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教史话”之一百五十二:《督子奉法持正》

 

 

      隋唐时期,有一个大臣叫郑善果(572629年),郑州荥泽(今河南郑州西北)人。

  北周时期,他继承父亲的爵位,为开封县公,时年九岁。隋朝时期,改封“武德郡公”,任沂州刺史,又转任鲁郡太守。郑善果开始时追随隋炀帝,后投奔唐高祖李渊,被授为检校内使侍郎、太子左庶子。曾任礼部尚书、刑部尚书。贞观初年,任歧州、江州刺史。

  在任职期间,他奉法持正,政绩卓著,在官吏中很有影响。老百姓都赞扬他克己自励,是一位清官。郑善果之所以能如此,同他母亲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有直接关系。

   郑善果的母亲崔氏,是清河(河北省南部)人。十三岁时嫁给荥泽人郑诚。后来,郑诚在讨伐叛乱者尉迟回的战斗中战死,崔氏年仅二十岁就守寡。其父要她改嫁,她不忍心丢下刚刚几岁的儿子郑善果,就抱着孩子苦苦哀求父亲说:

“我的孩子这么小,他需要有母亲抚养照料,我抛弃他是为不慈;郑家的后代留给我,我要对得起死去的丈夫,抛弃他的遗孤,对丈夫是不义。我决不做不慈不义的事。如果父亲您要强迫我再嫁,可别怪我不孝!”

父亲看女儿态度坚决,怕再坚持强逼,要逼出人命来。于是,就向女儿做了让步。

   开皇初年,郑善果被任命为沂州刺吏,后又迁任鲁郡太守。郑善果母崔氏曾经广泛涉猎各种史书,通晓各种政事,性情贤慧,情操高尚。在郑善果小时侯,她非常重视对他进行教育,一言一行要求十分严格,郑善果受益匪浅。就是在郑善果为官之后,仍旧十分关心他的为政。

郑善果每次到官府处理公务,母亲崔氏都随同前往,坐在官府大厅旁边的帷帐后面,悄悄地看儿子是如何处理政事。当儿子郑善果处理问题得当,或断案公正时,她心理非常高兴。儿子回到家里,她就主动招呼儿子陪她同桌吃饭,母子二人对坐,谈笑风生,饭菜吃得香甜,饭量也大。

而当发现儿子玩忽职守,敷衍了事,处理公事不当,或者断案不公正时,她就非常生气。回到家后,整日郁郁不乐,不思茶饭,还躺在床上伤心落泪。

   有一次,郑善果下朝回到家来,向母亲请安,母亲不理睬他。郑善果知道自己今日又做了错事,他跪在母亲床前请罪,母亲还是不理睬,他就一直跪在那里,哀求母亲息怒,请求母亲指出儿的过错,表示一定改正。

   崔氏看儿子有诚意认错改错,就从床上坐起来,对郑善果语重心长地说:

   “善果儿,我不是生你的气,我是生我自己的气。是我没把你教育好,我对不起你们郑家的祖先。

“我从十三岁嫁到你们郑家,亲眼看见你祖父、父亲的为人处世。他们为官,向来是忠于职守,奉法持正,为官清廉,办事谨慎,从未对公事敷衍,草率行事。你的父亲,为维护国家的统一,镇压叛乱,出生入死,以身殉国。实指望你能像你的父亲那样,不要丢掉我们家的本分,不要败坏我们家的门风。

“你小时侯,我可怜你年幼孤单,对你有慈无威,只知道慈爱、体贴你,对你缺乏严格要求,把你给惯坏了,到现在你还不懂得做人、为官之道。像你这样,怎么能继承你祖父的业绩和遗志呢!

   “你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长大成人,到今天你做了官,这几十年我花费了多少心血呀!现在你身居要职,只知道享受优厚的俸禄,对公事却是敷衍从事,很不认真。你这样做,不仅是严重的失职,也是背离了我们的家风。将来我死后,在九泉之下有何脸面去见你的父亲呢!”

   郑善果听罢母亲的谆谆教诲,觉得自己的行为有愧于先人,也辜负了母亲的期望,心里十分难过。你非常诚恳地敬请母亲看他以后的言行,崔氏看他有悔改的决心,这才了事。

   郑善果小时侯,崔氏为维持他们母子的生活,供养郑善果能继续求学读书,常常是不分黑夜白天纺线织布。在郑善果做了官之后,有了较优厚的俸禄,家庭生活并不困难。可崔氏还是和过去一样坚持纺线织布,有时到深更半夜,才上床休息。郑善果不理解母亲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于是便问道:

  “儿善果现在位居三品官,就我所得的俸禄,我们全家生活过得富富有余。您这么大的年纪,何必还要这样辛苦呢?”

   母亲崔氏说:

   “你现在已经是几十岁的人了。我想,你早已懂得天下的义理。可今天你提出这样的问题,看来你还很很无知,不大懂得做人的道理。你应该知道,今天你能有这样多的薪俸,是天子用来奖赏你为国捐躯的父亲的功绩,我们应当用来接济那些生活贫困的亲戚朋友。这样做,才是符合你父亲的愿望的,怎么能全都据为己有,只顾我们自己享用呢!

   “再说,纺线织布是我们妇人的本分,我可不能随便丢掉。现在生活条件是好多了,我如果因此就什么活计也不干了,只知道坐享其成,那就是懒惰。我从小虽然受教育不多,懂得义理也少,可我至少也不能去败坏自己的名声呀!”

   郑善果的母亲崔氏对儿子进行教育,常常是摆事实,讲道理,注意言教;与此同时,她更注重身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给郑善果做出好榜样。

   自从丈夫死后,崔氏从不涂脂抹粉,着意打扮自己。平日她举止端庄,克己自守,从不东家串西家走。就是生活条件好了以后,也还照样过着俭朴的日子,穿的是普通的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饭。除非家里来了客人,吃得好一点,平时从未看到饭桌上摆过鸡鸭鱼肉,对自己很是苛刻。

而对应亲戚朋友,她却是慷慨大方,如有婚丧嫁娶之事,她是毫不吝惜钱财,都要厚礼馈赠。亲戚朋友送给她家的礼物,不管是多是少,她是一份也没有收过,全都一一退回。

   看到母亲能如此克己自励,郑善果非常敬佩。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郑善果为官廉洁自守,执法公正,从未收过部下官员和百姓的礼物,更没有凭借职权敲诈勒索。因此,当时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位清官。

   郑善果的母亲,从小到大教育郑善果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而且实际效果相当好。她的家庭教育之所以成功,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责任心强,以抚养教育儿子为己任;

二是负责到底,不仅注意早期教育,而且在儿子长大做官以后,还在注意进行严格的教育;

三是利用已经形成的良好家风进行教育,要求儿子继承父辈的优良传统;

四是洁身自好,严于律己,地位高了,生活条件好了,仍然保持勤劳、俭朴的劳动人民的本色;

五是勇于自责,儿子有过错,首先从自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批评抱怨儿子,这实际上是在对儿子进行感化。

   郑母的教子艺术是高超的,很引人深思,值得今天的父母们借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母示俭
郑善果之母
【人物春秋】崔氏女监督儿子做清官
守正不阿郑善果-郑州日报数字报
【传统家训】“垂帘听政”的母亲
郑善果母家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