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轮美奂的中国古塔(二)

    开封铁塔    (摄于河南省开封市铁塔公园)
    开封铁塔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即公元1049年,八角十三层,高55.63米。因其通体镶嵌褐色琉璃砖,颜色近似铁色,民间俗称为“铁塔”。铁塔是一座非常完美的巨型艺术品,远望,铁色琉璃瓦遍饰全身,色调具有铁打铜铸的深厚气质,而且整座塔身上下收分比例协调自然。走近细看,遍身装饰琉璃浮雕艺术品,有菩萨、飞天、立僧、供养人、伎乐及动物、花卉等图案,做工精细、栩栩如生。


    北京北海白塔    (摄于北京市北海公园)
    北海白塔位于北海公园琼华岛上,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 塔高35.9 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龛,内塑红底黄字的藏文图案,含"吉祥如意"之意。白塔庄严肃穆、巍峨壮美,具有主宰全园的气势,体现了“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是帝王宫苑的一大特色。

    北京金刚宝座塔    (摄于北京市真觉寺)
    金刚宝座塔位于北京真觉寺内,创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由塔座、罩亭及五座四角密檐式塔组成,内砖外石结构,周身镌满佛教题材雕像。在造型上吸收了印度的宝座形式,而在建筑结构、艺术和雕刻手法上却显著地表现了中国建筑特有的传统风格,手法圆润流畅,是不可多得的明代巨大石雕艺术品。
 

    南宫普彤塔    (摄于河北省南宫市普彤寺)   
    普彤塔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永平十五年正月落成,比洛阳白马寺塔还早建成两年,堪称“中国第一佛塔”。普彤塔由天竺人摄摩腾、竺法兰主持建造。此塔为八角实心砖塔,共9级,塔高33米,底层直径5米,塔身每级出檐,檐下置斗拱,第八层斗拱外出翘头,上不施令拱,而置一小斗托住塔檐,塔顶装“仰莲钻首”铁制塔刹,置大中小鎏铜佛像三尊。塔的须弥座正南面,有一门洞,直至塔心,塔心下有一砖井,砖井东、西、北三面之上分坐石佛三尊。整个建筑形式别致,结构独特。 


    衡水宝云塔    (摄于河北省衡水市)
    宝云塔高35米,底座周长25.6米,九层八面砖木结构,塔顶有葫芦形塔刹。底层至七层,内有砖阶盘旋而上。登塔远望,方圆数十里尽收眼底。该塔各层建筑风格也有差异,或为鸳鸯斗拱,或为梅花斗拱,雄浑古朴,厚重华美。此塔建于何时,史书所载各异,后经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专家实地考察,鉴定为北宋初期所建。


    太原凌霄双塔    (摄于山西省太原市永祚寺)
    凌霄双塔位于永祚寺内,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建宣文塔,俗对东塔;万历三十九年建文佛塔,俗称西塔。双塔凌霄,巍巍壮观,历经沧桑,屹立如故。这两座形同孪生的姊妹塔,创建于先的“文峰塔”,是“起自堪与家言”的风水塔,即封建社会地方仕绅为补辅该地的地形缺陷,振兴地区文化的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标志性、欣赏性建筑。继建于后的“舍利塔”,是奉供佛舍利子、藏佛经、受佛门弟子瞻仰、顶礼膜拜的宗教建筑。这正是永祚寺“凌霄双塔”,近在咫尺,本质相去甚远的差别。


    定州开元寺塔    (摄于河北省定州市)
    定州开元寺塔建于北宋初年。据文献记载,宋朝初年,寺僧会能奉旨到西天竺(印度)取经,得到佛教中传说的舍利子回来复命。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真宗下诏,命在定州开元寺内建塔纪念,到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建成此塔。塔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十一层,塔基外围周长127.65米,高83.7米。塔身为八角形,平面有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塔身为砖木结构,其建筑形式亦独具一格,塔身由内外层衔接而成,之间以回廊相连,形成塔内藏塔的奇特结构,内设穿越塔心的阶梯,绕回廊盘旋可至塔顶。 


    苏州虎丘塔    (摄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风景区)
    虎丘塔,又称云岩寺塔,建于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落成于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200多年。该塔为仿楼阁式砖木套筒式结构,由8个外墩和4个内墩支承。屋檐为仿木斗拱,飞檐起翘。塔内有两层塔壁,以叠涩砌作的砖砌体连接上下和左右。塔身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墩、回廊、内墩和塔心室组合而成,内墩之间有十字通道与回廊沟通,设计完全体现了唐宋时代的建筑风格。由于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础设计构造不完善等原因,从明代起就开始向西北倾斜。经专家测量,塔尖倾斜2.34米,塔身最大倾斜度为3度,虎丘斜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太谷白塔    (摄于山西省太谷县普慈寺)
    太谷白塔在太谷县城西南隅普慈寺内。寺庙创建于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原名无边寺,北宋治平年间重修,改额“普慈寺”。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续修,寺中建塔,高耸凌空,顶有尊胜石幢,垩久而白色不减,俗称白塔。元明清各代屡经修补。塔平面八角形,七层,高50米,每层有出檐及平座,檐座之下皆有斗拱,各层拱券门洞与檐外相通,并雕有假门窗。塔内底层为小形方室,有磴道可上,二层以上中空,安有楼板及木梯,供人登临。此制是唐塔中空到宋塔实心的一种过渡形式,气势壮观,瑰丽精致。


    西安大雁塔    (摄于陕西省西安市慈恩寺)
    大雁塔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武则天在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 


    应县木塔    (摄于山西省应县佛宫寺)
    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木塔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的释迦牟尼佛像,高达11公尺,在塔内仰望,更觉雄伟无比。周围是金刚、天王、弟子、供养人的壁画,笔法细腻传神,为辽代特有的绘画风格。第二层八面来光,豁然开朗,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协从排列,姿态生动。第三、四、五层也都供有菩萨像,造像不同,构筑各异。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古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建筑物。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开始建造,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佛塔传入中国时,名称被译成多种,出现了萃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图、宝塔、圆冢、高显、灵庙等称谓。以后,人们按照梵文“佛”字的音韵“布达”,造出了一个“答”字,并加上“土”字旁。这样,“塔”既确切地表达了它固有的掩埋佛舍利的功效,又从音韵上表现了古印度的原有建筑特征。中国古塔按性质分类有:喇嘛塔(藏传佛塔)、宝箧印塔、金刚宝座塔、多宝塔、文峰塔。按形制分类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内部楼阁外部密檐式塔、造像塔、幢式塔、异形塔。
    我国是世界上古塔最多、最丰富、艺术文物价值最高的国家之一。神州大地,古塔数以万计,形式多样。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造型别致,结构精巧,雕刻装饰美观,蕴含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的精华,是古建筑领域熠熠闪光的瑰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塔的前世今生
1994-21T《中国古塔》特种邮票
中国古塔和双塔建筑风姿[图集]
中國古塔(五)【圖文】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13座佛塔,你知道几座?
中国古塔的造型分类(一)楼阁式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