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蒲氏故里

                   蒲氏故里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故居题写的对联。

    蒲松龄故居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庄前一条大道,两旁为仿古建筑的楼房,路口有一块大方石和一座石牌坊,大方石上刻启功手书“聊斋城”三字,石牌坊上四字为“蒲氏故里”。

    蒲家庄庄门为城垣建筑,过大门是一条青石板铺路的古巷,狭小而幽长,直通蒲松龄故居,路的两旁是旧式砖瓦房,已渐见破败,但仍有人居住。

    蒲松龄故居门楣上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蒲松龄故居” 五字。故居是一座幽静古朴的庭院,由横横竖竖的几栋平房,在不太大的空间组成了三个小小的四合院,院内月门花墙,错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庭院里遍植古槐、翠竹、石榴,藤葛爬满院墙和月门。

    故居前院有一尊蒲松龄先生汉白玉石雕坐像,正在捻须沉思,似乎在构思聊斋故事。北院三间正房,为蒲松龄的诞生处和书房“聊斋”,室内悬挂着蒲松龄临终前一年由江南画家朱湘麟所画的他74岁时的画像,画像旁边有他自题的跋:“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奕世对尔孙子,亦孔之羞。”从中可窥见他一生失志的心情。蒲松龄也曾立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决心,但他于笔砚间青春作赋,皓首穷经,连一个举人也未中,真是可悲亦可叹。画像两侧是郭沫若撰写的楹联,联画配搭,珠联璧合。南院有平房两间,旧称“磊轩”,是以蒲松龄长子蒲箸的字命名。西院是新建的陈列室,陈列着蒲氏家谱、手迹和著名的代表作《聊斋志异》,还有骈、散文13卷400多篇,诗6卷千余首,词1卷百余阙,以及杂文、俚曲、医药等多种论著。有《聊斋志异》从手抄本到各种出版物和英、俄、日、法等外文版本200多种。聊斋正房后为6间展室,展出了中外蒲氏研究家的各种论著,以及当代文化名人为故居所作的书画、题词有100余幅。其中有国画大师刘海粟题写的:“聊斋声名震四海,一代文宗昭遗爱”,著名作家老舍的联:“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十年动乱后,老舍的夫人也题了一联:“妖魔鬼怪成四害,嬉笑怒骂皆文章”。   

    出蒲松龄故居后门,是蒲氏后人组建的聊斋旅游发展公司开辟的旅游景区。目前已建成狐仙园、聊斋宫、柳泉、石隐园、俚曲茶座等旅游景点。

    狐仙园为园林式建筑,园内回廊小筑,假山怪石,池塘亭榭,虹桥凌波,花木扶疏,曲径通幽,不是江南却散发恬静秀雅的韵味,恰以官宦人家后院,充满春思秋怨,闺阁幽情。此时已是暮秋季节,落叶满地。当日阴天,园中无人,非常幽静,使人联想蒲公笔下被人废弃园子,更有那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狐儿造型、使人觉得仿佛走进了聊斋的故事里,耳畔似有狐声啼笑。

    石隐园与狐仙园一墙之隔,有牌门相通,仿周村区西铺村明代户部尚书毕自严家之花园而建。当年蒲公在毕府设馆达三十年之久,下榻于石隐园,教学之余从事著述,仿建的石隐园,花木婆娑,亭轩棋布,园中有万笏山、远心亭、霞绮轩、丈人石、同春堂、雨钱石等景观,再现了蒲公当年舌耕笔耘的旧事。

    出狐仙园,顺着梯道下来,先见“柳泉”石碑,为沈雁冰先生所题,碑前有井,原名“满井”,周围植柳百章,环合笼盖,当年蒲公曾在井侧茅亭里以泉水煮茶待客,搜集素材。先生爱此柳林泉水,因而自号柳泉居士。

    聊斋宫山上有石亭和牌坊,山下宫内有天宫、龙宫、冥府、黄泉路等景观,有《罗刹海市》、《席方平》、《画皮》、《娇娜》、《尸变》等聊斋故事的艺术雕塑,采用了灯光、音响、电影特技等现代科技表现手法,再现了蒲松龄笔下神鬼狐妖的艺术形象。

    玄夜院在去蒲公墓的山下,院门为木架茅草搭成,正面书“玄夜院”三字,背面刻有“真情感天”四字,院内有《宦娘》、《连锁》两组聊斋故事。“玄夜”一词来自《连锁》中“玄夜凄风却吹倒,流莺惹草复沾帏”。而“真情感天”则反映了杨子畏与连锁,温如春与宦娘之间那生死相许,矢志不渝,感天地、泣鬼神的人鬼恋情。

    蒲公墓在山上,四周苍松翠柏,墓前一座砖塔,塔前墓碑上的“蒲松龄柳泉先生之墓” 的碑文,也是沈雁冰先生题写。站立蒲公墓前,我有感于王力教授“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的题赠,中国历史上的进士、举人当以数十万计,惟蒲公立于“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宝座上,令人感慨!

    下得山来,重又来到狐仙园,时已黄昏,阴风阵阵,草木萧萧。此时此刻,我多么希望自已成为蒲公故事里的书生。凄风苦雨,夜凉如水,月色朦胧,花影幢幢,青灯孤影,寒夜苦读。忽地,一身火红或雪白的狐女翩然而至,环珮叮咚,骞帘而入,樱唇桃腮,柳眉杏眼,明眸皓齿,长发披肩,美目顾盼,吐气如兰,暗香盈袖,温情脉脉,陪着书生或操琴吹箫、丝竹相和;或吟诗作赋、谈古论今;或研墨侍读、红袖添香;或纤手把盏、浅酌低唱。当此之时,什么宝马雕车,什么王侯将相,所有尘世浮名,都已相对失色,人生一世,得一红粉知己足矣! 虽异类而何妨。

















































            



                                         (《促织》
                                    (《田六郎》 


                                    (《小翠》

                                     (《连城》 

           



           
 


            
 


            

                                       (范曾)
           
 

                                    (姚雪垠)
            
 

                                       (王蒙)
           
 

                                      (冯友兰)
            
 

                                     (李苦禅)
            
 

                                     (顾颉刚)
           
 

                                       (萧军)
            
 

                                      (冯其庸)
            

                                       (黄胄)
            

                                       (赵冷月)

            


                                     (杜滋龄)
            

                                     (白雪石)
            

                                    (欧阳山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醉赏聊斋花
淄川蒲松龄故居——那个写聊斋的书生的院落
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咱们到蒲松龄故居看聊斋
闲话聊斋园
蒲松龄读书处
蒲居小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