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词创作心得

正式学诗至今,从不懂平仄到今天略窥门径,其中感慨难以言喻。古人多做诗话,今我话诗,一点心得体会,若能与初学者有所帮助,则欣然。

首先我们当明白一个问题,为何而诗?古人曰:诗言志。诗词就是表达自己感情,如果没有情感便不必作诗。诗是用来诉说内心情感的,所以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要强写,正所谓尽兴。诗不是写出来要别人赞美的,更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博学的,而今人为此目的者比比皆是。

知道了为何而写,我想从几方面谈谈如何去写。我们学诗词首先要学韵律,韵律是近体诗的最基本的特点,初学者一定要尽可能全部掌握,不仅仅要知道近体诗的格式,更要知道很多规则,如孤平、三尾平、三仄尾、合掌、旁犯、拗救等等规矩,而后也要多掌握偷春体、辘轳体、孤雁出群格等等一些格式,更要知道平水韵等等一些韵部,而且对一些特殊字的韵律尽可能的多掌握,比如可平可仄字看、叹、过、听等,也要掌握多音字的用法,比如为、思、浪、醒等等。很多人往往拿“不可以律害意”为幌子,错用韵律,更有甚者根本不安平仄韵律,美其名曰韵律平仄已经过时,我就见到一位什么大上尾、孤平都能在他诗中出现,别人指出,狡辩云:他是故意那样,以免诗歌被古人带进坟墓。我觉得真是好笑,既然你都不理会这些,那你干嘛要标注“七律”啊?既然你不想把诗歌带入坟墓,那你干嘛不写梨花体?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还有个哥们更可笑,从不按词谱填词,但是却每每都用词牌名,什么蝶恋花、青玉案等等,你既然不按照词谱还挂词牌干嘛?就觉得蝶恋花三个字好吗?你有能力也完全可以自创词牌,比如你可以把你的词叫做“大花蝴蝶”嘛,还大言不惭,谁能按谱填出他的意境他就尊谱,难道说他写的蝶恋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简直恶心至极!在我看来如此种种根本都是不懂韵律,而后装作不屑,太虚荣。古人凡不以律害意者那个不是名家?杜甫常变平仄,那是因为他对韵律的理解已经十分到位,无出其右,所以人家变的经典,而我们门口都没进去,就去乱摆放人家的家具,不觉得可笑?所以,既然想学律诗,那就规规矩矩依律而作、依谱而填,这是基本功,希望初学者能在这方面下点功夫,起码做到写诗不需要看律格,二十八式都要背下来。我初学时基本每写一首诗都要把格式复制下来,一个字一个字照填,虽笨,但无错,常了便可记住。

懂得基本韵律,便可以开始写。写诗首先要构思。我初学之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章法,更不知道起承转合,私下认为56个字按平仄码上去便是七律,经常以词造句,以句造诗,想好一个词,按照这个词造上一句话,再按照这句话再造七句就是律诗,想到那些到哪,信口开河,我相信现在的初学者大部分都是这样,因为我当初就这样,所以写出来的诗词都章法混乱,不知所云,我希望初学者能按照正统写法,好好构思。所谓构思就是说,第一步我要写什么?第二,我写这首诗我要表达什么?第三,我用什么格式?第四我用什么韵?第五我首联要写什么?一般首联都是破题,我怎么破?颔联我怎么承接?颈联我怎么转,转到哪里,我要写什么?尾联我要怎么结?这就是构思。而构思要严格按照诗的章法来构思,只有构思好了,才能去写,这就好比盖房子先盖起来的就是柱子,有了这些柱子,即使房子盖得不好,起码看起来还像房子。举一个例子(我还是那我自己的诗词举例,不是因为我写的好,而是因为我自己能解释清楚),我昨晚写的《夜敲诗》七绝《夜敲诗》 “漏夜敲诗句不真,尚需借酒至微醺。无妨醉里添三盏,吐出应为李白文。”四句话脉络很清晰,全诗化一个典“李白斗酒诗百篇”,第一句就写了写诗写不出来了,怎么办,喝点酒,还没写出来,喝到微醺,还没写出来,喝到醉,还没写出来,那就喝到吐,估计能吐出来,这是个很清楚的顺序:写不出——喝点酒——微醉——大醉——吐了,通过喝酒过程就表达了写诗有多难,很清晰,有位前辈建议我将“尚需借酒至微醺”改成“尚思把酒步贵妃”,且不说“妃”在不在韵上,如此一改不知所云,我喝酒为了写诗,不是为了出墙,显然这样一改章法全乱。

