啊!确实不对(指起句)。作为词谱,应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显然,旧词谱它们都没有做到,很遗憾!
再举一例。
【鹧鸪天】的起句。
其正谱应为律格 中仄平平仄仄平。(根律格)如晏几道的“彩袖殷勤捧玉钟”。而赵长卿并没按
此格填。他起句为 新晴水暖藕花红。
                 中平中仄仄平平
显然换了格,词意所需,很正常。但拿到今天,版主就会说你出律啦!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有同尾换格这一说。老祖宗用的给扔了。
再举一例。【卜算子)的起句。
正谱应为律格 中仄仄平平,如 风雨送春归。
但也可换格,如 樽前一曲歌(杜安世)
               平平仄仄平
这完全可以,不能死抱一条大腿不放,那就彻底学死啦!
例子太多,举不过来了。
第三节 根律格与准律格互换
例1.【菩萨蛮】尾句
正谱应为律格 平平仄仄平。如
毛主席的“心潮逐浪高”。这一点,主席是深知不疑,可谓造诣之深。
韦庄的“绿窗人似花”,用的是准律句。
           仄平平仄平
他的另二首用的是拗格 平平平仄平。
另外还有一首用的是“孤平”句。
    白头誓不归
    仄平仄仄平
附带说一下,格律诗中的孤平句在词里是允许的,但注意尽量少用。有人会问,上面的“白”字是不是“以入代平”啊!我认为不是。
例2.【临江仙】起句
 正谱应为律格 中仄中平平仄仄。
                   滚滚长江东逝水
秦观学得很活,他没按此格原封不动地照填。
而是用准律格  中仄平平仄平仄。
                   千里潇湘接蓝浦
说明,词里允许拗救中的本句自救。
例3.【青玉案】下片第二句
正谱应为律格 中仄中平平仄仄。
                  脑乱愁肠成万缕(赵长卿)
可是由于贺铸的那首词出了名,结果把妾当成了妻。
引得后人纷纷效仿。
     彩笔空题断肠句(贺铸)
     中仄平平仄平仄
这也是本句自救句,准律句。
注意,定谱时,准律句无优先权
第四节 根律格与拗格的互换
例1.【水调歌头】的起句
正谱应为 中仄平平仄(才饮长沙水)。但由于苏轼那首名作,
形成一股风,“苏”模式不断涌出。
       明月几时有(中仄仄平仄)-----拗格。
实际上,刻意效法非明智之举。应视情况而定。
例2.【诉衷情】的第三句
陆游词是“关河梦断何处”(中平中仄中仄)---拗格。
其实其原谱格是  中仄中平中仄。在全宋词中,
一些著名词人都是按律格填的。如
晏殊   ----玲女世间稀有。
陈允平----料得黄花憔悴。
姜夔   ----五日凄凉心事。
周邦彦----可惜半残秋紫。
朱敦儒----不管寒喧风雨。
用拗格替换也可以。
例3.【沁园春】第三句
正谱格为 中仄平平(橘子洲头)---律格。
毛主席的另一首词是“万里雪飘”
                            中仄仄平(拗格)
说明其是可变的,不是“死格”。
第五节 适用场合和原则
同韵尾换格法给我们提供了填词变化的
空间和手段,但切不可随意滥用。
一。适用场合
原则上适于词谱中任何一句,但要根据
前人的使用惯例来定。如,起句,应用
得较多。这需要了解你选的词牌子。
再如三字句,最常用。
二。使用原则
1.按内容或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2.不要刻意去做。
3.忌机械地模仿别人。
4.尽量压低使用额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宋词格律】纠错(一)
《词学》(九)
宋词格律词谱查询表
宋词格律词谱查询表·诉衷情
宋词词谱-----赠初学者
使用搜韵【词格校验】前必须了解的七大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