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门外谈诗》之第三十六:写诗要用“诗家语”(十一)

        《门外谈诗》之第三十六写诗要用“诗家语”(十一)

 

写诗要用“诗家语”

                                           ---第十一讲:见智见仁,各臻奇妙(下)

 


 

        [续前]

    回头再看看徐凝徐凝的“庐山绝句”中,是以“瀑布”比喻“白练”的。其“喻体本体之间,差别甚远,所以徐凝的“庐山绝句”应该是一个好的比喻。

    另外大诗人谢朓有一句诗:“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的这首诗是李白非常欣赏的。何以为证?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中写道:“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请大家想一想,谢朓以“白练”喻“江流”,与徐凝以“白练”喻“瀑布”,其用意是基本相同的。人们不禁要问:谢诗既是佳喻,则徐诗能称为“尘陋”的“恶诗”,这大体上能说得过去吧。

 

        第二,比喻的另一个原则是“近取诸身”,即所谓“能近取譬”(语见《论语·雍也》)。这一点上,李白诗的“银河”之喻,仍然不是一个比喻。理由如下:

    李白“庐山绝句”诗写道:“瀑布挂前川瀑布水,“疑是落九天银河水。请大家想一想:“瀑布水”较之银河水”当然“瀑布水”是接近于“人间之物”的,是人们能够看到的“真实景象”。而“银河则肯定是“天上之物”,“银河水九天落下”之景象,应该不是“真实景象”。人世间所有的人,包括大诗人李白在内,肯定是没有见过这是不言而喻的由此看来,李白的这一比喻,与“能近取譬”的原则恰好相反。

        徐凝不然徐诗所用作喻体的“白练”,乃是“日用之物,较之于“瀑布自然就更为人所熟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求比喻“能近取譬”“以所知喻不知”“以近喻远”的原则,徐凝的“庐山绝句”无疑是做到了的。

    总而言之,就其喻体(银河)”而言,徐凝的诗是应该优于李白的诗。

 

        其次,“用典”方面来说。

    李白和徐凝的,都不是“羌无故实”,而是“语有来历”。苏轼之所以徐诗为“恶诗”,可能之于李肇《唐国史补的话:“杜太保在淮南,进崔叔清诗百篇,德宗谓使者曰:‘此恶诗,焉用进?’时呼为‘准敕恶诗’。从某种意义上说,苏东坡也是在“用典”。至于苏东坡斥责徐凝的诗为“恶诗的原因,有些学者认为:苏东坡之所以这样说,因为徐凝的诗用语“猥鄙”,也就是朗瑛所说的“粗直”。但是,老朽愚见里面其实另有原因的,请诸位听我一一解说。

         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诗中银河之喻”实际上“用典”中的“化典”。所谓“化典”者,指的是在古诗词创作或一般文学创作中灵活地引用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以丰富作品内容拓展作品深度和意蕴的一种方法。化典不是简单的搬用或引用典故,而是要讲究符合意境。好的“化典”能达到乍然一看浑似没有用典,仔细深究才知道是用了故”。“恰到好处”和“化典无形”是“化典”的最高原则。

    李白在这首诗中的“银河之喻”,之于简文帝《招真馆碑》一文:“高岩郁起,带青云而作峰;瀑水悬流,杂天河而俱洒。另外,还之于刘斌《咏山诗》:“紫盖云阴远,香炉烟气多。石梁高鸟路,瀑水近天河。由此可知,“银河之喻”有先例的。苏东坡诗中所云古来惟有谪仙词”云云,认为是李白的“独”。其实苏东坡的说法是一种“误认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古人写诗写文章,是不可能句句来翻阅、查找字典或词典的。

   

    上面说过,凝的诗“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是有所出处的,也是在“用典”,这从前面所龚颐正人的话可以证明。其中对句“一条界破青山色”之用典,是出处晋代人孙绰《游天台山赋》一文:“赤城霞起以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其出句今古长如白练飞”之用典本于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悬流飞瀑,近三百许步,下散漫十许步,上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矣。”由之可知,徐诗所的“白练飞”,就相当于道元所说的“曳白练”。既然徐凝诗中的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两句都有出处,都是在“用典”。所以,后人评论李白、徐凝二人“用典”殊为典雅是应该的,也是能够理解的;但就此说徐凝的诗是“恶诗”,恐怕就有点儿欠妥。

