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辞赋中的起承转合
 辞赋中的起承转合

  创作辞赋者,必先确定好主题,赋文主题内容,应与辞赋标题相关。否则离题万里,创作再优美的文字,也是“挂羊头卖狗肉”,必然是败笔。
  怎样构思?如何辞赋行文?
  根据本人对赋文的研究思考,总结出一些规律,分享给大家。

  引子

  辞赋行文要有整体性。所谓的“整体性”,就是文章形式的统一性、内容的统一性。形式的统一,要求整篇辞赋,在段落和句式上应大体保持一致。
  在形式上,可以有散句,但散句的运用,应起到重要的关联、转折、过渡作用。过多不必要的散句,会破坏文章形式上的和谐。
  在内容上,要讲文意的连贯性,可以有思维的跳跃,但不能跳出后毫无关联。 人们常说“文似看山喜不平”,内容跳转时应符合“在意料之外,在情理之中”。比方说,这一段正在说说李白游山玩水,下一段弄到中国科考队南极考察,应竭力避免。
  辞赋的章法,可以参照格律诗的结构规律,就是:起承转合。
  有些人认为,只有格律诗词才讲“起承转合”,写文章不必,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为何这么说呢?
  辞赋文章与格律诗词,从文学意义讲,都属于文的范畴,每个独立体都有一个主题,都有开头和结尾,中间是过渡。那么,如果将文章分成三段式“开头、过渡、结尾”,也就是“起承合”,其效果又如何?可以想见,这是典型的记叙文或说明文,其效果是静如一潭死水,没有一点点生气。鉴于此,有必要将这潭死水搞活,这就是加入“转”的因素。诗词中的转,开视野,提想象。辞赋中的转,是拓展,是升华。
  现在就和来探讨一下辞赋的“起承转合”。

  第一节 辞赋起势

  在这里,本人借用武术套路术语“起势”。所谓的“起势”,就是开头,也就是开篇。武术的起势,因其使用器械不同、侧重肢体不同,起势必然各不相同。道理如出一辙,所有辞赋文章的起式不必相同。千篇一律式的开头,那无疑走入“八股文”的死胡同,是不可取的。
  辞赋起势,是辞赋文章开头、开篇。绝大多数赋文以一自然段“开宗明义”。此处说的“开宗明义”不是一下就把文章的观点都亮出来,而是抛出一个“包袱”,让人们去思索、去想象,这就是赋文的“起”。下面列举一下不同类型的辞赋起势。

  类型1:开篇介绍创作目的。
  例1:《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
  例2:《洛神赋》   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例3:《秋兴赋并序》  潘岳
  ……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卮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辞曰:

  类型2:场面描写对话引文。
  例1:《雪赋》   谢惠连
  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例2:《秋阳赋》   苏轼
  越王之孙,有贤公子,宅于不土之里,而咏无言之诗。以告东坡居士曰:“吾心皎然,如秋阳之明;吾气肃然,如秋阳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阳之坚百谷;吾恶恶而欲刑之,如秋阳之陨群木。夫是以乐而赋之,子以为何如?”
  例3:《月赋》   谢庄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沉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牍,以命仲宣。
  ——前二例,开篇全是场面描写,其后是一人说,而另一人只听不答。例3中,是用“以命仲宣”来表示这种对话。

  类型3:开头发问全篇对话。
  例1:《东京赋》   张衡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
  例2:《七发》   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结轖。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精神越渫,百病咸生。聪明眩曜,悦怒不平。久执不废,大命乃倾。太子岂有是乎?”
  ——以上二例,全篇内容皆是问答形式,从内容上看,属于辞赋中的议论文。发问的并不是论点,而是疑问论题。《七发》中先陈述事实,然后发问“能与不能”,这是“七体”的开山之作。

  类型4:抒情有感而制赋
  例1:《琴赋》  嵇康
  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称其才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丽则丽矣,然未尽其理也。推其所由,似原不解音声;览其旨趣,亦未达礼乐之情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故缀叙所怀,以为之赋。
  例2:《闲居赋并序》   潘岳
  岳读《汲黯传》,至司马安四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然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巧诚为之,拙亦宜然。顾常以为士之生也,非至圣无轨,微妙玄通者,则必立功立事,效当年之用。是以资忠履信以进德,修辞立诚以居业。

