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3版)

2013年河南省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

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

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通“垄”。⑤牧竖:牧童。⑥髹(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异  渔人甚异之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B.舍  便舍船             屋舍俨然

C.去  停数日,辞去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18.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答:

19.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4分)

答:

16.C(2分)

17.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不要)说魏朝和晋朝。(翻译出大意,1分;“无论”译对,1分。共2分)

18.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思对即可。2分)

19.①山阻水隔,很难进入。  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同风光如画。  ③人们生活安宁和乐。  (多基本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意思对即可。每对一处1分,共4分)

 

2013年黑龙江省

2013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8~10题(8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忱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来源:Zxxk.Com]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薄: (      (2)求:(      )

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10.(2分)“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答: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8-10题(8分)

8.(2分)(1)薄:迫近    (2)求:探求

9.(4分)(1)(2分)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在水中)畅游。[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来源:学科网ZXXK]

(2)(2分)(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7.[(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10.(2分)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01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黑河、大兴安岭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6题,共35分)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0-14题。(共11分)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择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⑴翳(   )⑵念(   

11.翻译下面语句。(2分)

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⑵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12. 【甲】段写太守日暮醉归,这一段有描写、叙事、更融入了         和        两种表达方式,表现出全文主旨。(2分)

13.【乙】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并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答:

1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写,请比较其在思想感情上异同。(3分)

答: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1-14题。(共11分)

10.⑴翳:遮盖;⑵念:考虑、想到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

11. ⑴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⑵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1分,意思正确即可。

12.抒情议论

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

13.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积水空明”比喻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比喻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庭中月下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出作者陶醉于这种清幽宁静的月夜之中。

评分说明:(2分)修辞1分,意境和情感1分。

14.示例:相同:面对贬谪不沉沦,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表现出旷达情怀。不同:苏轼情感复杂,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评分说明:(3分)相同1分,不同各1分。

201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2—15题。(共9分)

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至若春和景明     景:

(2)宠辱偕忘         宠:

13.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4. “古仁人”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不同,原因是“古仁人”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本文思想的理解。(3分)

 

2013年黑龙江省大庆市

【古文阅读】

(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

汉元年十月,沛公①兵遂先诸侯至霸上②。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③。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节》

注:①沛公:汉高祖刘邦。②霸上:地名,在今陕西东南。③弃市:即死罪,暴尸街头。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

(3)诽谤者族             族:

(4)吾当王关中           王:

12.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史记·高祖本纪》)

B.躬耕于南阳                 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

C.先帝不以臣卑鄙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D.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

(2)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译文:

14.下列语句中表现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劯的一项是(   )(2分),表现汉高祖刘邦严以律己的一项是(    )(2分)

A.愿陛下亲之信之                                B.不求闻达于诸侯

C.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D.沛公①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E.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  F.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2013年黑龙江省鸡西市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9-13题。(共13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①,何哉?竹本②固,[A]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③者。竹性直,直以立身④;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⑤者。竹心空,空似体⑥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⑦者。竹节贞⑧,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B]故。君子人多树之⑨为庭实⑩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贤:贤者。②本:根。③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④直以立身:凭着挺直的本性可以立身。⑤中立不倚:处事正直,不偏不倚。⑥体:体悟。⑦虚受:虚心接受。⑧贞:坚贞。⑨之:代词,指竹子。⑩实:充实。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亵:               (2)固:

10.解释下列语句。(4分)

(1)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

(2)竹似贤,何哉?

译文:

11.【乙】段中[A][B]两句,哪一句中的“树”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的“树”用法相同?请把字母A或B填入后面的横线上。    (1分)

12.【甲】文从莲的      、      、      、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是由竹的本固、性直、      、节贞四个方面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

13.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相同之处各是什么?(2分)

表现手法:

表现方式: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9-13题。(共13分)

9.(1)亲近而不庄重

(2)牢固(或坚固)

评分说明:(4分)每小题各1分。

10.(1)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娇媚。

(2)竹子(的特性)与贤者相似,为什么呢?(什么原因呢?)

评分说明:(4分)每小题各2分。

11.B

评分说明:(1分)

12.【甲】生长环境、外形、香气    【乙】心空

评分说明:(4分)每空1分。

13.托物言志(象征)    议论

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

2013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26题,共36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1-14题。(共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来源:学#科#网]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解】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横山、庐山。③:遮盖,这里指云。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疾:         (2)谒: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然十一二峰者不可悉见。

 

13.请写出甲、乙两段文字所抒发的共同的思想感情。(2分)

 

(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1=14题。(共10分)

11.(1)快   (2)拜、拜谒

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解释准确得1分,(2)题答“拜访”或“拜见”不能得分。

12.(1)译文: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2)译文:然而(但是)十二座山峰不能全都看见。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各2分,要求翻译正确,语言流畅。

13.示例: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7~11题。(12分)

马    说    韩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敌虽有名马,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1“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7.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                  (2)一食或尽粟一石(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        

(2)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手?

