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古典诗词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题解、解辞、串意、品味、吟诵、赏析、化用是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抓住这些环节,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对于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题解
    所谓题解,就是先要简单地介绍一下诗词的作者情况、该首诗词的创作年代、题目内涵以及有关的背景材料。诗歌区别于散文、小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篇幅短小,手法多样,寓意含蓄。许多诗篇一般很难从中直接看出作者情思与写作倾向。因此,诗词教学中的题解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否则,学生不但不能领会诗词原意,反而会得出“谬以千里”的结论。

    二、解辞
    古典诗词语言上的最小单位就是字词,因此,古典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字词教学。要正音、正字、正词义,真正把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都搞清楚,这是最基础的工作。比如,讲《诗经·卫风·氓》首先就要把“氓”字讲清楚。“氓”字,读“méng”,不读“máng ”,从“亡”,从“民”,当流亡之民讲,是诗中女主人公对诗中男主角的称呼,从这个称呼中,可以看出男主角不是本地人。把这个字讲清楚了,也就不会闹出“氓”是“流氓”的笑话了。再如,讲李白的《将进酒》,也要先将“将”字讲明白,“将”,读“qiāng”,是“请”的意思,不然,学生就会读成“jiāng jìn jiǔ ”,意思就不对了。除了正音、正字、解词外,对诗词中的用典,或化用古人诗句等情况也要解释清楚。辛弃疾善于用典,读辛词时就必须把他所用的典故的出处搞清楚。比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下片就连续用了三个典故:晋人张翰辞官回乡,三国时许汜“求田问舍”,晋朝桓温“树犹如此”的感慨。第一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识鉴》。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联想到家乡美味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便说:“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弃官归乡。辛弃疾用“休说”二字,彻底否定了“鲈鱼堪脍”,表达了自己不愿学习张翰只因思鲈鱼而弃官归乡、忘情世事,而希望有所作为的心愿。第二个典故出自《三国志·魏志·陈登传》。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对许汜说:“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尤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耶?”这个典故是说,像许汜那样一心购置田舍而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是会被贤者所耻笑的。第三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晋朝桓温北征,见他早年栽种的柳树,粗已十围,便叹息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折条,泫然流泪。这个典故借树喻人,慨叹岁月空度,壮志难酬。辛弃疾对人生、对个人遭遇的种种感触,通过古人古事得到了深刻的表达。如果不把这三个典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就不可能正确理解词人内心交织着的慷慨、悲愤的感情。

    三、串意
    所谓串意,就是将诗词中的字词串联起来,把作者的创作意图、诗词蕴涵的意境讲解清楚。例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岑参为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而写的送行诗。全诗共分四个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围绕“风”字落笔,写出了封常清出征时的险恶的自然环境——风大,风猛和风的狂暴。七、八、九三句是第二部分,写封常清出征的原因。敌人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发动了进攻。封常清出师西征,是为了保卫国家、反抗侵略。诗由造境转而写人。十至十五句是第三部分,具体描写封常清出征行军的情况。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前三句写半夜行军的情况,场面阔大;后三句抓住战马奔驰出汗又结成了白霜和军幕中起草檄文时砚水凝结这两个细节,笔酣墨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最后三句是第四部分,写诗人预祝封常清出师告捷。全诗通过对封常清出征情况的描绘,热情歌颂了唐军将士在反击侵略、保卫国家的战斗中,不畏艰险、挺身赴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这样将全诗的意思串联起来,不仅能够对全诗的结构有个整体的把握,而且对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作的主题有较全面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诗词,通过串意,对诗人传递的思想感情、对诗词的主题能够有所认识;而有些诗词写的比较含蓄晦涩,就不大容易对诗人传递的思想感情、对诗词的主题认识透彻。这类诗词的串意,就带有很大的揣摩成分、主观成分。但不论是表意显豁的,还是表意晦涩的,我们在串意这个环节里都应该尽量符合作者的思想实际,反映当时的创作现实。