  类型5:开宗明义而成赋
  例1:大鹏赋(并序)    李白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此赋已传于世,往往人间见之。悔其少作,未穷宏达之旨,中年弃之。及读晋书,睹阮宣子大鹏赞,鄙心陋之。遂更记忆,多将旧本不同。今复存手集,岂敢传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其辞曰:
  例2:《牡丹赋》   王宇斌
  余察赋花不切其神者,无缺谀美之词。或金堆玉砌,或典僻字晕。或直誉无隐,或晦涩难明。或贬抑众芳,或乱述美人。或缺失余味,或广报花名。是皆偏也。吾今弹指,挥洒绮丽,不求失少,漫写心雯。

  类型6:罗列历史展开联想
  以物事为主题的赋文,从事物本身的历史来考量,是赋文的常见作法。
  例:《象棋赋》   周晓明
  楚河汉界,将帅争雄。始于战国,称斗象之戏;盛于唐宋,渐风行之势。直十横九之格,纵横捭阖;分占十六之数,各显其能。

  类型7:开篇推出整体印象
  例:《登大圣塔赋》   戴永兵
  一柱擎天,尽收吴楚江山;四面排挞,蕴集天地灵光。茅山宝华尽收眼底;绛岭瓦屋齐朝华阳。西接金陵紫气,东眺季子封疆;极目神州大地,雄吞万里长江。寰宇磅礴,苍山点点,四野逶迤;云烟茫茫,汇山灵之水秀,纳气正之风罡。山环句曲而能容,有容乃大;塔标孤直而寡欲,无欲则刚。八面玲珑,金碧檐拱;九层飞递,彩画雕梁。井藻铭纹,细镂奇花异草;穹窿壁绘,精雕嘉木檀香。层台耸翠,挺拔独秀;上出重霄,雄胜岳阳。

  
  小结

  赋文开头采用何种方式,这是辞赋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文章有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实际上,赋文开头绝不止以上所列7种类型,运用何种开头能与主题更有效的结合,这在创作前应有思索。对于好的辞赋开头,我们不妨借鉴,并在继承中创新。
  辞赋的转承起合,就是指辞赋的章法而言。辞赋起势,就是辞赋起笔。开篇内容平稳有度,平中见奇可逐步引人入胜;如果起笔不稳,自然会乱了阵角,是文章创作的大忌。
  承接和转折,是辞赋的主体部分。赋文从开端后,进入到内容承接的步骤,主要是展开联想,条理清晰,取类比象要张合有度,不宜过度夸张或引喻失当。此处所说的“转”,实际上就是指文意的升华。由于所涉列内容多而庞杂,故在本节课中不作讨论。


  第二节 辞赋收势

  一篇赋文,既要有好的开头,又要有好的收尾。虎头蛇尾,不是文章之道。假如对文章进行评分,开头是文章的感性印象分,收尾则是文章的理性印象分,二者都十分重要。现在来探讨赋文收尾的情况。

  类型1:诗歌体抒情收尾
  例1:《涉江》    屈原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例2:《滕王阁序》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诗不是律诗,类似内容相关联的两首绝句组成。如果按格律讲,后四句的格律又是折腰体,这首尾诗在用韵和格律上是有问题的。由于王勃是大诗人,此种行文是作者有意为之,后人不必再对此无端指摘。
  例3:《名城洛阳赋》
  名重神州美誉传,千秋风骨啸云天。铜驼暮雨闻钟鼓,金谷春晴绽牡丹。
  连驿烽烟童叟泣,刀光剑影折宫壁。陌头杨柳并花开,婉转蝉声萦古迹。
  ——这篇赋是笔者赋作,尾诗明显受《滕王阁序》影响,前后也用两个韵。应注意的是,转韵两句,一定要押韵,就是第五句要和第六、第八句押韵。否则,就失去了美感。
  例4:《阅江楼序》   王宇斌
  云雁书天字短长,一声秋水颤斜阳。秦淮歌韵音重正,梅甸卢龙梦尚香。
  吸纳百川惟大海,振遗万代是华章。霞飞玉宇诗情远,洪武宏文归渺茫。
  ——这首尾诗,是比较典型的七律。用诗作赋文结尾,就要有较强的诗词功力。惟有如此,才能达到诗与赋的和谐统一。
  说句题外话,以诗作赋文结尾不宜提倡。如果功力不到,而硬要“凑诗”,那就是“因诗害赋”了。
  例5:《玉笥山赋》   金幼孜
  夕阳兮在山,碧云兮欲暮,余乃拾铜雀于残烟,分玉蟾于坠露,倚柱树之秋香,遂登高而作赋。