 

10.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以“食马者”寓                     。    (2分)

11.《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    (2分)

 

7.(1)pián  (2)sù     (2分)

8. (1)  鞭打(用鞭子打,驱使)   (2)  同“返”(返回)   (2分)

9. (1)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2)死马尚且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    (4分)

10.人才   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2分)

11. 《马说》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千里之马》中的“千里马”因为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  (意思接近即可)   (2分)

 

 

2013年安徽省

[三]  (15分)

三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略无阙处      阙:                       (2)沿溯阻绝        溯:

(3)则素湍绿潭    素:                       (4)属引凄异       

(5)故渔者歌曰    故: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17.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和□形成照应。(每格限填一字)(2分)

 

18.第①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②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4分)

 

(三)(15分)15.(5分)

((1)阙:通“缺”,断缺   (2)溯:逆流而上  (3)素:白色的  (4)属:连续   (5)故:所以。(每小题1 分)

16.(4分)(1) 即使骑着飞奔的骏马,驾着迅疾的风,也不如它快。

(2)水清,树荣(藏盛),山高,草盛,的确有很多趣味。

17.(2分)“凄”和“哀”。

18.(4分)山的特点:连绵不绝(山多),遮天蔽日(山高)。

水的特点:水势浩大(水大),水流湍急(水急)。

 

 

 

四、文言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僧珍在任,平心率下,不私亲戚。其从父兄①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既止②,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③,岂可妄求叨越④,但当速反葱肆⑤耳。”僧珍旧宅在市北,前有督邮廨⑥,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选自《梁书.吕僧珍传》)

注释

①从父兄:堂兄。②既止:回故乡做官。③常分:固定的职业。④叨越:非分占有。⑤肆:店铺。⑥督邮廨(xiè):督邮办公的屋子。

1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斯:这)

B.可以调素琴(调:调整)

C.平心率下,不私亲戚(私:对……偏心)

D.但当速反葱肆耳(反:通“返”,返回)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C.乡人咸劝徙廨以益其宅

D.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来源:学+科+网Z+X+X+K]

14.下面对【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用自然环境的清新来烘托陋室不陋,用往来人物的不俗、主人生活情趣高雅来衬托陋室不陋。

B.【乙】文中,乡亲们劝吕僧珍把官衙搬走来扩大自己的住宅,他没有接受,表现了吕僧珍清正廉洁的品质。

C.【甲】文结尾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并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漏。

D.【乙】文讲述吕僧珍做官不为亲属开后门,不以权谋私的故事,他的品质在封建社会中是难能可贵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2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文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

 

12.B、13.D、14.C、15.(1)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公文来使身体劳累

(2)我享受国家厚重的恩惠,没有什么来报效朝廷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

三、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8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丙】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

C.环而攻之而不胜╱人不知而不愠

D.斯是陋室╱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委而去之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卷共13小题,共9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译文: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

12.【甲】文与【乙文】中才划线句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运用这种写法分别有何用意?(4分)

答:

13.解释【丙】文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①俄倾风定云墨色   俄倾:         ②秋天漠漠向昏黑 漠漠:

14. 【丙】文中诗人为什么宁愿自己被冻死也渴望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屋?(2分)

答: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  群响毕绝          B.蝉则千转不穷  转视积薪后

C.好鸟相鸣  好为《梁父吟》    D.横柯上蔽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猿则百叫无绝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B.从流飘荡    求而从者

C.鸢飞戾天者    念无与为乐者            D.与朱元思书  借旁近与之

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

B.第①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第②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第③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

第Ⅱ卷(非选择题,13-24题,共96分)

13.把第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2分)

译文: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分)

译文:

14.简要概括下列文段的主要内容。(2分)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也,家世寒贱,均好学有俊才。沈约①尝见均文,颇为称赏。天监初,柳恽②为吴兴太守,召朴主簿,日引③与赋诗。(节选《梁书》,卷四十九)

注:①沈约:南朝史学家、文学家。②柳恽:南朝齐时诗人。③引:召引,这里可理解为“请”。

答:                                   

三、10. D(D项:均为“遮蔽”;A项:前者为“少有的,独揽主无二的”,后者为“消失、停止”;B项:前者通过“啭”,鸟叫声,后者为“转身”;C项:前者为“美丽的”,后者为“喜欢”)