    四、品味
    诗言志,诗传情。所谓“品味”,就是通过对诗词所提供的人、事、景、物等形象的把玩、鉴赏,去认真细致地体会作者在诗词里表现出的情操、情绪、情思和情调。“串意”这个环节强调的是意思的“串联”与“整合”,使学生对诗词有个整体的把握;而“品味”这个环节强调的则是局部的“细节”与“分解”,使学生对该诗词的特色和绝妙之处有所感动,有所感悟。诗词是由各种各样的形象构成的,主观自我之象,客观他我之象,物象,意象,景象,均作为形象呈现于诗词之中。为让学生具体感受诗词形象,深入把握诗词形象、捕捉到诗词形象中所蕴含的情、理、意,老师在诗词教学中应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采用形象、生动、感性的语言细致描绘、尽情渲染诗词内容,再现诗词形象。“品味”这个环节是诗词教学由浅入深的关键一环。“品”出“味”来了,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感到学有所获;“品”不出“味”,学生就会兴趣索然,学无所获。那么,究竟如何来“品味”诗词呢?具体地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品味诗眼。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有词眼。在诗词中最灵动跳脱、贴切传神,使诗意清新隽永、耐人灵味的那些字眼,就是“诗眼”、“词眼”。抓住了这些字眼,就抓住了诗词的灵魂。因此,对这些字眼,一定要认真推敲,反复揣摩,咀嚼鉴赏,悟觉妙味。如李白的《望天门山》的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既写出了两山横遏江流的山势,也写出了水为山阻而蓄积的水力。一个“开”字,让人想见那如狂如怒的巨澜洪涛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开”字就是这一句的诗眼。在李白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再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的三、四两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赴约途中所见的故人庄。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庄。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绿树村边合”是它的近景。树木环绕,把个小小的村庄围在了绿树葱笼之中。“合”字写出了林木环抱的形势。“青山郭外斜”是它的远景。隐隐青山横在村郭之外,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说树是村边“合”,说山是郭外“斜”,这两个动词就是“诗眼”,它把村落与远山的关系描绘得如在目前。又如,告别时不说重阳来赏菊而说“就”菊,“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个“就”字表现了对故人的留恋,给人以亲切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
    2、品味名句。名诗必有名句,无名句不成名诗。名句实际上就是诗作中的中心句、关键句或“点睛”句,内容上是全诗灵魂所在,结构上能承上启下、关联全篇,为情感落脚点、理趣升华处。如白居易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等。当然,名句欣赏也可选择那些结构独特、手法新颖、表意作用突出的句子,如辛弃疾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高适的“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塞上听吹笛》)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等。仔细品味这些名句的妙处,对于正确把握全诗、全词的意境具有重要意义。
    3、品味技法。技法美与建筑美、图画美、音乐美一样,也是诗词重要的审美艺术特征。凡是成功的诗篇,其手法的运用、技巧的安排无不有其独到之处。李白诗之所以千古流传,历久弥新,倍受欢迎,原因之一是其善用比喻夸张,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杜甫的诗忧国忧民,沉郁顿挫,对仗工整,笔撼云霄;李商隐与辛弃疾的诗则善用典故,而映衬、比喻、夸张、倒装、对比、互文等等手法在诗词中的运用可以说比比皆是,随处可见。这些技法在诗词中发挥了重要的传情表意作用、渲染烘托作用和锦上添花作用。因此,诗词教学中一定要认真体会品味这些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领略这些手法在诗中的特殊作用和独特魅力。
    4、品味情感。有的诗词,情操高尚,有的则庸俗鄙陋。学习古典诗词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陶冶人们的感情。作为老师,可以通过具体的诗词作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种感情问题,培养高尚的情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就表现人类某一情绪的作品来说,就有着永恒的意义。它唱尽了人间感伤情,我们今天欣赏这首诗,一方面可随着诗人的情感起伏,把我们自己的感伤情绪表现出来,求得心灵的平静。另一方面在美的享受中,净化我们的灵魂,继承《长恨歌》思想意义中健康的积极的因素,去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白居易在这首长诗中没有受历史事实的束缚,没有把李隆基和杨玉环当作历史上真实的皇帝和后妃的典型来刻画,而是利用他们的爱情题材,把他们写成传说的人物,对他们的爱情赋予了一定程度的普遍意义,表现出了作者善良美好的愿望。作者对李、杨爱情的真诚、专一,对他们爱情的执着追求,抱着歌颂赞颂的态度,而对爱情的悲剧结局,又深表同情。因此,与其说作者赞颂的是李杨,不如说作者赞颂的是真挚专一的、生死不渝的理想化的爱情。“一篇长恨有风情”,品味《长恨歌》中的“风情”,对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爱情观是有积极意义的。
 
