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啸天:诗味才是硬道理

周啸天:诗味才是硬道理

 


(在宁波市图书馆,记者拍)

类别:新闻版次:A15版名:文娱新闻2015年03月29日

记者金晓

前两天,作家、四川大学教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周啸天应邀来到宁波,分别为宁波大学师生、广济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师作了关于诗词鉴赏和写作的讲座。

昨天上午,他又做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我的诗生活》的讲座。在讲座开始前,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回应了网友对其诗词过于通俗化的吐槽,也分享了他对诗词传播、写作等方面的感悟。他自辩道,诗味才是硬道理,到底谁看到门道,时间会作出回答。

“到底谁看到门道,时间会作出回答”

作为一名诗歌的研究者,此前周啸天并不为公众熟知,让他亮相在镁光灯下的是他创作的诗歌。去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一公布,网上一则“一个叫周啸天的诗人居然获了奖,气得我拍案而起”的微博,让获得诗歌奖的周啸天不仅引起公众关注,而且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一边,著名作家王蒙力挺周啸天的获奖作品《将进茶》“亦属绝唱”,认为“这里有一种平常心,写平常事,而平常人平常诗中出现了趣味,出现了善良,出现了生机,出现了至乐至公至和,在充满戾气的现代世界上,这实在是难得的和谐之音”。另一边,不少网友吐槽周啸天的诗是“打油诗”、“新闻诗”,一时间争论不断。

如今,吐槽和质疑之声渐行渐远。周啸天将当初的吐槽者归纳成了三类:一种属于“不知者不为过”,对诗词了解甚少;另一种,是跟诗词本身无关,而是诗词理念之争;还有一种则是新旧诗之间的隔阂。“到底谁看到门道,时间会作出回答。”

“最好的表达是深入浅出”

《八级地震歌》、《海啸歌》、《聋哑人舞千手观音》、《邓稼先歌》……周啸天的不少诗词都是以新闻事件为题材,也因此被网友称为“新闻诗”。但周啸天对此不以为然,“‘新闻诗’不是贬义,杜甫就写过‘新闻诗’。不过我的诗不属于‘新闻诗’,仅仅是对新闻事件有所触动”。他说,以新闻事件为题材创作诗词,得益于新媒体。“网上视频一出来,让你好像到达了现场”,这种身临其境,让他有所触动,并诉诸笔端。而传播的快捷,在他看来也有利于诗词的传播,“新媒体的受众非常广泛,它能第一时间传到各个角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包括诗歌的传播”。

而对于网友吐槽其诗词口语化的表达太多,显得过于通俗化,周啸天并不认同:“最好的表达是深入浅出,其次是深入深出”,“通俗并不代表艺术水平降低”,他说:“白话和文言本身没有高低之分,各自都有妙与不妙,写诗的人,最好对这两种语言都熟悉,而且能把两者融合得很好,用好它们的妙处”。在他看来,适当地把口语运用到诗词中,能让诗词更有味道。

“平仄不是硬道理,诗味才是硬道理”

“诗歌的受众很广,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教,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受过诗教。”周啸天认为,千百年来,传统诗词的传播没有断层,而且现在热爱传统诗词的人越来越多,有不少年轻人还在学习写格律诗,“现在有‘分众化’概念一说,分圈子,(现在)喜欢诗词的绝对人数是超过唐代、宋代的。”而且“读者群中产生作者”,将更有利于传统诗词的传承和传播。

“如果你有特殊的感觉,为古人的诗作概括不了,那你就写吧”。在周啸天看来,“生活中有味道的事”,都可以通过诗词“有味道地表达出来”,应抱着潇洒地“玩味生活”的态度去创作有味道的诗歌,“平仄不是硬道理,诗味才是硬道理”。

 

周啸天昨来甬开讲时隔半年再谈鲁奖效应

 


(作客宁波)

 “不知者不为过,不用对这些事情介意。他在说我在笑,没必要多言。”昨天在甬接受记者采访,再被问及鲁奖风波,周啸天的回应很简洁,似乎早就看开这些纷扰的口水之争。

□记者朱琦琳 摄影 记者 贾东流

鲁奖效应 “让我交流平台大了一些”

昨天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周啸天,一件浅色衬衣配米色外套,穿着十分朴素。此行来宁波,他的行程可谓满满当当。除了在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开讲《漫话诗词》,他还去宁波大学等地参加两场讲座。

在采访中,周啸天一直很强调“我和诗词的缘分”。他说,自己研究古典诗词有三十多年,而且从小就喜欢。“后来念大学读硕士开始研究,发现了其中的门道和奥秘。我知道它的生命力还在,就利用古人的经验来进行创作。”

周啸天表示,虽有古人的经验可以利用,但如何翻出别人的手心有所创新,却是需要下功夫的。“跟风是没有用的。写诗的人,首先需要会修炼自己。”

自从去年8月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鲁奖得主这个头衔就成了周啸天一时半会难以回避的话题。也因为这个头衔,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活动邀约多了起来,他变得比以前忙碌得多。

当记者问及“鲁奖带给您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时,周啸天表示“只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我”。在他看来,虽然讲座邀约增多有鲁奖效应在,但也只是说明“我现在的交流平台大了一些,交流的活动多了一些而已。”

再谈争议“时间会说明一切问题”