  类型2:陈情总结收尾
  例1:《陈情表》     李密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情感积聚达到高潮,在文章结尾是能力的释放,并提出自己相应的要求,这是表折类文体常用的收尾方法。
  例2:《情为何物赋》   张育民
  难酬夙愿,西窗寂寞颇多;未了情缘,南国相思几许。落花归去,徒嗟岁月长流;失路堪悲,空叹晨昏虚度。为解愁怀,遍寻诗侣。忙里事农,闲中索句。纵观碧海,弹短剑而高歌;啸傲红尘,步闲庭而作赋。
  例3:《绛珠晓旭诔》    陈继平
  悲哉!晓旭,薄文无华,难述卿之雅量;祭礼无它,聊忆卿之芬芳!魂如有知,仙乡一笑;心如有意,琴曲来商!呜呼哀哉!尚飨!
  ——此篇祭文,是悼念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通篇展现林黛玉的形象,将小说人物与现实物有机结合起来,情感真挚。

  类型3:慷慨浩叹收尾
  例1:《黄河赋》    王宇斌
  ……黄色源流,润黄种之肌肤;黄色土地,祭黄帝之祠堂。听华岳之霜钟沛然,知汉家之英胄慨慷。水生澜,不消英气;天行健,煜照金阳。此深情萦结万世,涌热血澎湃一腔。天山客临流而叹:伟哉!浩哉!来见民族之精魄,归映华夏之辉煌!
  ——从主题来说,能引发浩叹的,必然是人所共知的大事物或大事理。此例中的黄河,即人所共知的大事物。
  例2:《中华世纪坛赋》    魏明伦
  登坛瞭望,乾旋坤定。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对比幽州台,激发冲霄志。哀兵必胜,中华必兴。日月为我祖国作证,风霆为我民族壮行。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驾神舟立于强国之林。

  类型4:余韵未了收尾
  例1:《桃花源记》    陶渊明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此类结尾,因其“未果”,给人留有极大想象,属“余音绕梁”型。从天地而来,复归天籁,大抵如此。
  例2:《岳阳楼记》    范仲淹
  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在前文中有: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这几句话,一下子将文意升华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上升得很高而下不来,就是断线的风筝,阅读感不好。为此,范仲淹用“微斯人”这三句共8个字,把断了的线又接上了,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因这8个字而接了“地气”。结尾用设问方式,达到余韵未了的感觉。

  类型5:论点总结收尾
  例1:《阿房宫赋》    杜牧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例2:《琼华岛赋》   元·郝经
  有与析津同沛、箕尾共骞者,虽曰假山,而实德山也。彼虐政虐世,昏君暴主,以万人之力,肆一己之欲,刳吾乾坤,秽吾山川,虽曰石山,而实血山。民欲与之俱亡,卒聚而歼旃,宁不愧于兹焉?
  例3:《长城赋》   唐·陆参
  呜呼!谓险之可恃,城之可保,则右彭蠡,左洞庭。不为尧之征。面伊阙,背羊肠。不为汤之亡。是以处尧之宫,行尧之风。虽无是城也,不可得而乱,不可得而攻。用秦之威,布秦之非。虽有是城也,如藩垣之微,如阃阈之卑。无以防其患,?其师。不然者,秦无得而殃,城无得而荒。本以为御,而反以为亡者哉。

  类型6:申宗明义收尾
  例:《中国骈文网序》    周晓明
  ……今摆擂筑台,同天下文士切磋于诗赋,现奉墨献砚,同四海高才挥笔于词章;或藏头嵌字于屏间,或回文隐句于雅阁。泾渭自明,高下立判。识高学富之士,奏迎宾之曲;术浅器狭之人,斥逐客之令。特赋此序,权作网告。

  小结

  辞赋起势、辞赋收势,这是对文章开头结尾的分别总结。起势和收势,不是固定的约束,而是指导性的方法。文无定法,指的是不要固定于某种方法,而是根据文意选择能够驾驭的方法,这才是行文之道。
  本堂课讲的是“起承转合”,实际上只讲了“起”与“合”。中间过渡的“承”与“转”也相当重要,不可忽视。精美的辞赋,就像是精美的玉石,需要独具匠心的雕琢才能成就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七言绝句的平仄规律
作文的收尾技巧--景物描写法
绝句快速入门——浅说格律诗(绝句)的起承转合
小学生作文指导系列——写景作文开头与结尾
分享优秀写景作文开头结尾(共7篇)
【一剪梅】的词牌和格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