    五、吟诵
    所谓吟诵,就是把诗词读出来,有声有调地读出来,有声有调地背出来。这是古人学诗的基本方法。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只有“熟读”,才能入门。一首诗词,即使老师讲解了字词,串讲了大意,学生还可能不懂,这时候,多吟诵,常背诵,耳濡目染,就可能逐渐领悟了。这是因为从声调的抑扬顿挫里可以更容易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诗词的气势和情味。这是单纯地默读所领悟不到的。吟诵的时间可以掌握在学前吟,学中吟,学后吟;可以大声吟,也可以小声吟;不论大声还是小声,都应该读出韵味来,读出节奏来,读出语调来,读出情感来。吟诵前,要作些必要的准备:第一,初步了解作者,熟悉诗词字词;第二,把握诗词内涵,准确理解诗意、词意;第三,体味作者情感,进入到原诗词创作时所具有的那种精神状态中去,让原诗词创作时燃烧着的思想感情再一次在吟诵者心中燃烧起来;第四,充分发挥想象力,酝酿情绪进入诗境;第五,注意朗诵的技巧,如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音量的大小、停顿的长短等都要处理得当。只有这样,诗词吟诵才会产生巨大的魔力,引人入胜,感人至深。
   有的诗词,多吟诵几遍就可以了;有的诗词则一定要能背诵。对小孩子来说,不要求能理解,但要求会背,只要会背,总有一天他会理解;对大学生来说,则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吟诵是背诵的基础和准备。背诵古典诗词,对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加强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很有益处的。现在学生学英语,要花大量时间背单词。一个学期,老师布置背诵七、八首诗词,有的学生就“嗷嗷叫”。这是不正常的。既然背诵对学生学习有好处,老师就应该严格要求,而且大学语文课考试的时候应该有古诗词背诵题,用考试的指挥棒引导学生步入中国古典诗词的殿堂。
   
    六、赏析
    如果说前几个环节是为了“跳进去”,尽可能地与作者保持一致,那么赏析这个环节就是“跳出来”,用读者自己的眼光来看作品,感受作品,分析作品。这个环节,完全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赏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赏析,另一方面是形式赏析。形式赏析不仅是结构,语言,修辞手法的分析,还包括格律声韵的分析。长期以来,古典诗词的赏析常常从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的角度入手去进行分析,而不善于把诗词当作诗词,从它所具有的艺术特点、艺术魅力这个方面进行研究。因此,拨乱反正,对古典诗词多进行一些艺术分析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那么,应该怎样进行诗词的艺术分析呢?北大袁行霈教授曾撰文指出:“诗词艺术不等于平常所谓写作技巧,它的范围很广泛,制约因素也很多。就一个诗人来说,人格、气质、心理、阅历、教养、师承等等都起作用。就一个时代来说,政治、宗教、哲学、绘画、音乐、民俗等等都有影响。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到广阔的时代背景上,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才有可能看到其艺术的奥妙。”(《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跋》)可见,诗词的艺术赏析决不能仅限于写作技巧,而应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更深层的意义上展开。
 
    七、化用
    所谓化用,就是将古典诗词化为自己的学养,在需要引用的时候能引用,需要写诗的时候能写诗,需要填词的时候能填词。现在写古诗填词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写诗,也主要是写现代白话诗。古典诗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很值得继承和发扬。在阅读与欣赏古典诗词的基础上,适当讲授一点写诗填词的方法,要求学生写一、两首诗,填一、两首词,应该说是可行的。写的好坏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练练笔。学生交的作业,老师可以不打分。写得好的,给予鼓励;写得不好的,也不批评。重在参与,重在练习。由此,还能激起学生探究诗词的兴趣,将大学语文的学习推向更深的层面。

    以上谈了诗词教学的七个环节。这七个环节,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题解”环节,是先有一个总的印象;“解辞”环节,是从微观、局部入手;“串意”环节,是从微观、局部走向宏观、整体;“品味”环节,是进一步体会微观、局部的妙处;“吟诵”环节,则是调动多种器官从感性上去体验,去感悟;“赏析”环节,则是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的思考与把握;最后的“化用”环节,则是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了。七个环节基本上是循序渐进的,但有些环节也是相互交叉的,螺旋上升的。如“吟诵”,在不同环节进行会有不同的效果。随着对作品理解的深入,吟诵的效果也就会越来越好。“解辞”与“串意”环节,“串意”与“品味”环节,有时也是交叉进行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我们不必追求程序的规范化,关键是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采用各种有效方法,激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逐步使学生掌握欣赏古典诗词的方法,形成诗词学习与写作的一般能力,并在诗词学习与赏析中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做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谈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几个环节
看完这篇古诗词常见典故和意象100例!诗词赏析必得高分!
《写景的古典诗词名句》赏析
《古典诗词名句分类大全》赏析
《古典诗词名句分类》赏析
古典诗词名句赏析(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