构思好了便开始下笔,下笔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第一个问题就是句子不通顺,为什么很多诗词看不懂,就是因为句子不通,胡乱写。古汉语跟现代汉语语法有很大区别,而诗词由于受字数跟平仄的限制,要求最大限度的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的意思,所以我们经常不知道该省略什么,不知道什么样的词可以修饰什么样的词,经常会出现逻辑错误,比如某老兄“神闲气阔”“浩气明灭”,气如何阔?如何明灭?“晚月坐高林”,月怎能坐?这都是最基本的逻辑错误。要避免这种错误,第一学学古汉语,看看文言文,第二,多读读古人的诗词,看看古人作诗什么样的词可以怎样修饰。只有多学多读多看才能提高,诗不是谁都能做的,他背后需要太多的知识在支撑,所以没有文化基础很难做出像样的近体诗。除了语句不通顺之外,我们第二个错误就是造词,由于字数限制,很多人自造生词,这些词要么是几个词捏合在一起,要么就是自我遐想,还有很多是为了对仗就自己按照对句生造,这是常犯的错误。古人能造词者非杜甫莫属,但是杜甫的学问岂是我们所能比?他的诗无一字没有来历,而我们这点学问还没资格造词,所以我们要规规矩矩的遣词用字,对自己所写词语拿捏不准,那你可以查查辞海,查查前人诗句,看看是不是你要表达的意思,看看是不是有人用过。我做诗基本都把辞海放在电脑旁,随时以备查询。我们容易出现第三个错误就是句子空洞,整篇假大空,为了写诗而写诗,全是文革口号,空洞乏味,随便翻几个:“端庄秀美数婵娟,光彩照人赛明星!”“漫步太空天地小,遨游宇宙银河宽。”“违背戒律伤性命,叛乱祖国谤名声,执迷不悟无归路,地狱阿鼻度永生”,这跟“谁敢乱说党不好,马上叫他见阎王”没什么区别(我这是随便翻的几句,并无特指,非有意损害博主,请见谅),这样的句子在博客上一找一大片,至于这样的句子怎么历练,这一点我将在后面立意中再说。第四个常犯错误就是语言晦涩,令人难懂,常常看到一些人专门找些生僻字用,不知道是想显示文采还是干啥,但细看其诗根本看不懂,自己也不知所云。其实写诗立意要精深,而下笔却要平淡,流传千古的名句哪一篇是晦涩不堪,从床前明月光到白日依山尽,那一篇不是脍炙人口,用词简单,所以好诗不在字古,词琐。谢茂秦曰:“凡做近体,诵之流水行云,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朝霞散绮,讲之异茧缫丝。”那下面我们就说说诗意。