11.A(A项:前者为连词,可译为“就”“便”,也可不译,后者为表示转折的连词“却”;B项:均为动词“跟随”;C项:均为代词“……的人”;D项:均为动词“给”)

12. D(“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有误,应为“以动写静,反衬出山林之寂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1)译文:(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仿伄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2分,关键词“轩邈”翻译错扣1分)

(2)译文: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2分,关键词“反”翻译错扣1分

14.介绍吴均的生平及才华(文章得到名家称赞)。(2分)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

2013年甘肃省兰州市

(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完成10—12题。(11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而往,暮而归

B.皆以美于徐公     蒙辞以军中多务

C.能谤讥于市朝     骈死于槽枥之间

D.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1. 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先将原句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上,再断两处)(3分)

今   齐  地  方  千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013年甘肃省白银市

三、文言文阅读(23分)

(一)阅读【甲】【乙】二文,完成17-22题。(18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谮①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谮(zèn):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

17.请用“”线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吴起者卫人仕于鲁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必以分人       杀妻以求将

B.肉食者谋之     小大之狱

C.登轼而望之      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

D.战于长勺        仕于鲁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小惠未徧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或谮之鲁侯曰                  (4)闻魏文侯贤

20.翻译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分)

译文:

(2)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2分)

译文:

21.下列对【甲】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本文意在曹刿的“远谋”,故主要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

B.第一段勇冠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C.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原因作伏笔。

D.第三段总结全文并照应开头,赞美曹刿是杰出的政治家、家事家

22.曹刿与吴起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位,为什么?(4分)

 

(一)(18分)

17.(2分)吴起者/卫人/仕于鲁。

18.(2分)D

19.(4分)

(1)通“遍”,普遍,遍及。  (2)目光短浅    (3)有的人    (4)听说

20.(4分)(1)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

(2)齐国人攻打鲁国,鲁国人想用他为将军。

21.(2分)D

22.(4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1.喜欢曹刿,因为他爱国,虽非肉食者,在国家危亡之时毅然挺身而出。他有军事指挥才能,指挥弱小的鲁国军队战胜强大的齐国军队。

示例2.喜欢吴起,他有军事指挥才能,指挥弱小的鲁国军队战胜强大的齐国军队。而且他识时务。

2013年甘肃省天水市

2013年甘肃省平凉市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21-26题。(19分)

 

[甲]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乙]诸葛亮,言家事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2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布衣         (2)卑鄙___________(3)驱驰___________(4)悉

2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字的含义。(2分)

(1)咨臣以当世之事(       

(2)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2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及卒,如其所言。                                                     
24.(甲)文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一成语是               (1分)

25.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是如何评价

的吗?说出其中一点即可。(4分)

 

26.你对诸葛亮不留遗产给儿孙(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有什么评论?(4分)

 

 

 

2013年贵州省安顺市

(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按要求完成13-17题(19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①臣之妻私臣(    )②能谤讥于市朝(    )

③闻寡人之耳者(   )④客之美我者(    )

14、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15、邹忌认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答:

16、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为什么?(4分)

答:

17、邹忌是怎样讽谏齐王的?(4分)

答:

(二)(共 19 分)

13、①偏爱    ②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③使…  …听到  ④认为…  …美  (共 4 分)

14、①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②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共 4 分)

15、宫廷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齐王。(3 分)

16、示例一:喜欢邹忌——他有勇气,说话讲究方法方式,有自知之明,不被表面现象蒙蔽,能够冷静对待别人不切实际的赞誉。

示例二:喜欢齐威王——他胸怀宽广,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知错能改,有富国强兵的愿望。(4 分)

17、邹忌由家事说到国事,由己及人,运用设喻类比、以小见大的方法指出“王之蔽甚矣”,从而委婉含

蓄地劝说齐王应广开言路,兴利除弊,以实现齐国大治。(4 分)

2013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013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以下3个小题。(12分)[来源:学.科.网Z.X.X.K]

岳阳楼记(选段)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每词1分,共3分)[来源:学科网ZXXK]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2)届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

(3)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9.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课文《岳阳搂记》选自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

B.文段“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来源:学*科*网]

C.作者在文段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不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

D.范仲淹在友人重修岳阳楼之际,作此文借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7.(1)尝:曾经;(2)庙堂;朝庭;(3)先:在……之前。(3分)

8.(1)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3分,其中“以”“物”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顺畅1分)

(2)(如果)投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分,其中“微”“谁与”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顺畅1分)

9. C。正确的表述是:都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3分)

初中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题

(0/2191)2014-12-01 11: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0套)专题二十?文言文比较阅读
2016年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五)
2012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课内文言文阅读
200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基础练习
语文文言文中考临门一脚
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中考试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