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诗化150首(144

 

 

 

 

君子有恶

子贡问孔子:

君子有恶耶?

君子亦有恶,

孔子告之曰。

恶称人之恶,

居下讪上者,

勇而无礼者,

果敢而窒者。

问赐有恶乎?

赐曰有之也:

恶徼以为知,

不孙以为勇,

讦以为直者。

【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①?”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②,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③。”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④,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⑤。”

【注释】

  ①恶(wū)——憎恶。

  ②讪(shàn)——毁谤。

  ③窒(zhì)——窒塞,不通。或曰固执。

  ④徼(jiāo)——抄袭。

  ⑤讦(jié)——揭发、攻击他人的隐私。

【原文今译】

  子贡说:“君子也有什么憎恶的吗?”孔子说:“有憎恶:憎恶喜欢说别人坏处的人,憎恶身居下位而毁谤在上位的人的人,憎恶好勇而不知礼的人,憎恶固执己见盲目蛮干的人。”又说:“子贡你也有什么憎恶的吗?”“憎恶抄袭别人的成果却自以为聪明的人,憎恶不谦逊却自以为勇敢的人,憎恶揭发别人的隐私却自以为直率的人。”

【吟余浅语】

  孔子还说过这样的话:“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照我想来,他老人家的意思,不是说除了仁者其他人就没有好恶之情了。人只要有是非之心,就有好恶之情。但是,只有仁者才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能够正确地好人和恶人。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以是否于己有利为标准,对我有好处者就好之;相反,则恶之。所以孔子还有相关的话:“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不察就难保不把人看偏。

 

 

子夏论仁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子夏谓之曰:

仁在其中矣。

【原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①,切问而近思②,仁在其中矣。”

【注释】

  ①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

  ②切问而近思——切,重要,切要。切问,谓就切要的问题向别人询问请教。近思,思考当前应该解决的问题。

【原文今译】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向别人请教并思考当前应该解决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修养自己的仁德。”

【吟余浅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人在世,修德就是最重要的远虑。就修德而言,子夏又强调“切问而近思。”“近思”即思考当前应解决的问题。不虑远难免近忧,要虑远又须由近处着眼,这是人生之远与近的辩证法。

                               (来源:《诗化论语》作者:于冠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诗化150首(144——145)“君子有恶?”和“子夏论仁?”
论语诗化150首(146——147)“君子三变 ”和“大德不逾闲 ”
国学|论语类解第二:学习的7大原则
孔子,孟子,墨子的名言或经典语句
孔子眼中的小人
3.16《论语》问题汇集 | jennyhouse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