为人不可有我,有我则自以为是狂妄自大,作诗不可无我,无我就没有情感,就会出现抄袭古句拾人牙慧敷衍了事的弊端,所以作诗立意很重要。诗是用来感人的,是用来抒发感情的,感情有厚有薄,所以诗的境界有深有浅,感情浓郁的,即使浅显平白,但也意义深远,感情薄的,即使文辞深奥,而意义也是浅显直露。所以,我认为不是谁都适合写诗词,没有情感其实就不必写了。一般我们写咏物诗大都要有寄托,而且要让人明白你寄托什么。咏物诗里不可无物,更不可无我,我以前不知道这些,所以咏物就是咏物,根本无我,而且就连物也说不清楚,而感怀诗就是把所有伤心的词罗列在一起,无病呻吟,什么断肠、凄凉、悲伤、惨痛等等,无不写的咬牙切齿、面目可憎,可读者看了第一眼,就不想看第二眼,为什么?不感人。我们很多人做咏物诗大都做到“物我两忘”,你把题目遮上,你不知道他说什么,写花,可以是菊花,也可以是槐花,还可以是桃花梨花杏花地瓜花,反正就是娇艳,美丽之类的通用词连在一起,根本无物,至于个人情感更是无影无踪,要么就是前两句很美丽,后两句很忧伤。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把个人的真实情感加入进去,诗才能有个模样,还拿我自己的诗举个例子,我写《七律桃花》结句:“可晓瘦梅常羡汝,终生未受雪霜寒。”藏剑先生还赞扬了一下,真是史无前例,我告诉大家我怎么写出这个句子,说实话我这半生一帆风顺,从未吃过苦,基本都在读书,一切都比一般女孩子顺利得多,根本未受过任何苦,可是我也有我的烦恼,也常不知足,但看看周围的女人为了生活受了很多苦我感觉我该满足,所以我写了这句,只有这样不真实情感表达进来才能感人。再比如“且拔金钗换酒钱。”句,写的当时我就觉得人生没意思,我没追求了,赚钱?没啥意思?花钱,更没意思?找对象,还怕离婚,成家生孩子,还不想承担责任,追求什么?目标在哪里?不知道,于是就想,混吧,就有了这样的句子。再比如《思家》“五更醉梦未期醒,枕畔依稀唤乳名。不及披衣先侧耳,却听夜鸟返巢声。”其实就是过节想家了,我妈妈说来看我,晚上就做梦,醒了就写得,很真实的。所以,写诗一定要注入自己的感情。我现在看来咏物诗是最难的,而步别人韵咏物更难,受韵律限制这倒是小意思,最主要我认为我根本没有别人咏的那份情感,没有情感,怎么写也不行,所以我从不和别人的诗词,这一点我很佩服阳光下的水莲花,她步韵很多,但相对来说大都写出了自己的情感,很难得的,至于我看到其他的都是文字游戏,干巴巴的。

诗光有章法而没有文采,就像枯木,有文采而没有内容,就很乏味,没有自己的风格,就容易东抄一句西抄一句,上联像李白,下联像杜甫,不知道是豪迈还是柔情,所以我认为一个人刚刚入门的标准是什么?那就是形成自己的风格,没有自己的风格永远都是门外汉,这也是我们在博客上经常看到很多人的诗词都一个味道的原因。我知道我永远写不出那种豪迈大气厚重深沉的诗词,所以我也不追求,我只能写性灵的诗词,所以我少看李白,多看杜甫,少看苏轼,多看李义山欧阳修的,因为李白苏轼的风格特豪迈,但他俩不擅长言情,而杜甫欧阳修李商隐则是言情高手,很适合我,只有确定自己的风格,才知道如何提升。至于看古人的诗,我们要学什么,我觉得第一要学的是章法,看人家怎么安排,第二要学的才是造句,我们不可学别人的句子,但可以学别人的意思,用上我们自己的词,这样的诗写出的新诗看着就像古诗。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换词,所以拿过来用上就觉得很好笑,记得我初学时写过一首《夜弹筝》里面有两句“按揉不去愁三斗,托抹还添泪一羹。”这两句来自贾宝玉的“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呵呵,现在看来用得十分可笑滑稽。虞舜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也就是说诗不能离开自己的性情,吟咏不能离开本意,声韵贵在悠远,韵律贵在协调。知道这四点,就知道怎么做诗了,这大概就是诗理。