前有周啸天后有余秀华,短短半年多时间,两位诗人在中国的文化圈引起了两场大讨论。在不少人看来,舆论对于诗歌的关注,或许说明诗歌这一昔日在文学体系里已经偏弱的体裁,正在慢慢实现复苏。

对此,周啸天又是怎么看的呢?“对传统诗词热爱的人,一直都有,只是现在越来越多。这说明,诗歌的传播从来没有断过。而今,只是得益于新媒体,这种传播更加迅捷。”

当然,周啸天和余秀华的走红,其间是夹杂着不少的口水之争的。“网络是一个谁都可以发表意见的地方。会有这么一些人平时根本就不读诗词,对此了解甚少,但是热衷于发言。信息如此不对称,那么他在说我在笑,根本没必要多言。”周啸天笑着说。

当有记者表示挺喜欢周啸天《将进茶》这本诗词选的时候,周啸天开玩笑道,“那说明你的水平跟王蒙比较接近。”周啸天表示,自己遭遇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对自己作品比较认可的是王蒙、杨牧等名家,而吐槽的多是无名大众。“到底谁掌握着门道,时间会说明一切问题。”

由于在诗中关注印尼海啸、张国荣、超级女声等时事新闻,外界称周啸天的作品为“新闻诗”。

接受记者采访,周啸天却强调新闻诗并非贬义。“杜甫的《三吏》《三别》就是最典型、最著名的新闻诗。其实,诗歌最好的表达是深入浅出。”

编辑:陈燕

 

“通俗不等于艺术水平的降低”

———专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周啸天

 


(作客宁波)

本报记者陈青通讯员章笑笑张紫艺

“写诗的人首先要修炼自己,具有悲悯情怀和人文关怀”,“最好的表达是深入浅出,我认为在文言和口语中自由来往,诗歌表达更有效果”……昨日上午,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做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和宁波诗歌爱好者谈诗词的阅读、鉴赏、写作,分享他与诗词的缘分。讲座前,周啸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来甬作三场讲座

去年8月11日,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揭晓,四川诗人周啸天以《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获得鲁奖诗歌奖,成为第一个以传统诗词获奖的作者。

谈到获奖对生活、工作的影响,周啸天说:“交流的平台显然大了一些,交流的活动多了。”周啸天研究了三十多年的唐诗宋词,主要著作有《唐绝句史》、《绝句诗史》、《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元明清名诗鉴赏》、《历代分类诗词鉴赏》(12种)、《诗词赏析七讲》等。

“宁波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宁波诗社历史悠久。邀请我来作讲座的宁波大学的李亮伟教授就是一位词人,他起步比较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创作。”周啸天说,此次来甬,他将在宁波市图书馆、宁波大学和广济中心小学作三场讲座。

“现在有‘分众化’概念一说,诗歌虽然小众,但喜欢诗词的绝对人数是超过唐代、宋代的。”周啸天说,热爱传统诗词、学习写格律诗的人越来越多,“中国有‘诗教’,我们从小被教读几首唐诗,乃至于大家知道“床前明月光”,传统诗词的传播没有断层。不仅读者存在,读者群中还产生作者。”

“新闻诗不是贬义词”

周啸天获鲁迅文学奖的消息曾在文学界引发热议,对他诗歌作品的评价呈现两极。著名作家王蒙称赞周啸天的诗“亦属绝唱,已属绝伦”,但也有读者把他的诗称为“新闻诗”、“口水诗”。

对此周啸天很淡然,“这个分几种情况,一种是不知者不为过。网络是一个大家可以发表意见的地方,有的人本来就不读诗词,对诗词了解甚少,但是热衷于发言的人总是很多的,我一点也不要介意。他在说,我在笑。为什么?信息不对称啊!你了解的太少了,我了解的太多了。用不着跟你多说,多说等于我在教你,对不对?”

在他看来,“新闻诗不是贬义,杜甫就写新闻诗,他的《三吏》《三别》具备新闻五要素。”周啸天说,《八级地震歌》、《海啸歌》等诗歌受新闻事件触发,“我不是在做新闻报道,而是新闻事件触动了我,短时间内看到人性的方方面面在那时候得到充分呈演。”

“我为什么写新闻事件?”周啸天自认为不是很关注自己,更多的是关注周边的事情,“不在于你写什么,而是你是个什么人。鲁迅先生曾说过:‘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不管写什么,写诗的人首先要修炼自己,具有悲悯情怀、人文关怀。”

“新媒体对诗歌传播影响广泛”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诗歌一直被看作是一种很冷门、很小众的文学形式,但是前段时间农民女诗人余秀华的作品被《诗刊》微信号发布后受到广泛关注,微信公众号“为你读诗”特邀嘉宾的诗朗诵音频在朋友圈反复刷屏,新媒体对诗歌再兴热潮起到了不小作用。

“文学的基本属性是传播,从古代向现代传,从中国向各个地方传,也从其他地方向我们传。”周啸天说,“现代传播的方式很便捷,微信等新媒体受众非常广泛,第一时间传到各个角落,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包括诗歌的传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批评 | 为什么问题总出在诗歌?
上百诗人助阵胡弦诗会
教授模仿《将进酒》写《将进茶》获鲁迅文学奖,他能比肩李白吗
绝句与小小说
诗歌向何处去?
这套学习中国古诗词的入门书,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主编,还充满着中国风手绘插画,带您的孩子分段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