   大家知道,大诗人东坡在写诗作词时一向重视“用典”,重视每句用语来历。所以,苏东坡对于孟浩然颇致不满陈师道《后山诗话》记云:“(苏)子瞻谓孟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所谓“无材料”,即是“少故实”。这就像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由此可见,李清照论词之旨,通于苏东坡的“论诗”之旨趣的

 


                徐凝《庐山瀑布》: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奇怪,东坡这样博览群书的大家不至于连徐凝诗中“典”的来历都看不出来的。这个怀疑大可不必,因为再博览群书的人,也百密一疏”的时候我这里举个例子来佐证,即:“一代文宗”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词云:“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艺苑雌黄》载:“平山堂望江左诸山甚近,或以为永叔(欧阳修)短视,故云。东坡笑之,因赋快哉亭道其事云:‘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其实,欧阳修“山色有无中”一句,乃是王维《汉江临泛》的句子,这首不过是“用典”而已,决不是什么“醉翁语”。我举这例子只是说明,博览群书苏东坡也百密一疏”的时候。所以,苏东坡这次真的是“误认”

 

        其三,“结构”方面来说。

         就古典诗词的“结构”而论,七言绝句四句、二十八字,意旨”之“用力点”全在后二句上,面的二句不过是铺写”,是为后二句服务的。这是古人的通例,前面所引徐、李二家诗,亦是如此。关于后二句,老朽已经在前面的“比”和“典”两方面过,所得结论是:就“比喻”而论,徐胜过李诗;就“用典”而论,李、徐二诗优劣惟均。

    上面说过,绝句只有四句,前二句不过是铺写”,是为后二句服务的那么,后文铺垫”的前二句,铺垫必须要做到“配合自然这里让我们接着分析一下李白、徐凝这两首“庐山瀑布”诗的前二句吧。

    李白的“庐山瀑布”劈头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谓香炉峰紫烟缭绕,恰似一香炉(双关香炉峰之名),又接以“遥看”二字贯串前后,并且还能够与题中的“望”字紧密扣合。香炉峰之似香炉,惟远望才相似,若“身在此山中”则反无此景,关于这一易于理解。问题是李白诗的后二句所写,并非“遥看”神情,似乎是近景这是与“望”字不相符的大家知道,凡观瀑布,远看则如匹练所谓“远水无波”,近之则觉大声镗鞳,气势逼人。李白诗从远望写,后二句却着力渲染其声势逼人,九天一派,其间并没有什么转换,所以不免欠妥帖。古人云:“诗章易作,逋峭难为”语见《魏书》写诗、写文章,用力夸张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配合自然”上

         徐凝的“庐山瀑布”,其后二句所写的全远望之景就像电影里的长镜头”一样。尤其是“一条界破”,能够充分注意到万山丛碧,练飞一白,其颜色对比之法也大可以称道。至于徐凝诗的首二句,全为近景,也起到了渲染声势的作用。所谓“虚空落泉”,所谓“雷奔入江”,是说瀑布从半天落下,声音甚大。徐凝诗的二句用“千古”一实现了从时间上着笔,移步换形,同时也一下子将镜头拉远,由“近景”拉成“全景”。手法灵动,通篇自然,并深意使得毫无勉强凑泊之感。所以,“结构”而言,徐诗也胜过李诗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诗,诗曰: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是啊,雪比梅花白,却没有梅花那袭人的淡淡的幽香。说明世间的事物都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因此,不能以己之长,度他人之短;更不能光看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人的优点;应该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卒章显其志”。这篇短文就要结束了,我这里必须再次亮明观点:我这篇涂鸦之作,目的既不是什么写“翻案”文章,更无意于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我只想为我国文艺百花苑里增添一株小草,给万紫千红的春天增添一抹新绿。本文所用材料,不少是取之于网络的。一句话,我只是拾人牙慧而已。

    谬误之处,一定很多,恭请网友拍砖。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望庐山瀑布ppt
徐凝挑战李白,看苏东坡如何评价
李白这首写景诗,新颖奇特,其中一句更是神来之笔,千古流传
李白最夸张的一首诗,空前绝后!
每天读一首诗记住一个成语,读诗的你一定会有远方121
唐代徐凝一首诗被认为好过李白,苏轼听后哈哈大笑,留诗一顿臭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