大凡做人贵在正直,而作诗贵在婉曲。孔子说:情欲信,词欲巧。就是这个道理。诗如果写的平白枯燥,那么不能发人深思,人一眼就看明白了,就不愿再去想了。还举例子,我写桃花首联“春风无故步姗姗,为缓佳人惭玉颜。”有朋友问我这两句跟桃花有什么关系,我说大大的有,春风吹,桃花开,春风不吹,桃花不开,春风步姗,让桃花晚点开就是为了延缓美女们的自惭形秽,我没说桃花多美,而只说她让佳人羞愧,这就是曲。再例,我写铜雀台结句:“解此二乔应有泪,隔江千里恨东风。”很多人觉得很突兀,这跟铜雀台何干?我们记得杜牧有首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没有东风,就不可能有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那么二乔有可能被曹操抓到铜雀台,而我写的就是当二乔知道铜雀台这么好,她们一定后悔自己没机会来,她们就会怪东风,没有东风,她们也就到铜雀台了,从这个侧面表达了铜雀台有多美好,这就是曲,而且都是言外之意。诗无言外之意味同嚼蜡,诗一定要有弦外之音、味外之味,只有这样才能意境悠远。我们看很多诗,随着最后一个句号的映入眼帘,也就完了,看了也记不住,没有言外之意。

最后再多写几点体会,首先我觉得写诗要用诗的语言,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语言,什么是诗的语言我能意会但说不清楚,我们很多朋友所用的语言不是诗的语言,所以无论怎么写也写不出好作品,比如一位朋友的七绝:“三鹿名牌四海传,幼儿享用肾石添。邪招获利加毒素,忘义失德斥霸坛!”这不是诗的语言,无论你怎么写不可能写好!所以用好诗的语言很重要。再说说用典,古人说有典不用就好像人有权利而不用一样,我认为我们初学者还是要尝试用典,用典可以让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习,每个典故背后都是一个故事,这样也有利于我们鉴赏别人的诗词。用典的最高境界就是像盐撒水里一样,只能感觉到味道变了,但却看不见盐,要达到这个水准就需要我们多多学习,从用明典开始,在学会用暗典。用典真正要注意的就是贴切,我记得我以前写过一首《彷徨》里有两句“庭前白练隐苏月,枝上清漪荡庾愁。”这里的苏月、庾愁两典就用的十分勉强。再说说用韵,我们水平有限,尽可能用宽韵,这样给我们的选择会多一些,诗在意而不在韵,韵是为意服务的,即使杜甫也常常用宽韵,所以,我们不必独出心裁,用险韵吓人。还有一个加注问题,很多人的诗词一步一解释,加注无数,我觉得除了地名和自己的独有事实之外不需要加注,你是怕人看不懂吗?还是担心你自己造的词别人不明白?怕别人不懂小看别人了,怕别人不明白,只能证明你的造词自己都心虚。诗词不是为广大工农兵服务的,能懂得自有体会,不懂得你就给他翻译他也不懂,与牛弹琴不是牛的错!

总之,学诗都有一个过程,初学者都是咬牙切齿怒目圆睁,恨不能把天下的悲苦伤痛都组合起来,随着渐渐理解,水平提高,就会疾步如飞,也还是不稳,再提高就有可能从容不迫,最后就可能达到最高境界。写一首诗构思好之后,脑海里一定要有关于这些构思的大部分故事,比如写桃花,你马上就要知道桃花源记、人面桃花、蓬山、前度刘郎、息夫人等等一些知识,尔后就要出现桃花的嫣红、艳丽、丰腴、多情、随水,在就要需要了解前人写桃花都怎么写的,看一遍,把这些都了解,再下笔,我为什么喜欢写诗,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对自己的提升有很大作用。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体会,难免有理解错误之处,你也不用原谅!因为我知道你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家都来学写诗(二)
浅说格律诗的用韵规则与戒忌
为什么会有人把诗词格律拒之门外?
重大展赛都提倡自撰内容,你却还在抄唐诗?
诗词藏经[二十四]·略说填词、韵律、技巧、真情、风格、形象
功夫应在诗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